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全力稳增长调结构,全县呈现出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18亿元,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5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91.66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96.97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6.2:40.7:43.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
粮食生产稳定。全年播种粮食作物106万亩,同比减少2.3万亩。粮食总产41.81万吨,同比下降0.4%。其中夏粮总产20.45万吨,增长1.7%,秋粮总产21.36万吨,下降2.3%。粮食亩产382.03公斤,同比增长1.4%。经济作物产量有减有增。花生总产7.9万吨,同比下降2.1%;蔬菜总产129.8万吨,同比增长3.9%。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新造林3.3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7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1%。
牧渔业发展良好。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56.3万头、6.1万头、34.3万只和5442.9万只;同比分别增加3.4万头、减少0.7万头、增加2.3万只和303.1万只。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6.3万头、牛5.1万头、羊34.2万只、家禽1566.4万只;同比生猪增2.3万头、牛减少0.7万头、羊减少0.8万只、家禽减少137.3万只。肉类总产量13.2万吨,增加3.13%;禽蛋产量3.9万吨,增长0.9%;奶类产量1.6万吨,下降14.5%。水产品产量7900吨,增长16.4%。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建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10个,新增种植业基地面积0.5万亩,新培育品牌6个,新认证“三品一标”10个,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4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59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已有21.47万户完成合同签订,占应确权总户数的99.2%;21.42万户完成颁证工作,占应确权总户数的99%。生态循环农业取得显著成效,新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站6处。
二、工业
工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8家,完成工业产值492.07亿元,下降13.22%。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0.49亿元,增长17.69%;股份制企业444.23亿元,下降10.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6.92亿元,下降35.2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20.43亿元,下降44.72%。在全部规模企业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240.50亿元,下降15.38%;重工业完成总产值251.57亿元,下降11.04%。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00:105(轻工业为100),轻工业占比48.8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1亿元,下降2.0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0.19亿元,下降11.44%;利税40.56亿元,下降12.99%;其中利润23.48亿元,下降17.78%。实现销售产值487.71亿元,产品销售率99.1%,上升0.3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社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8亿元,增长13.7%;计划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4个,完成投资86.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7.3%;高新技术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6.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建筑业波动不大。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29家,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49亿元,下降3.1%;全县房屋施工面积242.85万平方米,下降9.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5.41万平方米。房地产企业累计完成投资额20.5亿元,增长11.49%;销售商品房38.62万平方米,下降48.35%。
四、国内外贸易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4亿元,增长11.1%;其中,非公有经济零售额113.1亿元,所占比重达到93.2%。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3亿元,增长14.5%,按地域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6.6亿元,增长13.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7亿元,增长22.8%;按行业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实现零售额49.9亿元,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2.5亿元。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9015万美元,增长1.4%。其中出口23461万美元,增长5.5%;进口5554万美元,下降13%。全县共有9家企业进出口过千万美元,比上年多1家。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项目1个,投资额440.5万美元,下降75.8%。外派劳务1593人,下降23.3%。
五、财税、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今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9亿元,增长11.3%,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7.2%。从四大税种看,增值税增长21.8%,营业税增长6.7%,企业所得税下降33.7%,个人所得税下降27.3%。公共财政支出35.4亿元,增长14.6%。其中,民生支出29.9亿元,增长14.5%,占全县财政支出的84.3%;公共文化财政支出0.31亿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0.8%。国地税收入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国税收入8.3亿元,增长6.9%;地税收入10.9亿元,增长8%。年内成功运作城区集中供热、校车服务、城乡环卫保洁三个PPP项目,总投资13.43亿元。
金融业形势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5.63亿元,比年初增加26.5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04.13亿元,比年初增加26.9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9.06亿元,比年初增加10.8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66.42亿元,比年初增加7.49亿元;中长期贷款45.03亿元,比年初增加5.9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48.47%。
六、文化、旅游、交通、信息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阳都之夏”广场文化艺术节、山东邮政“银铃杯”广场舞大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为演出等大型系列文化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实现了数字化放映,保证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要求,实现放映3000余场次。今年末,拥有各种群众文化机构3处,博物馆4处,公共图书馆1处,藏书12万册。境内现已查明的田野古文化遗存有34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沂南县馆藏的文物16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2件。
旅游业较快增长。年末全县实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15家,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4家,AAA级旅游景区5家,AA级旅游景区6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旅行社8家;星级酒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省级旅游强乡镇5处,省级特色旅游村6处。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65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总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35%。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8公里,累计达到2334公里。其中村镇公路2047公里;县级以上公路287公里。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87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99%。
信息业迅速增长。全县实现电信业务总量4.634亿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1.1万户;互联网用户12万户。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万余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4.5%。
七、教育、体育、科技、卫生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招收小学生12010人,初中新生8098人,招收高一新生4538人。全县小学在校学生62867人,初中在校生24806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468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全部达到100%。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举办了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包括俱乐部篮球、乒乓球、武术散打、三人篮球、健身展演、钓鱼、微型马拉松、羽毛球等8个单项比赛活动。来自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县直各机关、各企业近30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运动会。全民健身工程方面,全年完成150余个村居、社区、小广场,健身器材安装工作,共计150余套,1200余件。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步。全年申报各级科技项目近30项,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12万元;受理县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5项,安排应用技术与研发资金120万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复审通过1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14家;获市科技进步奖6项,组织评审县科技进步奖8项;组织市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县级科技成果鉴定5项,县级科技计划验收9项;全年完成专利申请546件,其中发明专利207件,专利授权量32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4件;获市级专利奖3项,评审县级专利奖34项;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
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6处,其中: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心理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处,专科疾病防治所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处,乡镇卫生院24处;民营医疗机构6处;厂矿医院1处;门诊部4处;诊所、医务室31处。全县拥有病床352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971人。
八、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县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1平方公里,比去年增加了2平方公里。财政总投入3亿元。实施了振兴路中段改造、卧龙山路南通等9条道路工程,完成沂南热电厂首站、二级站的建设。新增道路长度4.42公里、道路面积7.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铺设雨水管网14.89公里、污水管网13.42公里、安装路灯121盏。今年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投资5.57亿元,新建续建社区23个,完成农房建设5142户,完成危房改造930户。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落实抓好县城市政道路建设与绿化提升工程、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工程、片区开发建设工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县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起,有伤亡的7起,死亡8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8人。经济损失148.8万元。
十、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5元,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0元,增长7.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4元,增长9.45%。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0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1万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全年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7.06亿元,比上年增收3.95亿元,增长68.7%。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8.3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91万人、失业保险3.78万人、工伤保险6.6万人、生育保险人数2.7万人。全县有78.5万居民参加了居民医疗保险,全年累计补偿302.3万人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稳步发展。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8203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6115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2650人,发放职业资格证书1857份。劳动争议仲裁进一步完善,全年受理并结案各类劳动争议案件257起。
注:1、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起点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为500万元。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粮食产量为全面调查数据。
4、居民收入为小样本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