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槐荫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选择区域:>>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日益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3355”发展思路和“一城三区”总体布局,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发作为,全区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357.7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一产增加值4亿元,同比下降1.5%;二产增加值94.4亿元,同比增长6.3%;三产增加值259.3亿元,同比增长9.9%。三产增加值比重为72.5%,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2014年槐荫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财政收支结构优化。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税收收入37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4.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6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民生领域投入达17.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5%以上。其中公共安全支出1.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亿元,教育支出5.7亿元。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安置城镇就业1774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0044人,就业困难人员346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8%,帮助4976名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实现就业。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4.0亿元,同比下降1.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20448 万元、3340万元、11001万元、4987万元、258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372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67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2.2公顷。粮食总产量 19744吨,蔬菜5659吨,肉类2151吨,禽蛋1080吨,奶类8351吨,水产品3250吨。全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60家,都市农业园区11家;有无公害农(水)产品20个,席庄大米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绿之风大米、润泽莲藕、西郊盖韭、盛农圆葱、欧咯鸡蛋等“槐荫五宝”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凸显。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投入1974万元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推进顺利,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完成6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北店子引黄泵站改造工程已经完工,腊山分洪绿化工程项目正顺利实施。

 

三、工业

工业经济趋稳向好。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增加值31.8亿元,同比增长2.2%,比去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69.8亿元,同比下降1.5%;实现工业利税19.2亿元,同比增长10.5%。

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7.2亿元。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 10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60.3%。二机床快速冲压设备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山东天岳获得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九阳股份、昌林气囊摘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全区新增各类研究中心、合作基地12家,拥有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42家。

 

四、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增势良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4亿元,同比增长12.6%。限额以上贸易单位累计实现销售额431.1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零售额269亿元,同比增长10%,较上年同期加快5.3个百分点。

 

2014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商品零售额
商品类别 零售额(亿元) 增幅(%)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41.5 9.7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0.6 12.7
化妆品类 4.0 11.0
金银珠宝类 4.9 11.0
日用品类 2.9 7.4
体育、娱乐用品类 0.5 7.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5.3 -3.1
中西药品类 35.9 31.3
通讯器材类 2.4 7.7
石油及制品类 1.2 43.9
汽车类 142.5 5.9

 

对外贸易平稳运行。全年完成实际到账外资3393.2万美元,同比下降16.5%。完成出口总额34023万美元,同比增长6.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1亿元,同比增长22.6%。重点项目引领作用更加突出,101个重点项目开工率为76.5%(不含策划储备项目),实现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87.6%,有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2.4亿元,同比增长8.4%。年末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0家,实现总产值111.1亿元,同比下降3.5%。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各类学校60所,在校学生47743人,专任教师3896人。新建2所公办幼儿园,完成了4所中小学校舍改造和校安升级工程,6所学校晋级省、市规范化学校,我区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2014年完成科技成果14项,同比增长7.7%,受理专利申请1446项,授权专利1046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家,同比增长5.6%。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区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00个,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2处。新建基层文化设施12个、非遗传承基地4处,区文化馆新馆通过国家一级馆评审并免费开放。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全年承办各类演出166场次;成功举办国际马戏杂技嘉年华,观演规模突破10万人次;全年举办各类大众文化活动1200余场次。

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年末拥有卫生机构438个,其中医院27个。卫生机构床位833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31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315人。

全民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全区有体育场1座,各类健身场馆28处,健身路径441条,遍及全区353处;健身器材4415件;国民体质监测点6处;国家级青少年体育培训基地2处。投入405万元,不断改善体育设施,新建健身场地71处、3.59万平方米;区游泳馆委托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正式投入运营管理。

 

八、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建绿地36.7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为35.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7平方米。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394万元,增长24%。投入道路整治资金11744万元,城市道路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施划停车泊位6000余个,对10个社区微循环进行了提升,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全面落实防尘降尘措施,完成老旧小区79栋楼“双气通”工程,淘汰黄标车2670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4%以上。

 

九、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完成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的整合,城乡居民保险参保人数达4.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扎实推进。全年最低生活保障救助5.4万人,其中,城镇低保 4.4万人,农村低保1万人,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1841.4万元。全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3人,其中集中供养44人。有敬老院1处,入住44人,床位104张;老年公寓15处,入住667人,床位1002张;养老日托站2处;老年人活动中心76处。

 

十、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均衡增长。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0.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2‰;户籍总人口39.5万人,增长率12.8‰。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46.1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8136.1元,同比增长12.6%,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3.9个百分点。

 

注:1.2014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

出版的《槐荫统计年鉴-2014》为准。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

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

工业法人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和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

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6.限额以上法人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的批发业企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200万元

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