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选择区域:>>>

2014年,面对全国、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工业强攻战、城市建设攻坚战、招商引资大会战,全市经济在新常态下,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1629754人,比上年末增加1029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015011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2.28%,比上年末提高1.23个百分点。全市出生人口21315人,出生率为13.12‰;死亡人口10186人,死亡率6.27‰;自然增长率6.85‰。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8.2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2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28.91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254.06亿元,增长7.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4%。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7.0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9.2%

   

  就业人员继续增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8万人。年末城镇就业率为96.5%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6%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01.52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15亿元,增长11.4%。在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81.42亿元,增长13.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4979公顷,比上年增加560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066公顷,增加4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4836公顷,增加752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020公顷,增加7公顷。

   

  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629163 吨,比上年增加8596吨,增产1.4%。其中,夏粮产量5185吨,增产4.9%;早稻产量184749吨,增产1.6%;秋粮产量439229吨,增产1.3%。全年谷物产量593889吨,比上年增产1.4%。其中,稻谷产量584401吨,增产1.4%;小麦产量181吨,增产79.2%;玉米产量8531吨,增产4.5%

   

  全年棉花产量1805吨,比上年增产3.0%。油料产量36986吨,增产5.7%。糖料产量46737吨,增产4.3%。茶叶产量6630吨,增产5.7%

   

  全年肉类总产量61023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猪肉产量47916吨,增长2.5%;牛肉产量2550吨,增长2.0%;羊肉产量222吨,增长4.7%;禽肉产量9604吨,下降2.6%。禽蛋产量9762吨,增长0.8%。牛奶产量207吨,增长91.7%。年末生猪存栏37.79万头,下降1.5%;生猪出栏58.39万头,增长2.5% 

   

  全年水产品产量32886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9037吨,增长5.7%;捕捞水产品产量3849吨,增长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7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3.06亿元,增长11.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7%,集体企业下降12.6%,股份制企业增长1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0%,私营企业增长8.9%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9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六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179.24亿元,增长11.3%;陶瓷工业实现增加值42.90亿元,增长12.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5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利税总额91.52亿元,增长8.2%。利润总额46.42亿元,增长0.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42亿元,下降21.1%;集体企业0.25亿元,下降28.5%;股份制企业27.54亿元,下降3.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06亿元,下降13.1%;私营企业16.13亿元,增长12.6%

   

  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6.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2.64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民间投资503.54亿元,增长15.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0.9%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6.54亿元,比上年增长99.0%;第二产业投资457.02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投资158.98亿元,增长26.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97亿元,比上年下降13.3%。其中,住宅投资30.52亿元,下降8.9%;办公楼投资0.87亿元,增长825.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49亿元,下降38.9%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0.80亿元,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08亿元,增长12.4%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9%;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1.6%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有升有降。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8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0.1%。其中,出口7.58亿美元,下降30.8%;进口0.26亿美元,增长1.3%。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7.32亿美元。生产型出口总额7.02亿美元,增长15.5%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市新签合同外资项目18个。合同外资金额2.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8%。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增长10.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较快增长。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156万吨,比上年增长12.0%。货物运输周转量41.50亿吨公里,增长9.8%

   

  全年客运总量20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客运周转量11.03亿人公里,增长27.4%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3.62万辆,比上年增长16.9%。其中货车1.69万辆,增长4.9%;客车11.75万辆,增长19.0%

   

  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2585.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境外旅游人数36.96万人次,增长15.1%。旅游总收入200.87亿元,增长31.9%;其中,旅游创汇1.37亿美元,增长20.6%。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2%

   

  八、金融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47.12亿元,比年初增加74.63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44.25亿元,比年初增加74.1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5.48亿元,比年初增加62.79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3.76亿元,增加63.20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7元,比上年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25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69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82元,增长11.1%

   

  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27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6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52.3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基金征缴总额6.3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98万人,城镇就业率为96.5%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生升学率81.93%。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6.49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73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0.78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62万人。全市专任教师1.6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专任教师0.16万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0.7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55万人。

   

  全年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演出642场次,观众334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共5个,藏书84.4万册。

   

  卫生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年末拥有卫生机构1090所,其中医院30所;拥有病床7176张;卫生工作人员109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218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46人,注册护士3372人。

   

  全年县及县以上各级体委举办运动会3场次,参加运动会运动员3239人次。全年在省级以上比赛获奖牌数450枚,其中金牌164枚,银牌145枚,铜牌141枚。

   

  十一、资源和环境

   

  森林覆盖率65.07%;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94.4%;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65.8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8%;其中,工业能源消耗总量275.04万吨标准煤,增长3.9%。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3.6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40%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中人口数据为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的常住人口数,与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数口径不同。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数据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肉类、水产品产量等数据来自农业局;进出口、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商务局;交通运输等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发展委员会;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数据来自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卫生数据来自卫计委;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城乡居民收支、物价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景德镇调查队;城镇新增就业、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林业局;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空气环境质量数据来自环境保护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