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州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县委十四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锚定建设凉山东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总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经统计局审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97022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增速全州排名第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703万元,增长2.6%,增速全州排名第9;第二产业增加值501412万元,增长5.5%,增速全州排名第14;第三产业增加值313111万元,增长7.9%,增速全州排名第8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个体、私营)实现增加值34904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495万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95855万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103698万元,增长8.7%。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98%。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4026.4万元,比上年增长2.6%。

种植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3958万亩下降1.74%。粮食总产量达到9.5878万吨,增长1.99%,平均亩产326.2公斤。主要经济作物中,油类作物产量1410吨,增长6.02%;烤烟产量35吨,下降14.6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9433.45吨,增5.10%;园林水果产量27349.35吨,增长10.74%。

生态环境。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469亩。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51.32%,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0.6‰以下,森林病虫害防治率100%。空气优良天数达364天,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畜牧业。全年出栏生猪14.7万头,同比下降7.24%;牛出栏0.7万头,同比下降10.24%;羊出栏11.2万只,同比下降17.14%;家禽出栏40.6万只,同比下降8.44%。肉类总产量(猪、牛、羊、禽)达14576吨,同比下降3%。其中:猪肉产量11426吨,同比增长0.63%;牛肉产量960吨,同比下降10.11%;羊肉产量1685吨,同比下降19.26%;家禽肉产量505吨,同比下降2.32%。实现畜牧业产值79363万元,同比下降9.8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8%,增速排名全州第2

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63380.78万元,同比增长10.1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42815.5万元,同比增长5%;利润总额96013.2万元,同比增长56%;应交增值税12248.2万元,同比增35%;利税总额117257.5万元,同比增长55%。

全县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有:磷矿(折含五氧化二磷)320.93万吨,同比增长357%;磷酸一铵(实物量)53.69万吨,同比下降3%;商品混凝土14.4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

建筑业。资质以上的建筑企业12个,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1.3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负增长。年末施工项目达到35个,比上年减少11个。全社会固定资产资比上年下降2%。

在投资构成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6.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5.8%;产业投资增长99.2%;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下降13.3%;工业技改投资下降85.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其他投资增长0%。

主要行业中,农林牧渔业投资下降41.5%;采矿业投资增长418.8%;制造业投资下降9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8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90.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5.5%;教育业投资下降11.7%。

全年投产项目达到34个,比上年增加8个,施工项目投产率为97.1%。

五、国内贸易

2024年,雷波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08亿元(含石油报刊),同比增长9.1%。

全口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方面,2024年,批发业销售额实现27.62亿元,同比增长19.3%,零售业销售额实现25.69亿元,同比增长6.5%,住宿业营业额实现0.48亿元,同比下降4.4%,餐饮业营业额实现2.88亿元,同比下降2%。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个,协议引进资金358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07000万元

七、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0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30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32365.11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7515.62万人公里。

邮电通讯业。邮电通讯业。邮政通讯企业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983.14万元。年末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6.6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3.00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1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证券

地方财政收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2957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税收性收入74514万元,增长1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9680万元,增长8.5%。

金融业。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1664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人民币贷款余额531705万元,增长21.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包含幼儿园)79所,在校学生5.465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1284万人。学校专任教师0.3217万人。

基础教育。年末共有小学学校66所,招生0.4957万人,在校学生3.313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1所,招生0.5494万人,在校学生1.6554万人;高中2所,招生0.2178万人,在校学生0.4964万人。

科技研究和应用。级部门全年共承担科研项目0个。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艺术。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全年演出202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88320万册。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21个,文物保护机构2个。

广播电视。有线电视覆盖用户10192户,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广播人口覆盖率60%。

卫生。全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226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3家,疾控机构1家,民营医院7家,个体诊所23家,乡镇卫生院19所,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158所。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222人,高级职称84人,中级职称247人,执业医师(助理)899人,注册护士1078人;病床数1560张。

十一、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2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8万人,乡村人口17.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7.86%。年末户籍人口29.68万人,增长0.8%。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8.37万人,占总人口的61.90%;彝族人口为18.12万人,占总人口的61.07%。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稳步增长势头,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7%,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7.1%。

社会保障。全县各险种的参保人数进一步增加: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939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29349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5705人、工伤保险34171人、失业保险19545人。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待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均发放5803人,月均发放金额1442.8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发放21490人,月发放金额398.1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月均发放2550人,月均发放金额1633.15万元。

社会福利与救助。1-12月累计保障城镇低保1.131万人次,累计发放资金706.7万元,累计保障农村低保39.4817万人次,累计发放资金14207.6万元。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对象现有3183人,1-12月累计发放3.6987万人次,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69.87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对象现有3174人,1-12月累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7705万人次,累计发放补贴资金425.966万元。全县城乡特困供养人员622人,其中分散供养532人,集中供养90人,1到12月累计保障6063人次,累计发放资金514.55万元。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农业、林业、对外经济、交通运输、邮政、财政、金融、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