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二年嵊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面对疫情冲击影响和各种超预期困难挑战,嵊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运行,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0.0亿元[1],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8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6.0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63.2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4:20.0:48.6(见图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05万元,按年末汇率(6.9646)折合2.59万美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8.1%。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39亿元,比上年下降0.9%,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增长10.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亿元,下降1.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增长6.5%(见图2)。税收收入5.48亿元,增长7.4%,其中,增值税2.32亿元,下降17.4%;企业所得税0.66亿元,个人所得税0.27亿元,分别增长58.5%和61.7%。全年民生事业支出2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7%,其中,增速最高的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70.7%、21.7%。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49公顷,比上年增长5.1%。粮食播种面积61公顷,产量263吨,分别增长25.9%和30.0%;蔬菜播种面积188公顷,产量2801吨,分别增长1.7%和1.3%;水果及果用瓜产量14吨,下降83.1%。全年家禽出栏1.27万只,增长2.4倍。全年肉类产量36吨,增长1.3倍,其中禽肉产量27吨,增长2.4倍。(见表1)

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43.00万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海洋捕捞实现产量20.28万吨,比上年增长0.9%。分品种看,鱼类产量16.02万吨,增长0.2%;虾类产量1.68万吨,增长4.5%;蟹类产量1.20万吨,下降6.2%;头足类产量0.47万吨,增长7.7%。年末拥有养殖专业合作社29家,深水网箱养殖企业4家。全年海水养殖总面积2.41万亩,实现养殖产量22.7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8.3%,其中贻贝养殖面积2.19万亩,产量22.38万吨,分别分别增长0.8%和8.4%。(见表1)

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稳妥开展帆张网减船转产的同时全面推进海上“千万工程”,全年共培育引领船36艘,完成渔船整治367艘。养殖业提质发展,探索试验“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积极开展太平洋牡蛎、膨腹海马、珍珠等新品种养殖,海水养殖模式、品种更加多元。海钓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嵊山国际海钓基地建设启动,2022年全国海钓精英赛成功举办,初步构建了海钓业发展新格局。

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种机动渔船1797艘,比上年减少210艘。其中,捕捞渔船851艘,减少163艘;养殖渔船828艘,减少33艘。渔船总功率14.96万千瓦,下降14.9%,总吨位9.91万吨,下降19.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4.93亿元,比上年增长96.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三大主要行业均实现快速增长,产值分别为10.95亿元、2.85亿元和1.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倍、74.3%和28.5%(见表2)。全县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95.3%,产销率为99.2%。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9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

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0家,从事建筑业活动平均人数3566人。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省内建筑业总产值10.09亿元,增长2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3.4%,其中新开工面积11.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60.9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分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9%,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8.9%;交通投资增长3.9倍,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6.2倍;民间投资增长15.7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无投资额;第二产业下降44.7%;第三产业增长4.8倍。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上年增长6.8%。房屋施工面积37.12万平方米,增长7.2%;商品房销售面积0.95万平方米,下降12.8%;商品房销售额1.10亿元,增长26.8%;商品房待售面积1.41万平方米,下降12.6%。

 

五、交通、港口和邮电业

全县水、陆客运量701.83万人,水、陆客运周转量1.21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11.2%和21.7%;水、陆货运量2841.51万吨,比上年下降11.9%,水、陆货物周转量286.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3%(见表3)。年末全县共有海运企业24家,货运船舶79艘,总吨位41.33亿吨,总运力65.29万载重吨;客运船舶25艘,载客量为7878客位,比上年增长7.0%。

年末全县机动车辆保有量10084辆,其中运营性车辆258辆,非运营性车辆9826辆。全县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29辆,实现客运总量176万人次,日均客流量4811人次。

交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526国道嵊泗段改建工程、201省国道嵊山至枸杞改建工程建成通车,离岛综合交通体系逐步构建,陆岛交通码头场站提质改造,东部岛群水上客运快速航线加快建设,岛际交通布局进一步优化,民众出行更为便利。

全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0680万吨,比上年增长5.1%(见图4)。其中,县本级和绿华散货减载平台实现货物吞吐量3854万吨和264万吨,分别增长15.6%和93.2%;马迹山矿石中转基地实现货物吞吐量6011万吨,与上年持平;申港石油储运码头实现货物吞吐量551万吨,比上年下降19.2%。年末全县拥有港口泊位36个,其中生产性泊位34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8个。

全年完成邮政特快专递0.31万件,函件4.56万件,机要文件645件,包件1.99万件;全年订销报刊累计148.36万份,报刊流转额274万元,订销杂志累计12.06万份。六、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见图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亿元,增长9.8%。批发业商品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7.4%,其中限额以上[2]销售额115.97亿元,增长45.9%;零售业商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1.7%,其中限额以上1.49亿元,增长22.9%;住宿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5%,其中限额以上0.91亿元,增长1.4%;餐饮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2.3%,其中限额以上0.44亿元,增长4.5%。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个,累计实现成交额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18亿元,比上年下降25.8%。其中,进口总额20.96亿元,下降25.5%;出口总额7.22亿元,下降26.6%。

招商引资持续推进。全年新引进项目9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1.2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506万美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和3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个省级5A级景区镇。年末全县拥有旅行社32家,营业收入9250万元;民宿1026家,其中市级精品民宿550家,省等级宿40家,市最美民宿67 家,省级金银民宿、市级精品民宿数量蝉联全市首位。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6.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8%。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8.24亿元,增长21.5%;个人存款余额74.32亿元,增长21.1%。各项贷款余额121.1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56亿元,增长21.6%;中长期贷款余额101.25亿元,增长7.8%。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214万元,比上年下降8.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561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653万元,分别下降11.8%和5.4%。保险公司赔款支出3983万元,增长19.9%。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329万元,下降5.0%;人身险赔款支出517万元,下降40.6%。给付支出1138万元,增长3.9%。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8项,其中市级4个、县级4项。专利授权量5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件。实施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首获全省农业“双强”行动“赛马”激励。主体培育新突破,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

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1065人;普通小学7所,招生303人,在校学生1969人,毕业学生378人;普通初级中学2所,招生343人,在校学生1065人,毕业生400人;高级中学1所,招生226人,在校学生675人,毕业生226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数37人。乡镇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办园实现全覆盖,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学前一年(5周岁)幼儿入园率保持100.0%。中考总分平均分连续四年位列四县区第一,初中升高中段比例98.25%,高考质量稳中有升。

招才引智力度不断加大,新引育“高精尖”人才11名、名牌高校毕业生6名,均创历史新高,首次全职引进外国人才1名、全日制博士1名。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92人,其中,高级职称302人、中级职称1317人、初级职称1673人。

九、文化和卫生

全县拥有文化馆8个,乡镇文化站7个,文化礼堂31个;全年共举办各类文艺活动71次,文艺培训班208班次,各类展览19场。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7.25万册,图书流通量4.12万人次。拥有电影院2个,共放映电影5924场次,观众人数2.09万人次,放映收入91.27万元。年末全县拥有广播站、有线电视台(站)6个,县城数字电视转播频道74个。全县有线电视用户2.36万户,入户率达100.0%,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0%。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个,其中医院3个,乡级以上卫生医疗机构7个,卫生机构3个,门诊部、诊所类8个,社区服务站1个,村卫生室16个。医疗机构实有卫生床位293张,卫生技术人员596人,其中执业医师243人,注册护士215人;每千人拥有医生3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张。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浙江医院嵊泗云诊室正式启用,物产中大朗颐(嵊泗)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果断处置“3.17”疫情,因时因势迭代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升疫情防控核心能力。

十、市政建设和新渔农村建设

年末全县建成区面积2.28平方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长度27.86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面积29.4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97.1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公园面积5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74平方米。

县城品质有机更新,美丽乡村全面推进。2022年,惠民公园建成投用,新增口袋公园5个;解危并改造城镇危房10幢,改造城镇老旧住宅23幢,惠及群众523户。荣获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称号,枸杞-嵊山“山海奇观”县域风貌样板区创成省级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五龙乡创成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花鸟村、奇观村、田岙村创成全省未来乡村。

十一、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全社会用电量6.3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其中,工业用电0.60亿千瓦时,增长4.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0.78亿千瓦时,增长8.4%。

蓝天、碧水、净土、清废保卫战成效显著。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42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7.2%;PM2.5优良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5.6%,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完成五龙乡田岙船厂、健身中心及西城区幼儿园地块土壤污染调查。推动小微固危废收集中心建设。全面实现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销号。跻身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百强县第三名。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71554人,总户数29709户。按性别分,男性34789人,占总人口的48.6%;女性36765人,占总人口的51.4%,男女性别比为100:105.7。全年出生人数178人,出生率2.47‰;死亡人口643人,死亡率8.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5‰,已连续25年负增长(见图6)。全县迁入人口151人,迁出人口664人,机械增长率为-7.12‰。

根据全省202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6.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9万人,乡村人口2.21万人,城镇化率为66.58%。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85元,比上年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54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49元,增长6.8%。城乡收入比从2021年的1.48:1进一步缩小至1.45: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95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58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185元,分别增长5.0%和7.1%。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3]分别为35.5%和43.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2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76人,城乡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14人,城镇登记失业1.33%。

年末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490人,参保率97.04%,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分别为20579人和39911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729人,参保比例达到99.27%,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别为28122人和35607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1418人、18874人和17937人。

年末全县共有低保户395户,低保对象486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08户、132人;农村低保对象287户、354人。养老服务机构8所,床位434张;敬老院3所,收养43人。全县在乡退伍军人300人,革命残废军人34人,优抚优待户数共1957户。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866起,无人员死亡;各类安全事故2起,比上年下降75.0%。创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迭代升级“全民反诈”体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和损失分别下降21.1%和8.8%。2022年平安浙江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8.79%,位列全市第一。

注:

[1] 本公报中所列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 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3]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4] 本公报中所列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渔业相关数据来自县海洋与渔业局;客货运输、海运企业、船舶、运力、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泊位、公共汽车营运车辆等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机动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等数据来自县交警大队;邮政数据来自县邮政局;交易市场、专利等数据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科技项目、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等数据来自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引进项目数、实际到位市外资金等数据来自县投资促进中心;旅游、民宿、文化馆、文艺活动、图书馆、电视、广播等数据来自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县支行;保险数据来自舟山银保监分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专业技术人才、就业、登记失业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电影院相关数据来自县委宣传部;医疗卫生、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市政建设、污水处理率等数据来自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用电量数据来自国网嵊泗县供电公司;空气质量、水质达标率等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嵊泗分局;户籍户数和人口数、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电信网络诈骗等数据来自县公安局;低保、养老机构、退伍军人等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平安浙江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来自县委政法委;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