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福安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

选择区域:>>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以建设生态型港口工业城市为中心,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放手发展县域经济和优势产业,致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致力破解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福安“十一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4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35.47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26.32亿元,增长10.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7.5∶46.8∶35.7调整为17.6∶47.3∶35.1。

市场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0%,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7%。在八大类商品与服务中,居住价格上升8.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升6.9%,衣着价格上升3.9%,食品价格上升3.4%,烟酒及用品价格上升2.4%,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6.7%,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下降0.1%。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年末全市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32021人,城镇在岗职工30455人。全市全年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878本,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13568人次,城镇新增就业9360人。继续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加大对“4050”人员帮扶力度。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3.15亿元,比上年增长3.3%。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5.88万亩,比上年减少1.26万亩,下降2.7%;非粮作物种植面积30.03万亩,增加0.24万亩,增长0.8%。主要农产品除麻类、大豆、杂豆、马铃薯减产外;茶叶、水果、药材、甘蔗、花生、甘薯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茶叶、甘蔗增幅明显,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8.0%。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503亩,迹地更新面积6292亩,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3681亩,成林抚育面积1663亩。主要林产品中,除油桐籽、棕片减产外,生漆、山苍籽、油菜籽、竹笋干、茅草等林产品均有所增长。

畜牧业生产克服了禽流感的影响,形势较好。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66万吨,比上年增长1.1%。

渔业继续优化品种。全年水产品产量61579吨,比上年略减,但由于调整了养殖结构,渔业产值增长了1.8%,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5617吨,下降3.2%;淡水产品产量5962吨,下降8.0%。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

三、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00.5亿元,增长24.2%,其中,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2.97亿元,增长28.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4.17亿元,增长60.3%;集体企业0.25亿元,增长7.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5.10亿元,增长18.6%;股份及其他经济类型工业53.45亿元,增长35.8%。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2.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3%;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35.9%。电机电器和船舶修造两大支柱产业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达到5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0.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9.5%,比上年提高30.9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3%,比上年下降6.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31.1%。全年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26.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4亿元,比上年增长42.0%,其中,城镇投资32.83亿元,增长46.2%;农村投资3.57亿元,增长12.6%。在城镇投资中,城镇以上项目投资完成29.87亿元,增长46.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5亿元,下降39.7%。

重点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市2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51亿元,增长12.9%。金泰格电机二期、秦溪洋工业集中区二期、实小德艺学校等项目相继竣工;白马10万吨级船厂、南郊果蔬批发市场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大唐火电厂一期工程点火试运行,宁德500千伏开关站完成主体工程;福宁船舶重工技改、过硫酸盐等系列产品生产线、闽都电机、宏泰铜业等项目动工建设。福宁高速公路福安连接线顺利通车,温福铁路福安段正式开工建设。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综合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共投资3613万元,完成农村路网路面水泥硬化项目56个144.5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0473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公路23588万吨公里,下降2.3%;水运181149万吨公里,增长29.1%。旅客周转量完成11306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8%,其中公路112088万人公里,增长3.8%;水运975万人公里,下降1.8%。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15万吨,增长65.4%。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7.1万户(含市话通),比上年末增加3900户;移动用户达11.9万户。全市固定电话(含市话通)普及率为每百人28部;移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9.5部。

接待旅游人数继续下降,但境外旅游人数上升。全年接待过夜旅游人数66715人次,比上年减少10278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66182人次,减少10506人次;境外游客533人次,增加228人次。接待境外游客中,外国人376人次,增加163人次;港澳台同胞157人次,增加65人次。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城市消费增长快于农村,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6.06亿元,增长18.7%;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8.72亿元,增长8.1%。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21亿元,增长11.1%,其中限额以上1.88亿元,增长10.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14亿元,增长13.9%;其他行业零售额1.43亿元,增长15.5%

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稳,至年末,全市登记的各类市场共有25个,其中消费市场23个,木材市场1个,建材市场1个。全年商品市场成交额58365万元,其中成交额超过亿元的有两个。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外资稳定增加。据海关统计,全年全市出口总值1.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9%。全市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达到115家,其中:电机电器企业是全社会出口的主要力量,年末进出口经营权企业共有63家。境外投资办企业逐步扩展,“走出去”发展渐成趋势,全市境外投资企业达9家。外商直接投资稳定增加,全年合同外资241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37万美元,增长10.7%。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0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34亿元,可比增长20.8%。财政总支出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财政总收入中税性收入比重增加到92.1%,不稳定性收入比重继续下降,财政收入结构趋向合理。

金融机构存贷款较快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98亿元,比年初增加6.74亿元,增长19.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55亿元,增长14.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89亿元,比年初增加6.57亿元,增长19.5%。货币投放量稳定,全年银行现金净投放2452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在校学生5383人,比上年增加409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8100人,减少2635人;小学在校学生61753人,减少3849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25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029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9%。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得到加强。在电机、茶叶两大支柱产业中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引导、扶持企业争创品牌,本年指导6家企业申报“福建省名牌产品”,推荐并帮助2家电机企业申报“国家免检”产品,提升福安电机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安波电机电器有限公司电机产品获得“国家免检”资格,实现了福安市乃至宁德市产品质量国家级品牌的零突破。加强源头监管,建立企业产品质量档案,实行跟踪管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开展茶叶、食品、电机、铸钢、农资、饮用水等专项整治活动。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影剧院1个。艺术创作硕果累累,许多文艺作品在全国、省、宁德市的各类比赛中获奖。申报“畲族巫舞《奶娘踩罡》”和“珍华堂”银雕工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畲族“三月三”歌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全市乡镇广播电视站21个,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5万户,有线电视行政村(居)联网率达61%,广播覆盖全市96%的人口,电视覆盖全市95%的人口,扩大了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广播电视节目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共播出广播新闻稿1300条,电视新闻稿1200条,送中央、省、宁德市电视台586条。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5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1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精神病人疗养院1个。年末病床位1251张。全市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42人,其中医生1329人(含乡村医生),护师、护士456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宁德市第二届运动会上,取得72枚金牌、74枚银牌、63枚铜牌,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继续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倡导“科学锻炼、有益健康”的观念,在乡镇安装了十一套体育健身路径,改善乡镇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基本条件,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普及。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事业不断发展。市区空气环境质量继续控制在优良等级,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为0.062mg/m³、0.014mg/m³、0.021mg/m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况,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和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居全省前列。声学环境质量得到控制,其中交通干线噪声70.2dB(A),区域环境噪声55.4dB(A),与上年持平。烟尘、粉尘、二氧化硫等六项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控制在目标值内。

十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户籍统计年报,年末全市总人口611095人,比上年末增加395人,机械增长率为0.64‰;全年出生人口5885人,死亡人口1851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1元,比上年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人均消费支出6396元,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3996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人均生活费支出3084元,增长1.4%。城镇人均居住面积34.0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0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0%和49.6%,分别比上年降低4.6个百分点和上升0.3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积极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多渠道征缴和筹集劳动社会保障基金9019万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障基金8919万元。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全年为7249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发放退休金4382万元;为821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960万元;为393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702万元;全年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419万元;全年为366人支付工伤保险待遇127万元,为55人支付生育费用26万元。完善救助体系,巩固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工作。全年为13328户28745人的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582万元;落实城市低保对象1674户4934人,发放保障金260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部分指标计算口径变动,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4、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宁德市统计局对福安市2004年GDP、工业总产值等进行调整,其相应指标增长速度按调整后数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