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选择区域:>>

2014年,全县上下大力实施“三步走”战略,深入推进“园区大发展、城区大建设、山区大变化、民生大改善”四大举措,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16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5.61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72.66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1:45.4:43.6。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22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76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7.18万人,在外务工总收入25.13亿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7%,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

二、农业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6.04千公顷,下降1.5%;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8.23千公顷,增长1.6%;油料种植面积6.04千公顷,增长0.2%;蔬菜种植面积12.67千公顷,增长1.5%;玉米种植面积11.18千公顷,增长4.2%;烤烟种植面积2.58千公顷,增长1.4%;水果种植面积8.72千公顷,增长0.6%。全县粮食总产量24.21万吨,增长2.5%;稻谷产量16.75万吨,增长2.4%;油料产量1.12万吨,增长7.5%;玉米产量4.45万吨,增长3.1%;蔬菜产量31.6万吨,增长9.3%;水果产量7.22万吨,增长4.3%;烤烟产量0.67万吨,增长1.5%;肉类总产量5.83万吨,增长1.9%;禽蛋产量0.42万吨,下降0.2%。水产品养殖面积0.99千公顷,增长6.5%;水产品产量0.68万吨,增长4.6%。全县出栏生猪68.35万头,增长2%;出栏牛2.66万头,增长2.7%;出栏羊2.57万头,增长4%;出笼家禽431.54万羽,下降3.5%。

年末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3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12家。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73.98亿元,增长19%;带动基地总产值12.43亿元,增长29.4%。休闲农业经营收入8.64亿元,增长23%。年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6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13个,专业合作社成员4.82万人。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116处,投入资金6.01亿元,完成土石方880万立方米,投工投劳569万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座。有效灌溉面积17510公顷,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8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4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8.03万千瓦。

全县新建农村沼气池256口,解决5.7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通电话自然村3个,通宽带行政村15个,改造行政村配电网14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73.09亿元,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5.4%,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9%;按行业分,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1%,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下降2.2%。

工业产品产量中,铅精矿含量6.73万吨,增长2.3%;锌精矿含量3.36万吨,下降2.2%;锡精矿含量0.46万吨,增长24.2%;钨精矿含量0.66万吨,增长19.4%;水泥149万吨,增长36.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0.8亿元,下降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5.4亿元,下降4.4%;2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利润增长的行业9个。

全县年末资质建筑企业4个,建筑业总产值4.81亿元,增长10.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0.66万平方米,下降8.5%;房屋竣工面积18.23万平方米,下降3.4%;商品房销售面积17.72万平方米,增长30.4%;商品房销售额6.09亿元,增长5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284个,投资亿元以上施工项目34个,重点建设项目44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7%,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6%,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4%。

全县基础设施投资39.94亿元,增长13.2%。民生投资1.56亿元,增长420.5%。生态环保投资19.19亿元,增长27.7%。工业技改投资55.38亿元,增长44.9%。房地产开发投资2.85亿元,增长31.4%。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7亿元,增长13%。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4.48亿元,增长27%;零售业零售额54.52亿元,增长12%;住宿业零售额0.64亿元,增长17.2%;餐饮业零售额4.63亿元,增长12.6%。按地域分,城镇零售额45.06亿元,增长14.1%;乡村零售额19.21亿元,增长10.5%。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其中,食品类上涨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5%,居住类上涨1.7%,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3%,衣着类与上年持平。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5539万美元,增长0.5%。其中,外贸出口总额4206万美元,增长19.4%。从贸易出口方式看,加工贸易出口3662万美元,增长35.5%。

全年签约内资项目77个,实际到位内资29.39亿元,增长15.6%;签约外商投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增长14.2%。

年末4A级旅游区1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7.38万人次,增长19.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87亿元,增长18.6%。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18亿元,增长9%。公路客货运周转量366722万吨公里,增长21.8%。年末公路线路里程2154.7公里,其中,县乡公路里程2041.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13.1公里。年末境内铁路里程127.2公里。全年改造县乡公路47.2公里,新建乡镇通村水泥路46.7公里。通车行政村342个,农村通村公路通畅率100%。年末汽车保有量56936辆,其中,道路客运车484辆,城市客运车83辆,载货汽车5302辆。

年末邮政支局11个,邮政代办所11处。全县邮电业务总量3.17亿元,增长7.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4亿元,增长10.4%;电信业务总量2.83亿元,增长6.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万户。邮政函件21.35万件,邮政包件0.83万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公共财政收入17亿元,增长1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1亿元,增18.6%;上划中央收入3.95亿元,下降1.3%;上划省级收入1.04亿元,增长15.2%。税收收入10.05亿元,增长7.9%;非税收入6.95亿元,增长21.6%。全县财政支出30.56亿元,增长15%。其中,环保支出1.23亿元,增长15%;农林水支出4.03亿元,增长8.7%;科学技术支出0.33亿元,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4亿元,增长0.3%;医疗卫生支出3.15亿元,增长8.3%;教育支出6.07亿元,增长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8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3.17亿元,增长10.5%。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8.06亿元,下降4.3%;个人存款余额103.49亿元,增长15.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9.06亿元,增长29.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51亿元,增长30%;中长期贷款余额44.53亿元,增长29.8%。

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1家,全年证券交易额106.6亿元,增长63%。

年末保险业务机构12家,全年保费收入2.62亿元,增长25.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9亿元,增长29.8%;人身险保费收入1.33亿元,增长21.8%。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0.99亿元,增长11.4%,其中,财产险赔款0.55亿元,增长43.8%;人身险给付0.44亿元,下降11.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年末义务教育合格学校86所,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5.34亿元。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9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94人,毕业生127人;普通高中招生2558人,毕业生2060人;初中学校招生9408人,毕业生5869人;普通小学招生10506人,毕业生9718人;特殊教育招生18人,在校生3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929人。年末民办学校14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9718人。

全县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09亿元,增长43.1%。全年各类科技成果1项,专利申请14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件;专利授权10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件。

全年开展食品质量监督抽查358批次,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定期抽查48批次,工业品定期抽查合格率94%。新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个。年末全县各类气象台站1个,自动观测点27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年末农家书屋371家,乡镇综合文化站27个。全年送戏下乡72场。年末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纪念馆1个。年末拥有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数7.68万户。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5.43%,有线电视入户率47.5%。全年送电影下乡4164场。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552个,其中,国有医院2个,乡镇医院23个,民办医院1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农村卫生室493个,个体诊所30个。全县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监督检验技术人员14人。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511人,其中,执业医师889人,注册护士1022人。医疗机构床位数2942张,其中,县级医疗机构床位数920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904张。

年末全县体育场(馆)342个,其中体育馆1座。全县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8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3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36个。全县达到等级标准运动员人数19人,等级裁判员82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8%。全年发行体育彩票461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7469.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100%。批准建设用地152.3公顷,建设占用耕地65.6公顷,补充耕地237.6公顷,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率100%。各类矿产42种,已探明储量矿产28种。

年末中小型水库134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塘坝14881座。全县水库蓄水总量2668万立方米,总用水量19695万立方米,蓄引提总水量20285万立方米。全年平均气温19.6度,平均降水量1175.4毫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16公顷,荒山造林面积3683公顷,退耕还林面积16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667公顷,育苗面积12公顷。年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833公顷。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7560公顷,成灾面积2773公顷,绝收面积1240公顷。森林覆盖率60.57%。

全县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起,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7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2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1.5人。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4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0.7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8.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38万人,乡村人口34.5万人。城镇化率41.4%,比上年提高1.84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12.59‰,人口死亡率5.67‰,人口自然增长率6.92‰,符合政策生育率80.5%。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673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77人。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5元,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9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34元,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33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818元。

年末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907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65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118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8626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2388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9036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073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07435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635人。

年末全县敬老院22所。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265张,收养各类人员1108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11346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3765万元,城镇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69元,城镇低保覆盖率5.47%。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24236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3695万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32元,农村低保覆盖率5.91%。

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9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5个。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545万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565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05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28万元。新建保障性住房1399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599套,城市棚户区改造800套。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计算公式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口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