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

选择区域:>>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推进‘三城四化’,建设美丽汝城”的发展目标,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192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4352万元,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0207万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164727万元,增长1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2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29%,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6.1%、43.9%、5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569元,增长10%。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319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129400万元,增长1.6%;林业产值23965万元,增长9.9%;牧业产值57818万元,增长2.4%,渔业产值1018万元,增长1.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18万元,增长9.9%。全县粮食产量189612吨,下降2.9%,油料产量6892吨,增长1.9%;水果32378吨,增长13.6%;蔬菜214252吨,增长5.7%。全年牲猪出栏40.43万头,增长0.4%;家禽出笼62.36万羽,下降0.1%;禽蛋产量1695吨,增长1.2%;水产品产量714吨,下降0.4%。全县有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525万元,增长19%,实现利税737万元,增长15.9%,实现利润3956万元,增长23%。

全年争取并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25亿元,修建水利工程412处,改造灌溉面积5400亩,解决了2.3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村危房改造2262户,新建农村沼气池507口。完成农村通畅工程202.3公里,实施危桥改造16座,建成农村客运站2个、招呼站50个。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9.71万千瓦,增长1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3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36577万元,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园区规模工业增长13%,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2.7%。按行业划分,采矿业增长12.1%,制造业增长16.2%,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520022万元,增长16.3%,销售产值511058万元,增长15.1%,产销率为96.1%,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4218万元,增长24.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钨精矿20836吨,增长10.7%;铁矿石86.9万吨,下降12.8%,人造板4.8万立方米,下降4%;水泥14.99万吨,下降13.7%;钢材9.32万吨,下降4.7%;铁合金1.2万吨,增长20%。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县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2亿元,增长1.9%。房屋施工面积62.68万平方米,下降21.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65万平方米,下降3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54个,新开工项目116个,已投产项目119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4478万元(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4.8%。按产业分,一产业完成15972万元,下降39.6%;二、三产业各完成206549万元、291957万元,分别增长16.8%、63.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99861万元,增长88.7%;民生工程投资29571万元,增长674.9%;生态投资9429万元,下降6.2%;产业投资164570万元,增长47.6%;工业投资206549万元,增长42.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118万元,比上年增长39.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8412平方米,增长7.3%,销售额47513万元,增长69.6%。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2.7%。按城乡分,城镇73844万元,增长14.1%,乡村10884万元,增长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分别为9796万元、62204万元、1995万元、10733万元,分别增长11.1%、13%、14%、12%。

六、对外经济、旅游业

全年引进项目55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16个。全县直接利用外资51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5%;内联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213700万元,增长24.5%。完成外贸出口340万美元,增长68.3%。

2013年,全年拥有国家级旅游景区(点)3家,国家级4A旅游景区(点)2家。在自行车穿越九龙江大赛、魅力汝城摄影大赛、2013年中国(郴州)“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国际休闲旅游文化节闭幕式、2013年第五届中国汝城氾水山“红三角”帐篷节和第六届华南五省及港澳地区(汝城)汽车越野赛等节会活动的带动下,全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达353.12万人次,增长32.6%;旅游总收入16.06亿元,增长27%。

七、交通、邮电

全县境内拥有高速公路2条,共137.76公路,新增43公里。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5548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全年公路客货周转量65694万吨公里,增长14.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538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5226万元,增长8.4%;邮政业务总量1312万元,增长25.3%。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5.03万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10.3部/百人、58.9部/百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公共财政收入79428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公共预算收入39629万元,增长15.5%,占总收入的49.9%;上划中央收入33041万元,增长9%;上划省级税收6758万元,增长21.3%。各项支出保障有力,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6888万元,增长18.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分别增长2.9%、0.7%、25.5%、13.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1818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8%,比年初新增17.86万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558823万元,增长16.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52931万元,增长34.4%,新增贷款90312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62816万元,增长47.8%。

2013年,全县保险企业共有6家,新增1家。据统计,全年各项保费收入共103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41万元,增长21.5%,人寿险保费收入7174万元,增长6.5%。当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5507万元,增长69.4%,其中:财产险赔款1633万元,增长30.5%,人寿险赔款3874万元,增长93.7%。

九、教育、科技

全县拥有普通中学12所,职业高中学校2所,小学119所,幼儿园86所。在校高中学生4085人,初中生11555人,职业高中学生1175人,小学生34248人,在园幼儿数13551人,各类专任教师2654人。全县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4%。落实义务教育保险资金4738.67万元,增长18.2%,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09.43万元。

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0件,申请专利80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授权专利40件。签订技术合同4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208万元。

全县全年开展定期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48批次,工业品定期抽查合格率100%。新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个,新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7个。全县年末有各类气象台站1个,自动观测点25个,全年平均气温17.4摄氏度,降水量1488.3毫米。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3年,全县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纪念馆1个。争取省馆提供电子图书4万多册,文化休闲期刊1000多种,900多种国内出版的学术期刊以及大量的有声读物和视频资源。免费接待读者6万余人次,实现了图书流通7万余册。免费送戏下乡演出50余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668场,极大丰富了全县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年末全县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2167公里,有线电视用户310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1000户,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达14000户。广播综合覆盖人口31万人,覆盖率达93%,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1.26万人,覆盖率达93.8%。新建城市光纤小区及光纤入户“三网融合”1260户。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56个,其中: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22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175张,卫生技术人员96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639人,注册护士389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34.17万人,参合率达100%。

2013年全县新增全民健身路径11条,新建农民健身工程15个,城区全民健身场所焕然一新。组织开展全县女干部职工运动会、园区运动会、万人万米环城跑比赛、广场舞蹈比赛、第三届农民运动会、干部职工篮球赛、第五届“全民健身日”等活动,参加人数达6.5万人次。在省常规比赛中,全县取得3金3银4铜的好成绩。

十一、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2013年,全县实施了汝城大道、城市防洪一期等景观建设,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和县城周边可视范围内基本绿化,完成人工造林5.4万。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保护区面积19236公顷,活立木蓄积1045.8万公顷,完成造林面积2923公顷,退耕还林133公顷,封山育林33333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2.99%,比上年提升4.3个百分点。

全县共有耕地面积2689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2100公顷。批准建设用地105.66公顷,建设占用耕地64.34公顷。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43种,能源矿产3种,非金属矿9种,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处。实施省级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个,建设规模达1769.1公顷。

全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7.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2.9%,建成环境噪声点达标率10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339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14.1吨。

2013年,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起,死亡2人,万元GDP事故死亡0.05人/万元,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7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1.08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总人口39.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3.39万人,常住城镇人口10.42万人,城镇化率为31.2%。全年出生人口5319人,出生率为13.29‰,死亡人口2402人,死亡率为6‰,人口自然增长率7.29‰。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2元,增长10.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63元,比上年增长11.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2.33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83元,恩格尔系数为31.46%;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0842元,恩格尔系数为34.67%。

全县完成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所,完成灾民住房和农村安居房改造2262户,共发放救灾救济款510万元。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5个,城镇低保对象8223人,月人均补助257.7元,农村低保对象37028人,月人均补助139.5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554万元,增长26.3%,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49.3万元,增长24.6%,直接接收社会福利资金273.2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602套,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2544户。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4017人,其中职工27286人,离退休人员6731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4679人,新增10174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7879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93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947人,生育保险17315人,工伤保险14010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达9151人。2013年共征缴社保资金14609万元,增长2.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809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92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5、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口径、范围与上年有新的变化,主要包括:城镇范围由原来的市区和城关镇扩大到了县以下的建制镇和城乡结合区;指标口径城乡都有变化。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含从单位获得的实物、免费午餐和居民自有住房折算的租金等项目,同时转移性收入也要减去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等转移性支出,只计算净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主要因为打工时间较长的农民工计算为城镇常住人口而减少了参与平均的人口。此外,居民的房屋拆迁收入和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以及一次性、大额的转移收入不再纳入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