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五个扎实”,践行“五项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6.76万人,城镇化率61.97%;人口自增率0.06‰,出生率6.11‰,死亡率6.05‰。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231.9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4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401.35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604.09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构成为10.1:62.8:27.1。人均生产总值98390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4.9%。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40.47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0.0%。
年末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3.82万户,其中企业5.74万户,个体工商户17.3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814户。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39万户,其中新增企业7027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66万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3户。
二、农业
全市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6户。高标准农田面积达177.02万亩,设施农业基地27.96万亩,规模养殖场1965个,农产品仓储设施总库容162.8万吨。洛川苹果、延安苹果、安塞地椒羊肉进入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安塞地椒羊肉、黄龙蜂蜜进入陕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20个品牌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品牌。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产值401.20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345.20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5.72亿元,增长18.8%;牧业产值41.35亿元,增长5.8%;渔业产值1.03亿元,增长10.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89亿元,增长6.8%。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4.7万公顷,增长0.3%;粮食总产量72.42万吨,增长3.7%。蔬菜种植面积2.6万公顷,增长4.7%;蔬菜产量133.7万吨,增长4.5%。苹果面积22.1万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苹果产量431.8万吨,增长7.8%。猪存栏43.3万头、猪出栏60万头,分别增长2.9%和3.3%;羊存栏62.1万只、下降1.2%,羊出栏42.3万只、增长0.1%;牛存栏6.5万头,增长1.0%;牛出栏2.6万头,下降0.7%;生牛奶产量3291吨,增长5.3%;禽蛋产量2.6万吨,下降3.5%;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5.94万吨,增长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4.9%。分经济类型看,内资企业增长25.0%,其中国有企业下降3.4%、有限责任公司增长21.3%、私营企业增长50.6%、股份有限公司增长31.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3.2%,其中外资企业下降3.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8.7%,制造业增长2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9%。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六升一降”:原煤5228.79万吨,增长12.5%;LNG168.75万吨,增长9.8%;开采天然气88.16亿立方米,增长9.6%;原油加工量967.19万吨,增长5.5%;发电量108.56亿千瓦时,增长1.5%;卷烟31万箱,增长1.0%。原油1441.80万吨,下降1.8%。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59.88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全年共签订建筑合同额238.86亿元,比上年增长6.3%。房屋施工面积290.8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1%。
四、服务业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从主要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下降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金融业增长9.4%,房地产业增长3.1%,其他服务业增长3.6%。
全市完成客运量477.6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51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4165.28万吨,货物周转量56.43亿吨公里。节能环保公交车566辆,通村客运车辆402辆,干线公路优良里程1475公里,优良路率88.0%。县乡实现年均优良里程1945.80公里,其中:县级里程935.23公里,优良率为47.2%;乡级里程1010.57公里,优良率为50.5%。境内等级公路里程1.91万公里,境内高速公路1095公里。
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5.89亿元,增长10.9%,邮政函件业务7.56万件,包裹业务0.94万件,快递业务量2222.76万件,快递业务收入3.41亿元。
电信业务总量24.68亿元,增长20.5%。年末移动电话基站2.48万个,其中5G基站4657个、4G基站1.74万个。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43.7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4.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99.49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6.03万户,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94.97万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53.05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363.48万人,手机上网人数299.39万人。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市项目和农户)比上年下降2.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9.6%。从行业看,畜牧业投资增长6.3%、采矿业投资增长12.0%、制造业投资增长4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6倍;从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1%,民间投资下降18.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0.9%。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6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92.35亿元,增长7.0%。
从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6.43亿元,增长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9.20亿元,增长7.0%。
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405.17亿元,增长8.1%;餐饮收入40.46亿元,增长1.2%。
据宝塔区调查点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八大类呈“七升一降”:居住上涨1.0%、交通和通信上涨3.3%、医疗保健上涨1.6%、教育文化娱乐上涨3.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食品烟酒上涨2.0%、衣着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下跌0.4%。
七、旅游
2022年全市52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旅游人数560.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43家;星级宾馆40家,其中4星级宾馆10家、3星级宾馆29家、2星级宾馆1家。
八、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7.38亿元,增长2.2倍。其中,进口16.44亿元,增长2.9倍;出口0.93亿元,下降19.5%。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42个,总投资2819.58亿元。新签合同项目534个,总投资940.04亿元。开工建设项目531个,到位资金574.94亿元。本年累计建成项目442个,续建项目162个;全年招商引资项目总到位资金846.18亿元,增长18.7%;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8857万美元,增长43.0%。
九、财政和金融
全市财政总收入578.59亿元,增长3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0.45亿元,同口径增长28.3%;财政支出477.38亿元,增长14.5%。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96.29亿元,增长17.6%,比年初增加343.0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24.19亿元,增长9.6%,比年初增加141.9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02.16亿元,下降17.3%;中长期贷款1222.43亿元,增长19.6%。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139.32亿元,增长27.8%。
全市拥有各类保险机构33个,其中:财险机构18个,寿险机构15个。全年完成原保险保费收入47.41亿元,增长5.7%,其中:财险业务收入14.12亿元,增长1.6%;人身险业务收入33.29亿元,增长7.5%。全年赔付支出17.42亿元,下降3.4%,其中:人身险业务赔款及给付8.46亿元,增长44.6%;财险赔款支出8.95亿元,下降26.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各类中小学347所,其中:普通中学111所,普通小学236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4.97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21.8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484人。幼儿园504所,在园幼儿8.69万人。
全年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99项,登记市级科技成果58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13.38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36户,科技人才智库人数562人;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7户,科技创新研发平台105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102个。全年授予专利权1311件,有效发明专利74件;发放知识产权相关资料5.5万份,接待群众咨询1200人次。
十一、文化、档案、广电、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站)14个、公共图书馆14个。全年《延安日报》订阅量4.3万份、发行351期。电视台共播出电视新闻2.12万小时;共播广播新闻5.34万小时。学习强国——延安学习平台订阅量1049万人、阅读量5.3亿人次;自“我是延安”APP上线运行以来,累计下载量1288.86万户,累计发稿量4.58万期。电影公益放映2.35万场次,行政村放映覆盖率100%。全市广电网络县、乡镇覆盖率达100%,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5.1万户,其中当年新发展0.3万户。全市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7%,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7%。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356个(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医院、卫生院215个;床位1.56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1.4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7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1万人。全市拥有村卫生室1742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443人。全市共接呼救电话2.4万次,出动急救车辆2.4万辆次,接回伤病人员1.7万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1.7%。
全市拥有体育场馆30个,建成全民健身广场704个,建立了125个全民健身辅导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6282人。全市范围内建成了375条全民健身路径、240个晨晚练点,为群众健身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98万人。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网点420个,共销售体育彩票4.97亿元,筹集公益金2027.72万元。
十二、生态环境保护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量1744.25公顷,增长21.8%。其中基础设施用地1430.85公顷,增长52.1%;工矿仓储用地191.31公顷,下降13.4%;房地产用地122.09公顷,下降54.8%。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4.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8.59万亩。全民义务植树811.7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3.07%。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达到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
全年水资源总量13.35亿立方米,总用水量3.19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0.9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08亿立方米,农业用水1.01亿立方米。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01.74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336.73平方公里。
全市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光照偏少。平均气温10.4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9天。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播报365次,延安环保信息网发布各类信息2105条,空气质量达标(AQI<100)天数达325天。
十三、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就业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69元,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38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7元,增长6.9%。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9:1,较上年缩小0.07个百分点。
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3.5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7.7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5.4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26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1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5.76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7.0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6.57万人。
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3个,拥有床位850张;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数(包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1637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46个;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床位1.40万张,其中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1.34万张。全年城市低保对象1.27万户、2.44万人,保障标准为610元/月;农村低保对象4.32万户、8.83万人,保障标准为5400元/年。
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英文缩写统称为GDP。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通常被用作反映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程度。调查范围主要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等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
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注:1.本资料数据为初步统计或月快报数据;
2.生产总值、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单位;
6.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7.教育、卫生、旅游、交通邮电、财政、金融等部门数据由部门提供;
8.2022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依据中省规定考虑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的计算结果;
9.由于小数点位数保留的原因,个别指标分项加总与合计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