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5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9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7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126.41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比重为24.7:39.4:35.9。产业结构开始向“二、三、一”方向转变,并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总体发展趋势。按抽样调查人口计算,人均GDP7466元,比上年增长12.4%。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7%,其中服务价格下跌1.8%。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2.2%,居住类上涨5.5%,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1%,娱乐教育类下降3.4%,其他类基本持平。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
年末全社会就业人员2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3万人。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28.58万人。分三次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吸纳就业人员133万人、38万人和73万人。城镇就业人员59.79万人,新增加3.6万人,其中“4050”再就业264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240人,登记失业率3.81%。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占GDP的比重为9.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51亿元,增长15.0%,税收收入11.91亿元,增长12.8%,占一般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8.1%。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58.62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45亿元,可比增长3.4%,实现增加值86.90亿元,可比增长3.2%。全市共有213个乡镇政府,乡村总户数90.34万户,乡村总人口374.59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09.79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87.29万人,外出(离乡)的从业人员70.77万人,其中出省从业的58.51万人。全市2500个村委会通汽车,623个村委会接通自来水,分别比上年增加10个和220个。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2.9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全年粮食产量314.75万吨,比上年增加13.43万吨,增产4.5%;油料产量11.34万吨,增产2.6%;药材产量1.33万吨,增产0.6%;蔬菜产量125.22万吨,增产1.5%;瓜果产量18.00万吨,减产7.64%;全市生猪出栏259.25万头,减产5.7%;出笼家禽3289.77万羽,减产16.6%;全年出售和自宰肉用牛33.99万头,增长26.26%;牛肉产量3.13万吨,较上年增长23.56%;年末牛存栏83.54万头,增长2.4%;全年水产品产量14.79万吨,增长6.2%,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3.62万吨。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86.63万千瓦,增长20.74%,其中:农用排灌动力80.64万千瓦,增长17.00%。拥有农用运输车辆1.42万辆,增长22.5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分别达到295.90千公顷和41.27千公顷;农村用电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6.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4%,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1%,拉动经济增长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0.77亿元,同比增长29.0%,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同比提高26.8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达到97.65%,同比加快0.4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1.09亿元,其中利润总额9.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8%和65.5%。
全市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7.99亿元,增长19.2%,实现工业总产值200.56亿元,增长46.4%,吸纳从业人员16.44万,增长14.0%,实现利税总额19.30亿元,增长36.6%。
全市工业用电17.50亿度,增长24.4%。其中,规模工业用电量14.15亿度,增长28.7%,规模工业中非国有企业用电13.26亿元,增长30.5%。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0.3亿元,增长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城镇投资129.26亿元,增长12.4%;农村投资6.63亿元,增长26.7%。全年施工项目895个,新增固定资产68.70亿元。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35.92亿元,比上年增长6.2%。第一产业投资1.17亿元,增长35.8%;第二产业投资60.55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投资67.54亿元,增长11.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商品房施工面积494.67万平方米,增长37.5%,其中,住宅投资433.57万平方米,增长55.4%。商品房竣工面积109.19万平方米,增长15.6%。商品房销售额20.29亿元,增长41.0%,其中,期房销售额为12.04亿元,所占比重为59.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68亿元,增长16.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3.60亿元,增长14.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6.14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36亿元,增长12.2%;其他行业零售额2.78亿元,增长16.0%。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化妆品类比上年增长2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3.6%,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15.6%,五金电料类增长33.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6.4%,粮油类增长10.2%。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09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2%。其中,出口10432万美元,增长14.84%;进口496万美元,下降64.6%。
全年引进内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8个,合同引资65.2亿元,实际进资57.3亿元,增长36.1%;引进外资项目104个,合同金额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8亿美元,增长16.0%。
七、交通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43197辆,比上年末增加2130辆,增长5.2%。其中私人汽车达到21580辆,比上年末增加3747辆,增长21.0%。
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5.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9%。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0%。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7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国内旅游收入40.43亿元,同比增长17.6%。
八、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0.4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62.38亿元,同比多增10.29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4.59亿元,比年初增加14.28亿元,同比多增4.96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5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6.95亿元,比上年增长7.6%;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40亿元,增长18.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44万人,在校生1.66万人,毕业生0.4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42万人,在校生2.62万人,毕业生0.7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09万人,在校生8.75万人,毕业生3.13万人。初中招生6.56万人,在校生2.04万人,毕业生6.99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07万人,在校生37.78万人,毕业生6.4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2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84万人。
全年申请专利147件,比上年增加16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艺术馆14个,图书馆13个,博物馆13个。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23所,其中医院42所,农村卫生院223所,卫生防疫站14所。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7万人,其中农村卫生院拥有3916人。全市拥有病床床位9085张,其中农村卫生院拥有2978张。全市122.49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加65.87万人。
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展。全年举办各级运动会177次,9.57万人参加运动会,在省级比赛中113人获优秀以上荣誉。国家体育锻炼达标数为50.65万人,等级运动员的发展人数7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72.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46万人,出生率为13.72‰;死亡人口2.83万人,死亡率为6.00‰;自然增长率为7.72‰。全市城镇化率为33.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比上年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增长10.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8.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5%;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为34.76平方米和24.61平方米;全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242元,比上年增长8.2%。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4.6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7.8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9.6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20.02万人,增加2.3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18.1万人,增加502人。
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1036万元,总支出49772万元。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1907人,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46个,民政部门办的社会福利单位16个。全年9.88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1.70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十二、资源、环境
全市拥有14个环境监测站,建成噪声达标区7个,噪声达标面积14平方公里。全年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22528.5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87.22%,工业重复用水率36.77%。全市重点流域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二类水质标准,与上年相比总体上保持稳定;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到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二级标准,与2005年相比,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变化不大;中心城区酸雨(PH值≤5.6)频率为93.4%,比上年下降了1.5%,PH年均值为4.28,比上年上升了0.04,酸雨污染仍然严重;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8.2分贝,达到4类标准,噪声值比上年下降了3.0分贝,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8分贝,达到2类标准,属轻度污染,噪声值比上年下降了1.1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3万公顷,退耕还林5681公顷,比上年增加4021公顷。全市已建立29个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达6.62万公顷;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10个,面积8.96万公顷;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29个,鸟类环境生态中心1个。
全年(中心城区)平均降水量1624.7毫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总用水量25.39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562亿立方米,城市环境用水0.018亿立方米,生产用水23.811亿立方米,在生产用水中一、二、三产用水分别为18.869、4.859、0.083亿立方米。
注:
1、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人口数为人口年度变动抽样调查数。
6、公报数与年鉴数不一致时,以年鉴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