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

选择区域:>>

2015年是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极其严峻的宏观形势和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积极适应新常态,沉着应对新挑战,主动抢抓新机遇,大力推进“五个年”活动,加快实施四个“四年行动计划”,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县生产总值3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55.3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16.76亿元,增长13.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44112元,增长7.9%。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3:49.5:37.2。其中,一产业比重与上年比下降0.1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2.4个百分点。

全年共投入改善民生资金29.9亿元。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3.5万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9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7%;失业人员再就业3520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16.4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21亿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53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6600人实现脱贫。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综治民调工作排全省第26位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2.5亿元,增长3.8%,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23.0亿元、27亿元、14.5亿元、1.6亿元,分别增长3.4%、6.6%、3.7%、3.7%。粮食种植面积55.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8%;产量28.8万吨,增长1.6%。烤烟种植面积13.34千公顷,下降4.4%;产量2.93万吨,同比下降3.9%。油料种植面积9.1千公顷,增长0.9%;产量1.53万吨,增长4.7%。蔬菜种植面积15.03千公顷,增长3.2%;产量45.6万吨,增长4.3%。收购烟叶50.66万担,实现税收1.57亿元;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94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03万公顷,绝收面积0.26万公顷。全年出栏生猪100.54万头,下降0.1%;出栏牛1.44万头,增长4.3%;出栏羊6.31万头,增长2.9%;出笼家禽307.12万只,增长1.9%。水产品产量1.62万吨,增长2.7%。

国家级及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7家。实现销售收入133.9亿元,增长38%;实现利税15亿元,增长18%;实现利润11亿元,增长17%。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1.5亿元,增长20.3%。农民专业合作449个,增长26%;合作社成员6.2万户,增长45%。家庭农场260个。中粮专业大户355户。耕地流转面积19.7万亩,增长29%,耕地流转占承包耕地总面积比重60.84%。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8600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5亿元,完成土石方985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10.98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7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3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7.8万千瓦,增长4%。

“六镇二十二村”示范建设亮点纷呈,打造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桂阳样本”,流峰镇纳入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投入1.96亿元开展“三清六改五化”,以49个新农村示范村、48个整理村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整县推进项目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欧阳海大桥实现通车,X055线即将完工,黎埠公路顺利推进,衡武高速桂阳连接线、S214线绕镇公路开工建设,率先在全省实施农村公路加宽工程,舂陵江片、洋市片城乡客运一体化班线开通;桃源水库建设进展顺利;投入5.5亿元,治理病险水库10座、坡耕地21平方公里,新改扩建山塘86口、小型提水泵站39处,完成西河等部分河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8.19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47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长20.4%,重工业增长2.8%;公有制经济下降1.6%,非公有制经济增长8.0%;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8.1%,小型企业增长5.3%;高技术行业增长20.7%,高耗能行业增长4.1%;采矿业下降14.8%,制造业增长8.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3.3%。制造业中,有色冶炼、化工、食品分别增长24.7%、12.1%、27.1%、。年末省级及以上园区集聚规模工业75家,实现增加值14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原煤产量13.63万吨,下降88.76%;铁矿石95.7万吨,下降17.9%;铅金属含量4.26万吨,下降28.1%;锌金属含量4.1万吨,增长7.9%;硫铁矿(折含硫35%)3.5万吨,下降11.6%;发电量6.61亿千瓦时,下降8.34%;其中水力发电量2.89亿千瓦时,增长8.43%;风力发电3.72亿千瓦时,下降18.19%。水泥180.5万吨,下降36.2%;铅10.7万吨,增长11.3%;白银81.8吨,增长29.3%。

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4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1.08亿元,增长12.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6.9亿元,增长12.1%。全县24个工业小类行业中,有18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2.02亿元,下降50.2%;制造业利润总额23.72亿元,增长25.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1.18亿元,增长15.1%。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83585万元,增长9.8%,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2.96万平方米,增长19.3%;其中新开工面积63.68万平方米,下降13.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34万平方米,下降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50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05个,已投产项目423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7.6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2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91个,完成投资293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9.1亿元,下降11.9%;第二产业投资89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投资179.5亿元,增长42.9%。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投资95.7亿元,增长43.7%;非公有制投资211.9亿元,增长10.1%。

从投资方向看,基础设施投资135.1亿元,增长92.6%。民生投资25.5亿元,增长34.4%。生态环保投资70.5亿元,增长195.6%。产业投资56.3亿元,下降9.4%。工业投资89亿元,下降0.2%。技术改造投资53.8亿元,下降21.5%。房地产开发投资13.7亿元,增长0.0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3亿元,下降6.7%。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 7亿元,增长0.03%。商品房销售面积51.69万平方米,增长33.7%;销售金额14.43亿元,增长27.6%。建设完成公租房1847套、棚改93户,改造农村危房1800户。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71亿元,增长12.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6.50亿元,增长12.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8.21亿元,增长10.8%。按行业分:批发业18.83亿元,增长24.5%。零售业60.12亿元,增长9.4%。住宿业1.75亿元,增长17.2%。餐饮业14.02亿元,增长10.8%。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3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分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9.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3.1%,日用品类增长17.4%,书报杂志类增长20.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8.9%,汽车类增长7.1%。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八大消费品中:食品上涨3.1%;烟酒及用品上涨3.0%;衣着上涨3.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5%;交通和通信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2%;居住下降0.1%。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3.7%。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4286万美元,其中出口1455万美元,进口2831万美元。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058万美元,加工贸易出口2228万美元;一般贸易进口1634万美元,加工贸易进口1197万美元。

全县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12633万美元,同比增长15.8%。新引进内资项目40个,实际到位内资33.66亿元,增长11.9%。外派劳务627人,增长5%。从行业引资看,二产业引资12633万美元。新引进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合同利用外资9760万元。新批境内省外项目63个,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33.66亿,增长11.9%。

年末全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4A级景区1家。全年接待游客206.91万人次,增长14.6%;实现旅游总收入14.96亿元,增长16.2%。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14.75亿元,增长16.5%。境外入境人数2.26万人,下降9%。其中外国人0.38万人,增长0.5%;港、澳、台同胞1.87万人,下降8%。过夜旅游者24.61万人,增长12%。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18亿元,增长1.2%。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24.7214亿吨公里。年末机动车保有量86335万辆,增长17.9%。其中,汽车30585辆,摩托车54642辆,农用运输车1087辆,挂车21辆。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51227万元,增长19.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700万元,增长13.9%;电信业务总量10198万元,增长31%;移动业务总量22733万元,增长18.5%;联通业务总量13414万元,增长14.4%;铁通业务总量182万元,下降11.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65万户,减少0.5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6.5户/百人。移动电话用户37.7万户,减少3.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3户/百人。互联网电脑5.67万户,其中电信3.46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财政总收入24.13亿元,下降7.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88亿元,下降3.6%,上划中央收入3.2亿元,下降24.0%,上划省级收入1.046亿元,下降9.3%。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76亿元,下降12%;非税收入13.12亿元,增长1.4%。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45.61%。地方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34.0%。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5.45亿元,比年初增加35.21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41.4亿元,新增14.36亿元,同比增长11.3%;单位存款余额39.56亿元,新增6.95亿元,同比增长21.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4.79亿元,新增17.83亿元,同比增长77.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8.77亿元,减少2.28亿元,同比下降10.8%;中长期贷款余额72.23亿元,新增19.06亿元,同比增长35.8%。全县金融机构盈利2.13亿元,同比下降2.3%。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9.81亿元,同比增长50%,不良贷款比率10.4%,增长1.86%。

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1家,证券交易额266.66亿元,增长266.3%。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79亿元,增长69.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2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60.28亿元,增长20.7%。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0项;专利申请274件,增长28.9%;其中发明专利24件,增长20%;授权专利210件,增长60.3%;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件,增长12.5%。年末有桂阳国家气象一般站1个,区域自动站气象站63个,地震台站1个。

全县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40所,其中,新增1所。落实义务教育保障金11624万元。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66%,毕业生升学率96.47%。全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50人,在校生3494人,毕业生1096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24.5万元,资助中职学生245人次。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3.8万元,资助高校学生61人。普通高中招生3584人,在校生9249人,毕业生2684人。初中招生10533人,在校生31103人,毕业生8888人。普通小学招生12451人,在校生70025人,毕业生10468人。特殊教育招生14人,在校生96人,毕业生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6538人。各类民办学校3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2686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农家书屋504家,新建村组文化活动中心60余座,免费送戏下乡105场。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档案馆1个。出版图书6种。已开放各类档案17万卷。电影下乡免费放映5892场次,观众达60万人次。年末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0.855万户,增长70%。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70个。其中:医院33个,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各1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村卫生室548个。卫生机构院床位数3583张。卫生技术人员351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89人,注册护士118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41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人。乡镇卫生院23个,乡镇卫生床数798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753人,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11所。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552个,其中体育馆4座,运动场28个,游泳池4个,各种训练房6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5.4万次,全民健身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6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90个。获得全国冠军2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批准建设用地130.6公顷,建设占用耕地38.9公顷,补充耕地27.11公顷。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个,建设规模657.8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3233万公顷。

截止年末,全县已发现矿产25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7种。其中,金属矿13种,非金属矿3种;煤炭储量达4300万吨。全年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31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3个,完成资源整合的重点矿区2个,完成资源整合的重重要矿种2种。

全县年平均气温18.5度,年日照时数1423.6时。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652.6毫米。全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850立方米。总用水量3.15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350立方米。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0.19亿立方米。

城镇污水处理率88.8%,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98.2%。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和建成环境噪声点位达标率均达100%。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2141吨、 4500吨、1483吨和132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3.09%;建成环境点位达标率100%;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8.44%。

全县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面积744公顷。全县活立木蓄积374万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746公顷;完成山地造林面积3746万公顷;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4%;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998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07%。

当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零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零;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年报告发生数为零起;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0.1124人;万人火灾事故死亡人数0.0281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人口90.44万人(按省市统计局每年开展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核定),常住人口71.17万人(同上),人口出生率为10.96‰,死亡率4.21‰,自然增长率为7.13‰。全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1652人,发放奖励扶助金237.88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210人,发放扶助金170万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54元,同比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13229元,居民经营性净收入8083元,转移性收入2081元,财产性收入371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22元,同比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3135元,家庭经营可支配收入9102元,转移性可支配收入2388元,财产性可支配收入783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78元,下降2.3%,其中食品支出4457元,衣着支出1753元,居住支出2906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099元,医疗保健支出703元,交通通信支出1887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837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40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643元,增长21.2%,其中食品支出2662元,衣着支出442元,居住支出1878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672元,医疗保健支出778元,交通通信支出970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36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18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1平方米。

全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282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5348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934人,其中职工19392人,退休人员754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702418人,参合率达104.57%。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8071人.其中职工5913人,离退休人员7046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4534人,新增2362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3800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9392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9375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31人。

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2522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6346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37160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5098.5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5.4%。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472张,收养各类人员2209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6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983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70.83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善86.3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