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加快实施“十二五” 的重要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扩投资、促消费、调结构、兴产业、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坚持“做强产业、做大城镇、做好民生、做优环境”的理念,克服宏观经济疲软、维稳压力增大和融资难、财政保障难等诸多不利影响,凝心聚力,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朝着持续健康协调方向稳步迈进。
一、综 合
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41.851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3%。第一产业增加值5.607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6.727亿元,增长23.4%;第三产业增加值9.516亿元,增长10.4%。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3.4%、63.9%、22.7%。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基础仍较薄弱,主导产业还不强,带动农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城乡差距大,贫困人口多。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支撑发展和防灾抗灾能力不强,经济持续增长和居民持续增收乏力。工业生产基数大,骨干项目少,产业层次低,后劲不足。招商引资大项目、强项目不多,后续能力跟不上,发展潜力有限。火电厂开工速度慢,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还停滞不前。商贸流通虽有一定数量,但具有较大规模限上企业的不多,培育较大限上企业的任务还很艰巨。融资困难,财政紧张,债务包袱重是最大的压力。全县人均消费水平不高,人均消费3956元,月人均消费330元,拉动经济增长的力度还不大。投资项目开工不足,发展不平衡,有的项目至今仍未开工建设。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我们应保持高度清醒,引起高度重视,以对石泉大局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扎实过硬的措施加以破解,力促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2012年,农业生产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培育强村大户和现代农业园区,深化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全县已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0个,2个园区被评为省级示范,2个被评为市级示范,以桑、畜、菜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不断壮大,农业喜获丰收,农产品供销两旺,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日益稳固。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428万元,比上年增加9105万元,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44556万元,增长6.0%;林业产值6102万元,增长8.5%;牧业产值37725万元,增长6.2%;渔业产值4995万元,增长10.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6071万元,增长5.6%。
种植业“稳粮扩经”,结构逐步优化。自国家实行良种补贴以来,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的收购政策,对种粮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加大。紧抓安康月河川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机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设施蔬菜生产向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川道村集中,实现规模扩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8954亩,增长1.7%;粮食总产量66459吨,增长6.0%。其中:夏粮产量16752吨,增长 7.0%;秋粮产量49707吨,增长5.7%。 油料种植面积91430亩,增长2.9%;产量12300吨,增长5.6%。优质蔬菜种植58920亩,增长7.4%;产量53919吨,增长6.0%。园林水果产量5216吨,增长3.2%。烤烟产量1028吨,增长29.3%。
林业生产力度加大,造林面积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当年造林面积48000亩,增长4.4%,其中人工造林38500亩,增长16.7%;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积9500亩,降26.9%。
畜牧业生产措施有力,产业稳步发展。全县突出抓“百、千、万” 生猪产业建设,不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突出强村大户战略、狠抓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饲料供给、龙头企业和产品销售体系建设。近几年来在畜牧业生产中不断调整养殖结构,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据统计,全县全年大牲畜出栏14050头,增长6.8%;生猪出栏202654头,增长5.8%;出栏羊58308只,增长0.8%;家禽出栏105.06万只,增长7.8%。肉类总产量19730吨,增长5.5%。
渔业发挥优势资源,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充分利用“两库”区可养鱼水面,进行较大规模的网箱养殖。全年水产品产量4385吨,增长17.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63万千瓦特,有效灌溉面积6691公顷,全年农药使用量34吨,地膜使用量155.23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4平方公里,解决了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农村沼气池500个、农村垃圾厂300个,环保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新增水电装机540千瓦,投资2500万元,建设和改造配电台区41个、电网212公里,北区供电体制已理顺,电网改造将全面起动,北区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将彻底解决。农村通讯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启动了“户户通”工程和农村调频广播工程,农村文化和信息设施水平有新提升。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12年 | 比上年增长(� %) | |
粮 食 | 66459吨 | 6.0 |
#夏粮 | 16752吨 | 7.0 |
油 料 | 12300吨 | 1.5 |
#油菜籽 | 9177吨 | 5.6 |
烤 烟 | 1028吨 | 29.3 |
水 果 | 5216吨 | 3.2 |
造林面积 | 4.8万亩 | 4.4 |
生 漆 | 109吨 | 17.2 |
油桐籽 | 133吨 | 8.1 |
核 桃 | 195吨 | -7.1 |
板 栗 | 667吨 | 11.7 |
肉类产量 | 19730吨 | 5.5 |
#猪肉 | 14421吨 | 5.1 |
牛肉 | 2137吨 | 3.1 |
蚕茧产量 | 3000吨 | -16.9 |
大牲畜年末存栏 | 3.2万头 | 2.6 |
羊年末存栏 | 5.4万只 | 0.4 |
猪年末存栏 | 18.9万头 | 2.3 |
家禽存栏 | 68.7万只 | 6.4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强劲。2012年,新培育规模企业5户,新建成投资企业7户,陕西华电安康发电公司落户石泉,火电厂项目已开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园区承载能力日益显现。全县规模工业在大环境、大基数、大压力、大包袱的不利因素下,基本完成计划任务,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一是基本完成目标任务。201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任务增速30%,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4.4亿元,增长39%,其中:中省企业31593.6万元,增长-19%,县属企业506430.8万元,增长45.9%。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22.1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83亿元,增速33.6%,超计划3.6个百分点;二是工业贡献大。规上工业个数位居全市第三。规上工业尽管面临大包袱、大基数,但在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相互支持配合,扎实工作,负重一搏,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0.83亿元,增长33.6%,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2%,占全县GDP的50%,增速位列全市第五;三是支柱行业拉动明显。四大支柱产业呈现较快增长,表现突出的是矿产建材产业、医药化工产业,同比分别增长66.2%、31.1%。其产值38.9亿元,占全部规模企业总产值的72.4%。占规模工业的大半壁江山。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2012年 | 比上年增长(�%) | |
白厂丝 | 1490.6吨 | -3.5 |
水 泥 | 55.4万吨 | 22.2 |
发电量 | 151071万千瓦小时 | -17.2 |
#本县 | 23085万千瓦小时 | 41.6 |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53亿元,增长9.5%;全县房屋施工面积达355744平方米,同比增长21.4%;商品房销售面积162505平方米,同比增长4.7%;实现商品房销售额49059万元,同比增长2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坚持“扩投资、兴产业、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方针,积极抓好项目建设,按照“做强产业、做大城镇、做好民生、做优环境”的基本要求,突出抓好基础设施、蚕桑旅游、城市建设为重点的项目建设。狠抓前期、狠抓争取、狠抓招商、狠抓环境,攻难关、破难题,艰难地完成了一大批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工了一批新工目,涉及县城东延、新堰、杨柳三大片区开发,后柳水乡、汉江三峡、云雾山景区开发,池河火电厂及一批有潜力的工业项目,汉江的东延、新堰、后柳堤防工程,石云路、后合路、石紫路的交通改造、长阳汉江大桥项目以及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和扶贫开发项目等方面共计50余个大项目,总计投资将超过150亿元。拉动经济增长,推进项目建设,继续保持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势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083万元,同比增长28.7%。其中: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17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4630万元,同比增长30.6%,农户投资累计完成18453万元,同比增长11.7%。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县9个重点项目除火电厂工程外,其他项目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110091万元。确保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工业投资逐步回升。工业投资总体呈现逐月回升态势,扭转了上年持续负增长局面。工业累计完成投资72866万元。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支撑作用明显。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679万元,同比增长42.4%。房屋施工面积为355744平方米,同比增长21.4%。
五、交通、邮政和电信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邮政、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2012年,建成通村路27.7公里,县乡示范路38公里,通村示范路288公里,连户路280公里,改造了池迎路,修善了石紫路,长阳汉江大桥正式开工,修建便民桥45座。修通了向阳大街延伸段,改造了杨柳大道,杨柳大桥建成通车。
全县从事营运车辆1458辆,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948万吨,货运周转量137287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44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4759万人公里。水运货运量1.4万吨,水运货运周转量13.8万吨公里;水运客运量12.9万人次,水运客运周转量194.3万人公里。
邮政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业务收入916.3万元;业务总量746.7万元;年末邮政储蓄余额30390万元;报刊累计发行量达12.6万份。
电信业务收入不断增长。2012年,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600万元,同比增长6.67%。
全县互联网拨号上网和宽带网用户达13000余户。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9.4万余部(含天翼手机),固定电话用户11000余户。
六、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2012年,不断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和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保障了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一是节日消费拉动,销售全面火爆。上半年元旦、春节、五一、端午节、六一等节假日相对集中,是一年中市场消费最为旺盛的阶段,下半年“十一”黄金周、中秋节等,众商家以市场营销为手段,积极抢抓节日商机,市场消费高潮迭起。二是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消费市场拉动效果明显。截止12月底,全县共接待游客211.93万人次,提前并超额完成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的目标任务。各大景区、各农家乐、各类宾馆生意火爆,旅游综合收入实现大幅增加。三是限上商贸流通企业规模扩大。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今年新增8家,企业(个体户)总数达30家。限上商贸流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四是四大行业中零售业居主体地位。全年零售行业实现零售总额5.51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6.7%,其次分别是餐饮业、批发业和住宿业。
2012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亿元,同比增长1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1亿元,增长17.2%;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0.97亿元,增长15.5%。全县消费品市场保持健康运行。
物价涨幅保持平稳。2012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7%,比上年同期涨幅2.7%。其中消费品类价格指数为102.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9%。消费品价格指数调查的八大类别全部上涨。
食品类价格上涨3.5%,由于受上年猪肉上涨的翘尾指数影响逐月减小,食品类价格指数呈逐月环比下降势头。其中粮食上涨1.9%;油脂上涨4.8%;肉禽下降3.0%,蛋下降4.2%;水产品上涨8.9%;菜上涨15.1%;干鲜瓜果上涨5.6%。油脂、肉类、粮食等价格稳中趋降是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肉类价格指数从各月看成逐月下降之势,5月份肉类价格翘尾指数影响基本消失,6月份肉类价格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出现拐点,由上涨改为向下拉动CPI运行,12月份同期比下降3.0%。油脂价格小幅上扬;但鲜菜价格居高不下,涨幅达15.1%,是全年涨幅较大的类别。鲜菜价格涨幅较大对居民生活有一定影响。粮食、油脂价格稳定、肉类价格比上年同期涨幅下降,对市场价格平稳起了一定作用。鲜菜、水产品类、干鲜瓜果、在外用餐指数上涨是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
2012年我县物价水平保持了平稳趋降态势,即受上年猪肉翘尾指数消失的影响、又受鲜菜当年涨价因素的影响。但鲜菜价格过高对居民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如下(以上年价为100):
类 别 | 指数(%) |
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 | 102.7 |
食品类 | 103.5 |
烟酒及用品指数 | 102.6 |
衣着类指数 | 100.8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指数 | 100.6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指数 | 106.7 |
交通和通讯指数 | 100.6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指数 | 100.3 |
居住指数 | 102.9 |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2年,财税工作按照“促发展、保民生”的工作理念,统筹预算内外财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政府公共投资的科学性。一是强化收入管理,持续增强财政实力。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多渠道、多形式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征管部门切实强化征管措施,强化对重点行业、企业、税源的监控分析,打击偷、漏税,严禁越权减免,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强化支出管理,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执行财政管理有关规定,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切实规范资金支出管理。着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水利建设等民生项目的投入。三是发挥支持职能,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积极争取中省市财政资金支持,扶持骨干企业、优势企业加快发展,支持园区建设,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努力培植新的财源。统筹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农业,提升蚕桑、畜牧及区域特色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巩固农业基础财源地位。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征管制度和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办法,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创新融资途径,促进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全县共完成财政总收入23297万元,同比增长28.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78万元,同比增长36.8%;一般预算支出121498万元,增长50.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418万元,增长36%。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稳步增加。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25221万元,增长22.6%。其中:储蓄存款279865万元,增长19.7%。各项贷款余额169441万元,增长8.4%。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2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泉支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泉支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康中心支公司石泉营销服务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康中心支公司石泉服务部、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泉营业销服务部等保险机构,全年完成保费收入3757.2万元,赔偿支出937.7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
科技计划管理及项目实施取得新成效。2012年,围绕“建设山区强县”这个中心,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以加强农业科技示范、科技推广为主线;以“科技惠农”、“科技兴村”项目实施为推动;以“科技特派员”、“大荔科技服务模式”、“科技12396”为载体,强化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编制下达了2012年县级科技计划,安排计划项目 23个,其中:科技示范项目7个,科技推广项目9个,科技实验项目5个,科技攻关项目2个。在实施的项目中,有21个已按进度要求实施完毕,其中19个实现项目目标要求。抓好农业科技示范、科技推广工作。建立熨斗有机茶园示范点100亩;在两河镇双河村引进黑花生、黑玉米、黑土豆“三黑”新特农产品示范点100亩;在杨柳新区引进瓜菜新品种,建立优质瓜菜示范点100亩、莲藕新品种示范200亩、建立以丁香、玉楠、紫薇等品种的苗木花卉示范点100亩、实施藕鸭共育技术示范点100亩、引进外地水果雪莲果、高产生姜示范种植50亩。做好科技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全年共申报国家星火计划1个,省科技计划项目2个、科技扶贫项目1个,市科技计划项目2个,国家科普惠农、科普兴村计划项目2个,省地震应急避难场建设项目1个。探索科技服务方式,努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抓好“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12396”等科技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在城关、池河、饶峰等镇展开试点“大荔模式”试点工作,并在全县推广。努力实现“政府+企业+科技人员”的有机结合,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好科技成果评审鉴定。全年组织申报专利10件,获得国家专利8件。申报市级科技鉴定2件,得到了上级评审专家高度好评和肯定,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投入3.5万元,编印了农村实用技术、富硒知识、科普宣传册,共发放各种技术资料2万余份,增强群众科技意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012年,新建改建学校5381平方米,新建幼儿园3所,实现了学前一年到高中的十三年免费教育;全面启动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两基”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中小学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在中省交流经验,职教中心创建国家示范校全面启动;落实了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定向委培了4名大学生免费上大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2012年,全县高考成绩在2011年首次突破400人大关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全年高考报考人数1178人,二本上线人数471人,同比净增37人,二本上线率40%。其中文科考生453名,二本上线人数181人,上线率40%;理科考生501名,二本上线人244人,上线率48.7%;艺术体育考生224人,二本上线人数46人,上线率20.5%。文、理科600分以上共46人,学生尹筱(女)夺得全县文科最高成绩608分,尹力(女)夺得全县理科最高成绩693分(全省第40名、全市第1名),成为全县自恢复高考后首个安康市理科状元。
全县拥有普通中学、小学校56所,在校学生19309人。其中:普通中学11所,在校学生9198人;小学45所,在校学生10111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1所,在校学生205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697人,小学专任教师8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3.4%。普通初中辍学率为1.88%。
广播电视、文化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2012年,出台了建设文化强县的《意见》,配套了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奖励文化发展有功单位、社团和人员等措施,使文化事业发展呈现空前重视、空前浓厚的景象。规划了影视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城市展览馆、红军纪念馆、杨柳体育馆、镇文化站和活动中心等一系列骨干项目,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将给石泉人民提供基金的文化服务。布局了县城古街改造、杨柳陕南风情园、禹王宫广场、古戏楼以及后柳、熨斗古镇改造等项目。全年新增文化企业9个,文化社团8个。组织开展了春节系列活动、正月十五焰火晚会、首届民歌大赛等各类赛事活动。扶持社团发展,调动其积极性,深入农村演出20场次,放电影2595场次。规范了《石泉新闻》栏目,出台了新闻节目播出管理办法,全年编发《石泉新闻》163期、1631条。在市台发稿280条,在《安康印象》播发专题一部,在省台发稿28条,特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组来石泉拍摄了反映我县地理文化的专题片《深坑寻幽》在中央电视台10套节目中播出。在《石泉新闻》电视节目中开办“创业之路”、喜迎十八大、三创、三问三解等9个栏目,发布各类创业服务信息100余条。
年末,全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包括一个县支中心(图书馆)、11个镇文化站和4个社区以及202个村的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县支中心已正常开展工作,各镇文化站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正常运行,免费开放,村级服务点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图书报刊等总藏量不断增加,其中图书2.8万余册。年末全县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2900余户,其中县城10500余户。
九、卫生、体育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镇、村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药品“三统一”配送与结算,共计配送药品品规22421个,总药款897.29万元,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序开展。三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完成,群众看病成本下降12%,新建农村片区卫生服务中心(室)30个,招聘了30名工作人员,工资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实行“县招、村用、院管”。启动实施了贫困人口健康保障工程,对特困家庭发放了就医卡并实行医疗费全报销。社会保障政策全部落实,新农合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参保率达到9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不断创新。全年完成居民健康档案174959人份,对16815名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对7708名高血压患者、1089名糖尿病患者和480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规范化健管理,对1274名孕产妇和9529名儿童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加强内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县、镇、村应急急救网络,在县医院“120”急救中心的基础上,完善了县中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急救网络。全年出动救护车辆1100次,急救接诊病人1254人;全年组织县、镇医疗机构医技人员参加各类培训28余人次,选送了43名业务骨干到省、市进修学习,对200余名村医进行了培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了免疫规划工作,儿童计免接种率均在95%以上;开展了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防控、艾滋病干预、病媒生物监测、培训督导等工作。全年无甲类传染病病例发生、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结核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接诊病人667例,结核病人96例,全部给予正规化疗管理,治愈率达 92%。妇幼保健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有产妇1551人,系统管理1528人,系统管理率98.5%。住院分娩1551人,住院分娩率100%;0-6岁儿童9386人,健康管理9223人,保健管理率98.26%;1286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274人,补助率99.07%。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开展“打非”专项整治活动5次,取缔无证非法行医5家,打击外来游医5家,规范药店行医7家,罚款 8000元;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检查2次,共检查各类学校42所;对全县公共场所经营户300余家进行了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培训,分行业类别建立了20家卫生管理达标示范店;建立了从县城到农村覆盖全县11个镇、24个村、37个饮用水卫生监测点,坚持每月定期对县自来水厂的出厂水、末梢水的水质情况进行一次质量检测,确保了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
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5个,床位618张,卫生技术人员557人。其中:中医师27人、西医师139人,中西医结合11人,护师103人,中药师13人,西药师17人,检验师21人,其他技师25人。
体育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总价值52.3万元的“乡镇农民健身工程”和“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器材,已于4月初全部配备到位并投入使用;新申报的6个农民健身工程项目已落实3个。二是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利用“全民健身周”和“全民健身日”开展系列健身活动15次;开展了庆“五一”、“通达杯”大型职工运动会;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在河南南阳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新成立健身协会2个,全县体育社团协会达16个。三是学校体育成效明显。召开了全县第七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参加了安康市第八届中小学生乒乓球运动会、第十届标准化高中男子篮球赛。取得了乒乓球多个项目前三名和篮球赛冠军的优异成绩。四是竞技体育成绩骄人。完成了第十二届中国汉江“尧柏杯”龙舟节参赛展演任务,在20支参赛队伍中夺得总成绩第八、团体三等奖及龙舟节健身健美操比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残疾游泳运动员夏江波在第十四届伦敦残奥会上,分获女子自由泳S3级100米和50米冠军,打破女子自由泳S3级100米世界记录,摘得两块金牌,为我县及省、市乃至国家都争得了荣誉,成为全市有史以来第一位残奥会“双冠王”。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2年,全县出生人口1656人,死亡1535人。年末户籍总人口181417人,其中:男97935人,女83482人,性比例为117.31;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9583人,农业人口151834人(公安年报数)。2012年常住人口171448人,出生率11.54‰,死亡率13.32‰,自然增长率1.78‰。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25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952元,增长16.8%;人均消费支出13274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5948元,比上年同期净增847元,增长 16.6%;生活费支出4611元,增长9.6%。城乡居民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竣工住宅面积不断增加,商品房销售面积162505平方米,同比增长4.7%。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484人(其中:在职7006人,退休3478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1733人;参加失业保险4506人;参加工伤保险9281人; 参加生育保险8186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已达100508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77人。社会救济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1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752人;
全县享受伤残抚恤金116人;定期抚恤309人,抚恤金额10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