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统计局
(2025年3月24日)
2024年,淳安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创新动能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5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68.13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179.19亿元,增长6.4%。三次产业结构16.1:23.1:60.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99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918美元)。
人口情况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46694户,户籍人口444278人。其中,男性人口224392人;女性人口21988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5%和49.5%。
据2024年全省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万人。城镇化率为54.3%,比上年提升2.0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440人,出生率为5.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
就业人口 全县新就业人数6344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99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20人。全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906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590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1263人。
市场主体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1834户。其中内资企业16141户,个体工商户25153户,外资企业10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34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5349户,注册资本52.85亿元。其中内资企业2162户,注册资本46.28亿元;个体工商户3175户,注册资本5.53亿元;外资企业4户,注册资本1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8户,注册资本0.04亿元。
数字经济 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9.00亿元,增长2.8%,占GDP的比重为3.1%。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14.3%。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87亿元,增长3.4%。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69亿元,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47.20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8.90亿元,增长3.8%;牧业产值5.02亿元,增长6.2%;渔业产值4.02亿元,增长0.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1.55亿元,增长6.4%。全县粮食产量4.52万吨,增长1.5%;油料产量1.38万吨,下降2.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0.29万吨,增长2.9%;中药材产量2.87万吨,增长4.3%;茶叶产量0.57万吨,增长5.6%;水果产量13.53万吨,增长0.4%;坚果产量1.19万吨,下降1.9%。林产品产量1.83万吨,增长4.3%。全年生猪出栏12.94万头,家禽出栏37.91万羽,鸡鸭鹅蛋产量0.61万吨;年末生猪存栏7.31万头,家禽存栏98.31万羽。淡水产品产量1.57万吨,增长0.2%。
乡村振兴 全年全县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7019万元,经营性收入23417万元。
农村改革 全年办理农(林)业综合经营权证5本,涉及承包土地440亩。淳安县农(林)业综合经营权证抵押贷款发放他项权证16本,累计为企业筹集贷款6680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 全年工业增加值41.64亿元,增长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79亿元,增长6.5%。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8%、38.5%和29.0%,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7%、18.6%和26.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88亿元,增长3.7%;销售产值129.88亿元,增长5.1%;新产品产值率23.5%。重点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总产值46.70亿元,增长8.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总产值26.48亿元,增长0.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10.35亿元,增长2.3%。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6.5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9.0%。全县在库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112家,其中一级总包1家,一级专包1家,二级总包110家。全年实现资质以内建筑业总产值44.26亿元,增长4.6%。
四、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8.59亿元,增长3.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78亿元,下降2.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5亿元,增长1.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0亿元。按行业分,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2.43亿元、23.49亿元、3.43亿元和4.45亿元。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22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58亿元。
对外贸易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7142万美元,增长44.7%。其中出口额35004万美元,增长45.3%;进口额2138万美元,增长35.5%。
招商引资 全年招商引资新引进深绿产业项目68个,实际投入资金60.5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613.6万美元,同比增长197.2%。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7.8%,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7.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9%。从投资结构看,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下降1.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10.5%;民间投资下降13.8%,其中项目民间投资增长16.6%;工业投资增长15.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5.8%。
房地产 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27.46亿元,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较上年下降28.7%。房屋施工面积共223.45万平方米,下降5.1%;房屋竣工面积29.07万平方米,增长31.4%。商品房销售面积26.36万平方米,增长30.9%;商品房销售额25.64亿元,增长7.3%。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03亿元,增长13.9%。全县公路总里程2806.80公里,高速公路63.85公里,国道87.44公里,省道226.03公里,县道489.23公里,乡道292.44公里,村道1647.81公里,有公路桥梁71596米,公路隧道89720米。
邮电业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6616万元。邮政局所总数36处,其中邮政支局6处,邮政所28处,代办所2处。邮路长度(含投递路线)148.41万公里,其中汽车邮路129.18万公里,摩托车邮路19.23万公里。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 全年财政总收入49.96亿元,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1亿元,增长4.5%;其中税收收入22.64亿元,增长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07亿元,增长25.4%;教育支出13.49亿元,下降8.4%;农林水支出13.30亿元,增长7.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34亿元,增长2.3%;卫生健康支出8.00亿元,下降9.9%。
金融业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21.37亿元,增长6.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69.04亿元,增长4.3%,其中住户存款增长9.1%,非金融企业存款下降4.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19.38亿元,增长9.8%。其中,住户贷款267.73亿元,下降0.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51.64亿元,增长19.6%。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30元,增长4.9%。其中工资性收入24359元,增长4.4%;经营净收入8437元,增长1.2%;财产净收入1662元,增长4.4%;转移净收入7272元,增长11.9%。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9815元和29260元,分别增长3.9%和5.0%。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31元,增长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968元,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62元,增长6.9%。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3492元,增长10.9%。
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370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259元调整为1301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每人每月2098元调整为每人每月2255元。
年末,全县在册低保户9933户12294人,其中残疾人单列施保5816户5922人;低边1436户2736人;特困716户716人,全年共计发放救助金低保金1.61亿元;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7621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8201人,全年发放补助金0.59亿元。全县共有困境儿童985名,累计发放儿童补助金0.08亿元。
年末全县共有养老机构23家,其中县级公办1家,乡镇级养老服务中心16家,民办养老机构6家,在院供养老人996人,其中特困对象集中供养286人。建成老年食堂367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 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5家。新认定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浙江省企业研究院1家。全年共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共计151人,其中省级特派员23人、团队2个,市级14人、团队6个,县级9人、团队1个,实现全市首个科技特派员乡镇全覆盖。
教育事业 年末,全县共有学校87所,在编教职工3634人,在校学生39720人。其中幼儿园38所,在校幼儿6633人;小学28所(含2所校区),在校学生17229人;初中12所,在校学生7804人;高中5所,在校学生4897人;职高2所,在校学生3091人;培智学校1所,在校学生66人;电大教师进修学院1所。
撤并整合10所小规模学校,完成330名学生、110名教师分流;新增配校车7辆、接送线路12条,实现农村学校校车接送线路全覆盖。新增研究生学历教师31人,引进2位金牌教练,2人获评正高级职称。淳安三中、千岛珍珠学校项目建设,分别完成形象进度85%、78%。“安居优教”试点工作,吸引进城就读学生318人,带动家长447人进城。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文化事业 年末全县共有1个县级文化馆、1个县级图书馆、1个县级博物馆、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文化驿站、23个乡镇图书分馆、19处阅读新空间(各级书房)、15家乡村博物馆、48处文物保护单位、11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
旅游经济 全县公安住宿登记旅客390.39万人(以身份证登记次数计算,包含酒店、民宿和网约房),为历史第二高值。千岛湖景区下湖游客126.77万人,下降37.6%;实现门票和游船艇收入1.88亿元,下降24.1%。年末各类旅行社79家。高品质酒店47家,其中挂牌五星级3家,五星标准建造酒店20家,挂牌四星级2家,四星标准建造酒店19家。
卫生健康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25家,其中县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23家,门诊部(所)70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729张,其中县级医院1560张。卫生技术人员3639人,其中执业中医师332人,执业西医师1144人,注册护士1446人。
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市级学科(含区域共建学科)8个,新增省市科技项目36项、县级科技项目35个,继教项目67项,增挂省人民医院名医工作室3个。
体育事业 完成建设小康体育升级工程233个、百姓健身房105个、健身公园15个、健身广场1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3个,群众身边健身苑点718处。千岛湖网球公园和东方海岸体育公园等4处获评杭州市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标志性成果,珍珠半岛木球运动场获评“浙江省木球训练基地”。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 实施城市公园开放共享行动,推进江滨公园、秀水广场、珍珠广场及鼓山塘公园试点项目建设,促进城市绿地综合功能开发和新业态培育。芳菲隐珠公园、珍珠广场纳入杭州市第二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清单。新北未来社区、施家塘未来社区成功通过省级服务指导。淳安县第二中学体艺楼高星级示范项目竣工。实施千岛湖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完成2个区块17.73万平方米的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0台。启动蓝领公寓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城区梦之岛、西园码头等多处交通堵点治理。实施东庄二路延伸工程。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枪233把。
加强市政设施日常养护,修复沥青道路4万平方米,人行道4500平方米。提升城市夜间照明,维修故障路灯580盏、老旧小区楼道灯1960盏,修复故障线路2540米,保证亮灯率99%以上。完成80个小区污水改造和2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完成市民生实事燃气管网新建0.26公里。住宅小区专业物业覆盖率达到89.3%。
公用事业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7.12亿千瓦时,增长6.2%。其中一产用电0.32亿千瓦时,增长18.1%;二产用电7.34亿千瓦时,增长3.0%;三产用电5.49亿千瓦时,增长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97亿千瓦时,增长9.7%。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 全年县域平均气温18.7℃,总降雨天数178天,总降雨量1825毫米。全年县域空气优良天数354天,优良率96.7%。城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2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1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5微克/立方米。千岛湖出境断面水质Ⅰ类保持100%,35条入湖河流优秀率100%。
淳安县入选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实施农业、林业、工业和生活四个污染防治项目45个,入围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第五批试点。五水共治工作荣获“大禹鼎金鼎”,浙江千岛湖站(湿地)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项目入选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第四批重点培育项目。成功创建东方海岸、滨江度假村市级“宁静小区”。
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4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20.0%。其中,道路运输领域发生2起,死亡2人;建筑施工领域发生1起,死亡1人;其他领域发生1起,死亡1人。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注释:
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公报中涉及的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额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