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

选择区域:>>

2013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上下,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严峻形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总基调,紧紧围绕“加快追领步伐,建设幸福桂阳”总目标,突出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增后劲、惠民生促和谐,坚持在大干中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全县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为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县生产总值2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85.8亿元,增长13.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36372元,增长10.7%。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8:52.7:33.5。其中,一产业比重与上年比下降0.8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

全年共投入改善民生资金15.5亿元。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3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37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6%;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15.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1.2亿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10人。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63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调排全省第22位,比上年上升7位。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3.0%,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19.1亿元、2.1亿元、12.5亿元、1.2亿元,分别增长2.2%、10.6%、2.4%、5.6%。粮食种植面积52.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产量27.7万吨,下降2.4%。烤烟种植面积14.7千公顷,下降8.3%;产量3.24万吨,同比增长2.0%。油料种植面积8.9千公顷,增长5.4%;产量1.4万吨,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14.3千公顷,增长6.7%;产量41万吨,增长6.6%。全年出栏生猪88.02万头,增长0.5%;出栏牛1.3万头,增长11.1%;出栏羊5.82万头,增长3.7%;出笼家禽317.81万只,下降0.8%。水产品产量1.53万吨,增长5.4%。

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06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3家(省级4家、市级18家、县级71家),比上年新增23家。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44.1亿元,增长30.2%;其中,芙蓉食品加工园入园企业22家,完成总产值30.3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销售收入73亿元,增长197%;实现利税2.2亿元,增长147%;实现利润0.35亿元,增长194%。休闲农业经营收入2.7亿元,增长29%。农民专业合作269个,增长43.8%;合作社成员3.56万户,增长50%。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8千多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5亿元,完成土石方560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5.6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3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8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3.97万千瓦,增长6.3%。

全年投资近1.8亿元,重点抓好了42个示范村和46个整理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建设农村公路78.4公里、改造农村五类危桥13座。投入2.2亿元,整理烟田近1万亩,建设烟水工程156处、密集式烤房3114栋。全县完成户用和联户沼气807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816台,推广生物质炉灶713台,新建新村服务网点10个,完成100个重点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农家书屋504个家,解决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6.3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长22.7%,重工业增长6.0%;公有制经济增长71.5%,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3.4%;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21.2%,小型企业增长9.1%;高技术行业增长33.3%,高耗能行业增长10.6%;采矿业下降5.3%,制造业增长18.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下降4.0%。制造业中,有色冶炼、化工、食品、建材、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5.1%、13.7%、34.8%、50.3%、54.2%。年末省级及以上园区集聚规模工业66家,实现增加值8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原煤产量315.9万吨,下降24.3%;铁矿石92.5万吨,下降13.7%;铅精矿5.3万吨,增长8.2%;锌精矿4万吨,下降21.6%;钨精矿0.05万吨,增长98.1%;硫铁矿5.8万吨,增长3.3%;发电量7.56亿千瓦时,增长25.3%;其中水力发电量4.93亿千瓦时,下降18.3%;风力发电2.63亿千瓦时,增长100%。水泥223.8万吨,增长21.0%;铅10.6万吨,下降1.9%;白银317吨,增长91%。

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13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1.05亿元,增长12.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1.8亿元,增长16.6%。全县24个工业小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5.7亿元,下降7.5%;制造业利润总额14.67亿元,增长29.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0.81亿元,增长14.1%。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69331万元,增长12.8%,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9.7万平方米,增长56.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4.1万平方米,增长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城镇施工项目49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52个,已投产项目300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1.3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2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69个,完成投资194.6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7.2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投资71.9亿元,增长30.8%;第三产业投资102.2亿元,增长42.7%。

基础设施投资56.9亿元,增长58%。民生投资21.9亿元,下降3.8%。生态环保投资8.5亿元,增长43.1%。基础产业投资68.17亿元,增长36.6%。工业投资71.9亿元,增长30.9%;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6.9亿元,增长58%。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67亿元,增长29.5%。商品房销售面积33.7万平方米,增长29.5%;销售金额9.82亿元,增长43.2%。建设公共租赁房3977套,改造棚户区660户。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亿元,增长13.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7.6亿元,增长13.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7亿元,增长1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汽车类销售额1.9亿元,增长33.1%;家电类销售额1.1亿元,增长22.8%。石油制品、金银珠宝、化妆品、建材、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2.2%、30.7%、33.8%、24.2%和25.8%。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八大消费品中:食品上涨4.6%;烟酒及用品上涨1.7%;衣着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0%;交通和通信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8%;居住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5%。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1.5%;工业品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水平下降1.6%。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其中出口1.69亿美元,进口1.31亿美元。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805万美元,加工贸易出口1.31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口131万美元,加工贸易进口1.3亿美元。

全县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9346万美元,同比增长29.2%。新引进内资项目65个,实际到位内资25.36亿元,增长7.0%。外派劳务521人。从行业引资看,一产业引资2371万美元,二产业引资4405万美元,三产业引资2570万美元。引进亿元以上境内省外项目12个,实际到位资金9亿,增长25%。

年末全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2家,其中3A级景区1家。成功承办了郴州国际休闲旅游文化节,擦亮了“千年矿都”、“千年古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一举成功,宝山国家矿山公园获国土资源部正式授牌,舂陵湿地公园创建工作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全年接待游客153.5万人次,增长18.6%;实现旅游总收入10.3亿元,增长20.6%。

七、交通和邮电

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7.99亿吨公里,增长14.9%。年末机动车保有量6.87万辆,增长10.0%。其中,小汽车保有量2.05万辆,增长23.4%。全县邮电业务总量25364万元,增长6.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30万元,增长16.9%;电信业务总量5091万元,增长4.6%;移动业务总量13281万元,增长2.7%;联通业务总量6660万元,增长15.1%;铁通业务总量332万元,增长32.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52万户,减少1.1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6.4户/百人;移动电话用户41万户,新增4.9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8.1户/百人。互联网用户9.46万户,新增5.42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财政总收入22.56亿元,增长21.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31亿元,增长24.6%,上划中央收入5.2亿元,增长11%,上划省级收入1.05亿元,增长22%。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37亿元,增长17.1%;非税收入8.94亿元,增长31.5%。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0%。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0.99亿元,比年初增加15.28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12.04亿元,新增15.39亿元,同比增长15.9%;单位存款余额28.36亿元,新增1.51亿元,同比增长5.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1.4亿元,新增12.8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21亿元,新增2.02亿元,同比增长11.8%;中长期贷款余额42.19亿元,新增10.78亿元,同比增长34.3%。全县金融机构盈利1.42亿元,增长40.6%。

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1家,证券交易额46.4亿元,增长40%。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1500万元,增长9.7%;各项赔付支出2242万元,下降2.2%;保险业务综合赔付率为10.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1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28.52亿元,增长33.3%。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175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授权专利109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农业龙头企业取得国家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5件,获得国家专利68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6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12个。年末各类气象台站1个,自动观测点63个,地震台站1个。

全县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30所,落实义务教育保障金6385万元。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毕业生升学率90%。全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07人,在校生2470人,毕业生281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26.63万元,资助中职学生355人次。普通高中招生3234人,在校生8074人,毕业生1792人。初中招生10661人,在校生27708人,毕业生8016人。普通小学招生12414人,在校生67643人,毕业生10894人。特殊教育招生11人,在校生7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864人。各类民办学校81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6484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农家书屋504家,新建村组文化活动中心60余座,免费送戏下乡84场。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县图书馆增购新书3000余册,电子图书1500余种,新办理图书证360余个,订阅报刊160种,收集地方文献30余种120册;接待读者7.6万人次,外借册次6.3万以上。电影下乡免费放映5644场次,观众达60万人次。年末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29%;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83个。其中:医院46个,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各1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村卫生室553个。卫生机构院床位数2846张。卫生技术人员284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12人,注册护士1106人。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9个。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100个,其中体育馆4座,运动场90个,游泳池3个,各种训练房3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6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40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7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批准建设用地97公顷,建设占用耕地15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9.8公顷,补充耕地91公顷。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个,建设规模0.07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23万公顷。

截止年末,全县已发现矿产4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25种。其中,金属矿19种,非金属矿6种;煤炭储量达4300万吨。全年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28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3个,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4个,完成资源整合的重点矿区2个。

全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4600立方米。总用水量4.3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478立方米。平均年降水量1475毫米。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100万立方米。

城镇污水处理率88.5%,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4.6%,分别比上年提高2.5和3.1个百分点。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和建成环境噪声点位达标率均达100%。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2573吨、 4631吨、1542吨和132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6.63%;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12.03%。

全县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面积744公顷。全县活立木蓄积324.6万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380公顷;退耕还林0.02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3.3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1.1%。

全县发生各类安全事故6起,同比减少5起;死亡3人,减少2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2人,同比减少0.01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均为零。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人口88.61万人(按省市统计局每年开展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核定),常住人口70.61万人(同上),人口出生率为10.64‰,死亡率4.31‰,自然增长率为6.33‰。全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9212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80.86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9人,发放扶助金3.48万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9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工资性收入9161元,居民经营性净收入9858元,转移性收入1992元,财产性收入186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711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工资性收入2124元,家庭经营纯收入7490元,转移性收入2491元,财产性收入606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91元,增长25.4%,其中食品支出5552元,衣着支出1288元,居住支出2118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719元,增长66.7%,其中食品、衣着、居住消费支出分别为2075元、320元和2327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54(建筑面积)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85平方米(建筑面积)。

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3.79万人.其中职工2.19万人,离退休人员1.1万人。按企业和机关分,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1.93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8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5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47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52万人,新增1.87万人。向2.31万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0.69亿元;向3.37万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0.48亿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2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69.18万人,参合率达100%。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254张,收养各类人员1821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3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1个。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