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槐荫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

选择区域:>>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市“1+454”工作体系和区委“1+541”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区经济运行整体保持平稳,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1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31.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亿元,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151.8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377.2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4:28.6:71.0。

财政收支运行良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税收收入46.9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3亿元,增长5.6%。全年完成民生投入32.7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77.3%。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76万人,安置下岗职工7656人,外来务工4206人,新成长劳动力57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开发大学生就业援助岗位300个,发放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创业就业补贴503.7万元,申报创业担保514人,实际放款5113万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含农林牧渔服务业)2.7亿元,同比下降2.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8390万元、3407万元、1756万元、2759万元、459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2239吨,蔬菜14201吨,肉类171吨,禽蛋858吨,奶类21吨,水产品1600吨。新增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0家。全区有24个无公害农(水)产品,其中农产品13个、水产品11个,9个A级绿色食品。

 

三、工业

工业经济持续向好。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9.4亿元,增长11.8%;工业利税23.7亿元,增长3.7%。

智能制造快速发展。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1.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9.4%。二机床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级工业遗产,连续十年入选“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九阳成为山东唯一入选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的制造业企业;山东天岳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瞪羚示范企业。新增新三板企业2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家、省级研发机构4家、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机构8家。

 

四、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商品零售528.9亿元,增长9.3%;餐饮收入6.8亿元,增长3.7%。限额以上单位累计实现销售额567.1亿元,增长5.2%;实现零售额291.1亿元,增长2.8%。

2018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商品零售额
商品类别 零售额(亿元) 增幅(%)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41.4 3.8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8.5 7.9
化妆品类 4.8 5.1
金银珠宝类 5.5 5.4
日用品类 3.3 4.1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5.9 2.9
中西药品类 2.4 -2.9
文化办公用品类 0.6 2.2
家具类 5.8 -12.7
通讯器材类 2.7 4.8
石油及制品类 1.0 -7.0
汽车类 172.9 3.3

对外经济有升有降。全年完成实际到账外资64292万元,比上年增长40.2%。实现进出口总额289656万元,下降12.1%。其中出口总额210109万元,下降1.8%。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6%。全区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共79个,其中非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亿元以上至十亿元投资项目14个,增长27.3%。十亿元以上项目15个,增长50%。

建筑业增长较快。年末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7家,实现总产值207亿元。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年末有各类中小学65所,在校学生63546人,毕业生10841人,专任教师4405人。全区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分别为100%、99%。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64所,其中小学47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2018年全区有院士工作站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以上各级各类研发平台32家。完成科技成果21项,比上年增长5%,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6家,比上年增长54.8%。受理专利申请3528项,授权专利2596项。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区有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综合文化站16个,农家书屋93个,规范化社区文化中心141个,规范化农村文化大院56个。承办第五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及“非遗社区行”演出43场,举办“百场演出进社区”活动18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1204场。

    医疗卫生不断改善。年末拥有卫生机构504个,其中医院25个。卫生机构床位9298张。卫生技术人员18157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6507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适龄儿童牙齿免费涂氟活动。全年为375位符合条件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率100%。

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区有体育场1座,健身路径435条,健身器材7072件。建设提升体育健身场地44处,安装健身器材614件,更换健身器材86件,全区健身场地总面积达到4.7万平方米,基本建成“十五分钟健身圈”。举办国际足球嘉年华总决赛和全区第二届百村篮球联谊赛,输送93名运动员代表济南参加第24届全省运动会,勇夺金牌21枚,位居全市前列。

 

八、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有力推进。新建口袋公园、街头游园8处,机车新村健身广场入选全市十个“最受市民喜欢的街头花园”,腊山、匡山公园被评为全市十佳山体公园。全区新建绿地7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4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平方米。

环境治理全面加强。严格落实各类工地、道路扬尘等大气污染防治十大措施,工地扬尘防治成效稳居全市前列。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生态环境部蓝天保卫战强化督查、省级环保督察等各级环保督察保障任务。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121微克/立方米,下降12.3%;二氧化硫21微克/立方米,下降16.0%;二氧化氮48微克/立方米,下降2.0%。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3.2分贝,下降0.6%。

 

九、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8.1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6.2万人。全区57个村居6万余人缴纳社保资金4.3亿元,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落实率位居全市第一位。扎实开展劳动监察执法专项检查和扶危济困工作,为全区就业困难人员发放补贴2810万元。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续提高。全区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110元提高至120元。开展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救助和城乡低保家庭救助、医疗救助等,累计发放救助金3400万元。我区被确定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全区共建设4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5处农村幸福院。

 

十、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均衡增长。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2.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1‰;户籍总人口42.9万人,增长率34.0‰。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15元,比上年增长8%。

 

注释:

1、2018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槐荫统计年鉴-2018》为准。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和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6、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单位包括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