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 综 合
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90.72亿元,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93亿元,增长0.3%;第二产业增加值75.4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75.32亿元,增长1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756元,比上年增加248元。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9:39.6:39.5,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1个百分点。
推进“三化”建设取得成效。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增加,新增年产值1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全年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市内重点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机制有所创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得到快速推广。全部工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1.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100.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94.1%,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涟钢超薄板工程被列为全省推进工业化进程十大标志性工程之首。全市小城镇发展到57个,城市化水平为26.5%,比上年高1.2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2年,全市治理经济环境工作逐步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初见成效。全年查处“四乱”案件928起,查处各类制假售假案件2147起;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了市政服务中心,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62项;农村税费改革全面铺开,农民负担有所减轻;在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硬环境有了较大改观,基础设施“瓶颈” 制约得到较大缓解,娄涟公路、潭邵高速的竣工通车,结束了我市“内无好路,外无出路”的局面,城市品位有了质的提升。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1亿元,增长14.6%,一般预算收入加“两税”返回及上级补助收入总计18.04亿元,增长12.3%。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7.31亿元,增长19.0%,一般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总计17.96亿元,增长18.5%,全年财政收支相抵,略有结余。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全省比仍然偏低,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二、 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39亿元,增长0.2%。主要农产品有升有降,全年粮食总产量143.81万吨,减少4.8%;棉花711吨,减少5.8%;油料2.98万吨,减少8.7%;烤烟1458吨,减少17.3%;茶叶5845吨,减少9.2%;糖料7115吨,增长11.7%;水果13.07万吨,增长6.1%;出栏肉猪406.19万头,减少1.7%;出栏牛8.23万头,增长0.7%;出栏羊15.17万只,增长1.8%;水产品产量5.12万吨,增长4.0%。全年人工造林12.2千公顷,增长2.9倍,其中退耕还林6.03千公顷,增长8.6倍。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66.7千公顷,比上年调减4.75千公顷,其中早稻调减7.54千公顷;优质稻播种面积35.93千公顷,增加0.8千公顷。经济作物中,棉花、油料种植面积为0.6千公顷和18.6千公顷,分别减少5.9%和4.3%;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41千公顷,增长53.3%,蔬菜和果瓜种植面积23.55千公顷和5.01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4.8%。牲猪生产稳中略降,但草食动物、家禽和名优特水产快速增长。畜牧水产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54.2%,与上年同期持平。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48亿元,劳动工日3720个,完成土石方2675万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0平方公里。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9.28万千瓦,增长8.4%。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年内新建农户沼气池3408个,推广污水净化沼气池37处,全市沼气池数量已达1.84万个,太阳能利用等生态能源开发也正在快速推广。
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39万元,信贷扶贫资金7390万元,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帮助农民办实事筹措扶贫资金3201万元,全市贫困人口由上年的38.1万人减少到35.8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51.2元。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59.30亿元,增长9.2%,增幅比上年高4.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44亿元,增长12.2%,比上年高4.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9.37亿元,增长14.0%;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值4.52亿元,增长14.6%。集体工业增加值3.02亿元,下降14.0%。大中型企业增加值26.25亿元,增长13.5%,拉动规模工业生产增长9.8%,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0.2%。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各月产销率保持在97%以上,全年达到100.0%。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市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0亿元,增长25.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10亿元,增长27.3%。亏损企业亏损额1.13亿元,减少5.0%,企业亏损面为34.6%,比上年下降9.9个百分点,综合效益指数为94.7%,上升3.5个百分点。
工业技改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取得成效。2002年,全市工业完成技改投资14.40亿元,比上年增长86.0%,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4.76亿元,新产品值率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水泥220.00万吨,增长11.9%;生铁242.03万吨,增长23.3%;成品钢材212.42万吨,增长16.0%;十种有色金属5.61万吨,增长10.1%;发电量28.40亿千瓦时,与上年持平;农药721吨,下降19.3%;化肥17.76万吨,增长13.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6.17亿元,增长11.0%。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81万元,税金总额4561万元。施工单位工程个数801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2.0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4.8万平方米,其中优良工程面积27.7万平方米。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2002年,在重点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一举扭转了上年下滑的局面,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全社会固定总产投资47.64亿元,增长24.4%,其中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9.76亿元,增长39.2%,城乡集体经济完成投资4.01亿元,增长7.4%,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3.87亿元,增长5.1%。在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11.89亿元,增长22.0%;更新改造投资15.69亿元,增长60.0%。房地产开发投资2.01亿元,增长30.7%。地方项目投资22.60亿元,增长45.1%;中央项目投资5.85亿元,增长1.0%。年内新开工项目235个,增长19.9%;竣工项目176个,与上年持平。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工业建设步伐加快。在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投资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电力、交通、邮电等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行业投资10.60亿元,电力行业投资4.79亿元。全部工业完成投资19.24亿元,增长84.3%。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年内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8个,投资总规模115.3亿元,其中国家、省属项目5个,市属重点项目13个。娄涟公路、潭邵高速公路已全面竣工通车,洛湛铁路益娄段全线主体完工,已进入铺轨阶段;涟钢薄板、三峡-广东500千伏输电工程等项目进展较快;潭邵高速双峰连接线、新化资江二桥、娄底邮政中心等项目已开工建设;2001年动工的城区8条道路配套工程已全面竣工,新星路全线开通,市政府搬迁工程进展顺利,湘中大道路基已基本完成,市政府新办公大楼已经正式动工。
全年主要新增生产能力:人造富铁矿80万吨/年,热轧钢材52万吨/年;火力发电0.18万千瓦,输电线路长度95.6公里,变电设备能力6.2万千伏安;程控交换机6.1万门,新建公路5.08公里,改建公路111.53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4公里,扩建面积5.35万平方米,城市永久性桥梁1座,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2万吨/日;水库容量0.42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
五、 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据交通部门抽样调查,2002年,全社会公路和水运货物周转量32.5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9.1%;公路和水运客运周转量15.15亿人公里,增长22.8%。年末全社会拥有民用汽车2.94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33万辆,载货汽车1.61万辆;拥有民用运输船舶534艘,其中客船10艘,货船524艘。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09亿元,增长21.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7.4 万户,增长 5.9%;固定电话普及率 9.3台/百人,比上年提高0.5台/百人。移动电话、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电话用户22.51万户,增长37.9%,国际互联网用户4.50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5488户。
六、 国内贸易和物价
商品市场销售稳中趋活。200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3亿元,增长8.0%。其中城市36.38亿元,增长9.3%;农村(县及县以下)42.45亿元,增长6.9%。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61.98亿元,增长6.8%;餐饮业6.35亿元,增长37.9%;其他行业10.50亿元,增长1.5%。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9.70亿元,下降2.9%,非公有经济59.13亿元,增长12.2%。流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先进的营销方式被逐步引进,各类特色化专业化较强的连锁店、超市、品牌店等新型业态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物价稳定。2002年,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0.4%。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价格上涨1.7%,衣着价格下降3.5%,家庭用品及设备价格下降2.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7%,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0.3%。
七、 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进出口贸易又上新台阶。2002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2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出口4530万美元,增长11.9%;进口3693万美元,增长12.3%。进出口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效,传统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对亚、非、欧、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也有所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出口以龙头企业锡矿山和新兴企业五江集团为主,两家企业出口总额达4160万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92%;进口仍以涟钢为主,其进口占全市进口额的91.3%。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协议利用外资1274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42万美元,增长17.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872万美元,增长11.7%。
旅游业加速发展。2002年,全市旅游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方面加强了对现有景区、景点的配套完善,挖潜创新,新化狮子山公园创建了我市第一家AA级旅游景区;另一方面,加大了开发新旅游景区的力度,全年开发新旅游景区景点12处。积极参加中国湖南旅游节,成功举办了湖南娄底冷水江波月洞“西游之旅”艺术节,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全年新批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2家,二星级旅游涉外饭店1家,申报国内旅行社8家,全年共接待旅游者180万人次,创旅游直接收入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35%。
八、 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6.07亿元,新增22.8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28.17亿元,新增1.8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3.05亿元,新增18.34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25.92亿元,新增7.80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9.67亿元,新增2.32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45亿元,新增9319万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7887万元,新增1137万元;汽车消费贷款5503万元,新增5097万元,存贷差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存贷差达50.15亿元,增加15.07亿元。现金投放趋缓,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37.77亿元,现金支出541.84亿元,净投放4.06亿元,比上年减少34.3%。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保险范围不断扩大,险种更加丰富,全年保费收入3.78亿元,比上年增长58.7%,其中财产险收入0.88亿元,增长25.7%;寿险收入2.90亿元,增长72.6%;全年保险赔付额为0.99亿元,增长17.4%,其中财产险赔付0.45亿元,寿险赔付0.54亿元,分别增长18.4%和14.9%。
九、 科学技术的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共组织申报省及省以上科技计划34项,组织编制市级科技计划81项,安排科技经费100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共完成科技成果鉴定6项,科技成果登记6项,申报省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4项,评定市级科技进步奖18项。申请专利126件,其中4个项目被评为省专利技术实施优秀奖,“眼保健矫正姿势学习桌”在第十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全年新登记技术贸易机构4家,完成技术贸易额7110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92亿元,完成利润264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96.6%。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娄底师专专升本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肯定,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娄底潇湘职业学院正式建院工作通过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评审。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校2所,全年招生2785人,在校学生 5942人,分别增长53.9%和 25.2%;普通中专学校6所,招生5882 人,在校学生15435人,分别下降12.9%和2.1%;普通中学312所,在校学生31.78 万人,增长11.6%,职业中学27所,在校学生1.21万人,普通小学1444所,减少87所,在校学生 36.68万人, 减少11.6%。“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与上年持平;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8.1%,提高2.1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仅为0.37%,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为2.47%。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力量办学发展迅速,效益显著。全市现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10个。比上年增加50个,在校学生总人数3.41万人,比上年增加0.55万人。
十、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文学作品《“梅山蛮”民族史略考》获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创作歌曲《熊山恋》获全国主旋律歌曲征集优胜奖,组织举办的《环保世纪行,情系中华》书法美术摄影大展获文化部优秀奖,舞蹈《飞雪迎春》等六个节目获三湘蒲公英银奖和铜奖。年末全市县以上广播电视台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84个,有线电视用户12.83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63.9%,电视人口覆盖率91.1%。拥有文物保护机构6个,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站93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馆藏图书71.3万册。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取得新成就。2002年,全市卫生领域切实优化环境,加强行风管理,加大医疗市场整顿力度,在疾病防治、农林卫生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及医疗质量管理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医疗卫生机构保持稳定,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68个,卫生技术人员12522人。全市卫生机构床位8526张,比上年增加395张。病床使用率为53.6%。全年诊疗人次数687.68万人次,进行健康检查人数达15.31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2002年,我市专业运动员参加国家级运动会获银牌2枚,参加省级运动会获金牌24.5枚,银牌28枚,铜牌26枚。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参加国家级群众性运动会获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7枚,参加省级运动会获金牌7枚,银牌4枚,铜牌12枚。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全部人口的32.0%,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合格率为98.0%,其中良好率34.0%,优秀率20.0%。
十一、 人口和环境保护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02.16万人,比上年末净增2.28万人。其中市镇人口106.49万人,乡村人口295.67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27‰,死亡率6.08‰,自然增长率为5.19‰。
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2002年,娄底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城区道路建设有了质的提升,市区亮化工程大为改观,城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据环保部门统计,全市烟尘控制区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控制面积27.5平方公里。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1%,工业废气处理率为64.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5.2%。
十二、 人民生活
职工人数减少,工资增长。年末全市在岗职工总人数23.03万人,比上年减少2.3%,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3.48亿元,增长9.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026元,增长12.1%。年末离岗职工人数达7.93万人,比上年增加1032人,增长1.3%.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200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0元,增长6.0%,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3951.1元,增长5.4%,经营净收入241.2元,下降4.7%,转移性收入1678.8元,增长36.7%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437.6元,剔除物价因素,实际下降4.4%。消费支出结构趋向合理,其中衣着、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为472.9、464.6、 416.0和676.7元,分别增长19.9%、26.8%、35.4%和2.6%,食品支出为1566.7元,下降15.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3% ,比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18元,比上年增加57元,增长3.2%,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7元,比上年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23元,增长3.5%,其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支出分别为94.1、73.7和229.7元,分别增长4.3%、30.5%和9.2%;食品支出880.4元,下降0.9%。农村居民恩尔格系数为54.2%,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1平方米。其中砖木和钢筋混凝土住房占88.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