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面对国内外日趋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4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06.86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348.25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8.64∶38.06∶33.3调整为27.75:38.92:33.3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及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14.8%、9.8%、10.9%、11.4%、12.0%和3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9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4.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2%、居住类上涨4.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3%、烟酒类上涨5.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4%,衣着服装类价格上涨2.7%。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3.82亿元,增长4.4%。粮食种植面积771.17万亩,同比减少1.33%;棉花种植面积82.47万亩,同比增长0.86%;油料种植面积353.81万亩,同比增长1.74 %。
种植业总产值232.9亿元,增长4.4%。粮食总产量301.14万吨,比上年增产12.3万吨,增长4.26%,其中:小麦17.17万吨,同比增长0.7%;稻谷253.56万吨,增长1.75%;棉花产量8.29万吨,增产1.01万吨,增长13.8%;油料产量51.45万吨,增加2.51万吨,增长5.1%;蔬菜产量261.55万吨,同比增长8.2%;水果10.35万吨,同比增长16.2%。
全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总数达到2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有12处。2011年共完成造林18.76万亩,成林抚育49.3万亩,育苗1.03万亩,四旁植树1876万株,封山护林380万亩。
畜牧业总产值161.44亿元,增长8.0%。肉类产量52.53万吨,增产3.66万吨,增长7.5%,其中猪肉产量33.53万吨,增长5.8%;禽蛋产量54.74万吨,增产29.32万吨,增长115.3%;生猪出栏460.53万头,增长5.8%;牛出栏43.69万头,增长18.56%;山羊出栏67.62万只,增长21.2%;家禽出笼4558.65万只,增长2.1%。
渔业总产值52.43亿元,增长3.5%。水产品产量42.16万吨,增长3.51%,其中:鱼类36.93万吨,增长5.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24亿元,增长20.9%,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2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75.73亿元,当年净增69.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3.16亿元,增长7.7%;国有企业增加值1.93亿元,增长10.1%;集体企业增加值5.89亿元,增长22.6%;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4.60亿元,增长19.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88.23亿元,增长22.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37.35亿元,增长21.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37.81亿元,增长27.8%;轻工业增加值110.73亿元,增长19.4%;重工业增加值164.96亿元,增长25.9%。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4.5%,实现销售收入851.98亿元,增长43.3%;利润总额39.36亿元,增长48.08%;税金总额20.3亿元,比2010年增长15%;总资产已经达到522.4亿元,增长21.3%。
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建筑业单位数196家,比上年减少28家,总产值397.52亿元,净增加104.66亿元,增长35.7%。全年实现增加值82.86亿元,增长17.5%。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实现竣工产值286.07亿元,增长20.5%;分别实现利润和税金16.56亿元、12.36亿元。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25.2万平方米,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2265.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0%。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26.5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3.81亿元,增长34.7%,其中,城镇以上项目投资787.76亿元,增长35.5%。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92.58亿元,降低5%;集体经济投资81.74亿元,增长28.4%;私营经济投资208.34亿元,增长64.1%;其他经济投资55.22亿元,增长42.4%。
全市投资项目350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507.8亿元,增长15.3%。在建项目3375个,增长44.8%,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778个,增长44.4%;亿元以上项目176个,投资额213.29亿元,降低1.9%。在全部入库投资项目中,工业投资项目共128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18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072个、采矿业项目103个、电力等能源项目109个;工业新开工项目100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24个。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62.25亿元,增长42%。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63.81万平方米,增长29.3%,其中新开工面积295.21万平方米,增长36.6%;竣工面积223.94万平方米,增长42.8%;销售面积257.95万平方米,增长51.8%;商品房屋销售额62.3亿元,增加95.3%。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415元/平方米,比上年末上升542元/平方米,上涨幅度为28.9%。商品房屋空置面积53.48万平方米,降低32.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75亿元,增长1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5 亿元,同比增长19.1%,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9.1%。其中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4%,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4个百分点,增速居四大行业之首。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0.25亿元,增长1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76.24亿元,增长17%;农村实现零售额99.5亿元,增长23.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4346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0.1%。其中,出口25563万美元,增加22.1%;进口8783万美元,增加59.5%。新批外资企业11家,比上年下降15%。合同外资金额6760万美元,下降 6.2%,实际利用外资2308万美元,下降83.9%。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39.15亿元,增长14.8%。公路总里程2.41万公里,桥梁3853座。行政村通畅率100%,行政村通客车率95%。货运量4238万吨,货物周转量94.39亿吨公里,客运量10649万人,旅客周转量76.71亿人公里。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0.33亿元,其中邮政2.15亿元,电信18.18亿元。全市营业网点149处,信筒信箱302个,邮路总长度3229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16899公里,函件246万件,快递32万件,报刊期发数41万份,累计6336万份。
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全市接待游客1016.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57亿元。创建旅游强县1个、旅游名镇1个、旅游名村1个,AAA级景区发展到12家,AAAA级景区达到8家,A级景区总数达到28家,星级宾馆(饭店)36家,其中三星级16家、四星级5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口径财政收入134.29亿元,增长34.7%。其中,上划中央收入27.47亿元,增长27.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61亿元,增长17.1%;税收收入达到32.33亿元,比2010年净增14.09亿元,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2.6%,比去年同期提高9.6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有了突破性的提高。财政支出289.75亿元,增长29.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23.47亿元,增长22.1%,比2010年的增幅高1.5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74亿元,增长37.3%;教育支出44.07亿元,增长2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66亿元,增长20.5%;医疗卫生支出20.58亿元,增长31.4%;环保支出7.14亿元;农林水利事务支出38.91亿元,增长28.3%。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1168.24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468.2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66.66亿元,增长21.48%,当年新增206.19亿元,同比多增19.2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7.58亿元,增长22.49%;当年新增贷款88.22亿元,同比多增13.23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帐面盈利13.0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盈利3.77亿元,增长40.54%。
全市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37.21亿元,比上年增长7.51%;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7.43亿元,增长61.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幼儿园566所,在园幼儿15.64万人;小学1145所,在校学生56.57万人;普通中学339所,在校学生49.7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6所,在校学生7.86万人;大学4所,在校大学生4.2万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家。建立了7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家市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8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2家市级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企业。全市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495人。有15个示范基地和15个示范企业入选全市100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100家示范企业。各类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兴办技术培训班100多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多份。2011年全市申请专利987件,授权专利575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1年全市建有文化馆12个 ,总建筑面积3 万平方米;群艺馆1个,总建筑面积0.67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2个,总建筑面积 3万平方米,藏书总数为166万册,文博单位24个,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文物藏品总计14万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1个,城关电影院8个;县级以上新华书店11个。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年全市广播覆盖率97.23%,电视覆盖率97.16%。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标准农家书屋1248个,新建和扩建乡镇文化站25个,截至2011年底,乡镇124个文化站已全部建成。
卫生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4612个(包括私营和个体),其中村卫生室3781个;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18371张;拥有医生数12909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参保人数达119.54万人,参保率达9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98.9%。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参加田径、篮球、乒乓球等10个项目18项次的省级年度比赛,共获得10枚金牌、 23枚银牌、16枚铜牌,团体总分675分,比上年增加43分,增长7%。全市三运会上共有6人打破4项市记录。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746.2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3.8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08‰。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31元,增长14.76%;农民人均纯收入5438.44元,增长17.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2.33%。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6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3.8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4平方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7万人,培训劳动力33.82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2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2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3%,比上年末上涨0.02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292万人,征收保险费26.8亿元。截止2011年12月底,已为14.56万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67亿元,为40.09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4.46亿元,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提高216元和93元。全市已开工保障性住房23667套,已竣工12390套,其中:廉租房开工25651套;经济适用房开工4512套‘城市棚户区改造5501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950户;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1922户;国有农垦棚户区改造3323户;完成新增廉租住房补贴5378户,当年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1163户,发放补贴资金3341.03万元。
全市累计支出救助资金10.87亿元,其中大病医疗救助2.53万人,支出资金7075.7万元,人均2794元;门诊救助2.04万人,支出资金493.3万元;资助新农合41.37万人,支出资金1419.1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基本医保16.15万人,支出资金215.6万元。福利彩票销售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福利彩票总销量2.34亿元,其中电脑彩票1.63亿元,“中福在线”3757.21万元,网点即开票3311万元,无纸化投注75.48万元,积累公益金2560万元。
十二、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7%,实施COD减排项目28个,减排3556吨,扣除增量,净削减1556吨;实施SO2减排项目26个,减排2252吨,扣除增量,净削减134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净削减1.5%和0.5%。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1天,优良率达93.4%,均高于前两年水平。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或初步核算数字。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社会发展类统计数据由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城乡居民收支情况和物价指数由国家统计局黄冈调查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