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区上下知重负重、担责尽责、克难奋进的一年。开福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建设大城北、实现新跨越”发展主题,大力实施“八大行动”,扎实推进“产业质效倍增年”“担当善为落实年”建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42.1亿元,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1130.4亿元,同比增长4.2%。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0.1∶11.2∶88.7。在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幅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0、0.4、3.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8%、91.2%。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2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06亿元,剔除政策性因素影响,同口径增长3.0%。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448万元,同比增长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其中园区增加值同比增长3.0%。
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7.6亿元,比上年下降3.8%;房屋竣工面积22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8.6%,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7.6%。分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1.8亿元,比上年下降12.3%;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49.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3%;其中,实现住宅销售面积12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4%;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59.0亿元,同比下降27.5%。
五、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4.6亿元,比上年增长4.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3.8亿元,同比增长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亿元,同比增长2.2%。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11.1亿元,同比增长4.8%;零售业零售额567.4亿元,同比增长4.4%,住宿业零售额9.3亿元,同比增长3.8%,餐饮业零售额46.8亿元,同比增长0.4%。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7%。分类别看,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1.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下降39.4%;化妆品类同比下降24.5%;金银珠宝类同比下降98.8%;日用品类同比增长81.0%;书报杂志类同比下降3.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下降41.4%;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10.6%;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39.2%;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0.4%;汽车类同比增长65.2%。
六、经济合作
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19.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9%。
全年实施内联引资项目142个,总投资27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9个;新注册湘商回归企业24家,累计到位资金94.7亿元;实现外商直接投资652.62万美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有区属公办中小学71所,其中区属公办完全中学1所、公办初级中学8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公办小学56所;有市区共管民办学校3所;有在校学生97574人,其中小学生70943人、初中生22851人、高中生3780人。有注册幼儿园189所,其中公办园77所(局属公办园33所、行业公办园11所、委托公办园33所)、普惠性民办园86所、非普惠性民办园26所;有在园幼儿27552人,其中公办幼儿16991人、普惠性民办幼儿8856人、非普惠性民办幼儿1705人。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0%。全区共投入学生免费入学和资助经费11465.28万元,区属义务教育阶段176417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了免杂费入学,执行公办教育收费标准的176417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了“一费制”(含课本费、教辅资料费和作业本费)全免入学。全区共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12060名,占全区中小学生人数的12.36%,全部享受免杂费、免“一费制”入学。全年补助了4261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幼儿)生活费。全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0所,新增公办学(园)位6240个;新建普特融合学校1所;并对34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校园提质改造和文化建设。
全年全社会研发经费25.04亿元,比上年增长8.5%,技术合同成交额60.26亿元,比上年增长6.5%,有效高新技术企业680家。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
年末全区拥有群众艺术表演团体29个,文化馆1个,街道文化站16个。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已建成104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36余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39.4万余人次。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28家,含1家市图书馆、1家区图书馆、16家图书分馆、7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3个流通服务站。
年末全区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628个,其中医院29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2532人,比上年增加2219人,其中执师、执业助理医师7688人,增加609人;注册护士10321人,增加624人。卫生机构床位10708张,增加20张。
九、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国控伍家岭站点优良天数299天,优良率81.7%。省控沙坪站点优良天数322天,优良率88.0%。湘江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稳定达标,全区4个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平均水质优良率和达标率均为100%,与上年同期持平。
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0起,死亡10人,其中:其他工商贸事故4起,死亡4人;道路交通事故6起,死亡6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79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89.41万人。年末户籍人口总数56.37万人。按人口性别分,男:26.69万人,女:29.68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432元,比上年增长3.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3645元,比上年增长4.9%。在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烟酒人均消费13991元,同比增长8.9%;衣着人均消费2460元,同比增长0.4%;居住人均消费7212元,同比下降5.0%;生活用品及服务人均消费2592元,同比下降3.1%;交通通信人均消费3264元,增长11.4%;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9480元,增长7.8%;医疗保健人均消费4102元,增长7.1%;其他用品和服务人均消费544元,增长10.6%。
年末参加全区劳动保障部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37.02万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93万人,机关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5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城镇居民)为1.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4.57万人,同比增长0.64%;全年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0.2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为17.14万人,同比增长0.05%。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96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97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1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7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年末全区有养老机构15家,居家养老服务站109家。全年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362.53万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7311人次,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3237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074人次。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发放保障金分别达600.18元和545.33元。全年发放各类养老服务补贴3849.3万元(含高龄津贴2111.9万元)。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