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0

选择区域:>>>

南京市统计局

1990,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继续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下落,工业生产回升,对外经济贸易继续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国民经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据统计,全年社会总产值39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国民生产总值190.89亿元,增长13.6%,国民收入123.45亿元,增长12.7%(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10.6%、6.9%和10.5%)。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经济效益继续下降,地方财政困难较大。

一、 工业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3月份起,全市工业生产扭转下降趋势,出现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295.35亿元(80年不变价工业总产值2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不含村及村以下的工业总产值275.67亿元,增长9.9%,增幅比上年上升4.3个百分点。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9.7%;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8.1%,其中乡办工业增长11.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28.2%,其中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经营工业增长169.9%。

随着扬子乙烯等国家重点工业建设目相继投产,全年重工业产值达19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轻工业产值79.92亿元,增长6.6%;重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68.9%上升到69.8%。原材料工业的增长高于制造工业的增长,原材料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28.3%上升到29.7%。

工业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全年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17.9%,新产品产值率为17.4%;出口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32.5%,出口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7%上升到9.3%。全年工业优质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12.6%,优质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24.9%提高到25.5%。全市有10种产品获国家金、银质奖,其中,南京晨光机器厂的大型青铜制像,金陵石化公司烷基苯厂的GIGE牌烷基苯,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的飞达牌JBZ系列500KV变压器保护装置获国家金质奖;南京无线电七厂的雨花牌TDQ-3B4型电子式调谐器,南京无线电厂的熊猫牌3402型44CM电调谐黑白电视机收机,南京旭光仪器厂的星辉牌I型快速彩色冲印系统,南京市教学模型厂的金陵牌J3301型人体头、颈、躯干模型,紫金信息工业公司分公司的XZK系列交流电力线路阴波器,专东方电子仪器厂的69牌PCM32/(GHZ—350)型脉冲编码通信机,南京麒麟床具有限公司的麒麟牌KL型弹簧软床垫获国家银质奖。

工业生产物耗上升,部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全年独立核算全民所有制工业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上升4.6%。县及县以上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耗标准煤4.7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税31.05亿元,比上年下降4.3%;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由上年的109天延长到115天;平均每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由上年的18.28元下降到13.08元;销售利税率为12.5%,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全部独立核算工业净产值率为25.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2738元,比上年提高10.7%。

一、 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农业总产值30.92亿元(80年不变价农业总产值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3.1%。农林牧副渔五业中,种植业产值增长1.6%,林业产值下降10.6%,牧业产值增长5.6%,副业产值增长6.7%,渔业产值增长5.5%。

农业投入增加,粮油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市财政对农业投入5576万元;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3.01亿元,比年初增长48.3%。粮食生产在夏粮增产6.2%的形势下,下半年虽经大旱、台风灾害的双重袭击,全年总产量仍达173.26万吨,比上年增长0.1%;油料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9.68万吨,比去年增长25.9%。

年末生猪存栏数为98.53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2%。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共完成土石方328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5%;年内完成了马汊河二期工程等水利工程,大中型工业企业支援农村建设机电排灌站18座,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9.83万千瓦,比上年末下降0.6%,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1.92万千瓦,增长4.0%;手扶拖拉机38211台,增长3.1%。全年化肥施用量10.71万吨,比上年增长3.8%。农村用电量5.82亿千瓦小时。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村社会总产值82.5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业饮食 产值增长7.1%,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2.5%。

三、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有所松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80亿元,比上年下降8.2%,但投资规模逐月回升,降幅比上年减少5.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6.80亿元,增长20.6%。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189个,全民所有制新开工项目442个。

技术改造比重上升,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基本建设投资27.02亿元,比上年下降9.5%;技术改造投资占全民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2.0%上升到24.1%。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54.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51.12万平方米。

国家重点工程和大中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额16.43亿雹,占全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的60.8%,扬子乙烯、华飞彩色显像管和新生圩港二期工程等5个项目已全部或部分建成。地方骨干项目全年完成投资额5.19亿元,占地方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33.4%。南京城北铁路环线一期工程等3个地方骨干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1.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固定资产60.5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164.5%。全市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扬子石化公司的醋酸7万吨、乙醛6万吨,金陵石化公司的苯酐4万吨、农乳1.20万吨,华飞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的彩色显像管160万只,上元门水厂的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0万吨,新生圩港泊8个,吞吐能力185万吨,以及宁镇公路南京段17.5公里。

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1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746元,增长8.5%。

一、 运输、邮电业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9303.7万吨,其中铁路运输941.2万吨,公路运输3756.3万吨,水上运输3336.8万吨,管道 运输1268.8万吨。全市港口吐吞量4390.1万吨,其中外轮货物吞吐量192.7万吨。

全年旅客发送量4595.2万人次,其中铁路1214.1万人次,公路3211.4万人次,水运131.8万人次,民航37.9万人次。

邮电事业又有发展。全年完成邮电计费业务总量9338.69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全年信函增长7.0%;报刊下降0.5%,电报下降17.6%,长途电话增长57.6%。年末市内电话用户达7.0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2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每千人32.34部。

五、 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趋于稳定,疲软状况有所缓解。从5月份起,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渐增长,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7.74亿元,比上年增长3.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下降0.8%,降幅比上年减少5.3个百分点。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消费品零售额72.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居民消费增长2.8%,社会集团消费增长8.0%;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4.94亿元,增长7.0%。

从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看,全民所有制企业比上年增长4.3%;集体所有制企业下降2.7%,其中供销合作社下降4.0%;个体经济增长24.7%,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3.0%。从各类消费品零售额看,吃的商品比上年增长4.6%,穿的商品增长3.4%,用的商品增长2.0%。

全年国合商业商品纯购进总额59.05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工业品纯购进增长4.7%,农副产品纯购进增长17.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2.89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商业经济效益下降。全年国合商业平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比上年延长11天;年末社会商业商品库存23.3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6%。

全市主要物资消费量:钢材45.60万吨,水泥74.18万吨,木材17.09万立方米,煤炭596.81万吨,柴油24.80万吨。

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上年。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5.3 %,上涨幅度回落11.1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4.4%,上涨幅度回落11.6个百分点,明显低于预定的控制目标;服务项目价格总水平上升13.9%。在消费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中,食品类价格上升4.6%,衣着类价格上升11.8%,日用品类价格上升2.9%,文化娱乐用品类价格下降5.8%。

五、 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增长。全年社会出口商品交货总值2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机电产品增长30.9%。外贸出口商品收购(供货)总值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纺织品基本持平,轻工业品增长45.1%,化工、医药增长19.9%,粮油食品增长54.6%,土畜产下降16.5%。全年出口创汇1.56亿美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发展。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7个,合同总投资6876.4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550.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927.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7.1%。年末实有三资企业已发展到130家,比上年末增加42家;全年三资企业共创汇1500万美元,增长104.4%。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633.8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0.3%;新签合同额1533.64万美元。

国际旅游业接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回升。全年来宁旅游、参观、访问以及参加经济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共26.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8%,其中外国人7.2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五、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加。全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1.4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7.1%,其中工商税收20.12亿元,增长8.0%,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9.81亿元,比上年增长3.7%。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1.84亿元,比年初增长33.2%;各项贷款余额134.32亿元,增长28.2%,其中流动资金贷款99.38亿元,增长23.9%,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额18.62亿元,增长25.4%。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44.14亿元,现金支出139.37亿元,净回笼4.77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保险种类由上年的69种增加到75种。承保社会财产金额达463.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国内财产保险基金和人身保险储金收入1.29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国内财产和人身保险赔款2852万元。涉外保险收入136.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

五、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年内完成了上元门水厂扩建工程、宁镇公路南京段、中山码头新客运站以及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等建设工程。改善了城市供水紧张状况,交通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公用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实有公交营运线路1290公里,实有公共汽(电)车1286辆,年内新增公共汽(电)车58辆。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量71476万人次,平均日客运量195.82万人次,长江轮渡运送乘客2103万人次。年末实有自来水管道2020公里,比上年净增43公里,新增煤气、液化石油气用户1.53万户。全年煤气供应总量1577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7%;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3.88万吨,比去年减少1.2%。城镇居民家庭气化率达63.0%。

年内新建成了张府园二期、中山东路等城市住宅小区,全年完成住宅投资4.44亿元,住宅竣工面积115.39万平方米。城市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城市卫生设施建设和绿化工作得到加强。年内城市公厕得到全面翻新改建,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8.0%。

五、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年获国家重要科技成果奖361项,其中:国家级42项、省级133项、市级186项。一些科技成果接近或达到国慰先进水平。

企业技术开发取得明显进展。年末全市大中型企业设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166个,比上年末增加7个;全年技术开发项目1254项,比上年增加174项。“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进展顺利,推动了农村技术进步,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运用。

技术市场更加活跃 。合年签订技术合同3536份,成交金额1.23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16亿元,实现金额9840万元。

科技队伍稳定。年末各类专业人员达30.75万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7.05万人。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人员中,有科学家和工程师6.95万人。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29所,本、专科在校学生6.9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在校研究生5288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3.0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4%;中等专业学校学生3.22万人,增长1.3%;技工学校和农、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51万人,增长6.8%。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为57.9%;年末小学在校学生42.0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8%;幼儿园在园儿童11.97万人。

全年参加各类文化、技术、业务学习的成人达61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参加大专及大专以上层次教育的近9万人,毕业1.08万人;参加中专层次教育的1.60万人,毕业0.36万人;参加各类技术业务培训31万人;农村参加各种文化、技术业务培训16万人。全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4.69万人,毕业0.91万人。

五、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广播和电影、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82个,全年放映长片电影962部、14.99万场观众6639.6万人次。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19个,博物馆6个。全年出版报纸25种,发行4.97亿份;杂志215种,发行3859.29万册。新华书店销售图书3337.93万册。电台6套节目平均每天播放时间110小时30公。年内新开播了南京经济广播电台。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610个;医院病床1.74万张,比上年末增长3.6%;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45万人,增长2.1%,其中医生1.57万人,护师、护士1.0万人。

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南京荣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称号。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果。南京运动员在参加国际、国内各类重大比赛中共获得奖牌17枚,其中金牌7枚。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我市取得了金牌6枚、银牌1枚的好成绩。体育设施增加,各类群众性活动进一步活跃,全市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44.45万人。

五、 人民生活

教研组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据对300户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杳,全年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收入1507元,比上年增长9.8%,剔除职工生活费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3%。居民消费心理趋于稳定,收支相抵有所结余,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1453元,比上年增长7.1%。在城镇居民生活费支出中,吃的比重占60.1%,穿的比重占11.6%,用的比重占17.65。年末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洗衣机88台,电冰箱71台,录音机81台,照像机33架,彩色电视机63部,录像机5部,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据对375户农民家庭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全年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为886元,比上年增长1.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05元,增长1.1%。年末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为拥有量为:自行车169辆,缝纫机57架,电视机76部,录音机28部,洗衣机16台,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城镇就业增长。全年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3.53万人。年末职工人数144.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9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4.06万人,增长20.1%。全年职工工资总额3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2349元,经上年增长11.2%。

城乡储蓄明显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额达55.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1%,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增长37.3%,农民储蓄增长27.0%。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又有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7.1平方米,农民家庭人均生活用户面积为22.3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内新建城镇福利院7个,农村敬老院13个;年末全市乡镇、街道共有福利院(敬老院)194个;全年各类社会福利院收养人员0.44万人。城镇社会服务网络得到发展,年内新建福利企业28个,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五、 人口

1990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77%,死亡率为5.59%,自然增长率为9.18%,代于上年的11.08%的水平。年末全市总人口501.82万人,比上年增加5.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5.60万人,非农业人口236.22万人。新增人口中,自然增长人口4.58万人。

注:除括号内注明外,各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三大指标增长速度按当年价格计算;其余产值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