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汝城”的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加压奋进,凝心聚力、积极作为,确保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33055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8502万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2998万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121555万元,增长16.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5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9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5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56元,增长15.9%。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28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7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4824人,实现劳务收入5.7亿元。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市场等瓶颈因素依然较重,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创新能力不够强,第三产业比重不高,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比较艰巨,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需健全和完善城乡发展壁垒有待进一步消弹,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762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117802 万元,增长6.2%;林业产值17774万元,增长4.9%;牧业产值54815万元,增长4%,渔业产值771万元,增长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00万元,增长3.8%。全年粮食总产量192327吨,下降3.8%,油料产量6324吨,增长4.8%;水果29779吨,增长15.4%;蔬菜191473吨,增长4.2%。全年牲猪出栏30.1万头,增长73.1%;家禽出笼62.6万羽,增长4.3%;禽蛋产量1657吨,增长5.2%;水产品产量820吨,增长0.3%。全县有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45303万元,增长51.9%,实现销售收入43683万元,增长59.2%。
农业基础设施继续改善。投入8833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水利工程1961处,修复水毁工程788处。投资1228.5万元启动实施文明水库等七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2.39万千瓦,增长15.1%。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完善县乡公路建设38.8公里,新建成通村水泥路158.8公里,建设农家书屋150家,新建农村沼气池549口,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3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7个,新增通宽带行政村11个,解决1.64万人的农民安全饮水问题,改造农村危房2051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05330万元,增长1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6%,园区规模工业增长30.1%,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6.6%。按行业划分,采矿业增长16.8%,制造业增长18.1%,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458123万元,销售产值455843万元,产销率为9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1901万元,增长66.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钨精矿增长36.2%;人造板增长98.2%;水泥增长28.9%;钢材增长87.6%;铁合金增长58.3%。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668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全县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852万元,增长47.2%。房屋施工面积56.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6.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1791万元(不含高速),增长37.2%。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94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2%。
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全县列入市级重大建设项目78个,启动了长湖大道、绣衣路、吉祥路、储能路等17个重点工程建设。续建汝城大道、神农路、云头路等6个重点工程。已完成环城东路一期、垃圾处理场、环城北路、九塘江风光带、老城区路网改造、和平路西段、爱莲大道、九龙大道、和平路西段等重点工程建设。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78.5亿元,厦蓉、岳汝高速公路汝城段分别完成总投资的80.7%、65%。全面完成106国道汝广公路扩改工程,106国道汝桂段26.5公里二级公路扩改工程完成投资5250万元,占总投资的42.9%。
房地产投资总体平稳。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1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商品房销售旺势正强,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4807平方米,增长22.6%,销售额21307万元,增长67.3%。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169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全县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7.08万台(部),实现销售金额15189万元,发放补贴资金10256万元,有力拓展了农村消费市场。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有新突破。2011年,合同引进外资项目7个,直接利用外资2703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8.1%,比上年增长13.9%;内联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14776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3.7%,增长16.2%。完成外贸出口103万美元,增长10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28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年末全县公路里程 3723.3公里,其中国道59.922公里、省道101.63公里、县道 235.22公里、乡道430.245公里、村道1273公里、通组1624公里、专用公路10.102公里。全年公路客货周转量43034万吨公里,增长22.3%。
邮电事业势头良好。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787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362万元,增长13.3%;邮政业务总量1421万元,增长17.4%。
旅游业加快发展。2011年,在“生态汝城.魅力瑶乡”旅游文化经贸节的带动下,全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达190万人次,增长65.6%;旅游总收入8.7亿元,增长23.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64047万元,比上年增长4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584万元,增长56.4%,占总收入的46.2%;上划 “两税”29963万元,增长39.2%;上划省级税收4501万元,增长31.6%。
存贷业务保持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83064万元,比年初增加86178万元,增长17.4%。其中城乡储蓄存款391599万元,增长21.6%,比年初增加64782万元;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218840万元,增长15.3%,比年初增加2984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90384万元,增长4.7%,比年初增加4891万元。
保险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各项保费收入共11445万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64万元,下降3.8%,人寿险保费收入9381万元,增长5.6%。当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2154万元,增长59.8%,其中:财产险赔款908万元,增长20.7%,人寿险赔款1246万元,增长109.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3所,职业高中学校2所,小学123所,幼儿园86所。在校高中学生3637人,初中生11466人,职业高中学生604人,小学生32786人,在园幼儿数11717人(含农村学前班),各类专任教师2865人。全县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辍学率为0.137%;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97%,辍学率为1.01%。
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2件,省级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12项,申请专利55件,比上年新增5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0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汝城县图书馆向文化部、财政部争取赠书5950余册,省文化厅赠书2800余册,报刊杂志186种,省馆提供74000多种电子图书,图书馆藏书有7万册。深入农村开展送戏下乡“演艺惠民工程”,演出55场次,观众达11万余人次。共投资792万元新建成了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150家、21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建设。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县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997公里,有线电视用户2902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286户,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达14158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0.71万人,覆盖率达77.6%。完成了185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
卫生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所。卫生机构床位数983张,卫生技术人员73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329人,注册护士238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32.8万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0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16000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0个。
十一、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生态绿化全面推进。投入3.64亿元,完成人工造林77580亩,通道绿化713公里,育林抚育15万亩,封山育林40万亩,退耕还林9000亩,种植绿化大苗40万株。
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得到平衡。全年批准建设用地116.28公顷,建设占用耕地81.45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6.72公顷。补充耕地28.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21万公顷。
环境保护事业持续发展。依法清理关闭了3家小纸厂、2家小炼油等企业;依法对白泉小区内17家家庭作坊式小选厂实行了关闭取缔。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2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64.3分贝。
安全生产形势大有好转。2011年,亿元GDP事故死亡0.06人,每十万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人。
十二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全县总人口39.5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3.23万人,城镇化率为28.05%。人口出生率为13.57‰,死亡率为5.81‰,人口自然增长率达7.76‰。全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513人,发放奖励扶助金55.4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30人,发放扶助金5.22万元。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5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2525元,比上年增长18.7%,比上年增加3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5:1缩小为2011年的4.82: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25元,增长36.1%,恩格尔系数为56.37%;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7308元,增长12.1%,恩格尔系数为37.34%。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推进。全县城镇低保对象7610人,月人均补助240元,农村低保对象18185人,月人均补助100元,完成改扩建乡镇敬老院4所,完成灾民住房和农村安居房改造2051户,共发放救灾救济款365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达5.37%,收养各类人员774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个。
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县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8896人,新增参保人数1133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8910人;失业保险9617人,新增802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1943人;生育保险17311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1645人;工伤保险12435人,新增6253人。全年共征缴社保资金12148万元,增长8.6%。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