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

选择区域:>>

2018年,苏仙区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全力“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全区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320.6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14.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183.6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123.0亿元,增长11.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38万元,增长5.8%。全区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为4.4:57.3:38.3,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8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67.8%。

2018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8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06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32人。

2018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八大消费品大部分上涨。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0%,衣着类上涨1.1%,居住类上涨4.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0%,医疗保健类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1.3%。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3.2%;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总水平上涨7.3%。

二、农业

2018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4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增加值4.71亿元,增长1.0%;林业增加值0.71亿元,增长15.5%;畜牧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3.4%;渔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12.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3亿元,增长13.8%。全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9.98千公顷,产量为11.5万吨;油料种植面积为4.68万亩,产量为0.6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为9.46万亩,产量为19.49万吨;烤烟种植面积为2.64万亩,产量为0.56万吨。

2018年,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24家,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5家。全区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比上年增长6.9%;实现利税4.8亿元,增长3.6%;实现利润4.2亿元,增长3.4%。全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为303个,实现收入3.2亿元,增长13.0%。

2018年,全区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400处,投入资金1.02亿元,完成土石方205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0公顷。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18年,全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32户,完成整村推进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2个,改建农村户厕2405户,完成4个行政村配电网改造。新增农村安全饮水4606人,新增农村公办幼儿园2所,补充乡村教师60名。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3600元/年,农村月人均救助水平提高至246.4元。为6546名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了“两癌”免费检查,为3163名孕产妇进行产前筛查。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发展。2018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0家,全年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其中:苏仙工业集中区增长6.3%,高新技术产业园增长7.8%。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3.5%,制造业增长5.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5%。从六大支柱产业看,能源增长12.2%,有色金属增长10.4%,化工增长13.8%,建材增长1.6%,机械装备制造下降16.6%,电子信息增长2.8%。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水泥221.4万吨,增长24.1%;砖3.2亿块,增长45.5%;十种有色金属11.9万吨,下降10.5%,其中白银253.6万千克,增长9.5%。

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2%,实现利税17.5亿元,比上年下降28.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0.7亿元,下降39.5%。

2018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8.7万平方米,增长27.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0.2万平方米,增长11.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38.4%,非国有投资增长22.3%,其中民间投资23.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4.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2.9%,其中:采矿业投资下降30.6%,制造业投资增长7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28.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6.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1.1%,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增长13.5%,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增长139.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25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2.2%,教育投资下降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下降19.8%。

2018年,全区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94.4万平方米,下降7.5%;商品房销售额58.9亿元,增长12.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4万平方米,下降15.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出新。201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09亿元和16亿元,分别增长9.8%和12.8%,城乡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企业完成商品零售额55.8亿元,增长4.6%。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2.4亿元,增长27.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2.3亿元,增长21.5%;汽车类零售额17.7亿元,增长5.8%;家具类零售额1.7亿元,增长1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8.9亿元,下降23.1%。

六、对外经济

国外贸易稳中提速。2018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735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出口90547万美元,增长12.1%。

2018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172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三产业17209万美元,增长69.7%。全区实际到位内资总额53.8亿元,增长16.9%。

七、交通、邮政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稳健发展。2018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75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全区客货运周转量51.3亿吨公里,下降0.2%。

旅游市场人财两旺。2018年年末全区共有国家等级旅游区(点)7家,其中4A级及以上旅游区(点)4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72.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85万人次,增长46.4%;实现旅游总收入79.13亿元,增长25.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207.35万美元,增长53.4%。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中趋缓。2018年,全区公共财政收入达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亿元,下降0.4%;上划中央“两税”1.6亿元,增长5.0%;上划中央所得税0.7亿元,增长8.0%。全区公共财政支出25.02亿元,增长13.5%,其中民生支出19.26亿元,增长18.1%。

2018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0.31亿元,比上年下降5.4%,其中住户存款262.58亿元,增长6.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2.27亿元,增长7.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平稳发展。2018年,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在校学生辍学率0.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8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2%,毕业生升学率86.2%。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72人,在校生3882人,毕业生1234人。普通高中招生3090人,在校生8841人,毕业生2866人。初中学校招生6088人,在校生16517人,毕业生4305人。普通小学招生6493人,在校生36327人,毕业生5324人。特殊教育招生30人,在校生162人,毕业生6人。全区共有幼儿园12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4837人。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2018年,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1.9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全区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比上年增加1个;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项。全年专利申请856件,增长11.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95件,增长7.6%。全年专利授权440件,增长21.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9件,下降16.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推进。2018年,全区共有群众艺术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各1个,博物馆(纪念馆)3个,艺术表演团体22个,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各1个。全年农村放映公益电影2150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2018年年末全区辖区内共有卫生机构38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77个,村卫生室16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全区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2916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284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78人,注册护士1339人。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2018年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地911个,比上年增加16个,其中:体育馆6座,运动场37个,游泳池30个,各种训练房31个。全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4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0项次,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5.3万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得到平衡。2018年,全区批准建设用地22.1公顷,建设占用耕地14.3公顷,补充耕地41.7公顷。年末耕地面积1.63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27万公顷。全区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3次,地理空间数据成果217幅。

城乡环境不断改善。2018年,全区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90.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1.7%,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97.2%,建成环境噪声点位达标率94.7%。全区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3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1.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98平方米。

2018年,全区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为5044公顷;国家地质公园1个。完成荒地造林面积433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4074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67.84%,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平方公里。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2018年,全区全年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6起,死亡人数6人,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019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2018年年末总人口38.83万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43.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28万人,乡村人口13.31万人,城镇化率69.47%。全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2.02‰,死亡率为6.2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4‰。

全区居民收支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76元,比上年增长8.3%。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67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15797元,经营性净收入1121元,转移性净收入9746元,财产性净收入8103元。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8元,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11621元,经营性净收入4439元,转移性净收入2487元,财产性净收入1761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489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50.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7491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75.95平方米。

2018年,全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1.46万人,比上年增长1.4%。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8.97万人,增长0.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49万人,增长4.0%。全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3.43万人。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65%,提高0.05个百分点,参保人数为19.13万人。全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5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5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18万人。

2018年,全区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125.7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为1859人。全区全年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115.6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人数为3538人。全区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1745张,收养人员数1680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00个,新改建公办养老机构2所。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计算公式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口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