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选择区域:>>>

二〇一四年,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全州切实落实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和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分类推进、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州、生态立州、开放兴州发展战略,着力投资拉动、产业支撑、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州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实现平稳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增长。201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314.3亿元,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3亿元,增长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3%;第二产业增加值693.4亿元,增长1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1%;第三产业增加值367.6亿元,增长6.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6%。人均GDP达到28556元,比上年增长7.8%。三次产业比重为19.3:52.7:28.0。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47.4亿元,增长10.0%。其中,一产业增加值87.0亿元,增长4.5%;二产业增加值471.1亿元,增长11.8%;三产业增加值189.3亿元,增长7.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7%。

居民消费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涨1.8%。居民生活消费八大分类指数呈“五升三降”的态势,其中食品类上涨2.8%,衣着类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4%,居住类上涨3.0%,烟酒及用品类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5%。

工业品出厂价格。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2.6%,其中:轻工业产品上涨1.0%,重工业产品下降3.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2.7%。

二、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16.8亿元,增长4.7%。

种植业增产增效。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4万公顷,增长0.4%,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67.6%;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08.2万吨,增长0.6%,平均亩产299公斤。主要经济作物中,油类作物产量4.4万吨,下降1.8%;烤烟产量13.4万吨,下降4.5%;蔬菜产量258.9万吨,增长6.5%;园林水果产量114.7万吨,增长11.5%。

生态建设顺利推进。巩固和扩大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果,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83万公顷,其中: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733公顷,年末全州森林覆盖率达43.0%。森林保护工作继续巩固,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0.12‰以下,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100%。

畜牧业稳步增长。全年出栏肉猪499.7万头,增长2.0%;羊出栏288.4万只,增长2.9%;牛出栏29.3万头,增长5.3%;家禽出栏1676.7万只,增长4.4%。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5.7万吨,增长2.6%,其中猪肉产量34.6万吨,增长2.0%;羊肉产量4.9万吨,增长3.5%;牛肉产量3.3万吨,增长5.7%;家禽肉产量2.5万吨,增长5.0%;牛奶产量4.6万吨,增长4.6%;蚕茧产量2.5万吨,增长2.5%。实现畜牧业产值165.5亿元,增长4.4%。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累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0万公顷,新增0.1万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6万吨,增长2.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11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0.0亿元,增长1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60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3%,销售产值增长5.7%。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产量10028.5万吨,增长9.2%;铜选矿金属量7.6万吨,下降6.2%;铅选矿金属量21.9万吨,下降26.3%;锌选矿金属量25.3万吨,下降28.1%;磷矿石(折含P2O30%)产量399.3万吨,下降1.1%;发电量867.9亿千瓦小时,增长95.3%。成品钢材产量348.0万吨,下降4.7%;水泥产量441.8万吨,增长0.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7.8亿元,增长2.9%;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120.2亿元,增长62.4%;利税总额为200.9亿元,增长41.8%。企业总资产贡献率10.5%,流动资产周转率3.1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10.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3.2%,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亏损额20.0亿元,上升14.4%;产销率96.2%。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3.4亿元,增长5.2%。全州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35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2.1亿元,增长11.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以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项目为重点,增强投资拉动。年末全州施工项目达到93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45.9亿元,比上年增长7.2%。

在投资构成中,第一产业投资12.7亿元,增长45.7%,第二产业投资534.7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投资498.5亿元,增长12.5%。基础设施投资156.4亿元,增长31.0%,产业投资508.3亿元,下降0.4%,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235.6亿元,增长16.1%,其他投资126.5亿元,增长1.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53.4亿元,增长20.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9.1亿元,增长8.4%。

主要行业中,农林牧渔业投资17.5亿元,增长15.5%;采矿业投资57.2亿元,下降15.5%;制造业投资70.4亿元,下降21.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05.7亿元,增长1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7.5亿元,增长52.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8.6亿元,增长0.1%;教育业投资18.0亿元,增长134.7%。

全年投产项目达到56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达到60.5%。新增固定资产808.7亿元,增长48.6%;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77.3%。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在国家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的政策效应下,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商品零售额378.1亿元,增长13.0%;餐饮收入69.7亿元,增长11.5%。

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零售额为331.3亿元,增长13.0%;乡村市场零售额为116.5亿元,增长11.9%。

批发零售贸易业。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完成销售总额794.6亿元,增长14.7%,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64.1亿元,增长12.2%;零售业销售额430.5亿元,增长17.0%。

深入实施资源聚合型和精品带动型旅游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165.6万人次,增长10.5%;旅游总收入189亿元,增长36.7%;旅游外汇收入36万美元,增长113.2%。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广泛开展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推进区域合作,不断拓宽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9个,协议引进资金798.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65.2亿元。

全年出口创汇8233万美元,增长6.2%。

七、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928公里,增长20.9%,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8619公里,增长26.9%,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1124087万吨公里,增长13.7%,旅客周转量249333万人公里,增长10.7%。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州邮政通讯企业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31亿元,增长11.1%。年末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29.2万户,增长13.8%;公网电话用户达349.29万户,增长3.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6.25万户,增长0.2%,移动电话用户313.04万户,增长4.1%。全州电话普及率达到75.89%,比上年提高2.19个百分点。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60.1亿元,增长6.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12.3亿元,增长2.1%,其中:税收性收入65.6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支出完成365.9亿元,增长9.9%。

金融。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88.67亿元,增长9.0%。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65.43亿元,比上年净增79.96亿元,增长13.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2.14亿元,增长0.3%;中长期贷款余额438.96亿元,增长12.3%。

年末全州证券经营机构2个,全年证券交易额464.2亿元,增长40.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国策,“两基”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提高,深入实施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彝区、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年末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655所,在校学生数83.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2.67万人,比上年增加1.98万人;专任教师4.35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

基础教育。年末全州小学学校数1428所,招生10.22万人,在校学生54.01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7%,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98.1%。普通中学209所,招生8.9万人,在校学生25.1万人。

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和技术职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1.1万人,职业高中11所,在校学生1.78万人。

高等教育。西昌学院本年度招生4270人,毕业3754人,在校学生1550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614人。

科技研究和应用。州级各部门全年共承担科研项目132个,其中省部级项目30个,获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16个,藏书量78.37万册,文化馆18个,乡镇文化站603个,博物馆7个,文物保护机构16个。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加强。全州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2.67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2.29%,广播人口覆盖率81.43%。

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发展。全州出版地方报纸彝、汉文版三种,发行量(1284)万份;出版地方杂志彝、汉文版两种,发行量7300册。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推进,参合农民392.7万人,参合率达98.99%,统筹支出医疗费用补助(含家庭帐户支出)13.56亿元,增长5.1%。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1131个,病床位19669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496人,其中:执业医生6267人,护师护士6865人。在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妇幼保健站18个,拥有卫生防疫技术人员928人,妇幼保健技术人员563人;乡镇卫生院615个,拥有执业医生1728人。

十一、人口

据公安人口统计,全州年末户籍人口511.78万人,增长1.06%。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82.34万人,占总人口的55.2%;彝族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51.74%。全年出生人口6.76万人,出生率为13.28‰;死亡人口2.44万人,死亡率为4.79‰。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9元,增长8.8%,人均消费支出16525元,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8264元,比上年净增905元,增长12.3%,农民消费支出5456元,增长26.6%。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稳定增长。全州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686亿元,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储蓄余额466亿元,增长7.5%;农村居民储蓄余额220亿元,增长14.6%。

社会保障就业事业进一步推进。年末全州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5.66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34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

社会福利与救助力度加大。城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7.79万人,保障金支出1.96亿元;农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55.76万人,保障金支出6.34亿元。全州共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80个,床位数11182张。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凉山州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