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甘南调查队

(2024年4月28日)

2023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抓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全州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效速兼具。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全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03亿元,增长3.8%,对经济的贡献率11.4%,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2.67亿元,增长15.9%,对经济的贡献率28.6%,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84.11亿元,增长5.0%,对经济的贡献率60.0%,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569元,同比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22年的17.1∶11.5∶71.4调整为16.9∶12.5∶70.6,第一产业比重下调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调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调0.8个百分点。

年末全州总人口(户籍人口)74.5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3万人,其中藏族人口43.17万人,增加0.1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7.9%。常住人口66.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3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全年出生人口0.64万人,出生率9.43‰;死亡人口0.57万人,死亡率8.48‰;人口自然增长率0.95‰。

全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47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1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1.9万人,劳务创收33.04亿元,大力开展劳务协作,向天津市输转劳动力95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286人,向第三方输转劳动力2492人;全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注册2483名,就业2288名;招聘73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实现就业、“三支一扶”人员150名、特岗教师140名;举办网络招聘会5场,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直播带岗”活动45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余个;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1090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6家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富余劳动力609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

二、农业

全年全州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6.64亿元,比上年增长3.8%。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31.90万亩,比上年增长3.4%,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2.19万亩,增长2.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9.12万亩,增长4.3%;青饲料种植面积10.59万亩,增长6.1%。粮、经、饲比由2022年的55.3∶36.9∶7.8调整为54.7∶37.2∶8.0,粮食作物比重下调0.6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比重上调0.3个百分点,青饲料比重上调0.2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总产量12.59万吨,比上年增长3.8%;藏中药材产量6.49万吨,增长3.2%;油料产量1.98万吨,下降7.5%;蔬菜产量6.86万吨,增长34.5%。

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77.16万头、只,比上年增加8.08万头、只,增长3.0%。其中:牛存栏124.22万头,增加4.75万头,增长3.9%;羊存栏132.12万只,增加4.02万只,增长3.1%;猪存栏15.83万头,减少0.85万头,下降5.1%。

全年肉类总产量10.35万吨,比上年增长6.3%。出售和自宰肉牛54.83万头,增长3.3%;出售和自宰肉羊129.97万只,增长10.5%;出售和自宰肉猪25.13万头,增长5.3%。牛奶产量8.10万吨,增长2.0%。绵羊毛产量1396吨,增长3.5%。

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45.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05%;其中:拖拉机注册登记6291台,增加243台,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63台,增加20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3.2%,股份制企业增长3.3%,其中:私营企业下降6.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7.6%,重工业增长3.2%。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黄金3808千克,比上年下降1.1%;水泥96.35万吨,增长9.7%;发电量45.56亿千瓦时,增长26.3%;鲜冻畜肉5721吨,增长48.9%;乳制品11774吨,下降12.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72亿元,比上年增长6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63.59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1.2%,营业收入利润率7.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0.6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1个,比上年增加18个。

四、服务业

全年全州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61亿元,比上年增长4.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49亿元,增长1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4.17亿元,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14亿元,增长17.9%;金融业增加值14.51亿元,增长5.0%;房地产业增加值9.83亿元,增长4.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1.32亿元,增长1.1%,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5.27亿元,增长4.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96.05亿元,增长0.6%。

年末全州机动车保有量15.82万辆,其中:营运车辆0.54万辆,非营运车辆15.28万辆,校车3辆;公交车93辆,出租车1543辆。全年完成客运量90.55万人次,增长125.8%,客运周转量11537.90万人公里,增长128.5%。

全年邮政行业(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业务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4.6%。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1538.37万件,增长8.1%;快递业务量268.12万件,增长78.0%,快递业务收入0.85亿元,增长51.3%,其中同城业务量39.46万件,增长2.6%;异地业务量228.65万件,增长103.9%。全州共有邮政普遍服务网点111个,快递品牌9家,快递服务网点65个。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8.62亿元,增长1.8%。年末固话用户4.70万户,减少0.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9.62万户,减少1.40万户。互联网用户22.26万户,减少3.16万户。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1亿元,比上年增长8.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39.64亿元,增长10.7%;乡村11.07亿元,增长1.3%;按行业统计,批发零售业34.98亿元,增长2.7%;住宿餐饮业15.73亿元,增长24.2%;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35.13亿元,增长3.1%;餐饮收入15.58亿元,增长23.1%。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倍,日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倍,化妆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倍,汽车类增长47.8%,文体娱乐类增长33.7%,烟酒饮料类增长23.0%,石油及其制品类增长18.7%,粮油食品类增长11.1%,金银珠宝饰品类同比持平,家用电器类下降20.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64.7%。

全州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8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9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446个,电商企业73家,小微电商企业及个体网店1000余家,东西协作消费扶贫销售额2.45亿元。

全年进出口总额6208万元,比上年增长42.4%,其中:出口总额2191万元,增长61.1%;进口总额4017万元,增长34.0%。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9%,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投资增长9.0%。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5.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9.8%,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下降11.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1.0%。民间投资增长13.9%。

全年共组织施工项目592个,比上年下降17.2%,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16个,增长3.6%;新开工项目332个,下降19.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8.2%。房屋施工面积71.59万平方米,下降2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5.88万平方米,下降28.2%。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5.73万平方米,下降45.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24万平方米,下降46.8%。房屋竣工面积8.10万平方米,下降16.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40万平方米,下降37.7%。商品房销售面积6.52万平方米,增长27.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40万平方米,增长25.0%。全州备案登记物业服务企业69家。

全年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5762户,城市老旧小区改造2866户。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47.3%。其中:税收收入5.91亿元,增长13.8%;非税收入8.52亿元,增长85.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7.32亿元,增长2.4%。

年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86.74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住户存款282.62亿元,增长12.8%;非金融企业存款47.12亿元,下降8.9%;机关团体存款137.92亿元,增长0.8%;财政性存款19.06亿元,增长52.2%。各项贷款余额278.01亿元,增长7.9%,其中:住户贷款113.05亿元,增长2.1%;企(事)业单位贷款164.96亿元,增长12.3%。

全年全州保险公司保险保费收入9.44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财产险收入6.54亿元,增长5.1%;寿险收入2.90亿元,增长5.4%。赔付支出6.08亿元,增长32.7%。其中:财产险支出5.19亿元,增长23.6%;寿险支出0.89亿元,增长132.7%。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5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工资性收入25867元,增长7.4%;经营净收入4373元,增长2.7%;财产净收入941元,增长5.5%;转移净收入1564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474元,增长4.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0%,下降0.6个百分点。城镇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66.5辆。

全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5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5264元,增长8.6%;经营净收入4900元,增长8.1%;财产净收入115元,增长7.8%;转移净收入1487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472元,增长8.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5%,降低0.8个百分点。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45.2辆。

年末全州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2万人,其中待遇领取0.8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9.2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4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61.6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3万人。年末全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5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87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6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46万人。

全年为41143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2142万元;为9997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7265万元;为4017名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供养金3639万元;为825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助1276万元;为7533名困难残疾人和10582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2794万元。全年实施临时救助4.25万人次,发放资金5983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81人次。全年办理结婚登记5291对,办理收养登记8例。全年福利彩票销售6492万元。年末全州社会养老床位2913张(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24家。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推荐省列科技计划项目58项,争取到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选派科技特派员227名,选派“三区”人才120名;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16亿元。全年授权专利136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120件;外观设计专利9件。

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园)834所,其中:幼儿园426所,小学354所(含教学点202所),普通中学47所,职中3所,中专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园)学生(幼儿)135065名,其中幼儿园24004名,小学63404名,初中29355名,高中15138名,中职3013名,特校151名。双语中小学140所,在校学生46800名;双语幼儿园104所,在园幼儿5083名;寄宿制学校190所,寄宿学生61496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6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28%。

全年全州中职教育招生1474名,“内地普通高中民族班扩招工程”招收少数民族初中应届毕业生91名,“千名人才培养计划”录取789名,天津定向医学类本科录取41名。

落实到位各类保障资金46994万元,为9455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发放贷款7670万元。落实各类资助资金3201万元,惠及学生4.1万人次。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17929万元,全州19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落实“三包”资金29065万元,“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目标全面实现。落实中央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滋蕙计划和金徽正能量公益基金会公益助学活动资金35.35万元,共资助全州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新生354人;蒲公英助学计划资金37.2万元,资助品学兼优高中生122人。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校学生12024人。教职工710人,其中:专任教师543人。招生2826人,毕业生3161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17个,公共图书馆9个。全年出版发行藏汉两文《甘南日报》300万份,其中:藏文报纸65万份,汉文报纸235万份。全州广播综合覆盖率100%,其中:乡村广播综合覆盖率100%;无线广播覆盖率91.3%,其中:乡村无线广播覆盖率91.2%,少数民族语音广播覆盖率63.3%。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其中:乡村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无线电视覆盖率89.3%,其中:乡村无线电视覆盖率88.3%,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覆盖率38.1%。有线电视在网用户2.1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增长346%。全州A级旅游景区36处。建成观景台89处,3A级旅游厕所338座。建设文化旅游标杆村17个、全域旅游专业村103个、生态文明小康村706个。培育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3000余家。

持续打造8条精品旅游风情线和生态景观廊道,新建观景台5处、改扩建观景台12处。积极搭建线上展播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活动平台,启动2023年“文化进万家”和甘南州旅游旺季常态化演出等活动,举办2023年“猜灯谜、做花灯、闹元宵”《书墨飘香 悦享新年》《大地欢歌——乡村文化活动》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截至目前,全州文化“四下乡”演出243场次,受益群众达30万人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35名从甘南赛区选拔出的选手全部晋级2023年第十一季中国好猫步全国总决赛,甘南州文化馆香巴拉少儿艺术团荣获“优秀组织奖”。选送《唱支山歌给党听》《映山红》参加“2023年陇原儿女心向党第六届群星艺术大赛黄河大合唱”荣获省级三等奖,《红歌颂党》参加“2023年中国梦•劳动美•工会杯”文艺汇演比赛荣获一等奖。

年末全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80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13个(含村卫生室),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4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502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23人,注册护士1578人,药师(士)245人,技师(士)333人,其他技术人员62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0.40万张,其中:医院 0.30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0.06万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0.04万张。

全州婴儿死亡率降至4.2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5.07‰,孕产妇实现零死亡,住院分娩率99.32%。全州建成区域医学中心38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24个,职业病诊断检查服务机构覆盖率100%。

全州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641个,体育场地面积142.00万平方米。共有健身站点141个,单项体育协会和农民体协10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390名,国民体质监测站9个。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0.80亿元,下降29.86%。

全州各体育部门、体育协会举办各类体育活动200余场次,参与人数150万人次。成功举办了“甘南州第二届运动会”“2023迭部国际大力士公开赛”“2023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2023冶力关杯”“中国·国际拔河赛”等大型品牌赛事。2023年全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遍地开花,成功举办了甘南州庆‘三八’体育健美操大赛活动、“舟曲县首届“贺岁杯”五人制足球赛”等14项各类县级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参加甘肃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州代表团共67人参加了民族武术、摔跤、押加、民族健身操和表演项目等5个大项8个小项的比赛。获得2个一等奖 ,16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8个二等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群众体育比赛。在贡嘎杯州际足球邀请赛、全国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荣获第一名,其他群众类比赛也荣获多项殊荣。组队参加甘肃省青少年锦标赛。共组织53人参加了青少年组田径、足球、篮球、武术套路4大项比赛,共获得第四名2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1个,第七名1个;11人制足球获得第八名,有6名足球运动员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2名教练员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总用水量846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7%,其中:农业用水量4686万立方米,增长0.4%;工业用水量211万立方米,增长1.4%;城镇生活用水1096万立方米,增长6.9%;乡村生活用水1538万立方米,下降1.2%;人工生态环境用水420万立方米,增长5.5%。

全州共有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森林公园15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10个;地质公园5个,其中: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省级地质公园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2个。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能源消耗总量比上年增长3.6%。单位GDP能耗下降0.8%。

全州8个地表水国控断面、6个地表水省控断面、3个地级和11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以及11个重要水功能区水质优良(优于Ⅲ类)比例均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3.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合作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2%,七县城区优良天数平均比例保持在98.0%以上。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64.0分贝,声环境质量评价为较好。

全州气象雷达观测站点3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州政府所在地合作市年降水量648.2毫米,比上年增加221.2毫米;年平均气温3.5℃,降低0.2℃;年日照小时数2281.3小时,增加6.4小时。

全州共有地震台站(点)21个,其中:5个测震台,2个微观前兆台,14个强震台。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7个,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14个。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6起,比上年增长71.4%;死亡39人,增长77.3%;受伤35人,增长288.9%;直接经济损失736.8万元,下降21.5%,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全年共发生火灾217起,无死亡和受伤人员,直接财产损失 320.72万元,未发生较大及有影响的火灾。过火面积12916平方米,受灾户数189户,受灾人数345人。

全年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22起,其中洪涝灾害7起,风雹灾害9起,雪灾4起,低温冷冻灾害1起,地质灾害1起。受灾人口6.90万人,因灾死亡9人,因灾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1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162.3公顷;因灾死亡大牲畜1373头(只);倒塌房屋9户67间,严重损坏房屋83户386间,一般损坏房屋250户412间。直接经济损失3.01亿元。

注 :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23年《甘南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4]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是指年批发业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零售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年营业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按现行统计口径,不含农户投资,包括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两部分。

[6]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其中不含土地管理业)。

[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8]公报中增长速度均以上年为基年对比。

[9]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务输转、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州人社局、州医保局、州民政局;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数据来自州农业农村局;电商、外贸进出口总额数据来自州商务局;机动车保有量、公交车、出租车数据来自州车辆管理所;客运量、客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州交通运输局;棚户区住房改造数据来自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邮政行业业务总量、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快递品牌数据来自州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固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甘南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甘南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甘南分公司;文化、广播、旅游数据来自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甘南州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南监管分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州卫生健康委;教育数据来自州教育局、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科技、专利申请数据来自州科技局、州市场监管局;藏汉两文报纸发行数据来自州报社;体育数据来自州体育局;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州生态环境局;气象雷达观测站点、卫星云图接收站点、年平均气温、年总降水量、年日照小时数数据来自州气象局;地震台站(点)数据来自州地震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数据来自州林业和草原局;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火灾数据来自州应急管理局、甘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总人口、藏族人口数据来自州公安局;蓄水总量、总用水量数据来自州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