怀化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

选择区域:>>>

2004年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1号文件和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湘西地区开发机遇,加大对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经济增长迈上新的平台。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为29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8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6.59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138.78亿元,增长10.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540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8:28.4:48.8调整为22.6:29.7:47.7。2004年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GDP增长幅度不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而且创17年来最高记录,比前10年的平均增幅高1.8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大大增强。近5年来,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逐年稳步提高,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有所拉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显著增强,避免了经济运行大起大落造成的损失和浪费。2000年到2004年GDP增长率分别是7.5%、8.7%、9.0%、9.8%和10.7%。

——经济增长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与GDP继续保持同步增长。继去年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GDP增长速度之后,今年仍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04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6.3%和15.5%,继续快于GDP的增长。

“三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线一圈”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有新的进展,新上18个项目,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优势产业带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全市订单农业面积达到65万亩,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68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5家,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工业化率为2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6%。市生态工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泰格林纸集团40万吨纸浆等7个项目入园实施。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城镇化率为27.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年内编制完成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神龙路、湖天大道二期、城东汽车站基本完工,五溪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天星东路、环城路二期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洪江市治黔城建设初具规模,行政中心建成使用,中方县城建设加快,其他县城和部分建制镇都新上了一批项目,城镇面貌不断改观。

职工工资稳步提高,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23.31万人,比年初减少0.34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7.68万人,减少0.49万人;集体单位从业人员2.02万人,减少0.12万人;其他类型单位从业人员3.61万人,增加0.27万人。全市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7.24亿元,增长10.6%,其中国有单位增长10%,集体单位增长9.9%,其他类型单位增长14.2%。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内城镇失业人员就业数3.59万人,新增失业人员0.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9%。

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一批改制企业产值、利税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进行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供销、商贸、粮食企业改革有序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是我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市场改革步伐加快,各类中介组织发展迅速。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非税收入管理逐步规范。

落实“8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省政府考核验收,全市落实省政府为民办8件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40项考核指标已全面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农村新建沼气池等23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改造乡镇敬老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等17项指标100%完成目标任务。

价格总水平涨幅较高。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4%,比上年高3.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5.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为123.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5.5%;房地产价格指数为105.1%。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执行其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接受其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4件、政协委员提案184件,办复率100%。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四五”普法,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优化环境评议活动,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突出治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积极查处腐败案件,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保持了全市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和时代精神,促进了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的提升,“双拥”创建成果得到巩固。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经济比重偏低,骨干企业成长不快;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农民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城市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职能需进一步转变。

二、农业

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200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70.55万吨,比上年增加8.62万吨,增长5.32%,扭转了粮食产量连续3年下滑的局面;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大幅增长;烟叶、蔬菜产量稳定增长。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例为55.2:12.9:27.9:2.0,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12.57千公顷,增加12.60千公顷,增长2.1%,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71.24千公顷,增长13.87%,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重为29.80%,提高6.41个百分点。油料种植面积84.7千公顷,增长0.31%;棉花种植面积1.97千公顷,增长2.07%;蔬菜种植面积71.0千公顷,增长0.91%。

畜牧业增长加快。全市畜牧业增加值18.12亿元,增长4.8%。全年出栏肉猪350.51万头,增长3.67%;出栏牛17.34万头,增长5.54%;出栏羊67.67万头,增长9.0%。肉类总产量36.38万吨,增长3.96%,禽蛋产量1.54万吨,增长3.88%;牛奶产量763吨,增长27.81%。渔业稳步增长,渔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4.7%;水产品产量3.68万吨,增长4.37%。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市完工各类水利工程2.21万处,完成土石方5277万立方米,完成劳动工日626l万个,投入资金1.608亿元。水库大修开工102处,已全部完成,并验收达标。中小型水库续配套建设重点铺开,完成渠道续修、防渗254.5公里。全市山塘溪坝整修了2615口,新修85口,其中13处为骨干塘,面上水毁工程全面恢复。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46万吨,增长2.1%;农村用电量3.5亿千瓦小时,增长10.1%。

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741万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214个,全年减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贫困人口7.2万人。帮助2034户贫困户解决了住房困难;扶持乡镇卫生院24所,帮助10.5万贫困人口解决了就医难问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66.57亿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70亿元,增长20.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8.04亿元,增长13.1%;重工业增加值38.66亿元,增长22.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8.45亿元,增长20.2%;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0.3%,提高0.2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发电量105.13亿千瓦时,增长12.4%;原煤生产量65.92万吨,增长6.3%。全年水泥产量258.17万吨,增长47.5%;机制纸4.75万吨,增长31.6%;配混合饲料13.40万吨,增长27.2%;化学纤维5547吨,增长20.3%。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扭亏增盈工作取得成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盈利企业盈利2.89亿元,增利1.64亿元,增长131.2%;亏损企业亏损0.81亿元,减亏0.54亿元;盈亏相抵实现净盈利2.08亿元,增加1.1亿元,增长112.3%。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0.02亿元,增长1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0.96万平方米,增长13.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4.43万平方米,增长1.7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4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26亿元,增长33.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7.6亿元,增长38.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66亿元,增长9.6%。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1.69亿元,增长78.8%;更新改造投资16.73亿元,增长17.3%;房地产开发投资7.65亿元,增长3.6%。

项目带动取得明显成效。认真开展“项目带动年”活动,落实和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全市有53个产业项目、114个基础设施项目入列湘西地区开发规划,其中30个产业项目开始启动。芷江机场、渝怀铁路怀化段基本完工,邵怀、怀新高速建设进展顺利,常吉高速怀化段征地拆迁通过验收,完成县到乡镇公路改造573.2公里、通村公路976公里,320国道怀化至芷江段改造、209国道通道绕城线、三眼桥改造等工程竣工,新路河大桥开工建设,邵怀高速溆浦连接线、沅张公路、临溪国防公路完成初步设计。托口、铜湾、大伏潭三大电站开工建设,凤滩电站扩机工程竣工发电,金大地100万吨水泥技改项目进展顺利,正好GMP改造通过验收投产。

全年主要新增生产能力有:医院病床1100张,中等学校学生席位600个,水力发电63.5万千瓦,变电设备能力24万千伏安,长途电缆线路长度5公里,水泥15.8万吨/年,胶合板11.5万立方米/年。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1亿元,增长13.1%,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其中城市30.23亿元,增长14.3%,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4%;县及县以下零售额66.18亿元,增长12.5%,占68.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8.78亿元,增长12.6%;餐饮业15.05亿元,增长15.3%。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200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427万美元,增长46.6%,其中出口3371万美元,增长47.0%;进口56万美元,增长30.2%。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合同利用外资5291万美元,增长119.8%,实际利用外资2073万美元,增长7.9%。实际引进市外境内资金36.21亿元,增长87%。

旅游业全面恢复增长。芷江和平园、洪江古商城、通道万佛山、沅陵水上项目开发等项目进入了湘西地区开发重点项目笼子。全年成功举办了“游侗乡苗寨、品怀化风情”、“怀化旅游形象之星”等系列旅游节会活动,通道承办了第二届湖南旅游节怀化分会场系列活动,沅陵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传统龙舟节,靖州举办了“2004年中国湖南(靖州)木桐杨梅红书法笔会”活动。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15万人次,增长19%;旅游总收入12.5亿元,增长30%。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全年完成交通邮电业增加值41.09亿元,增长15.6%。全社会货物周转量(不含铁路部分,下同)28.11亿吨公里,增长26.4%;旅客周转量24.85亿人公里,增长9.6%。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66亿元,增长12.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2亿元,下降23.6%;电信业务总量10.34亿元,增长10.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67.99万户。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快速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7.63万户,增长12.0%;国际互联网络用户9.55万户。

八、财政、金融

     财政形势继续好转。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14.82亿元,同口径增长1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4亿元,同口径增长15.5%;上划中央“两税”收入3.68亿元,增长19.3%。财政支出持续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支出29.30亿元,增长17.6%。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5.58亿元,比年初增长15.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3.23亿元,增长15.0%;企业存款余额40.78亿元,增长18.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0.19亿元,比年初增长11.2%,其中工业贷款余额20.07亿元,增长10.4%;商业贷款余额24.44亿元,增长6.4%;中长期贷款余额62.48亿元,增长20.6%;消费信贷贷款余额9.67亿元,增长18.2%。全年回笼货币937.84亿元,增长18.5%;投放货币919.79亿元,增长17.5%,净回笼货币18.05亿元。

证券市场成交有所增加。全年证券交易成交额为18.75亿元,增长8.1%。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业务收入5.80亿元,增长10.9%,其中财产险收入1.24亿元,人身险收入4.56亿元。保险业务支出2.26亿元,增长16.9%,其中财产险支出0.85亿元,人身险支出1.41亿元。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总产值19.65亿元,增长13.51%,实现利税1.79亿元,增长84.53%。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完成总产值10亿元,增长12.5%。全年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2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31项。组织鉴定、验收科技成果13项,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7项,评审2项,其中国内领先水平7项,国内先进水平7项。明城电子公司承担的“无明火电热烘干机开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辰州矿业有限公司承担的“水压支柱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评定市科技进步奖项目20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奖,三等奖13项。编制完成了《湘西地区开发怀化市科技发展规划》,筛选产业发展项目23项,其中“湖南西部中药谷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化GMP技改”、“双烯系列”、“生物医药中间体高纯白藜芦醇”、“龙脑樟综合开发”等5个项目进入湘西地区开发计划笼子。目前,“现代中药产业化GMP技改”项目已经完成,其它项目进展顺利。全市申请专利124件,增长37%,其中发明专利16件,专利授权90件,比去年增长10%。防震减灾力度加大。洪江区、鹤城区、沅陵县、通道县等4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先后出台并颁布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有普通高校3所,招生0.91万人,增长76.3%,在校学生1.96万人,增长66.5%;成人高校1所,招生0.23万人,增长19.3%,在校学生0.52万人,增长32.2%;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所,招生0.34万人,增长14.2%,在校学生0.68万人,增长16.2%;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含成人中专、职业高中)57所,招生2.37万人,增长1.7%,在校学生4.41万人,增长20%;普通中学277所,在校学生31.76万人,普通小学1665所,在校学生30.7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6%,上升0.3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入学率为98.7%,上升0.2个百分点;初中辍学率为3.3%,下降0.1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0.7%。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14个,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3个,档案馆14个。文艺创作成绩喜人,全年共获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由廖泽川作词、周小峰作曲、吴碧霞演唱的原创歌曲《百姓知己》在湖南首届音乐“金旋律奖”评比中获金奖,并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共怀化市委联合录制成MTV音乐电视。群众文化活动日益繁荣,全市6个专业剧团、1个县级文艺轻骑队以及数十家民间剧团共下乡演出1300场,观众达100万人次。广场文化活动和“节”、“会”活动的广泛开展,对提升地方知名度、促进地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麻阳的滕代远同志诞辰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通道县庆5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杂交水稻论坛”文艺演出等活动,通过湖南卫视向全国人民充分展示了悠远厚重的五溪文化。怀化“西洽会”、湖南西部农博会、湖南西部药博会、怀化首届“大家乐”广场文艺晚会、沅陵龙舟赛等文化商贸活动凝聚了人气,提供了经济与文化互动的平台。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广播电视台11座,电视台和电台分别为1座,卫星收转站9085座,比上年增加246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2座,电视发射机42部,发射功率26.77千瓦。广播人口覆盖率55%,综合覆盖人口271.10万人;电视人口覆盖率87.9%,综合覆盖人口433.08万人;有线电视用户36.42万户,增加0.27万户。2004年,广播播出节目时间为1.10万小时,电视播出时间为6.69万小时,制作广播节目时间为0.64万小时,制作电视节目时间为1.02万小时。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04年,我市共有37个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30所农村卫生院建设纳入省政府“8件实事”,全面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公共卫生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2004年末,全市各类卫生机构45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个,妇幼卫生机构14个,专科防治所站9个,乡镇卫生院340个,卫生工作人员1.63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执业医生5556人,注册护师、护士3722人,卫生机构床位1.27万张,每千人拥有医生1.1人,每千人拥有床位2.6张。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竞技体育在改革中前进,全市有业余体校14所,省重点校班4个、省后备人才训练基地2个,省传统项目学校8所,市属传统学校28所。今年,我市组队参加了省里举办的田径、游泳、皮划艇等10个项目的比赛,共夺得金牌30枚。群众体育在普及中发展,今年,全市共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52项次,参加人数达13万人,在群众体育活动中,沅陵一中、黔阳一中被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授予2003-2004年度湖南省优秀体育项目传统学校,洪江市沙湾乡被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农民体协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在参加全省第二届大众运动会上,我市获银牌7枚。

十一、环境保护

全国生态示范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怀化生态市建设规划》于12月13日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既为生态市提供了行动指南市实施依据,又被国家环保总局誉为“为全国同类型规划的编制创造了新模式。”

污染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145项,环评率85%。全面推进51加重点污染源治理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直接监管和限期全面治理,到年底,51家重点企业中完成治理并通过验收的有湘维有限公司等15家,启动治理或基本完成的有金大地等30家企业。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04年,全市有环保监测站15个,环境监测人员182人,空气质量达标率100%,建成烟尘控制区14个,面积77.8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2个,面积52.7平方公里;有自然环境保护区11个,其中省级5个,县级6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77千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4%。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年末在册总人口为495.29万人,增加2.37万人,增长0.48%。其中分城乡看,市镇人口133.83万人,增长9.5%,乡村人口361.46万人,减少2.5%;分性别看,男性人口257.44万人,增长0.86%,女性人口237.85万人,增长0.08%,性别比为108.24。年末常住人口为446万人,增加1.45万人,增长0.33%。据计划生育部门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61‰,死亡率6.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5‰,计划生育率为95.03%。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11元,增长10%,其中人均工薪收入为5711元,增加555元;经营净收入392元,增加118元;转移性收入1023元,减少42元。城镇居民支出上升,人均消费性支出5035元,实际增长9.5%。其中交通及通信消费支出423元,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838元,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42元,分别增加37元、161元和持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7%;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0.42辆,家用电脑16.52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96平方米,增加1.22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5元,增加139元,增长6.8%,其中工资性收入616元,增加47元;家庭经营收入1455元,增加77元;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04元,增加9元。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支出665元,增加203元,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1914元,增加170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9%。

社会福利和保障工作得到加强。2004年,全市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人数27.41万人,其中企业人数14.5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人数12.82万人,全年支付养老金6.88亿元,其中支付企业养老金3.86亿元,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3.02亿元;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21.22万人,覆盖率为99%,全年支付失业保险金2331万元;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为25.15万人,全年支付医疗费11386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付7068万元,个人帐户支付3262万元。当年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127.64万人次,发放总额6264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