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

选择区域:>>>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继续坚定实施“科学发展、加速赶超、建设幸福娄底”战略,强力推进六个“四年行动计划”,努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和传统工业产业低迷带来的不利影响,科学应对历史罕见旱情,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达1118.17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59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04.57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351.01亿元,增长13.4%。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9:55.1:30.0
调整为14.5:54.1:31.4,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4%,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07.26亿元,增长1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4%。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103.89亿元,增长1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41亿元,增长20.4%,上划中央级税收34.04亿元,增长12.7%,上划省级税收7.44亿元,增长13.4%。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40.93亿元,增长18.2%,非税收入21.48亿元,增长24.9%。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8.73亿元,增长14.2%,其中医疗卫生支出18.26亿元,增长12.9%,教育支出36.19亿元,增长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34亿元,增长7.5%。
价格水平基本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上涨4.7%,烟酒类下降0.1%,衣着类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类上涨1.0%,医疗保健类上涨0.8%,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6%,居住类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6%。
二、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62亿元,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101.28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3.85亿元,增长3.7%;牧业产值141.14亿元,增长2.5%;渔业产值9.96亿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0亿元,增长9.4%。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71.55千公顷,增长1.1%;蔬菜种植面积38.98千公顷,增长13.6%;油料种植面积35.81千公顷,增长1.2%。全市粮食总产量157.5万吨,下降1.9%;蔬菜产量111.78万吨,增长13.7%;油料产量4.05万吨,增长6.6%;肉类产量40.21万吨,增长5.0%;禽蛋产量2.71万吨,增长5.8%;水产品产量8.08万吨,增长6.1%。生猪出栏517.1万头,增长0.4%;牛出栏16.72万头,增长7.2%;羊出栏29.52万头,增长6.3%,家禽出笼1979.5万羽,下降0.8%。
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市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9.68亿元,增长37.3%。财政资金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0.49亿元,增长21.8%。全年开工水利建设工程6.08万处,投入8.6亿元,完成土石方6290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4.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4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45平方公里;全年农村用电量8.27亿千瓦时,增长44.0%,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26.3万千瓦。
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126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23.1%。全市632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完成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0.2%。“两黑”产业加快发展,全市黑猪出栏25万头,黑牛出栏2.5万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34个,家庭农场发展到780家。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按照全省“百城千镇万村”工程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精品示范、办点带片、连片推进”的工作思路,全市投入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1.93亿元,同比增长19.7%。新建沼气池5000口,解决23.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1座,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5所,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150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平稳运行。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545.54亿元,增长10.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8.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股份制企业增长15.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7.6%;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型企业增长4.4%,小微型企业增长18.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16.9%,重工业增长10.4%;按行业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2.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7.0%,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7%,有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7.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79.2亿元,增长12.3%,实现利润79.08亿元,增长62.7%。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凸显。全市园区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52.35亿元,增长12.6%,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1%,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全市高加工度工业完成增加值104.53亿元,增长18.8%,高技术工业完成增加值16.22亿元,增长26.9%,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70.32亿元,增长14.2%,均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长速度;六大高耗能产业实现增加值204.47亿元,增长7.1%,低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3.9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4%,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重点监测的1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1872.4万吨,下降6.6%;生铁916.9万吨,增长1.4%;粗钢927.27万吨,增长3.6%;钢材1068.1万吨,增长6.9%;氮肥(折纯)27.0万吨,增长5.6%;发电量132.58亿千瓦时,增长11.9%;焦炭396.85万吨,增长6.9%;纯碱16.79万吨,增长9.0%;水泥1032.9万吨,增长20.4%。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建筑业增加值59.03亿元,增长14.0%;全市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7家,比上年增加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2.39亿元,增长32.4%,完成实现利润8.76亿元,增长79.8%。房屋施工面积1109万平方米,增长24.1%,房屋竣工面积548万平方米,增长3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787.57亿元,增长35.3%。按产业投向分,第一产业投资31.65亿元,增长75.3%,第二产业投资357.95亿元,增长26.1%,第三产业投资397.98亿元,增长42.2%,第三产业投资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50.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298.7亿元,增长43.8%,非国有经济投资488.88亿元,增长30.7%,占全市投资的62.1%。按行业分,采矿业投资62.59亿元,下降7.0%,制造业投资268.29亿元,增长36.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7.05亿元,增长46.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91.52亿元,增长4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44.45亿元,增长43.3%。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施工项目1791个,增长11.2%,新开工项目1261个,增长5.6%,投产项目1011个,增长2.8%。市级“四个一批”29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6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3.1%,比上年同期高7.9个百分点。全市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279个,比上年增加59个,完成投资340.5亿元,增长44.3%,高于全市投资增速9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19.36亿元,增长47.1%,其中住宅投资77.83亿元,增长`43.0%,办公楼投资3.67亿元,增长186.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4.18亿元,增长58.7%。商品房销售面积371.3万平方米,增长24.0%,其中期房销售面积312.8万平方米,现房销售面积58.5万平方米,房屋待售面积80.1万平方米,增长73.0%。
五、贸易外经
市场消费平稳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08亿元,增长13.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3.04亿元,增长1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04亿元,增长13.2%;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05.76亿元,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33.32亿元,增长8.9%。在限额以上企业批零商品零售额中,零售额居前六位的为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煤炭及制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33.64亿元、29.04亿元、16.5亿元、15.64亿元、12.28亿元和7.57亿元,分别增长5.4%、23.2%、16.2%、24.2%、26.8%和25.0%,六大类商品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78.8%,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3.4个百分点。
进出口贸易有所回落。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4.45亿美元,下降14.1%,其中进口12.37亿美元,下降11.5%,出口2.08亿美元,下降27.0%。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9646万美元,下降28.6%;加工贸易出口1112万美元,增长20.1%。从重点商品看,钢材出口7324万美元,下降51.3%;机电产品出口852万美元,增长1.3%;农产品出口2587万美元,增长19倍。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市实际到位外资2.81亿美元,增长18.8%,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个。全市内联引资305.1亿元,增长41.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量继续攀升。全社会公路货运量1.37亿吨,增长11.3%;货物周转量130.51亿吨公里,增长13.6%;公路客运量1.1亿人,增长4.8%;客运周转量33.71亿人公里,增长4.2%。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4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6.47公里。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9.8万辆,增长13.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7.65万辆,增长15.1%。
邮电通讯业平稳发展。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4.77亿元,增长6.8%,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2.92亿元,增长6.2%,邮政业务总量1.85亿元,增长15.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46.51万门,增长8.7%;固定电话用户36.84万户,下降18.8%;移动电话用户259.27万户,增长6.3%;互联网宽带用户40.24万户,增长4.5%。
旅游产业发展提速。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568.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4%;接待入境旅游者8.08万人次,增长17.2%。实现旅游总收入115.97亿元,增长28.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14.4亿元,增长28.5%;旅游外汇收入2561.4万美元,增长28.1%。新化县入选全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重点县,双峰成功创建全省旅游强县,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加速推进,接待能力稳步提升。
七、金融
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0.25亿元,比年初增加113.23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639.08亿元,比年初增加78.93亿元,单位存款余额353.69亿元,比年初增加27.2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29.84亿元,比年初增加79.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323.6亿元,比年初增加54.55亿元,短期贷款269.22亿元,比年初增加29.91亿元,票据融资36.64亿元,比年初减少4.98亿元。
证券保险业恢复性增长。全市8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完成股票基金交易额951.02亿元,增长33.5%;2家期货公司完成期货交易额2679.21亿元,增长112.9%。24家保险公司完成保费收入23.23亿元,增长6.3%,其中财产险收入6.41亿元,增长22.3%,寿险收入13.77亿元,下降5.3%;各项赔款与给付8.83亿元,增长48.8%,其中财产险3.43亿元,增长34.2%,寿险4.50亿元,增长74.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加速推进。全市继续推进“化解大班额”四年行动计划,全年完成教育投资4.5亿元,启动建设项目45个,竣工18个,交付学位1.55个,中心城区平均班额由80人降至65人左右。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76万人,在校生2.77万人,毕业生0.7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3万人,在校生3.34万人,毕业生1.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6万人,在校生7.27万人,毕业生2.21万人;初中学校招生4.87万人,在校生13.89万人,毕业生4.3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5.61万人,在校生30.2万人,毕业生4.8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87人,在校生310人,毕业生5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57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全市89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68.6亿元,增长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9.45亿元,增长14.7%。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6.0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660件,增长45.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35件,增长19.0%;授予专利权81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7件。共争取科技计划项目84项,争取资金2322万元,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0项。成功跨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并被列为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市。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超繁荣。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87.56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8.8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6%。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艺术馆和文化馆6个,博物馆和纪念馆4个,公共图书馆6个。大型现代纪实戏曲《钢之魂》、原创廉政节目《清风颂》、极具地域特色的《梅山风情》、《紫鹊风情》、《珠梅抬故事》等文艺节目精彩纷呈,深受观众好评。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文艺演出480多场,参演群众3万余人次,观众90多万人次。各文化馆共举办培训班100多个,培训人员5000多人次,完成送戏下乡596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8万场,举办书画展览30多场。年末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5座,教育台1座,城镇有线电视用户21.05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2%,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7%。
卫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66个,其中医院27个、妇幼保健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8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村卫生室348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诊所566个。卫生技术人员1.6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0.75万人,注册护士0.57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41万张,其中医院0.85万张,妇幼保健机构0.08万张,乡镇卫生院0.42万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046万张。
体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市共有体育馆17座,运动场24个,游泳池9个,各种训练房998个。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种体育活动300多场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45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8.76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63个。积极做好省运会比赛场馆建设、比赛器材购置等筹备工作,狠抓备战训练,积极组织参赛。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已发现的矿种54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4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50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4个,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处,完成资源整合的重点矿区2个。全年水资源总量54.48亿立方米,平均年降水量1184.0毫米,年末全市大型水库蓄水总量8019万立方米。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77万亩,全市活立木蓄积量1254.56万立方米,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06.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8.16%。实际监测的地表水断面中,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47.2%;全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8天,优良率为89.9%;全市污水处理率达82.36%,比上年提高1.96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7.15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平方米。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524.7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4%,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同比下降5.66%。全年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97.02万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同比下降5.82%。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2.35%、6.66%、22.28%和12.86%。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6起,死亡85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4起,死亡17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76人/亿元,比上年减少0.038人/亿元;煤矿百万吨煤死亡人数1.33人/百万吨,比上年减少0.19人/百万吨;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0.249人/万辆,比上年减少0.82人/万辆。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加强。年末总人口440.02万人,常住人口383.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7.03万人,乡村人口226.36万人,城镇化率为40.96%,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3.27‰,死亡率为6.38‰,自然增长率为6.89‰。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9813元,经营净收入3202元,转移性收入4373元,财产性收入129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9元,增长12.3%,其中工资性收入3604元,家庭经营纯收入1567元,转移性收入1831元,财产性收入58元。
居民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818元,其中食品支出4021元,衣着支出1386元,医疗保健支出1104元,交通和通信支出1392元,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支出1530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44元,其中食品支出2000元,衣着支出441元,医疗保健支出743元,交通和通信支出499元,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支出716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6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3.55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03万人,增长5.9%,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5万人,增长14.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9%。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45.61万人,增长2.1%;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198.45万人,下降0.9%。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1.59万人,增长2.2%,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4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0.89万人,增长11.1%。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7.48万人,减少1.5%。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02.95万人,增长1.9%,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5.03万人,增长1.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7.92万人,减少2.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23.9万人,增长1.6%,参保率为99.38%,比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41.2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13.6元。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7243张,收养各类人员6276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35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63个。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3160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7049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0374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00.8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照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