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

选择区域:>>>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目标,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实现了国民经济继续上行,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质量效益显着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1.07亿元,增长1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5.3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9.18亿元,增长13.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00.77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6.59亿元,增长12.5%。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6、6.1、5.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50.9%、44.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21018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44.9:40.6。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0.0%。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71.1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7.1%。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00.32亿元,增长33.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07亿元,增长45.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9.41亿元,增长21.2%。

物价涨幅回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涨幅回落3.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0%,涨幅回落3.1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涨幅回落3.7个百分点;城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涨幅回落3.6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涨幅回落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7%,涨幅回落1.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村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5.30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增加值81.60亿元,增长3.7%;林业增加值21.02亿元,增长7.8%;牧业增加值37.90亿元,增长4.0%;渔业增加值4.37亿元,增长10.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0亿元,增长1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57万公顷,增长1.0%,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1.07万公顷,下降2.2%,优质稻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为73.7%;蔬菜播种面积7.09万公顷,增长5.4%;油料播种面积11.15万公顷,增长3.7%;出栏肉猪334.02万头,增长4.0%。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6家。25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6.17亿元,实现净利润1.99亿元,上交税金0.71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38个,增长41.3%;入社农户9.46万户。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14.93万千瓦,增长4.3%;农业机械总值(净值)16.54亿元,增长8.1%。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19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37.80亿元(不含水电开发项目),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7000万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快速发展。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45亿元,增长14.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12.53亿元,增长15.3%。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3.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8.0%。

工业园区不断壮大。全市园区工业增加值40.81亿元(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增长13.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4.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3.5%。

工业利润下降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2.44亿元,增长9.8%;利润总额达15.80亿元,下降11.6%;利税总额35.99亿元,下降0.6%;亏损企业亏损额为7.21亿元。

建筑业产值增长较快。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4.78亿元,增长19.6%;实现利税总额32.25亿元;房屋竣工面积348.77万平方米,减少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投资迅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95亿元,增长37.2%。全市计划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在建项目457个,全年完成投资290.8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29.23亿元,增长42.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4.05亿元,增长23.9%,其中工业投资205.05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57.67亿元,增长46.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37亿元,增长3.6%。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10.24亿元,增长24%。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9.35亿元,增长39.1%。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23.74万平方米,增长55.2%。全市商品房销售额82.96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1.88亿元,增长102.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较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73亿元,增长15.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6.07亿元,增长15.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0.66亿元,增长11.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零售额增长21.5%,分类别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5.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3%;金银珠宝类增长28.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0.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2%;汽车类增长23.6%。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力快速提高。全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不含铁路)78.74亿吨公里,增长26.5%;旅客周转量增长16.0%;货物周转量增长27.9%。

邮电事业快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10年不变价)27.43亿元,增长8.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5.45亿元,增长8%。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7亿元,增长11.8%,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3.06亿元,增长9.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7.5万户,下降11.7%。移动电话用户263.95万户,增长10.8%。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2户/百人,减少2户/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5户/百人,增加5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32.15万户。

七、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继续深化。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7095万美元,增长30.8%,其中出口总额1469万美元,下降43.8%;进口总额5627万美元,增长100.3%。在出口总额中,聚乙烯醇593万美元、电子原器件200万美元、日用陶瓷225万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0.4%、13.6%、15.3%;在进口总额中,木片及设备零配件5189万美元、活性炭335万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92.2%和6%。全年利用外资项目(企业)6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179万美元,增长15%。全年实际到位市外境内资金项目406个,实际到位市外境内资金达230亿元,增长23.6%。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部门稳健运营。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979.73亿元,比年初增加165.8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92.24亿元,比年初增加125.4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22.76亿元,比年初增加96.1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4.23亿元,比年初增加17.68亿元,中长期贷款396.95亿元,比年初增加78.57亿元。

保险事业持续推进。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23.50亿元,增长7.2%,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92亿元,增长24.6%;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58亿元,增长1.3%。赔付支出5.72亿元,增长26.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6所,普通中学327所,普通小学1298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89万人,增长10.6%;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5.38万人,增长12.7%;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9.33万人,下降1.6%;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1.42万人,下降4.8%。

科技引领作用增强。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4个。全年专利申请585件,增长27.2%,授权专利369件,增长44.1%;签订技术合同605项,成交金额558.39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96473.4亿元,增长40.5%。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不断推进。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档案馆1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3.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有线电视用户达58.74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96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45个。卫生技术人员2.03万人,增加0.0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29万人,增加0.1万人;注册护士1.03万人,增加0.12万人。医疗机构床位2.64万张,增加0.33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51万张,增加4148张。

十一、环境、节能和安全生产

生态创建取得新突破。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2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89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4%。森林覆盖率达68.8%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就。万元GDP能耗0.8230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8%。规模工业能耗267.00万吨标准煤,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925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7%。全社会用电总量82.26亿千瓦时,下降0.2%。工业用电量50.99亿千瓦时,下降0.3%。

安全生产形势继续改善。全市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11起,死亡81人,同比减少103起,少死亡3人,分别下降14.4%、3.6%,比省下达我市的控制指标少40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事故死亡人数为0.08人,下降20%;煤矿事故死亡12人,百万吨事故死亡6.49人,下降138.6%;万车死亡人数2.48人,下降1.6%。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年末常住总人口477.5万人,增长0.5%。人口出生率为14.02‰,死亡率为6.55‰,自然增长率为7.47‰。城市化率为39.0%,提高1.3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增加1842元,增长13.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0459元,增长12.9%;人均经营净收入2316.49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21元,增加1158元,增长12%,服务性消费支出2515元,增长12.3%。在城镇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消费增长12.9%;衣着消费增长8.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增长12.2%;医疗保健消费增长20.3%;交通和通信消费增长14%;居住消费增长4.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增长8.3%;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31.6%。城镇居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9%。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1元,增加664元,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5025元,增长17.4%,其中工资性收入2114元,增长30.0%。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78元,增长5.7%,在消费分类中增长较快的是衣着消费支出和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增长15.6%和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6%。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辆,家用电脑6台,移动电话机136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减少1.2平方米。

就业和再就业力度不断加大。城镇新增就业3407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104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728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589人。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年末参加全市劳动保障部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1.95万人,增长3.5%,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11.19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81.80万人,增长36.6%;参加失业保险23.62万人,增长2.3%,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198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0.11万人,增长3.5%;参加生育保险31.85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4.4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72.10万人。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请以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项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它按现价计算;

3、非统计直接口径的数据均来自市直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