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选择区域:>>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融入大郴州,加速新跨越,聚力建小康,争当郴州起飞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全力以赴稳增长,坚持不懈打基础,严风肃纪优环境,加大投入惠民生,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县生产总值2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100.9亿元,增长15.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40894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4:51.8:34.8。其中,一产业比重与上年比下降0.6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

全年共投入改善民生资金21亿元。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3.1万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13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35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7%;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16.0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47亿元。完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8054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23人。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31起,综治民调首次进入全省前20位,排全省第16位、全市第3位。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8.9亿元,增长4.7%,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20.5亿元、2.5亿元、13.9亿元、1.4亿元,分别增长4.0%、6.7%、5.2%、5.2%。粮食种植面积53.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6%;产量28.4万吨,增长2.7%。烤烟种植面积13.95千公顷,下降5.4%;产量3.06万吨,同比下降5.8%。油料种植面积9千公顷,增长0.7%;产量1.5万吨,增长3.7%。蔬菜种植面积14.6千公顷,增长2.2%;产量44.5万吨,增长8.5%。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84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0.947万公顷,绝收面积0.24万公顷。全年出栏生猪100.64万头,增长14.3%;出栏牛1.38万头,增长6.2%;出栏羊6.13万头,增长5.3%;出笼家禽301.42万只,下降5.2%。水产品产量1.59万吨,增长4.2%。

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08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16家(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16家、县级94家),比上年新增23家。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88.5亿元,增长21.8%;其中,芙蓉食品加工园入园企业24家,完成总产值48.6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增长44%;实现利税0.42亿元,增长20%;实现利润4亿元,增长48%。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0亿元,增长270%。农民专业合作355个,增长32%;合作社成员4.25万户,增长19.4%。家庭农场20个。耕地流转面积15.18万亩,增长10.1%,耕地流转占承包耕地总面积比重24.95%。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8300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52亿元,完成土石方580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8.6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67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5.58万千瓦,增长3.0%。

“六镇十村一线”示范建设亮点纷呈,太和、敖泉、流峰等6个示范镇,共和农场三关村邱家组、仁义白云村、樟市甫口村中留组等10个示范村面貌焕然一新;投资1.2亿元建设新农村示范村48个、整理村46个,42个农村村民集中连片建房示范点、200个重点行政村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拆除农村违法建筑1.3万平方米;流峰镇、樟市镇被列为小城镇建设全国重点镇;洋市庙下村、太和地界村等5个村落被列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建设移民新村2个。投资4亿元实施交通项目30个,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24.66公里、文明示范路245.6公里、桥梁13座,厦蓉高速桂阳连接线实现通车,X055线、S322线改造及黎埠公路桂阳段建设进展顺利。汽车北站投入使用,公交的士运营改革顺利推进。投入7800万元整理烟田3.12万亩,敖泉基地单元全程机械化试点全面启动。农家书屋504个家,解决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7.1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长29.2%,重工业增长7.4%;公有制经济增长18.4%,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2%;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29%,小型企业增长7.8%;高技术行业增长42.2%,高耗能行业增长19.8%;采矿业下降29%,制造业增长25.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14.5%。制造业中,有色冶炼、化工、食品、建材、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9.3%、14.2%、32.6%、19.5%、35.3%。年末省级及以上园区集聚规模工业69家,实现增加值12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原煤产量121.3万吨,下降60%;铁矿石116.8万吨,增长54.8%;铅精矿6万吨,增长13.2%;锌精矿3.9万吨,下降2.5%;硫铁矿4万吨,下降31.1%;发电量7.84亿千瓦时,增长31.8%;其中水力发电量3.29亿千瓦时,下降0.9%;风力发电4.55亿千瓦时,增长73%。水泥283万吨,增长26.5%;铅11.6万吨,增长9.4%;白银633吨,增长99.7%。

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4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6.41亿元,增长10.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3.66亿元,增长11.6%。全县24个工业小类行业中,有19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4.05亿元,下降28.9%;制造业利润总额18.59亿元,增长26.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1.02亿元,增长25.9%。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75917万元,增长7.9%,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1.7万平方米,增长16.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8万平方米,下降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43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61个,已投产项目275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9.1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2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20个,完成投资243.5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4.4亿元,增长19.4%;第二产业投资89.1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投资125.6亿元,增长22.8%。

基础设施投资70.1亿元,增长23.2%。民生投资33.7亿元,增长53.7%。生态环保投资23.8亿元,增长179.6%。产业投资62.1亿元,增长15.9%。工业投资89.3亿元,增长24.2%;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68.5亿元,增长65.1%。房地产开发投资13.7亿元,增长0.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4亿元,增长31.9%。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 7亿元,增长0.2%。商品房销售面积38.7万平方米,增长14.6%;销售金额11.31亿元,增长15.2%。建设公共租赁房1789套,改造棚户区1582户,改造农村危房1600户。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5亿元,增长13.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4.2亿元,增长12.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3亿元,增长14.4%。限额以上批发业14.5亿元,增长45.1%。限额以上零售业52.4亿元,增长8.0%。限额以上住宿业1.58亿元,增长23.7%。限额以上餐饮业12亿元,增长4.9%。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八大消费品中:食品上涨2.5%;烟酒及用品上涨1.4%;衣着上涨0.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5%;交通和通信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0%;居住上涨1.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5%。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1.6%。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3.21亿美元,其中出口1.75亿美元,进口1.46亿美元。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957万美元,加工贸易出口1.46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口531万美元,加工贸易进口1.41亿美元。

全县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10910万美元,同比增长16.7%。新引进内资项目68个,实际到位内资30.1亿元,增长18.6%。外派劳务630人,增长5%。对外合同投资额500万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80万美元。从行业引资看,一产业引资7350万美元,二产业引资3560万美元。新引进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合同利用外资5278万元。引进亿元以上境内省外项目20个,实际到位资金17.3亿,增长16%。

年末全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4A级景区1家。全年接待游客180.5万人次,增长17.6%;实现旅游总收入12.67亿元,增长22.65%。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10.25亿元,增长15.65%。境外入境人数2.3万人,增长20.1%。其中外国人0.35万人,增长20%;港、澳、台同胞1.95万人,增长22%。过夜旅游者2.3万人,增长18%。全年出境人数3万人。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11.0%。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17.375亿吨公里。其中,公路客运周转量3.17亿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7.06亿吨公里。年末机动车保有量7.3215万辆,增长10.0%。其中,私人小汽车保有量2.356万辆,增长10%。民用轿车保有量1.3万辆。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35283万元,增长37.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773万元,增长13.3%;电信业务总量7120万元,增长39.8%;移动业务总量17354万元,增长25.8%;联通业务总量10685万元,增长60.4%;铁通业务总量125万元,下降6.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21万户,增加0.6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7.3户/百人。移动电话用户41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7.6户/百人。互联网用户22.93万户,新增13.47万户,增长142.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财政总收入25.99亿元,增长15.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63亿元,增长26.5%,上划中央收入4.2亿元,下降19.1%,上划省级收入1.15亿元,增长10.1%。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68亿元,增长4.3%;非税收入12.95亿元,增长44.8%。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0.19%。地方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37.2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0.23亿元,比年初增加19.25亿元,同比增长13.65%。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27.05亿元,新增15亿元,同比增长13.4%;单位存款余额32.62亿元,新增4.05亿元,同比增长1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6.97亿元,新增15.57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05亿元,新增1.84亿元,同比增长9.6%;中长期贷款余额53.17亿元,新增10.98亿元,同比增长26.0%。全县金融机构盈利2.19亿元,增长54.2%。

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1家,证券交易额57.85亿元,增长24.7%。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24亿元,增长4.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2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45.15亿元,增长42.2%。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211件,增长20.6%;其中发明专利20件,增长53.8%;授权专利131件,增长20.2%;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件,增长100%。年末有桂阳国家气象一般站1个,区域自动站气象站63个,地震台站1个。

全县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33所,落实义务教育保障金7926万元。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60.31%,毕业生升学率98%。全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27人,在校生2654人,毕业生867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3万元,资助中职学生173人次。普通高中招生3318人,在校生9145人,毕业生2105人。初中招生10533人,在校生30006人,毕业生7686人。普通小学招生12702人,在校生68331人,毕业生10630人。特殊教育招生15人,在校生90人,毕业生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4678人。各类民办学校120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7000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农家书屋504家,新建村组文化活动中心60余座,免费送戏下乡105场。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出版图书7种,图书出版量1.75万张。全年新闻出版业销售收入2120万元,全年新闻出版业利润总额636万元。电影下乡免费放映5892场次,观众达60万人次。年末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6.375万户,增长9.9%。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86个。其中:医院46个,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各1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村卫生室555个。卫生机构院床位数3324张。卫生技术人员344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54人,注册护士115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41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人。乡镇卫生院36个,乡镇卫生床数594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729人。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462个,其中体育馆4座,运动场28个,游泳池3个,各种训练房5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5万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20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50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批准建设用地130.6公顷,建设占用耕地38.9公顷,补充耕地27.11公顷。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个,建设规模657.8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3233万公顷。

截止年末,全县已发现矿产25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7种。其中,金属矿13种,非金属矿3种;煤炭储量达4300万吨。全年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31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3个,完成资源整合的重点矿区2个,完成资源整合的重重要矿种2种。

全县年平均气温18.8度,年日照时数1193.1时。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770.1毫米。全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4500立方米。总用水量4.35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48.3立方米。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0.19亿立方米。

城镇污水处理率90.8%,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04%,分别比上年提高1.3和12.44个百分点。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和建成环境噪声点位达标率均达100%。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2358吨、 4565吨、1513吨和132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7.6%;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10.11%。

全县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面积744公顷。全县活立木蓄积352.6565万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68万公顷;退耕还林0.013万公顷;完成山地造林面积0.68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3平方米;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0.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16%。

全县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起,死亡1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035人,同比减少0.0085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均为零。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人口88.65万人(按省市统计局每年开展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核定),常住人口71.12万人(同上),人口出生率为11.34‰,死亡率4.21‰,自然增长率为7.13‰。全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1475人,发放奖励扶助金212.4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184人,发放扶助金131万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23元,同比增长8.9%。其中:工资性收入12192元,居民经营性净收入7478元,转移性收入1485元,财产性收入376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2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工资性收入2629元,家庭经营可支配收入8610元,转移性可支配收入2499元,财产性可支配收入445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12元,增长20.5%,其中食品支出6899元,衣着支出1844元,居住支出2906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096元,医疗保健支出774元,交通通信支出1822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412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560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955元,增长3.4%,其中食品支出2918元,衣着支出384元,居住支出1439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89元,医疗保健支出501元,交通通信支出646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429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48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6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4平方米。

全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702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066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359万人,其中职工1.8959万人,退休人员74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71.55万人,参合率达100%。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7653万人.其中职工5941人,离退休人员6634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2172万人,新增1.694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23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895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8364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09人。

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3081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7054.5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35431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5093.7万元。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853张,收养各类人员1725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3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1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184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255.2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善136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