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于 2025-05-04
- 分类:地级市统计公报
来源:鹰潭市统计局
选择区域:江西省>>>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加快落实各项宏观政策,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经江西省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GDP)1384.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8.6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10.16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95.55亿元,增长4.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70.7%和26.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0553元,增长7.8%,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6928美元。
2024年末常住人口114.5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7.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7.56%,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为0.70万人,出生率为6.11‰,比上年提高0.1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为0.81万人,死亡率为7.05‰,比上年降低0.30个千分点。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2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75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36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4206人。全年共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3.80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6%,涨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1%,衣着价格上涨2.6%,居住价格同比持平,生活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7%,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8%,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5.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6%,鲜菜价格上涨4.3%,畜肉类价格上涨2.1%,水产品价格上涨0.9%。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52万公顷,增长0.1%;粮食产量13.63亿斤,连续14年超过13亿斤。经济作物产量增长平稳。油料作物产量3.15万吨,增长3.7%;糖料产量3.12万吨,增长2.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3.57万吨,增长4.8%;瓜果类产量10.53万吨,增长1.2%;茶叶产量1043.16吨,增长2.0%;园林水果产量8.40万吨,增长4.2%。
全年肉类总产量11.69万吨,比上年下降0.1%,其中猪肉产量9.85万吨,增长0.6%;牛肉产量2769.8吨,下降18.3%;羊肉产量346.9吨,下降4.9%;禽肉产量1.53万吨,下降0.8%。禽蛋产量1.99万吨,增长11.5%。全年生猪出栏118.44万头,下降0.9%;年末生猪存栏64.18万头,下降3.7%。全年水产品产量6.10万吨,增长2.2%。
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4.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8%。分产业看,铜产业增加值增长14.6%,非铜产业增加值增长5.6%。分行业看,在增加值总量排名前六的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7.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9.7%;金属制品业增长31.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6.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下降1.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3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铜产业实现收入4606.61亿元,增长14.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8.95亿元,增长37.9%;其中铜产业实现利润总额203.74亿元,增长47.8%。
年末全市园区实际开发面积39.67平方公里,投产工业企业611家,比上年增加37家;从业人数4.87万人,增长2.5%。园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33.50亿元,增长21.2%;实现利润总额138.57亿元,增长41.8%。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溪经济开发区、余江工业园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56.93亿元、2159.21亿元、517.36亿元,分别增长18.5%、21.4%和27.1%。
全年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5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67.19亿元,下降5.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139.55亿元,下降10.2%;安装工程产值完成18.12亿元,增长17.4%;其他工程产值完成9.52亿元,增长57.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3.4万平方米,下降30.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1.79万平方米,下降44.1%。
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95.5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3.18亿元,增长8.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2.28亿元,增长4.3%;金融业增加值60.78亿元,增长8.5%;房地产业增加值61.87亿元,下降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8.54亿元,下降2.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65.34亿元,增长6.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3]营业收入1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利润总额12.51亿元,增长15.4%。
全年旅客发送量1079.87万人,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436.07万人;公路旅客发送量628万人;水路旅客发送量15.8万人。全年货物发送量8809.27万吨,其中铁路货物发送量209.77万吨;公路货物发送量8176万吨;水路货物发送量423.5万吨。
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5388.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1.44公里。年末机动车保有量28.25万辆,比上年增长3.3%,其中运营车辆1.48万辆,非运营车辆26.66万辆。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运营车371辆;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6.17标台;年末实有出租车504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全年邮政业务总量7.53亿元,增长62.3%。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34.33万件,增长2.4%;包裹业务3.12万件,增长38.1%。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050.21万件,增长59.5%;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7073.05万件,增长91.0%。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5.53亿元,增长19.7%;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81亿元,增长29.0%。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0.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0.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23.35万户,其中5G用户数89.50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58.03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数53.71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96亿GB。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58亿元,比上年增长5.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4.30亿元,增长5.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7.28亿元,增长6.3%。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5.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9.3%,非国有投资增长4.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7.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2%。分行业看,其中制造业增长12.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2.0%,教育下降29.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61.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81.7%,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下降9.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5%。商品房施工面积588.16万平方米,下降18.2%,其中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1.04万平方米,下降40.2%。商品房销售面积74.09万平方米,下降20.8%。商品房销售额47.09亿元,下降26.1%。
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72.3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进口值357.26亿元,增长8.5%;出口值115.07亿元,增长8.6%。按出口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出口5.57亿元,增长739.3%;民营企业出口34.36亿元,下降30.0%;外商投资企业出口75.13亿元,增长33.7%。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6.04亿元,下降18.7%;加工贸易出口79.01亿元,增长28.3%。按出口商品分,铜材出口64.71亿元,增长45.0%;机电产品出口24.73亿元,下降19.0%;纺织服装出口2.20亿元,下降45.6%;鞋类出口0.06亿元,下降88.3%;家具及其零件出口1.12亿元,下降46.8%;塑料制品出口2.71亿元,下降46.0%。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5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5.9%。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195个,下降16.3%;实际进资627.89亿元,增长8.8%。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3个,下降25.6%;实际进资611.86亿元,增长10.4%。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83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地方税收收入84.61亿元,增长5.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4.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分区(市)看,贵溪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68亿元,增长4.0%;余江区18.02亿元,增长7.3%;鹰潭高新区18.63亿元,增长4.1%;月湖区8.87亿元,增长11.9%;龙虎山景区3.94亿元,增长4.0%;信江新区2.49亿元,下降14.2%。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04亿元,比上年下降3.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73亿元,增长11.2%;教育支出35.22亿元,增长1.4%;科学技术支出9.49亿元,增长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36亿元,增长4.4%;卫生健康支出21.12亿元,下降12.5%;节能环保支出13.63亿元,下降11.7%;城乡社区支出19.75亿元,增长9.1%;住房保障支出4.20亿元,下降37.7%。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828.85亿元,比年初增加220.9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79.79亿元,比年初增加118.2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62.69亿元,比年初增加9.6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99.94亿元,比年初增加306.3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18.58亿元,比年初增加23.8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571.34亿元,比年初增加272.49亿元。
全年通过“财园信贷通”发放贷款企业433户,发放贷款23.31亿元;全年通过“财政惠农信贷通”受益户数3102户,发放贷款2.06亿元。
年末境内实有证券机构5家。全市A股上市企业2家,其中主板上市企业1家,创业板上市企业1家。
年末实有保险公司20家,其中财险公司11家,寿险公司9家。全年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25亿元,增长2.8%;寿险保费收入13.61亿元,增长2.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81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51元,增长6.0%。城镇住户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30986元,增长5.3%;农村住户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1691元,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1.9平方米,下降1.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76.8平方米,增长0.4%。
年末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77万人,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75万人;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54.2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7.3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94.6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8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7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0.38万人。
全年新开工城市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132套,棚户区改造开工率100%。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874人,保障标准每人935元/月,比上年提高5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960人,保障标准每人715元/月,比上年提高55元/月。
年末共有社会福利院3个,福利院床位数526张,在院职工57人,在院人数130人。年末共有光荣院2个,光荣院床位数56张,在院人数37人。年末共有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61个,床位数4266张,在院人数1384人。
全年争取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1项,争取省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22项。全年授权专利147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89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84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3.06亿元。年末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5个,其中国家级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09所,其中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0所,普通中学101所,小学62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230所。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小学在校生分别为1.58万人、8.69万人和8.38万人,在园幼儿2.61万人。普通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分别拥有专任教师8176人、4019人和2065人。全市小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为101.31%,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104.0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7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84%。
年末共有博物馆5个,收藏文物1.09万件;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59.78万册;文化馆4个,文化站45个;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11%;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
年末拥有卫生机构(含卫生室)1003个,其中医院37个、卫生院35个。卫生技术人员8558人,比上年增加226人,其中执业医师3432人,注册护士3806人;卫生机构床位8483张,其中医院床位数6873张。
年末共有体育场馆12个,全民健身中心3个。全年举办全市性全民健身活动164次,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社会指导员4463人,年末登记在册运动员852人,登记在册教练员121人。全市先后承办了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中国三人篮球联赛(鹰潭赛区)、第二届全国健身气功·气舞大赛、全国“公仆杯”武术太极拳比赛、“中国体育彩票·萨瓦杯”第十一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鹰潭·龙虎山站)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赛事活动。组织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气排球等19项次的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参加了江西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20个项目的比赛;举办各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50余场,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
年末拥有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281.5公顷,其中国家级1个。野生动物繁育机构14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3个。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为348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39μg/m3,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5μg/m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9.9%,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312.4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9%,万元GDP能耗0.2415吨标准煤,下降3.2%,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3.43万吨标准煤(按当量值计算),下降2.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3670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3.7%。
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4起,死亡16人,事故起数比上年减少14起,下降29.2%,死亡人数减少10人,下降38.5%。其中道路运输行业发生事故33起,死亡15人;工矿商贸行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全市共发生火灾1316起,下降9.9%;死亡3人,增加2人;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603.96万元,下降25.5%。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做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以2023年修订后的数据为基数。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为:年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业(行业大类)企业;年营业收入达1000万元及以上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房地产业(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企业;年营业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企业。
[4]实际使用外资数据从2022年7月起改为国家商务部统计口径。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社局;水产品产量、“财政惠农信贷通”相关数据来自市农粮局;铁路客货发送量数据来自铁路鹰潭车站;公路、水路客货发送量以及公共交通相关数据来自市交通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机动车保有量相关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政业务和快递业务相关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市通信发展办公室;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宽带相关数据来自市移动、电信、联通公司;外贸数据来自鹰潭海关;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数据来自市商务局;财政收支、“财园信贷通”相关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人民银行鹰潭分行;证券、保险数据来自市政府办;城市棚户区改造数据来自市住建局;城乡低保、社会福利、社会组织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科技数据资料来自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博物馆、图书馆、艺术表演团体、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文广旅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委;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数据来自市林业局;空气和地表水质量、污染物排放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市城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火灾数据来自市消防救援支队;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鹰潭调查队。如有数据修订以数据来源部门认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