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在金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主题,砥砺前行、担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在极具挑战、极具考验、极不平凡中,跑出了经济加速度,积蓄了发展新动能,实现了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为建设现代化新金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2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92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371.31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119.3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1:71.1:22.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0161元,比上年增长13.9%。

全年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23.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3.6%,比重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4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2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8.9%,比上年末提高0.4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26万人,出生率为5.88‰;死亡人口0.43万人,死亡率为9.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8‰。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869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8584人。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8.04万人。其中:省外输转0.93万人,省内输转7.11万人。创劳务收入21.39亿元。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3%,衣着类价格下降0.1%,居住类价格上涨2.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5.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5.3%。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36.3万亩,比上年增长1.9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42万亩,增长0.57%;粮食产量48.65万吨,比上年增长2.44%。蔬菜播种面积27.45万亩,比上年增长10.77%;蔬菜产量105.14万吨,增长12.14%。

全年全市肉类产量1.55万吨,比上年下降2.3%。牛奶产量12.28万吨,比上年增长100.91%。

年末大牲畜存栏7.1万头(只),比上年末下降4.31%,其中牛存栏6.53万头,下降4.84%;大牲畜出栏1.81万头(只),下降7.2%,其中牛出栏 1.76万头,下降7.8%。

年末羊存栏82.45万只,比上年末增长0.68%;羊出栏54.24万只,比上年下降4.01%。年末生猪存栏10.09万头,增长5.1%;生猪出栏5.7万头,增长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4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0.7%,股份制企业增长29.6%。分隶属关系看,中央、省属企业增长28.4%,省以下地方企业下降0.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3%,重工业增长25.9%。分门类看,采掘业下降75.6%,制造业增长2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4%。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05.2亿元,比上年增长75.21%,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00.65亿元,增长8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93.07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全年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3天,营业收入利润率4.44%。

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4户;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8.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6.7%,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48%。

全年全市铁路货运量859.52万吨,比上年增长8.79%,其中:发送量359.73万吨,增长19.64%;到达量499.79万吨,增长2.12%。道路交通货运量1201.23万吨,增长2.03%;货运周转量444450.33万吨公里,下降11.84%。道路交通客运量107.66万人次,增长30.56%;客运周转量5108.01万人公里,下降1.14%。

年末全市注册机动车总量137924辆,比上年末增加6186辆。年末个人汽车保有量99951辆,比上年末增加8052辆。

全年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1367.75万件,比上年增长22.50%,其中快递业务量329.45万件,比上年增长2.54%;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1038.30万件,比上年增长30.64%。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13562.38万元,比上年增长14.71%,其中快递业务收入847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2.78%;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679.21万元,比上年增长19.42%。

全年全市邮政函件业务6.51万件,比上年增长13.61%;包裹业务0.19万件,下降5%;报纸业务971.77万份,增长32.18%;杂志业务29.23万份,下降1.05%;汇兑业务0.04万笔,下降73.33%。  

全年全市电信行业业务总量3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7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5.24万户,其中:3G用户0.28万户、4G用户34.31万户、5G用户15.81万户。截至2021年末,全市宽带互联网用户14.29万户,同比增长11.12%。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6.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4.5%,乡村消费品零售下降12.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下降6.4%,餐饮收入额下降5.4%。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烟酒类下降2.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2.2%,化妆品类下降4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2.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7%,汽车类下降35.7%。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50351户,比上年增长8.23%,其中:企业12980户,增长8.42%;个体工商户35883户,增长8.09%;农民合作社1488户,增长9.9%。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106户,增长13.5%,其中:企业1696户,增长8.79%;个体工商户5255户,增长14.04%;农民合作社155户,增长64.89%。

全年全市民营企业税收收入13.9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17.66%,受增值税留抵退税影响,比上年下降14.6%。

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2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9.7%,其中:出口额8亿元,增长77.8%;进口额224.2亿元,增长21.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3%。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1.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0.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3%。

全年全市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29.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29.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27.1%。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60.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77.5%。房屋施工面积50.4万平方米,下降34.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6.2万平方米,下降40.0%。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2.5万平方米,下降60.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0万平方米,下降61.7%。房屋竣工面积0.5万平方米,下降98.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0.4万平方米,下降98.4%。商品房销售面积4.2万平方米,下降6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8万平方米,下降69.4%。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9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9.8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72亿元,增长6.41%。其中,税收收入23.41亿元,增长6.62%;非税收入5.3亿元,增长5.52%。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7.23亿元,增长34.8%。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0.13亿元,增长18.42%;卫生健康支出5.24亿元,增长10.68%;节能环保支出1.29亿元,下降22.04%;科学技术支出1.06亿元,增长23.47%;城乡社区支出8.64亿元,增长69.7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07.3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6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75.8亿元,增长30.66%。

全年全市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额323.75亿元,比上年下降13.68%;托管资产余额19.37亿元,增长1.91%;营业收入0.25亿元,下降20.03%。年末证券在册账户数113483户,比上年减少1906户。

全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19.09亿元,比上年增长4.97%。保险赔款支出4.82亿元,下降2.42%。财险机构综合赔付率58.13%。

八、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92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永昌县36507元,增长3.9%;金川区52509元,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484元,恩格尔系数为2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7元,增长6.2%,其中:永昌县18303元,增长6.4%;金川区24430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287元,恩格尔系数为30.7%。

全年全市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新开工1336套(货币化安置)。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43万人,比上年减少0.1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07万人,增加0.12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6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4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30万人,增加0.23万人。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0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42万人,增加0.19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19万人。

全年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98万人,增加0.42万人。年末全市共有6899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645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69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年末全市共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354个。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1个,城乡社区服务中心18个,城乡服务站182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5所,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18所。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年登记市级科技成果95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81项。专利授权1131件,增长16.9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57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1件。有效发明专利484件,增长11.0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1.12件。

全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158人,在校生3039人,毕业生968人。普通高中招生2945人,在校生8908人,毕业生2987人。初中招生4078人,在校生12672人,毕业生4653人。普通小学招生3547人,在校生22526人,毕业生4118人。特殊教育招生12人,在校生8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499 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9.5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84%,高中阶段入学率为99.78%。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提高0.43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09.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4.9%;国内旅游收入16.4亿元,下降26.9%。接待入境游客6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2家,其中:医院14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6家,乡镇卫生院1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家,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家,妇幼保健机构3家,采供血机构1家,村卫生室138家,门诊及个体诊所328家,其他医疗机构5家。卫生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3461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 7.9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5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52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4.48人;注册护士2417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护士5.5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56人、副高级职称467人。全年总诊疗人次269.46万人次,出院人数8.62万人。

全年全市体育获得各类奖牌数206.5枚,其中金牌76.5枚、银牌61枚、铜牌69枚,比上年增加126.5枚。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5.716亿立方米(含引硫济金工程调水0.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0.58亿立方米。年末全市三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306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13亿立方米。

全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7.5%

316天),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市区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为较好,平均等效声级51.5dB。

全年平均气温10.0℃,与上年相比偏低0.2℃。年日照小时数2657.2小时,比上年减少26.1小时。年降水量123.2mm,比上年偏少29.3mm。全市气象雷达观测站点1个。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起,比上年减少5起;死亡23人,比上年减少4人;受伤7人,比上年减少3人;直接经济损失0.07亿元,比上年减少0.11亿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44人。十二类车辆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4人,比上年减少3人。十二类车辆万车死亡人数11.02人,比上年下降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