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黄冈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黄冈调查队

2024年4月3日

2023年,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应对内外部挑战,推动“双集中”,加快“三城”建设,明确13项重点任务,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884.68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5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924.6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中,全部工业增加值714.89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388.53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15.9%、8.0%、11.2%、0.6%、5.7%。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20.1:33.2:46.7调整为19.8:32.1:48.1。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0%,衣着价格上涨0.9%,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3%,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2%,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7%。

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全市新发展五类(含内资、私营、外资、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112930户。其中,企业类经营主体32331户,个体工商户79659户。五类市场主体总量达776611户,增长10.5%。其中,企业类经营主体140845户,个体工商户621925户。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坚持“民生、功能、产业、风貌”四位一体,启动美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动真碰硬拆违治乱,拆除城乡违建600万平方米。利用拆违空间,新建口袋公园67个,新增绿地310万平方米、停车位1.5万个。市区以黄冈二中开工为标志,文旅城破题开篇;以园区共建为标志,加快产业同链、科技同创,科技城初具雏形;以花湖机场“城市货站”入驻、顺丰冷运等供应链基地建成为标志,空港城加快建设。新导入产业同链项目79个,总投资100亿元的三利谱偏光片项目开工建设。实施五大片区更新,完成学生街、坡仙路、关山北路等街区改造,推进“四路一环”沿线整治和18个完整社区建设,486个“三无”小区实现物业全覆盖。黄冈西站改扩建基本完工,春节前运营。鄂东水厂全线通水。完成交通投资170亿元,沪蓉高速红安联络线通车,燕矶长江大桥、G347等硬联通项目加快建设。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新改建农村公路2101公里。完成水利投资56.6亿元,实施8条中小河流治理、11个大中型灌区建设、24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5G基站2169座。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构建“1+4”规划体系,新建农房图集推广使用率92%,创建各类示范村、试点村849个。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7.7%,实施垃圾分类自然村占比42%。全国首个数字孪生农村供水工程在英山建成使用。黄梅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红安入选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实施长江大保护“双十”行动,遗爱湖、麻城白鸭山、武穴轮镜塘等突出问题整改通过验收,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92.9%。罗田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英山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经济”在黄冈大地深耕厚植、拔节生长。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 1026.8亿元,增幅4.5 %。粮食种植面积597.6万亩,增长0.8 %;棉花种植面积 35.4万亩,减少2.0%;油料种植面积355.5万亩,增长 6.5 %;蔬菜种植面积196.2万亩,增长1.9 %。粮食总产量275.5万吨,增长1.4 %;棉花产量2.2万吨,增长2.8 %;油料产量62.7万吨,增长5.7%;蔬菜产量384.7万吨,增长4.0%。水果(含果用瓜)产量34.64万吨,增长6.8%。

畜牧业现价总产值249.8亿元,增幅4.6 %。禽蛋产量35.9万吨,增长3.6%;生猪出栏474.3 万头,增长4.0%;牛出栏25.33万头,增长5.6%;羊出栏64.04万只,增长0.6%;家禽出笼6859.9万只,增长1.0%。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序,实现耕地流转面积348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3846家,比上年增加727家,家庭农场14263家,比上年增加791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10家,新增23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7%;实现营业收入1913.17亿元,增长5.6%;利润总额116.62亿元,增长27.3%;资产总计2215.05亿元,增长6.4%。

建筑业单位数869家,增加115家,总产值1174.01亿元,增加9.08亿元,增长0.8%。实现增加值210.32亿元,增长8.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增长20.9%;集体经济投资增长0.9%;私营经济投资增长2.1%;其他经济投资下降38.6%。

全年投资项目258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727.89亿元。在建项目2395个,下降8.2%,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133个,下降18.4%;亿元以上项目705个,下降16.1%。在全部入库投资项目中,工业投资项目1084个,减少81个;工业新开工项目500个,减少148个。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208.84亿元,下降24.0%。房屋施工面积1674.42万平方米,下降11.0%,其中新开工面积206.11万平方米,下降43.4%;竣工面积254.49万平方米,增长26.8%;商品房销售面积376.11万平方米,下降18.3%;商品房销售额187.47亿元,下降20.0%。待售面积258.41万平方米,增长41.7%。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6843套,基本建成4615套。其中,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680套、开工改造棚户区住房1154套。完成新增租赁补贴254户,当年发放租赁补贴1017户,发放补贴资金226.47万元。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6.88亿元,增长8.7%。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1.35亿元,增长8.6 %;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53亿元,增长9.2%。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655.02亿元,增长16.4%;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103.52亿元,增长8.0%;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4.58亿元,增长12.2%;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98.66亿元,增长15.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3.8亿元,增长16.1%。其中,出口141.3亿元,增长19.5%;进口12.5亿元,减少11.7%。新批外资企业19家,增长5.6%。合同外资金额18809万美元,增长100.6%,实际利用外资4289万美元,增长30.3%。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8.88亿元,增长15.9%。公路总里程达3.49万公里,其中:高速798.7公里,桥梁6287座。行政村通畅率100%,行政村通客车率100%。货运量20927万吨,货物周转量549.28亿吨公里,客运量1886.68万人,旅客周转量9.31亿人公里。

邮电业务总量62.29亿元,其中邮政22.37亿元,电信39.92亿元。全市邮政营业网点151处,快递网点639处,信筒(箱)186个,函件31.21万件,快递12759.18万件(出口量),报、刊发行累计5788.51万份。邮政邮路总长度4.74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3.69万公里。

接待游客5609.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39.76亿元。旅游名镇1个、旅游名村3个,AAAA级景区达到21家,AAA级景区发展到71家,A级景区总数达到96家,星级宾馆(饭店)34家,其中三星级24家、四星级7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7.76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19.11亿元,增长19.7%。

财政支出971.69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6.32亿元,增长1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6.52亿元,增长9.3%;教育支出112.76亿元,增长14.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3.04亿元,增长14.5%;医疗卫生支出71.87亿元,增长5.0%;节能环保支出22.83亿元,增长62.4%;农林水支出103.04亿元,增长20.9%。民生支出合计526.45亿元,增长16.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5%。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488.11亿元,增长10.9%,比年初增加541.23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409.17亿元,增长15.4%,比年初增加454.8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479.70亿元,增长10.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07.30亿元,增长15.4%。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帐面盈利41.1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盈利5.63亿元,增幅达到15.8%。

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27.65亿元,比上年增长7.8%;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 50.14亿元,增长28.3%。

全市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6家和572家,挂牌企业总数达到588家。全市银行业机构达34家,网点668个,银行业机构数和网点数位居全省前列。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幼儿园1104所,在园幼儿17.37万人;小学687所,在校学生45.12万人;普通中学310所,在校学生35.5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21所,在校学生5.19万人;大学4所,在校大学生5.85万人。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37.12亿元,占GDP比重11.7%,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08家。累计建立5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2023年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230名、国家三区人才70名,累计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1家,建立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9个,引进新品种371个,推广新技术396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建有文化馆12个,总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群艺馆1个,总建筑面积0.77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2个,总建筑面积7.97万平方米,藏书总数为537.4万册;文博单位21个,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文物藏品总计14.88万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6家,电影院33家,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广播覆盖率99.7%,电视覆盖率99.7%。县级以上新华书店11个,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标准农家书屋3924个,新建和扩建乡镇文化站13个。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400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0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45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8家。全市卫生技术人员5130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040人,注册护士18798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开放床位48868张。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黄冈市第六届运动会共举办青少年体育、群众体育两大类43个大项580个小项比赛。参加田径、篮球、乒乓球等24个项目的国家级、省级年度比赛以及举办13项市级比赛。共获62枚金牌,50枚银牌、94枚铜牌,总分1658.3分 ,田径、游泳11人在5个项目中打破湖北省纪录,柔道项目突破了湖北省在亚运会上的零奖牌史。组织“全民健身日”集中展演活动等140余场次、15万余人参与,日常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超过1000场。16家公共体育场馆接待健身市民超过10万人次。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79.22万人,其中,城镇292.62万人,乡村286.6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5%。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73元,增长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6元,增长8.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5.9%。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5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5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4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83万人,培训劳动力7.73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8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87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2.2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535.51万人,2023年总收入54.36亿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20.29亿元,财政补助收入33.57亿元,利息收入0.33亿元,其他收入0.17亿元。2023年总支出56.15亿元,其中住院费用支出45.85亿元,门诊费用支出5.60亿元,购买大病保险支出4.68亿元,其他支出0.02亿元。享受医疗救助80.29万人,支出4.07亿元,人均506.97元,其中参保资助56.25万人,资助金额12622万元;门诊救助3.57万人,救助金额1072万元;住院救助20.47万人,救助金额27011万元。已为2.12万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08亿元,为18.15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6.82亿元,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降低29.44元和 41.83元。城乡低保月补金分别达到439.81元和318.52元。

福利彩票销售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福利彩票总销量达到4.33亿元,其中电脑票销售3.46亿元,网点即开票销售8710.02万元,积累公益金4392万元。

十二、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至2023年,累计减排COD6289.30吨,氨氮 718.10吨、氮氧化物4352.05吨,挥发性有机物1816.31吨,均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总数达到35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有14处。完成造林86.09万亩,林业育苗4.1万亩,封山育林17.13万亩。森林覆盖率43.7%,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

注:本公报2023年数据为统计快报,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最终核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