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打造“东海明珠·中国第一岛城”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海洋经济强县、海洋文化强县、海洋生态强县和海岛和谐社会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重大进步。
一、综 合
初步测算,2007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0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工业增加值7.79亿元,比上年增长0.3%,建筑业增加值16.06亿元,增长34.9%;第三产业增加值1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5:47.3:35.2调整为15.8:50.4:33.8。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011元,比上年增长15.3%,折合7761美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4.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6%,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5.4%。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7.7%,其中肉禽及制品类上涨幅度最大,为21.6%,其次是鲜菜类,价格指数上涨11.0%,水产品类价格指数上涨8.9%。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975个,496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其中安排就业困难人员126人,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72户。年末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08人,其中失业职工4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1%。全年共举办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班25期,培训人员1019人,实现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4人。年末从事第一产业的渔农村劳动力下降为12965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渔农村劳动力增加到14571人,占全部渔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52.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6497万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809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地方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营业税增长12.3%,增值税增长8.9%,企业所得税增长3.5%,个人所得税增长25.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63052万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428万元,文教科卫支出16076万元,分别增长20.9%和28.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渔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固;工业性投入相对低迷,工业行业发展不平衡;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就业空间狭窄;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带来较大压力;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艰巨。
二、农林牧渔业
200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种植业总产值620万元,增长1.6%;林业总产值69万元,下降6.8%;畜牧业总产值1341万元,增长1.4倍。年末全县耕地面积82.1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总播种面积244.5公顷,比上年增长7.6%。粮食产量133吨,比上年增长31.7%;蔬菜播种面积209.3公顷,蔬菜产量3096吨,比上年下降6.6%;水果及果用瓜产量244吨,比上年增长24.5%。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生猪出栏8797头,增长8.5%。家禽出栏2.12万只,增长17.1%。全年肉类产量658吨,增长16.3%,其中猪肉产量607吨,增长15.2%,禽肉产量38吨,增长35.7%。禽蛋产量49吨,增长16.7%。
渔业产值、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实现渔业总产值14.23亿元,比上年增长7.1%;水产品总产量26.6万吨,比上年增长2.7%。海洋捕捞形势稳定,全年海洋捕捞产量20.5万吨,比上年增长1.8%;实现捕捞产值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分品种看,除虾类产量比上年下降外,其他品种水产品产量比上年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鱼类产量16.31万吨,增长0.8%;头足类产量1.13万吨,增长1.0倍;蟹类产量1.30万吨,增长1.9%;虾类产量1.75万吨,下降13.0%。年末有远洋渔船3艘,全年远洋渔业产量2210吨,比上年增长70.0%。
海水养殖业发展步伐加快。2007年,嵊泗贻贝养殖海区被农业部认定为Ⅰ类贝类养殖自然海域。至年末,全县海水养殖面积达到2.4万亩,比上年末净增2000亩;海水养殖产量达到6.1万吨,比上年增长5.7%;海水养殖产值1.18亿元,增长4.0%。其中贻贝养殖面积2.12万亩,贻贝养殖产量5.9万吨,增长5.9%;贻贝养殖产值0.79亿元,下降7.1%。海参养殖掀起高潮,群众性规模化海参试养总投资1000万元,21家养殖户参与,共放养海参苗种110万头,其中浅海笼养2万笼。水产品养殖成功率进一步提高,绿华高科技生态养殖示范园区深水网箱基地实际放养深水网箱26只,2007年大黄鱼养殖产量140吨,比上年增长64.7%。
年末全县拥有各种机动渔船2552艘,其中捕捞渔船1894艘,养殖渔船295艘。渔船总吨位12.9万吨,总功率23.5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1.8%。各类钢质渔船1071艘,功率在184千瓦以上的有714艘。进一步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加快了捕捞作业内部结构调整,引进渔技新技术,开展了单锭环流网、双锭疏目网二种替代网具的试验。稳步推进渔船调减压缩工作,全年共缩减捕捞渔船41艘,涉及转产转业捕捞渔民177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8.02亿元,保持上年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4.55亿元,比上年下降6.3%;规模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13.47亿元,增长7.9%。分行业看,石材开采业产值6.10亿元,增长17.1%;医疗器械制造业产值0.23亿元,增长35.3%;电力生产供应业产值0.92亿元,增长11.2%;水产品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船舶修造业产值均比上年下降,产值分别为9.50亿元、9.03亿元和0.10亿元,降幅分别为0.8%、10.0%和2.0%。个私工业稳步增长,全年实现总产值15.84亿元,增长2.6%。全县工业销售产值26.80亿元,增长1.7%,产销率达9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3.69亿元,产销率达94.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5亿元,比上年下降4.2%;利税总额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利润总额0.18亿元,下降18.6%。列入市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综合考评得分为177.85分,低于全市66.77分,位次排名全市各县区末位。
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降低22.54%。全县工业用电量8082万千瓦小时,增长1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5371万千瓦小时,下降5.1%。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530万吨,增长47.6%。
全县具有三级及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6家,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93亿元,比上年增长58.3%;上交税金1678万元,增长1.6倍;实现利润266万元,增长24.3%。全年建筑业施工房屋面积13.8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产值1654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3%和46.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07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中央项目投资比上年回落,投资额46.12亿元,比上年下降9.3%,其中洋山港投资38.01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53.9%,下降12.2%;马迹山工程投资8.11亿元,增长7.8%。全部限额以上单位投资69.24亿元,增长18.6%,带动了全县投资额的快速增长。地方项目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共完成投资额2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
在全社会投资额中,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6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9亿元,以交通、港口建设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7.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7%、1.8%和17.7%。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比重最大,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91.8%,其次是房地产业,投资比重为2.9%。工业性投资保持缓慢增长,共投入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房地产开发投资2.05亿元,比上年增长91.2%。房屋施工面积19.4万平方米,增长34.4%;房屋竣工面积6.3万平方米,增长2.8倍。商品房销售平稳,200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6.0%,其中销售住宅面积1.2万平方米,下降78.1%。全年商品房销售额0.83亿元,下降57.0%。商品房空置面积1.4万平方米,增长51.6%,其中空置住宅面积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7%。
五、交通、港口和邮电业
2007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4.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全县水、陆货运量335万吨,水、陆货物周转量28778万吨公里,均比上年增长10.5%;水、陆客运量340万人,水、陆旅客周转量9637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7.0%和16.3%。全县机动车辆继续增加,年末拥有各种机动车3969辆,比上年增长6.6%;年末实有出租车营运车辆78辆。海运运力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县海运企业共10家,拥有各种海运船只182艘,运力规模达到15.1万吨载重量。全年海上货物运输量217万吨,增长15.8%;海上货物周转量27755万吨公里,增长10.8%。
2007年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4942万吨,比上年增长17.3%,占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的38.6%。其中马迹山港货物吞吐量3216万吨,增长20.9%;绿华港货物吞吐量1268万吨,增长5.5%。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9582万元,比上年增长7.2%。年末城乡本地电话用户40400户,全县电话主线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7.6线/百人提高到52线/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67350户,增长9.0%,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76户/百人提高到84户/百人。数据网络服务高速发展,年末全县拥有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430户,增长27.9%。完成国际、国内邮政特快专递1.2万件,增长19.2%。全年订销报刊累计188万份,报刊流转额161万元。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县的零售额为8.4亿元,增长9.6%;渔农村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实现零售额1.8亿元,增长34.9%。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均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实现零售额9.08亿元和1.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10.7%。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私经济实现零售额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8%。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8.65亿元,其中石油及石油制品类销售额6.33亿元。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2个,2007年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2.29亿元。成交品种丰富,其中粮食类成交量1802吨,成交额617万元;油脂油料类成交量430吨,成交额341万元;肉食禽蛋类成交量3032吨,成交额5203万元;水产品类成交量4675吨,成交额7354万元;蔬菜类成交量10886吨,成交额5135万元;干鲜果类成交量3368吨,成交额2306万元。
外贸出口再上新台阶,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县外贸自营出口延续了上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出口总额达8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水产品出口仍占主导地位,全年出口总额591万美元,增长2.0%,出口比重达73.1%。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2007年共引进涉及旅游、海运业、港口物流、贸易方面的招商引资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6.88亿元,累计到位境内县外资金2.25亿元,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66.2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831.2万美元。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0.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实现旅游收入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年末,全县旅行社总数16家,星级宾馆6家,其中三星2家,二星4家,另有按四星标准运营1家,按五星标准建设1家。各类中低档宾馆、饭店及家庭旅馆也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已具有9000床位的日接待能力。游客的增加带动了宾馆收入的增长,2007年县内星级宾馆客房收入1329万元,比上年增长7.6%。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90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7%。各项贷款投放力度有所加大,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6.1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3%。其中短期贷款11.86亿元,增长24.8%;中长期贷款3.92亿元,增长0.3%;农业贷款2.85亿元,增长6.4%;工业企业贷款1.56亿元,下降7.5%。全年累计现金收入9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现金支出91.46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全年保费收入6470万元,增长18.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879万元,增长47.4%;人身险保费收入4590万元,增长9.9%。全年赔款支出968万元,增长60.8%;给付支出980万元,下降32.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45人,其中高级职称142人,中级职称1294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46项,其中被列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16项,市级10项。被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中小型科技企业2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全年专利申请量32件,授权专利16件。
2007年,我县认真实施《嵊泗县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规划》,稳步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马关小学、洋山学校、黄龙小学被评为省Ⅲ类标准化学校,目前全县标准化学校数达8所,占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61.5%。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3所,招生1095人,其中高中招生383人;毕业学生1144人,其中高中毕业生407人;在校学生3422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183人。普通小学11所,招生536人,在校学生3779人。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598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7年全县初中入学率99.78%,初中升高中率97.29%,高考上线率94.35%,本科上线率49.14%,学前一年(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100%。
成人学历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发展。2007年,电大在校学生404人,毕业学生110人。报名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796人次,实考553课次,获得单科合格321课次,全年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人数4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36人,毕业学生166人,在校学生426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2007年,我县着力推进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实施海洋文化中心工程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各类文艺活动58次,举办文艺培训班20次,各类展览26个,全年在市级以上获奖、展览的各类文艺作品52件次。以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图片展览等形式扎实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文化下乡活动,开展“送电影进渔农村”活动。全年放映电影382场次,电影观众10.8万人次,放映收入20.1万元,发行收入4.5万元。至年末,公共图书馆藏书7万册次,全年图书流通量2.3万人次。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综合覆盖率达到98%。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开展全民健身运动48次,参加人数3.1万人次。共举办县级体育比赛19次,参加市级以上体育运动会13次。
卫生事业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共有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9个。医疗床位326张,卫生事业从业人员533人,卫生技术人员421人,其中执业医师182人,注册护士147人。5所学校配备了卫生室,渔农村卫生室18个,村卫生室从业人员24人。
十、市政建设和环境保护
2007年,全县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3245万元。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21.2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27.6公里。全年供水总量217万吨,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26万立方米。绿化养护工作有序开展,城市绿化环境进一步改善。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82.5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72.65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9.6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18%。
深入开展村庄示范整治工作,积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县38个行政村中,列入示范村12个,列入整治村22个。已通过省级示范村验收4个,市级示范村验收6个,示范整治面达到55%。全年共新增村庄硬化道路1.4 公里,新增绿化面积0.6 万平方米,开展水道整治0.4公里,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0.3万人。
开展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完成了《嵊泗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已成功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深入开展省级生态乡镇创建,6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和节能减排工作,2007年我县主要污染物COD净削减量为175.2吨,SO2净削减量为81.7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县级立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100%,县级审批项目“三同时”验收合格率96 %以上。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县现有3镇,4乡;8个居民委员会,38个村民委员会。2007年末,全县总户数30428户,户籍总人口8002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476人,占总人口的42.1%。在总人口中,男性39515人,占49.4%;女性40508人,占50.6%。全年出生人口454人,出生率5.66‰;死亡人口581人,死亡率7.24‰;人口继续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1.58‰。全县迁入人口841人,迁出人口1040人,机械增长率为-2.48‰。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2007年全县计划生育率为98.93%。
2007年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8元,比上年增长12.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从县城居民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薪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均呈增长态势,比上年分别实际增长12.0%、7.5%和11.3%。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505元,比上年增长16.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6%。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直接促动了消费的增长,2007年县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77元,同比实际增长5.3%;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216元,同比实际增长0.9%。2007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2%和42.8%。县城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由上年的37.56平方米增加到37.62平方米;渔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上年的40.6平方米增加到41.04平方米。
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316人,其中参保职工11642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4035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592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8008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4467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114人。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末全县共有低保户648户,低保对象1251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09户,194人,渔农村低保对象539户,1057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结对帮扶贫困户518户,改造渔农村危房53户。积极开展对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和入学救助,全年共资助贫困学生2992人次。年末全县共有敬老院3所,社会福利院1所,共有床位167张,收养98人。年末,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3%和100%。2007年全县享受伤残抚恤金28人,享受定期怃恤金6人,享受定期补助32人,优待优抚对象97户,优待总金额4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
注:1、本公报所列部分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中所列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户籍人口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批发企业年销售总额2000万元以上,零售企业年销售总额500万元以上。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4、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