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雷波经济社会发展砥砺奋进、崭新跨越、再创辉煌的一年。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围绕“乘势而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奋发求为,准确把握了时代前行的潮流和机遇,成功迎战了奋进途中的困难和风险,圆满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一、自然资源及基本情况
(一)地域情况:2010年全县幅员面积2932平方公里。年末实有耕地16262公顷,与上年持平。年降水总量为665.4毫米,增长了28.1毫米。年平均气温14.0℃比上年下降了0.4℃。年日照时数为1049.1小时,比上年增长了63.4小时。
(二)农村基层组织情况:45个乡,4个镇,281个行政村民委员会,1230个村民小组。全县共有8个社区居委员,其中锦城镇有三个社区居委会。
(三)人口:全县二O一O年末人口为254586人,比上年增加3456人,总人口中男性132165人,女性为122421人,性别比例为108:100。全县总户数年为69808户,平均每户3.6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为19740人,农业人口为234846人。少数民族22个,其中:彝族135500人,占总人口的53.2%,汉族117480人,占总人口的46.1%,苗族1297人,占总人口的0.5%。2010年常住人口为22.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7‰,死亡率为7.7‰,自然增长率为7.0‰。人口密度为86.83人/平方公里。城镇化率23.0%。
二、综合
2010年,经济运行高位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持续加。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86007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9354万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9117万元,比上年增长48.6%,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68847万元,比上年增长53.7%,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0270万元,比上年增长44.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7536万元,比上年增长7.5%。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28.9:43.4:27.7,调整为:24.2:52.1:23.7。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步趋于合理,工业、建筑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81.9%,其中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52.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2511元,比上年增加2999元,增长31.5%。2010年非公经济继续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40606元,比上年增长30.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2%,比2009年的47.1%提高了2.1个百分点。2010年工商企业期末总户数为3782户,同比增长5.3%,其中个体为3478户,同比增长5.8%,私营企业103户,同比增长13.2%;工商企业期末注册资金 102212万元,同比增长26.4%,其中,个体为2298万元,同比增长5.2%,私营企业1466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9.2%。民营经济完成税收3534万元,同比增长57.3%。
三、农业
二O一0年努力克服年初50年一遇的持续干旱灾害,通过抗旱救灾,夺取了大灾之年农业的稳产增收。着力抓好脐橙,青花椒,茶叶,莼菜,白魔芋,核桃,小水果,洋芋,芭蕉芋猪等产业的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13968万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8.8%,粮食总产量完成 92670吨,比上年增加2732吨,增长3.0%。猪牛羊肉产量23326吨,同比增长4.1%;出栏肉猪头数233881头,同比增长4.2%。
四、工业
2010年。全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重工业、兴工业、抓工业,工业经济增势强劲2010年全县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9500万元,同比增长76%,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52.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81981万元 ,比上年增长141.7%,利税总额完成46998万元,增长102.0%;其中:利润总额为27897万元,同比增长194.5%。全县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有:发电量32000万度,比去年同期下降6.7%。磷矿(P2O5)62.58万吨,同比增长27.9%;铅粉5203吨,同比增长11.4%;锌粉10062吨,同比增长19.3%;水泥133300吨,同比增长22.0%;精制茶105吨,同比下降46.4%。
五、固定资产投资
二O一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16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4389万元,同比增长33.4%,城镇新增固定资产112317万元,同比增长312.9%。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二0一0年我县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显著的是商业、餐饮、住宿和居民服务业发展更为迅速。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54892万元(包括州直统数),比上年增长27.4%,住宿和餐饮业销售额完成增加值6474万元,比上年增长10.2%。继2007年高速上涨使市场物价在2010年有所控制,基本保持平稳,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74%,农资价格总指数为102.28%。
2010年雷波县抓住溪洛渡水电站即将蓄水发电并形成高峡平湖这一旅游发展的战略机遇,及时、全面地启动了旅游开发。进一步细化景区旅游规划设计,完成了“两湖”民居点的建筑风貌和大海村旅游民居点设计,对“两湖”及黄琅镇周边控制区进行了打桩定界;启动了马湖景区2个星级厕所及旅游标识标牌的建设;引进了投资商合作开发经营金龟岛及孟获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巩固景区专项整治成果,强化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转变办节思路,按照“部门为主、面向社会”的方式,成功举办了2010年孟获文化旅游节,并邀请国家滑水队及世界冠军到马湖进行滑水表演。从5月起,在马湖景区实行了门票收费,实现门票收入82万元,增强了景区的自我造血功能。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8亿元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住宿业也同步发展,2010年拥有2个星级饭店,140间星级饭店客房。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201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085公里,投入7755万元开展了15.2公里的通乡油路和334.4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公路的通达能力和通达深度。2010年全县实现公路客运周转量530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9%。公路货运周转量完成851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3%。投入7755万元开展了15.2公里的通乡油路和334.4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公路的通达能力和通达深度。
交通运输高速发展的同时,电信和邮政也快速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664万元,同比增长5.3%。邮电业务总量完成6072万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完成5402万元,比上年增长7.7%;邮政业务总量完成670万元,同比增长22.0%。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包括小灵通用户)达12115户,增长2.2%。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0577户,同比增长13.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86938户,比上年增长29.7%,国际互联网用户达4991户,比上年增长44.2%。
八、财政和金融
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强化税收征管,实现了财税收入的较快增长。进一步加强了税收征管,坚持应收尽收,实现 了财税的稳步增长,全县财政和金融运行良好。
财政: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2400万元,同比增长57.4%,其中: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211万元,比上年增长51.2%。实现财政总支出79421万元,同比增长2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9421万元,比上年增长25.1%。
税收:2010年全县实现税收17960万元,同比增长47.4%。其中:国税完成税收5335万元,同比增长101.7%;地税完成税收12625万元,同比增长32.4%。
金融:金融事业健康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支持力度加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03003万元,较上年增长38.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达101653年增长30.5%,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3176万元,同比增长55.0%。其中农业贷款34726万元,同比增长144.3%。
九、教育、卫生
“两基”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提高,“十年行动计划”、校安工程等项目共投入资金2518万元,改造校舍19980平方米;民族教育、农村寄宿制教育加快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较快发展,顺利通过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教育督导评估,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年拥有65所小学校, 11所普通中学。小学在校学生总数为29945人,增长0.3%,其中女生13826人,占46.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7%,较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普通中学生在校生为10306人,同比增长了4.7%,其中女生4650人,同比增长了5.1%,占44.94%。初中升学率为率为45.1%。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中小学专职教师1557人,同比增长了0.3%。其中:初中专任教师564人,同比增长5.2%,小学专任教师993人,下降了2.4%。初中升学率为67.9%,同比提高了29.8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达到91.0%,同比提高了23.1个百分点。另外全县还拥有1个电影院,公共图书馆图书总量为65千册。比上年减少了7千册,同比下降9.7%。2010年广播电视实施“村村通”10026套,全县60%的村已实现了广播电视覆盖,重点项目、重大活动等专题宣传报道力度加大,新闻宣传报道州台采用率位居全州前列。
2010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重大传染病、重点疾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定点服务全面实行,县医院、保健站、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陆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计划生育奖扶力度,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符合政策生育率96.7%。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县医院医疗设备不断得到改善和更新。全县医院、卫生院数52所,床位数461张,同比增长0.4%。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409人,同比增长6.8,%,其中专业医生229人同比减少1人。2010年妇女儿童的权利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产妇住院分娩率为51.3%,比上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婴儿死亡率高达10.2‰,比上年降低了0.3‰;全县卫生防疫人数为27人,与上年下降12.9%。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农机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家电下乡补贴、汽车和摩托车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投资5018万元实施64个扶贫项目,其中,完成农村“三房”改造2278户,扶贫新村建设2个。全面落实种粮补贴、综合补贴、乡补贴等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兑现支农惠农资金4081.92万元。切实抓好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公路、农村安全饮水、农网改造等民生工程,免除3.8万名学生书费和学杂费1502.4万元、补助9592名寄宿制学生生活费577.17万元,发放大学生助学贷款61人36.6万元,兑现新农合补助金71292人次2499万元,解决和改善了2.11万人的饮水困难。二O一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82元/人,比上年增加516元,增长18.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3136元,较上年增加1173元,增长9.8%。2010年末城镇在岗职工7183人,同比下降0.8%;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达29836元,比上年增加930元,增长3.2%。
纳入城市低保4071人,人均每月补助195元;纳入农村低保18979人,人均每月补助51元,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633.8万元、农村低保资金1180.9万元,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县纳入五保供养对象756人,农村和城市月均供养标准分别为150元和400元,全年共发放五保户救助金138.48万元。全县实施城乡医疗救助5817人,全年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19.5万元。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累计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187人,工伤保险4105人,失业保险3878人,同比减少了24人,下降0.6%。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3554人,比上年增加699人,同比增长5.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0378人,城乡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积极促进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05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16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428人,城镇失业登记231人,失业率为3.78%。开展“维权”行动,及时兑付农民工工资,受理追讨农民工工资案件26件,共为农民工追讨回工资101万元。我县有社会福利收养单位1个,床位数160张,同比增长48.1%。
十一、环境保护、社会治安
二O一0年末有森林面积108122公顷,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8800公顷;建成区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平方公里。
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蓬勃开展,倡导和养成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始终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2010年共立刑事案件(一审)271件,同比增长了97.8%;犯罪人数202人,比上年减少49人,同比下降了19.5%;民事案件发案数961件,同比增加了127件,增长15.2%。交通事故件数26件,同比增长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