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选择区域:>>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坚持“三个共同”为主线,全力实施“领跑进军”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78.1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160.7亿元,增长8.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356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7:70.9:22.4调整为6.5:73.2:20.3。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7%、87%、11.3%,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3%、14.7%、1.9%。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20.6亿元,比上年增长60.7%。其中,国税、地税部门分别征收46.6亿元和41亿元,分别增长34.7%和52.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6.9亿元,增长42.2%。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85.2亿元,增长60.9%。其中,教育支出8.4亿元,增长2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亿元,增长34.7%;医疗卫生支出4.5亿元,增长114.7%。
  二、农业、工业和建筑业
  农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9亿元,比上年增长4.1%;完成增加值52.3亿元,增长4.2%。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4.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6%,其中谷物播种面积76.9千公顷,下降4.6%;蔬菜播种面积30千公顷,增长8.4%;油料播种面积7.3千公顷,增长0.5%;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12.8千公顷,增长9.1%。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
  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5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3家,市级44家。其中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实现销售收入81.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8.1亿元。“金井茶叶”、“湘丰茶叶”等6个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金山粮油”等12个企业的产品获省名牌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50个,增长71.3%;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农户8万户。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8.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5.1%。
  全年共引进农业项目115个,实现到位资金总额4.6亿元;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29.6万亩。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16.4亿元,增长24.8%。截至12月底,全县共有28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86.6亿元,增长36.3%,增速高于轻工业27.3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2.8%。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分别实现产值915.7亿元、200.7亿元和18.1亿元,分别增长49%、6.1%和6.6%,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5个百分点 。以经开区和暮云工业园为首的“一区七园”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377.2亿元,增长34.5%,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9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9.2%。全县共有亿元企业88家,比上年增加1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309.4亿元,增长32.5%,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92.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0.1%。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42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出口交货值83.2亿元,增长23.8%。产品销售率为100.4%。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19.1,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9.4亿元,增长40%;利润总额达153.2亿元,增长25.2%;利税总额212.4亿元,增长26.5%;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亿元,增长73.2%。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1.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8.8亿元,增长15.2%。完成竣工产值132.1亿元,增长40.5%;实现利润总额4.3亿元,增长1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59.1万平方米,增长10%。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9.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68亿元,增长26.7%;农村投资1.4亿元,下降62.8%。全县计划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在建项目132个,本年完成投资138.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5.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投资171.4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投资182.6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4.2:46.4:49.4 。
  房地产: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住宅投资90.4亿元,增长20.2%;办公楼投资1.9亿元,增长11.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9亿元,增长86.4%。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242.5万平方米,下降30.2%。全县商品房销售额124亿元,下降9.6%,其中住宅销售额117.7亿元,下降11%。
  四、贸易和经济合作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3.4亿元,增长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7亿元,增长21.4%。按行业统计,批发行业4.7亿元,增长30.5%;零售行业172.5亿元,增长21.8%;住宿行业2.4亿元,增长24%;餐饮行业4.5亿元,增长19.6%。按零售企业规模统计,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153.8亿元,增长22.5%;限额以下企业完成零售额30.3亿元,增长19%。按销售类别统计,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3.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8%;化妆品类增长28.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3%;汽车类增长19.1%。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出口8.4亿美元,增长10.5%;进口13.7亿美元,增长25.7%。
  招商引资: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273个,比上年增加29个。其中外资项目23个,增加4个,实现到位外资33818万美元,增长16%;内资项目250个,增加25个,引进市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74.8亿元,增长23.5%。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4886.7公里,比上年增加587公里。全年公路完成客运量84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9179万人公里;货运量1908.1万吨,货运周转量97152万吨公里。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7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9亿元、移动计费收入6.1亿元、联通计费收入1.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累计达到137133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85399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38083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79644户。
  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38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7%;实现旅游收入42.8亿元,增长29.3%。其中乡村旅游点接待总人数174.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亿元。
  六、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6亿元,比年初增加69.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96.5亿元,比年初增加37.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7.8亿元,比年初增加80.7亿元。金融机构网点数154个,比上年减少13个;金融机构职工人数1487人,增加101人。
  七、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和卫生
  教育:全县共有13所普通高校、7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中专、28所初级中学、173所普通小学。普通高中在校生12277人、初级中学在校生25190人、普通小学在校生55309人。全县共有3296名考生参加高考,比上年增加34人。其中专科以上(含专科)上线3205人,占参考人数的97.2%,本科一批及提前批上线365人,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二本以上(含二本)上线1237人,提高3.1个百分点;三本以上(含三本)上线2462人,提高4.4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居长沙地区第一。全年共为79000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等共计6100多万元;全县对各级各类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达1150.5253万元。
  科技:全年共安排本级科技支出13400万元,占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4.5%;全县科技普及支出125万元,人均达1.6元。全年专利申请量为1909项,比上年增长32.5%。其中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1057件和148件,分别增长7.9%、45.1%。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1142亿元、347.8亿元,分别增长35.7%和37.7%。全县拥有16个中国驰名商标,81个湖南省著名商标。
  文化:全县共有图书馆1个,总藏量62.3万册;已建成乡镇(街道)文化站有12个、农家书屋204家、村级文体活动室25个。组织各乡镇(街道)、群众文艺团队开展广场展演60余场次。今年以来,共送戏下乡82场次;“送电影下乡”3276场次,开展“送电影进工地”10次,观众达65.5万人次。
  卫生: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32个。共有床位3231张,比上年增加273张。卫生技术人员达到3422人,增加209人;其中医生1314人,增加112人。全县婴儿死亡率4.5 ‰,下降0.3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6‰,下降0.6个千分点。
  八、环保与安全生产
  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34653万元,比上年增长72.8%。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707吨,下降63.4%。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261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7%,提高2.1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3813.8万标立方米,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75.8%,提高3.2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48万吨,“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27608.1万元,增长4%。城镇污水处理率为100%。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 %,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271起,死亡39人。与上年相比,事故减少7起,死亡人数减少1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494,比上年下降24%;工矿商贸从业人员每10万人死亡人数为1.066人,下降9.8%。
  九、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803861人,比上年增加15295人。人口出生率为14.2‰,提高0.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3.9‰,下降9.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10.3‰。城市化率为51.9%(基于常住人口计算),提高1.3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118元,比上年增长14.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提高8.9个百分点。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6辆,家用电脑74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55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1平方米,增加1.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237元,增长19.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提高0.9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1辆,家用电脑27台,移动电话机213台,分别增加3辆、4台和15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7.7平方米,增加0.04平方米。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21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931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
  全县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508683人、799830人、38125人和73796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383636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722550人。全年共计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1万人次,累计发放保障金3485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8.5万人次,累计发放保障金3262万元。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的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5、全社会运输周转量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客、货运周转量加权计算而来。2011年航空运输的客、货运周转量统计测算方法进行了调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的增长速度按调整后的数据计算。
  6、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