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1

选择区域:>>>

南京市统计局

199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战胜民特大洪涝灾害,迅速恢复了生产,工业保持了增长势头,市场供应情况良好,人民生活续有提高,为时三年的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出基本完成,国民经济继续朝着持续、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初步统计,全年社会总产值47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工农业总产值391.40亿元,增长16.5%。国民收入142.82亿元,增长12.4%。国内生产总值185.48亿元,增长9.3%。

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是:农村经济受到洪灾影响;工业部分企业效益不佳;财政收支失衡。

一、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6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336.61亿元,增长18.9%。其中乡办工业29.67亿元,增长30.8%。在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248.68亿元,增长23.4%,轻工业产值87.93亿元,增长8.7%;按经济类型划分,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241.35亿元,增长13.5%,集体所有制工业74.08亿元,增长19.6%,其他经济类型工业21.18亿元,增长1.3倍,其中中外合营工业增长4倍。

大中型企业活力得到增强。市委、市政府于6月份制定并抓紧实施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截止1991年末,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已达181个,固定资产原值200.74亿元,全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8.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的比重由年初的80.7%上升到年末的84.9%,其中全民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7.07亿元,增长10.9%。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8.60亿元,增长29.4%。产销率由上年的93.8%上升到97.4%,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04天,比上年同期加快8天。

以“电汽化特”核心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取得进展。全年工业新产品产值(按90年不变价计算)达58.11亿元,产值率17.3%;出口产品产值(按90年不变价计算)达23.45亿元,产值率为7.0%;优质产品产值(按90年不变价计算)达93.24亿元,产值率达27.8%,产值率比上年同期增加2.3个百分点。全市有11种产品获国家金、银质奖,其中国营华东电子管厂电工牌BN13L45系列吸气剂、国营金宁无线电厂金宁牌VYF10回扫变压器磁芯、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飞达牌WXB系列微机高压线路成套继电保护装置、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红叶牌高闪点喷油气燃料等荣获金质奖。南汽离合器厂跃进牌膜片弹簧离合器、南京无线电厂熊猫牌3631A型遥控彩色电视接收机和熊猫牌3430型黑白电视接收机、三乐电气总公司三乐牌XQB253型全自动洗衣机、南京药械厂玉华牌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疮疹病毒活疫苗、南化公司磷肥厂红三角牌氟硅酸钠、南京造漆厂长江牌QC4-2硝基外用磁漆(红、白、绿)等荣获银质奖。

全市总体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但部分效益指标不佳。全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3.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其中利润9.66亿元,上升9.8%,年末工业企业亏损户比年初减少28家;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上交利税4.76亿元,上升21.4%,全员劳动生产率(按90年不变价计算)达49583)元/人,比上年增长11.4%,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由上年的112天缩短到108天。但年末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定额流动资金占用额达9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二、农业

特大的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全年农业总产值31.39亿元,比上年降低6.0%,农林牧副渔五业中,种植业产值下降13.6%,林业产值下降29.9%,副业产值下降11.2%,粮食总产量143.2万吨,减少17.4%,其中夏粮28.27万吨,比上年减少11.49万吨,减幅为28.9%,秋粮114.93万吨,减幅为13.9%,畜牧、水产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展开艰苦的抗洪救灾斗争,并在灾后采取了多种补救措施,使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油料总产量达10.48万吨,比上年增长8.2%,再登历史榜首。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40.7%,总产量比上年增长47.8%。全年生猪饲养量达231.37万头,比上年增长1.9%,生猪出栏134.56万头,增长4.7%,家禽饲养量4038.76万只,增长6.3%,淡水产量5027.3万公斤,增长7.1%。

年末生猪存栏数为96.81万头,比上年下降1.7%。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全市财政对农业投入7594.8万元,比上年增长36.2%,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39059万元,比上年增长30.0%。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共完成土石方3182万立方米,年内完成了中山河一期、铁路圩加固、河王坝水库漪洪闸扩建、城市防洪、长江整治等水利工程。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交响曲动力132.74万千瓦,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2.94万千瓦,增长1.6%,手扶拖拉机40272台,增长5.4%。全年化肥施用量12.16万吨,比上年增长13.5%。农村用电量6.11亿千瓦小时。

农村经济结构有所变化。全年农村社会总产值936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农村工业产值增长22.5%,工业、建筑、运输、商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66.5%。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回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9.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其中市管固定资产投资18.07亿元,增长7.6%;全年固定资产施工项目1439个,全民所有制新开工项目661个。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全年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8.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70.4%下降为64.8%,更新改造步伐加快,完成投资1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3.3%上升到25.35%。从建设性质看,用于新建项目完成投资14.32亿元,下降9.4%,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7.35亿元,增长25.4%,改建项目完成投资8.27亿元,增长36.9%,比重由上年的42.9%、37.6%、16.4%变为32.9%、39.9%、19.0%。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为582.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5.2%,房屋竣工面积260.5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3.8%,房屋竣工率达44.7%。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国家安排的1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6.98亿元,占全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60.3%,有8个项目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

扬子乙烯、南京电子网板有限公司荫罩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产。市里确定的一批“电汽化特”重点项目,有的起步进展较快,还有些项目已建成投产。全年固定资产建设项目投产率53.0%,全市新增固定资产为29.5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8.0%。全市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扬子乙烯精对笨二甲酸和对二甲苯各45万吨、金陵石化化肥厂合成氨7500吨,南京电信局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29000门、南钢烧结矿45万吨、南京特种汽车制造厂载货汽车3000辆,南京云台山硫铁矿硫酸4万吨,飞东照明有限公司灯管69万只、南京造纸厂机制纸1.1万吨、南京电子网板的限公司彩色荫罩600万张。

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141185万元,比上年下降8.0%,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066元,增长9.0%。

四、运输、邮电业

货物运输的所增长。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64.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5%。其中铁路完成80.68亿吨公里,增长6.2%;公路完成13.25亿吨公里,增长17.8%;水运完成164.63亿吨公里,增长11.2%,全市港口吞吐量4577.60万吨,增长4.3%,其中外轮货物吞吐量165.00万吨,旅客运输13.25亿人公里,增长17.8%。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加速。全年完成邮电计费业务总量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信函7845万件,报刊发行14329万份,电报216万份,长途电话2377万张。年末市内电话用户达9.3万户,比上年增长31%。BB机用户达12055户,增长86.8%,电话普及率为每千人38.84部。

五、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恢复正常。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居民消费品零售额71.11亿元,增长11.4%,社会集团消费品零售额12.4亿元,增长38.7%,农业生产资料零售4.77亿元,下降3.5%。

在各种经济类型的零售额中,全民所有制单位零售额39.09亿元。增长23.3%,集体所有制单位零售额30.08亿元,增长9.3%,合营企业零售额0.30亿元,增长3.7倍,个体经济零售额9.82亿元,增长4.2%;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为8.99亿元,下降0.3%。在各类消费品零售额中,吃的商品比上年增长19.2%,穿的商品增长5.8%,用的商品增长14.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3.3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全年国营商业平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比上年延长9天;年末社会商业商品库存15.29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9.2%。

全市主要物资消费量:钢材51.99万吨,水泥74.94万吨,木材14.52万立方米,煤炭658.24万吨,柴油24.76万吨。

零售物价总水平稳中有升。粮油调价的出台及洪灾对我市的物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0.1%,其中消费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10.3%,服务项目价格总水平上升8.6%,在消费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中食品类价格水平上升13.1%,衣着类上升6.6%,日用品类上升4.3%,文化娱乐用品类下降2.25%。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全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供货)总值2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在收购总值中,纺织品增长16.7%,化工、医药增长43.4%,粮油食品增长43.2%。

全年社会出口商品交货总值23.78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机电产品5.79亿元。全年实际出口1.66亿美元,增长35.8%,其中地方自营出口额1.37亿美元,增长29.9%,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了新的突破。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南京文化艺术节暨91金秋恳秋联谊会推动了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049.51万美元,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360.86万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77.4%。全市新批“三资”企业173个,协议外资金额11011.3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1%和193.7%。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39个,合同金额1744.1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8.6%和13.7%,实际完成营业额1650.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

旅游业和对外交流有了新的进展。中山陵、夫子庙及秦淮河风光带人选“中国旅游胜地40佳”,全年来宁旅游、参观、访问以及参加经济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

澳台同胞共22.1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9.68万人次,增长32.8%;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2.45万人次,全年旅游外汇收入2.41亿元(外汇券),增长600%。我市与外国结成友好城市已增加到6个。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受洪涝灾害的影响,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全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20.91亿元,按同口径比上年下降4.4%。其中:工商税收20.35亿元,增长1.2%,农业税0.15亿元,下降24.1%。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11.45亿元,按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2.1%。

金融状况比较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7.21亿元,增长24.2%,其中流动资金贷款120.10亿元,增长20.9%,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额26.27亿元,增长41.1%。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78.78亿元,现金支出177.31亿元,净回笼1.47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市国内外保险业务种类98种,承担中国内外财产及人身保险总金额469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全年国内外财产及储蓄性人身保险业务总收入1.84亿元,对帮助受灾单位恢复生产经营,受灾群众安定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八、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草场门大桥建成通车,完成了和燕路二期工程,以及白下、建邺、集庆等城南三条道路的拓宽和改造工程。

年末实有公交营运线路1326公里,实有公共汽(电)车1328辆,年内新增公共汽(电)车67辆全年公共汽车(电车)客运量63750万人次,平均日客运量174.7万人次,长江轮渡运送乘客2133万人次。年末宵有自来水管道2120公里,比上年净增88公里;自来水日生产能力达112万吨。年末实有煤气管线322公里,共新增煤气、液化石油气用户2.66万户。全年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分别为132061万立方米和155641吨,城镇居民家庭气化率达66.4%,比上年增加3.8个百分点。

年内南湖新村小区二期、水外大街改造片一期、科巷小区、琵琶二期等12个住宅小区竣工,全年完成住宅投资6.75亿元,比上年增长52.0%;住宅竣工面积145.95万平方米,增长265%。其中解困房竣工10.16万平方米,已有1020户特困户按照政策迁入新居。

九、科技、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市年末各类科技专业人员达31.81万人,共获重要科技成果奖22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8项,市级194项。在全国“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上,我市参展的农用车、扑虱灵、“花球”卫生刷等53个项目获金银奖。其中金奖24个,银奖29个,获奖数居计划单列市第一。同时,我市有28个单位和个人受到国家科委表彰,受表彰数居计划单列市之首。

年初国务院批准了浦口高新技术外向型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区已征地开发1600平方亩,建成标准厂房6万平方米,通用工业孵化器2100平方米,水电、通讯、交通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设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比上年增长75%,技术开发项目比上年增加142项。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签订技术合同5979份,成交金额2.29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21亿元,实现金额8204万元。

教育事业有所发展。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29所,本、专科在校学生6.73万人,在校研究生505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3.6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7%,中等专业学校学生3.18万人,增长8.9%,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23%;年末小学在校学生40.17万人,经上年末减少47%;幼儿园在园儿童13.30万人,增长11.1%。

全年参加各类文化、技术、业务学习的成人达62.74万人,比上年增长3.2%,其中参加大专及大层次教育的6.25万人,毕业1.17万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5.66万人,毕业0.17万人;参加中专层次教育的2.58万人,毕业0.26万人;参加各类技术业务培训30.14万人;农村参加各类文化、技术业务培训16.12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全市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86个,全年放映长片电影911部10.8万场、观众6491万人次。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19个,博物馆7个。全年出版报纸28种,发行6.22亿份,杂志220种,发行4576.26万册。电台6套节目平均每天播放时间68小时14分。电视台3套节目平均每天播放时间68小时14分。电视台3套节目平均每周播放时间111小时26分。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05个,医院病床2.21万张。增长2.5%,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56万人,增长3.2%,其中医生1.59万人,护师、护士1.03万人。在灾后我市积极进行了疫病防治工作,全市没有出现灾后大疫。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继续向前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得到进一小步改善。窗口单位的卫生面貌保持了较高水平。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南京籍运动员在参加国际、国内各类重大比赛中共获得奖牌48枚,其中金牌13枚。在第二届城运会上,我市体育代表团取得了金牌11枚,银牌7枚、铜牌10枚的优异成绩,奖牌总数从上届的第十四位跃升为第四位。各类群从上届的第十四位跃升为第四位。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活跃。全市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42.47万人,达标率为85.2%。

十一、人民生活

城镇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有一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年全市职工工资总额3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职工的平均工资2568元,比上年提高9.3%,据对30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全年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费支出147.80元,增长22.1%。在城镇居民生活费支出,吃的比重占59.0%,穿的占11.4%,用的占22.07%。年末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洗衣机88台,电冰箱82台,照像机38架,彩电78部,录像机11.7部,除洗衣机持平外,其余分别比上年增长15.5%、15.2%、23.2%和120.8%。

受洪灾影响农民生活有所下降。据对460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47元,比上年下降12.7%,其中从集体得到的收入214元,下降3.6%。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878元,下降8.6%。人均生活费支出806元,比上年下降9.6%。农民购实农副产品、农着、日用品的数量增加,卷烟、水果、自行车、电冰箱的购买量下降。

城镇就业人数增加。全年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3.67万人。年末职工人数148.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0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达3.59万人。

城乡储蓄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额达69.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8%,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增长25.5%。

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7.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洪灾使部分农民的住房受到到影响,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灾区迅速重建了农园,据对五县460户农村家庭抽样调查,全年农民家庭人均生活用房面积仍达20.63平方米。

十二、人口

1991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58%,比上年减少2.19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57%,自然增长率为7.01%,年末全市总人口506.44万人,比上年增加4.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718万人,非农业人口239.26万人,新增人口中,自然增长人口3.53万人。

注:除括号内注明外,各类产值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