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又快又好、后发赶超”的总体要求,紧扣第一要务,大力实施“五大方略”,加速推进“三化”进程,切实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全市呈现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经济增速稳步攀升,经济效益总体趋好。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61.04亿元,增长12.8%,比上年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3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74.48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123.43亿元,增长11.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9380元,增长11.3%。全市生产总值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0.2%、11.5%和12.3%,增速呈逐季攀升之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14.86亿元,增长72%,工业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9.6%,同比上升29.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快,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6.16亿元,增长29.5%,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2亿元,增长24.9%;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2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9元,分别增长11.7%和7.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8.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5.09亿元,分别增长16.2%、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39亿元,增长14.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从整体看,全市商贸流通活跃,经济运行的内在活力逐步显现,全市经济社会进入提速增效发展的新阶段。
“三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结构逐步优化。2006年,在全市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为17.5:48.3:34.2,三次产业竞相发展,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第一、二、三产业增速分别比“十五”时期的平均增速高3.6、0.6、0.7个百分点。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0.02亿元,增长18.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9%,直接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完成技改投资46亿元,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10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7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91.27亿元,创利税12.44亿元,增长28.6%。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据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统计,到2006年底止,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10家,年加工产值27.8亿元,增长21.3%;全市有78个村被列为全省“千村示范工程”。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全市城镇化水平为32.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娄底中心城区被评为全省第一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2006年,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2%,省属企业改制全面启动,煤矿资源整合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强劲,完成增加值150.04亿元,增长17.3%,企业总数达到2645家,增长9.2%,其中有9家私企被列入湖南私营企业100强。引进市外境内项目348个,到位资金42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0家;园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承接市外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新引进项目24个,合同引资27.8亿元。
坚持协调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全市8件实事21个项目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2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9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2万、4.13万和3.58万。建成县到乡镇公路63公里,乡镇到村水泥路1891公里;完成沼气池5017口;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12所;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39所;解决了农村4296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通话行政村10个;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3.24万平方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1.83万平方米;新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15所。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扩大投资的工作难度加大;节能降耗任务艰巨,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等。
二、农业
农业产量全面增长。2006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9.12亿元,增长6.7%;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87.24千公顷,增长5.5%,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为91.09千公顷,增长26%。粮食总产量达169.86万吨,增长5.7%,其中稻谷产量131.95万吨,增长2.0%;蔬菜种植面积达30.09千公顷,增长5.5%。全年出栏生猪488.48万头、牛15.59万头、羊21.08万只,分别增长6.2%、17.6%、7.8%;出笼家禽1862万只,增长5.5%。
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牲猪、果蔬等五大产业生产规模稳步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全市已建立蔬菜、茶叶、水果等示范区7个,面积0.27万公顷;全年新增绿色食品基地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全市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28万公顷,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9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710家,新增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9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达47家,其中省级7家。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7.8亿元,增长21.3%;全市农村各类开发大户达4.8万户,新增0.2万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达488个,成员49168户,带动农户18.8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69个、2.53和1.41万户。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99万处,投入资金1.75亿元,完成土石方2827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5平方公里,全市新增灌溉面积318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1.33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1.5万千瓦,增加12.6万千瓦。
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全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0.21亿元,完成了45.1公里公路硬化、95.5公里沙石路新铺、1117.72公里公路维修、16个村部新建等项目。2006年,全市绝对贫困人口减少1.6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3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速仍居高位。2006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60.02亿元,增长1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10亿元,增长23.7%,其中轻工业增加值5.85亿元,增长13.0%;重工业增加值135.25亿元,增长24.2%。非公有制工业增速快于国有企业,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4.8亿元,增长12.7%;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6.63亿元,增长42.8%;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47.59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3.7%。
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2006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列入统计的104种主要产品的产量,增长幅度超过10%的47种,其中洗煤、发电量增幅超过40%,水泥、粗钢、纯碱等产品产量增长幅度超过20%。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9.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7.3亿元,增长27%;实现利润14.86亿元,增长72.0%;实现利税34.77亿元,增长45.0%;亏损企业亏损额1.15亿元,下降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9.6%,比上年提高29.9个百分点,表现出了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建筑业受投资总量下降的影响,增速有所回落。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4.46亿元,下降0.3%。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0.78亿元,下降7.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1.5万平方米,增长7.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1.6万平方米,增长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下降。2006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76亿元,下降1.6%。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1.84亿元,下降7.1%。施工项目464个,新开工项目319个,分别增长11.3%和16.8%。
工业投资结构调整力度较大,总量有所减少。全年在建的投资500万元以上的110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9.62亿元,下降20.4%,占全市投资额的64.9%。其中,采掘业投资5.33亿元,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0.5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5.58亿元,分别增长1.44倍、54.8%和17.8%;国家重点监控的钢铁、电力等行业以及高耗能工业投资减少,其中电力业投资23.12亿元,下降11.9%,制造业投资30.35亿元,下降33.3%;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0.26亿元,下降71. 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0.12亿元,下降22.4%。
重点项目取得突破,基础设施成绩显著。全年确定重点建设项目42个,总投资规模266.7亿元,完成投资56.1亿元。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动工或建成投产。涟钢技改工程项目2006年完成投资10.1亿元,薄板热轧工程全部完工,冷轧项目全面投产。金竹山电厂2×60万千瓦机组异地扩建项目、民丰50万伏变电站竣工投入使用。冷水江钢铁总厂950中宽带工程进展顺利。交通、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二广高速完成地形测量, S312线涟新公路全线通车,完成县到乡镇公路58公里。建成农村通畅公路1469公里,558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基本实现村村通路目标。生态建设扎实推进,采煤沦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运行。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6.2亿元,增长74.4%。商品房竣工面积69.03万平方米、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47.3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75.65%和91.39%。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稳步增长。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39亿元,增长14.5%,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城乡市场全面增长。城市和农村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0.74亿元和59.65亿元,同比增长16.9%和12.6%。分行业看,超市、商场、餐饮生意兴旺,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98.81亿元,增长14.4%;住宿餐饮业11.15亿元,增长16.3%。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02亿美元,增长23.6%。其中出口2.56亿美元,增长50.9%;进口3.46亿美元,增长9.0%。引进市外境内项目348个,到位资金42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0家,合同利用外资1.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8亿美元;对外交往不断深化,与美国明尼苏达州伊甸园市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构建对外劳务输出通道,2006年在我市设立了首个 “外派劳务培训基地”,专门从事海外劳务输出培训工作,并成功地与10家公司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外派劳务经济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旅游品牌知名度扩大。据市旅游局统计,2006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1.4亿元,旅游接待达到231.89万人次,分别增长34%、31%,增幅居全省首位。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0.36万人次,增长53.5%;接待国内旅游者231.53万人次,增长30.9%;国内旅游收入11.29亿元,增长33.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0.54万美元,增长57.9%。全市旅游知名品牌由上年的2个增加到8个,紫鹊界秦人梯田、梅山龙宫等知名品牌脱颖而出。全市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达到17家和25家,分别增长38%和32%。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市全社会货物周转量50.21亿吨公里,增长2.1%;旅客周转量27.74万人公里,增长7.9%;其中,完成公路货运量 6444.77万吨,增长3.1%;公路货物周转量48.49亿吨公里,增长0.2%;完成公路客运量9252.33万人,增长0.8%;公路客运周转量27.7亿人公里,增长7.9%;;完成水路客运量9.99万人,水路客运周转量211.7万人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79.26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1.72亿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持续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55亿元,增长19.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5.22亿元,增长20.0%,邮政业务总量1.33亿元,增长18.5%。全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1.0万户,新增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0.1万户,新增10.3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5.8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5.5部/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5.8万户,净增1.7万户。
八、金融、证券与保险
金融业平稳运行。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8.03亿元,全年新增45.8亿元,同比多增8.67亿元,较年初增长16.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5.09亿元,全年新增26亿元,同比多增4.27亿元,较年初增长16.3%。其中短期贷款107.4亿元,比年初增加16.2亿元,同比多增9.2亿元,较年初增长47.4%;中长期贷款64.1亿元,比年初增加9.2亿元。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为55.3%。金融机构货币净投放14.1亿元,增长36.4%。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3.26亿元,同比增盈2.56亿元,增长358%。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市保费收入5.9亿元,增长8.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9 亿元,下降12.1%;人身险保费收入4.81亿元,增长9.8%。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2.39亿元,增长27.7%,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0.69亿元,增长13.1%;人身险业务赔款给付1.7亿元,增加33.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6年,我市共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项、省科技计划项目24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我市申报的“CSP工艺生产高强度钢的研究与开发”被省科技厅列为推进新型工业化重大项目;远扬煤机被纳入国家火炬计划,成为全国矿用无级调速设备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全市共实现高新技术产值91.27亿元;创利税12.44亿元,增长28.6%;创汇2.03亿美元,同比增长74%。新增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26个。全年受理专利申请444件,增长38%;专利授权量160件。全市已建立农村科技合作社11家,建设开发基地25个。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8%,提高0.6个百分点。全市共有幼儿园155所,在园幼儿5.66万人;小学1059所,在校学生29.45万人;普通中学300所,在校学生10.0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5所,在校学生达4.09万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全年招生0.86万人,在校生2.37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末,全市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5个,博物馆和纪念馆4个,公共图书馆5个。在省第二届艺术节中,我市获得7金8银;《和谐节奏》获全国第五届“四进社区”文艺汇演铜奖;在全省图书馆系统业务技能大比武中,我市获团体总分一等奖,个人第一名;成功举办 “踏着红军足迹,走进青春娄底” 大型文艺晚会,由中央电视台全程录播,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4.2%;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6.3%;有线电视用户12.15万户。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48个,拥有床位总数7452张;卫生技术人员1.0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114人,注册护士2447人。实行合作医疗村数为2948个,村办卫生室1878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179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有体育场11个,体育馆8座。全市运动员参加省十届运动会,获37金、35.5银和41铜。全市参加全面健身运动的市民达150万人,开展项目20项次。
十一、资源与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6个,面积63.4平方公里,增长6.6%;环境噪声达标区5个,面积52.6平方公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9%。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全年造林面积6524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6514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 46.0%。年末全市有22个自然保护小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22个自然保护小区面积1.72万公顷,大熊山自然保护区的面积0.76万公顷。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数为412.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3.91万人,乡村人口278.13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1‰,比上年提高0.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8‰,与去年持平;自然增长率为6.3‰,提高0.2个千分点。全市常住人口为387.30万人。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92元,增长1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其中人均工薪收入6182.14元,增长12.6%;经营净收入720.67元,增长19.3%;转移性收入1816.09元,增长3.8%;财产性收入212.63元,增长39.5%。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658.55元,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比由上年的7.7:1缩小为 7.26: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65元,增长9.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63元,增长17.2%;家庭经营收入1126元,增长2.7%;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77元,增长1.2%。
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543.69元,增长6.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4%。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516.31元,下降13.7%;交通和通讯支出1024.39元,增长65.7%;旅游消费支出136.58元,下降8.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6%,下降0.7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15辆,家用电脑36.66台,分别比上年增加0.42辆和6.63台。人均居住面积29.51平方米,人均购房建房支出1063.81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3%,下降3.3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77台,电话机56台,移动电话机47台,分别增长14.9%、14.3%和38.2%。人均住房面积36.3平方米,增长1.7%。
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到2006年底止,全市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2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7.0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88万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娄底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照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