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槐荫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

选择区域:>>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按照“完成任务,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1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75.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129.4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342.7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7:27.3:72.0。

 

财政收支运行良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税收收入43.5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1亿元,增长7.2%。全年民生支出31.7亿元,占总支出比重的79.2%。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安置城镇就业1.6万人,安置下岗职工1.1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9%。

 

二、农业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含农林牧渔服务业)3.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8033万元、4943万元、8399万元、3996万元、385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4280.4吨,蔬菜7878.1吨,肉类835.2吨,禽蛋747.5吨,奶类794.1吨,水产品1800吨。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0家。全区有25个无公害农(水)产品、9个A级绿色食品。观光农业架构基本完成,建成4家农业综合体项目,油菜花连片种植面积达到千亩以上。

 

三、工业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6亿元,增长8.7%;工业利税22.8亿元,增长9.5%。

科技创新支撑增强。201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7.6%,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新增海外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国家众创空间各1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山东天岳被国家发改委授予“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四、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增势良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4

亿元,比上年增长9.6%。限额以上贸易单位累计实现销售额514.0亿元,增长9.1%;实现零售额319.4 亿元,增长2.7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高端消费公园模式初步形成,宜家家居、麦德龙、百联奥特莱斯等新商业载体,全年客流量超过千万人次,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西客站片区总部经济、商务服务等楼宇经济发展迅速,西城大厦等54栋、133万平方米商业商务设施投入使用。

2017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商品零售额
商品类别 零售额(亿元) 增幅(%)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40.1 5.2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6.9 4.6
化妆品类 4.6 3.7
金银珠宝类 5.3 4.1
日用品类 3.2 3.7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5.8 4.6
中西药品类 47.3 2.9
文化办公用品类 0.7 -9.0
通讯器材类 2.6 2.2
石油及制品类 1.0 15.9
汽车类 166.4 1.2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实际到账外资45867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实现进出口总额329502万元,下降1.0%。其中出口总额213896万元,下降6.9%。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分产业情况看,二、三产业分别实现投资14.2亿元和289.6亿元。全区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共计67个,全年实现投资290.2亿元。

建筑业平稳发展。年末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7家,实现总产值159.7亿元。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6.0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年末有各类中小学65所,在校学生58477人,专任教师3811人。全区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分别为100%、99%。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校长职级制度改革,110名中小学校长正式摘掉“官帽”,激励机制不断健全。

科技创新扎实推进。2017年全区有院士工作站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国际合作平台 3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完成科技成果20项,比上年增长25%,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2家,比上年增长113%。受理专利申请3239项,授权专利2004项。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全区有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农家书屋93个。新建区图书馆分馆6处,基层图书流动点40处;综合文化站16个,累计128个村(社区)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基本达标。省会文化艺术中心、荣宝斋文化艺术广场等文化产业发展日渐成熟,省会大剧院全年演出300多场,上座率超过85%。文化旅游载体不断丰富,已形成高端演艺、文化创意、商贸休闲、自然观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济西湿地公园、印象济南基本建成,方特·东方神画国家4A级景区、海那城商贸旅游国家3A级景区成功挂牌。

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年末拥有卫生机构484个,其中医院27个。卫生机构床位9298张。卫生技术人员1260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974人。与省立医院、中心医院等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共同打造分级诊疗平台。腊山、玉清湖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美里湖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国家卫计委评为“国家优质服务示范中心”。

体育惠民广泛开展。全区有体育场1座,各类健身场馆38处,健身路径405条,遍及全区466处,健身器材6299件,国民体质监测点6处。全年新增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地7.8万平方米,健身路径21条,健身器材718件,全区“10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在全市第七届青少年运动会上,我区夺得团体总分和奖牌总数第一名,取得历史性突破。

 

八、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有力推进。2017年,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区349条道路、1141.8万平方米全天保洁、不留死角。投入7580万元实施春季绿化、道路绿化美化和山体公园建设,全区新建绿地91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为4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平方米。全力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达标覆盖率全市第一,农村生产、生态、生活实现融合发展。

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大。2017年,新增37个空气微站监测点,大气污染防治取得良好效果。“蓝繁天数”达到233天,同比增加30天。全年完成995个扬尘污染问题整改,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541家、低空排烟设施218台(套)。加大道路降尘和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检查力度,对全区112个建筑工地实现动态监控治理。推广清洁化民用生活燃煤4900余吨,惠及群众3900余户,完成1.51万户气代煤、电代煤家庭改造任务。

 

九、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保障范围更加广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5.5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6.5万人。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医、养、康、护”全方位服务,率先在全市实行“医养结合、委托运营”专业化养老模式。扎实做好各类救助工作,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365万元。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续提高。2017年1月起,全区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110元;居民医疗保险个人财政补助标准由每入420元提高到450元。全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7人,其中集中供养43人。全区共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1处,农村幸福院18处。

 

十、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均衡增长。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2.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2‰;户籍总人口41.5万人,增长率26.3‰。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8

元,比上年增长8.4%。

 

注释:

1、2017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槐荫统计年鉴-2017》为准。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和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6、限额以上法人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