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长沙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

选择区域:>>

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带领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保增长、扩内需的一系列政策,始终把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作为工作重心,狠抓“两帮两促”,科学应对危机,县域经济逆势而上,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跨越500亿。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修订及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14.9亿元,增长17.1%,自2004年来连续六年保持17%以上的高位运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8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352.9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122.2亿元,增长16.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达到64019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9415美元),人平比上年增加9798元,增长15.1%。

产业结构稳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2:67.9:21.9调整为7.7:68.5:23.8。一产业下降2.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提高0.6、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 2.5%、73.8%、23.7%,分别拉动GDP增长0.4、12.6、4.1个百分点。

全年经济低开高走。一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发展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实现了12.9%的近年来季度较低增幅;进入二季度特别是随着一揽子政策和措施的推进,部分指标开始回暖,上半年经济增长14.8%,较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进入三季度,随着工业、投资、消费实体经济的回升,经济下滑局面得到全面遏制,整体经济积极向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16%,较上半年回升1.2个百分点;进入四季度,各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全年经济增长17.1%,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年初政府预期目标1.1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高8.4、3.5、2.4个百分点。

问题困难依然存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一体化推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太均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还需大力加强;节能减排、资源环境与就业的压力仍然较大。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稳步增长。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3   亿元,增长7%;实现增加值39.8亿元,增长7%。其中,农业产值32.8亿元,增长6.7%;增加值21.4亿元,增长6.7%。林业产值1.2亿元,增长1.4%;增加值0.8亿元,增长1.3%。牧业产值26.9亿元,增长7.6%;增加值15.7亿元,增长7.6%。渔业产值1.4亿元,增长5.4%;增加值0.9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服务业1亿元,增长10.9%;增加值1亿元,增长10.9%。

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9.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7.6万吨;油料面积11.1万亩,总产量1.1万吨;茶叶面积9.1万亩,总产量1.6万吨;蔬菜面积38万亩,总产量87.4万吨;果园面积9.1万亩,总产量6.4万吨。出栏肉猪248万头,产值24.6亿元,分别增长2.5%和6.2%;出笼家禽237.8万只,产值0.4亿元,分别增长33.7%和19.2%;水产品总产量1.7万吨,产值1.4亿元,分别增长24.2%和5.4%。

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21.3万亩,其中耕地流转16.3万亩;今年新增耕地连片100亩以上的流转面积8.2万亩。同时,在创新示范区内启动了48个现代农庄项目建设。已规范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21家,今年新增48家,联结农户5.6万户,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农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8.05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新增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73.8亿元,增长1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74.7亿元,增长20.8%,实现工业增加值305.7亿元,增长18.6%,占全县经济总量的59.4%。按规模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80.7亿元,增长20.6%;规模以下企业完成产值94亿元,增长22.7%。按区域分,经开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17亿元,增长21.5%;乡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3.7亿元,增长17.5%。“一区七园”完成规模工业产值740.4亿元增长21.5%,占全部规模工业的94.8%;其中经开区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9%;“七园区” 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16.7%。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4.5亿元,增长30.6%,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2.3%。其中工程机械完成产值403.8亿元 ,增长43.6%;汽车零部件完成产值 155.7亿元 ,增长30.7%。 68家亿元企业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73.6亿元,增长21.6%,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6.3%;完成销售产值664.5亿元,增长20.8%。其中完成10亿以上产值的企业9家(含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完成1亿以上产值的企业有63家(含10亿元以上企业)。

工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7.2亿元,增长19.1%;实现利润74.4亿元,增长115.5%;实现利税105.3亿元,增长64.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74.3,提高51.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5.4%,提高2.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3次,提高1.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0.8%,提高4.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15140元/人,增加20999元/人;产品销售率98.1%,下降0.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9.9%,提高0.8个百分点;资本增值保值率126.9%,提高7.1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全年生产汽车109696辆,增长34.3%;混凝土机械10278台,增长64%;液体泵1472台,增长53%;铲土运输机械8942台,增长37.5%;软饮料512943吨,增长27.9%;加工精制茶25352吨,增长7.3%。

建筑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县38家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12.3亿元,增长13.2%;实现增加值47.2亿元,增长10.6%;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2%。其中33家三级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完成产值 111.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8.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152.3万平方米,竣工产值78.9亿元,发放工资、福利费总额分别为12.6亿元、2.3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好。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4.3亿元,增长35.2%,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按地区分: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3.9亿元,增长40.1%;农村投资10.4亿元,下降23.4%;按规模分(除房地产项目外):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49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68个,完成投资222.2亿元,增长37.1%;计划总投资50-500万元的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下降2.2%;50万元以下的农户共完成投资7.6亿元,增长15%。

房地产投资、销售形势乐观。82个楼盘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66.1亿元,增长32.7%,其中,住宅投资完成55.3亿元,增长28.9%;办公楼完成0.2亿元,下降85%;商业营业用房和其它附属设施分别完成投资4.5亿元和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和27.6%。商品房销售面积258.7万平方米,增长125.2%;商品房销售额83.2亿元,增长145.4%。

五、贸易和经济合作

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7亿元,同比增长33.8%。零售额按行业分,批发行业2.7亿元,增长12.2%;零售行业93.1亿元,增长37.2%;住宿和餐饮行业9.3亿元,增长11.6%;其他行业0.6亿元,增长48.9%。按地区分,城镇完成零售额71.4亿元,增长43%;农村完成零售额34.3亿元,增长18.1%。

生活消费保持较强增势。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实现销售额75.9亿元,销售汽车69378台,零售额54亿元,增长68%,;石油实现零售额0.48亿元,增长75.9%;服装实现零售额0.9亿元,增长9.7%;日用品实现零售额0.4亿元,增长4.6%;通讯器材实现零售额0.2亿元,增长34.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实现零售额2亿元,增长24%;书报杂志实现零售额0.3亿元,增长128%。

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全年共引进外资项目18个,比去年增加7个,实现到位外资26032万美元,增长13.5%;其中经开区引进外资项目12个,实现到位外资17532万美元,增长13%。引进内资项目207个,比去年增加32个,实现到位内资达74.6亿元,增长21.6%;其中经开区引进内资项目85个,到位内资22.5亿元,增长28.6%。节会招商效果显著。今年通过“中博会”、“房地产投资世界·2009年会”、“港澳活动周”、“珠洽会”、“板仓小镇田园PARTY”、“湘商大会”、“中国·长沙松雅湖项目路演”等大型节会,共签约市级以上项目24个,签约金额127.2亿元。

对外贸易成果显著。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1亿美元,下降28.6%,占全省的12.9%,占全市的31.8%,其中出口总额为5.7亿美元,下降42.1%;进口总额为7.4亿美元,下降14%。全县加工贸易进出口完成4.8亿美元,占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6.4%,下降23.3%,其中出口2.95亿美元,下降34.6%;进口1.8亿美元,增长6.9%。完成境外投资项目3个。

六、交通、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县乡公路建设投资达15187万元,落实并开工实施项目255个,建设总里程为496.2公里,我县通车里程达到4000公里,县道硬化率为98%,乡道硬化率为61.5%,在册村道硬化率为79.4%,路网密度达到55.4公里/万人,205.3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等级率、村级公路硬化率及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全年客、货运量分别达到956万人次、1901.6万吨;客、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55598万人公里、96824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平稳增长。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亿元,增长16.8%。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6亿元,邮政业务收入0.6亿元,移动计费收入4.9亿元,联通计费收入0.9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18091 户,增长18.3%;其中住宅电话142165户,乡村电话用户101627 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42378户,增长60.7%;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19315户,净增245955户。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160.04万人次,增长2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0亿元,增长24.8%,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家接待点991家,从业人员是4838人,其中农家乐接待人数494.89万人次,增长24.5%,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增长26.3%。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再上新水平。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2.7亿元,增长29.6%;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1.8亿元,增长26.7%;完成上划税收25.7亿元,增长24.5%。财政总支出37.8亿元,增长27.5%;其中民生投入力度加大。教育支出5.3亿元,增长20.1%;科学技术支出1.2亿元,增长5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亿元,增长24.6%。

金融市场持续活跃。12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55亿元,增长29.1%;居民储蓄129亿元,增长25.9%;各项贷款余额205.5亿元,增长50.5%。金融机构网点数148个,职工总人数1336人。

社会保险取得成效。全县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累计达278416人,新增参保51486人,基金总收入48200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904人,新增15882人,基金收入22719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776人,没有新增人数,基金收入8011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826人,新增4320人,基金收入203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045人,新增6074人,基金收入13670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638人,新增12404人,基金收入67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5052人,新增7657人,基金收入606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6175人,新增5149人,基金收入485万元。12月份开始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102098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发放了一个半月基础养老金90元/人(每个月60元/人),共发放919万元。基金规范运作率和安全完整率均为100%。全年共计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957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2514人。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就。全年科学技术总支出5712万元,科学技术普及支出162万元,人均达2.06元。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95万人。全年共转化运用科技成果80项,引进国际高端技术人才8人,引进国际先进装备10台套,引进开发具有关键知识产权核心技术25个。有3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5项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有12项成果被评为县科技进步奖。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县拥有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69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79.8亿元,增长30.4%。加强县域与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促使“产学研金”合作深入开展,全县工程研究(技术)中心有国家级3家、省级15家、市级26家。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项目为总揽,通过“宣传、奖励、保护、示范”等举措实施专利战略,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的提高,2009年全县专利申请量768件。全县拥有“金井茶叶”等中国驰名商标6件,拥有“同心”等湖南省著名商标51件。通过了(2007年-2008年)全国科技进步县的考核工作,并继续获得全国先进县的荣誉称号。

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普九”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女童入学率、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小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升学率100%、年辍学率为0.01%,综合素质评估合格率为99.99%。高中教育质量继续攀升。组织参加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九科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72.12%,高中升学率96%,高考再获丰收,二本上线率高于省平均线近10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含三本)高于省平均线32.95个百分点,居长沙地区九区县第一。职教就业势头继续看好,就业率达96.82%,本地就业率达68%。落实了“两免一补”工作,全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除课本费、学杂费共计资金4243.7667万元。

九、卫生、文化、体育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全县卫生院医院共35个,床位数1356个,卫生技术人员2780人,比上年增加160人,其中医生1068人,比上年增加50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婴儿死亡率3.92%,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99.97%。全年医疗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30%以上,我县新农合自2003年启动以来,患病农民已直接受益2.3亿元,实现全员参与,分别荣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先进县称号。2009年新的补偿政策实施后,我县县乡医院住院补偿达到70% ,进一步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

文体事业百花齐放。全面启动星沙文化中心建设,首批启动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26家农家书屋。切实抓好了免费“四送”活动。免费送戏下乡50场次;认真落实“2131”数字电影放映工程,送电影下乡3228场;送体育器材10套到乡镇;送图书进机关23次、进社区4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举行广场文艺活动50次;组队参加第三届湘、鄂、赣县(市)乒乓球赛、市七运会、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选手黄景能获得湖南代表队的首枚金牌,为我县争光添彩;认真组织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的系列文化活动。首批启动了25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继续做好文物普查工作,认真完成了3处国保、6处省保的申报工作,15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保事业得到加强。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105455万元;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0552.9吨,下降7.1%;工业废水排放总量354.09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7.4%;上升0.8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排放总量930221万标立方米;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70%,上升11.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9.7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9.67万吨;“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24466.5万元,增长77.4%。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07%,同比提高1.28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各类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死亡51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6人、工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5人,火灾和农机事故无人员死亡。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19,比上年下降26.1%,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1.359人。

十一、人口、居民、就业

人口保持低速平稳增长。全县总人口781972人,增加6157人。人口出生率11.7‰,提高1.8 个千分点;死亡率6.1‰,提高2.9个千分点;当年净增人口4407人,自然增长率5.6‰,下降1.1个千分点;城镇化率48.2%,提高1.6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575元,增长10%。其中,工资性收入12268元,增长14.6%;经营性收入2184元,下降9.6%;财产性收入3227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转移性收入1621元,增长2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07元,增长 19.6%。其中食品支出4164元,增长14.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5%。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6辆,比上年增加8辆;家用电脑62 台,与上年持平;人均居住面积38.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40元,比上年增加1455元,增长18.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98元,比上年增加1556元,增长18.4%;其中,工资性收入3538元,增长17.4%;经营性收入5173元,增长11.3%;财产性收入535元,增长134.9%;转移性收入752元,增长36.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403元,增长8.9%。受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4.3%,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反映收入水平差异的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43。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4台、空调57台、电冰箱68台。人均住房面积56.52平方米。

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61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1928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员787人,扶持创业人员321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保持100%,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127户,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300人;开展职业培训班38期培训12544人,其中企业职工培训6525人,创业培训274人,再就业培训2352人,城镇劳动预备制培训46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2930人。年度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十二、县城建设

县城面貌日新月异。星沙新城概念性规划达到300平方公里,已建成48平方公里。已建成公园3个、供水公司 3个、5家燃气站、污水处理厂2个。县城自来水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25.5万吨/日,其中实际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17万吨/日(综合生产能力为3个供水公司的总和);污水净化处理能力为19 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公共交通运营车辆595台,其中公共汽车359台,的士汽车236台。目前星沙已开通公交线路共14条,其中市属公交线11条,县属公交线3条。全面实现全县乡镇集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并在全县乡镇建成1.9万个农户垃圾池。其中果园、春华、路口、开慧实现全镇覆盖,组建了环保合作社并保持正常运行,成功创建我省首个“省级节水型县城”。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查。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城市)、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09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2009年度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全国文明县城。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为公安户籍年报数。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