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21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邵阳市统计局
2022年3月
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的严峻形势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发展结构不断改善。202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61.5亿元,增长8.5%(与上年比较,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08.9亿元,增长9.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86.2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66.5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6:31.9:51.5,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798.8亿元,增长8.4%,占GDP的比重为73.1%。全社会用电量113.3亿千瓦时,增长9.9%;工业用电量44.5亿千瓦时,增长9.8%;居民生活用电量43.9亿千瓦时,增长4.0%。
财政收入量增质升,支出保障突出重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47亿元,增长14.3%,其中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37亿元,下降2.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50亿元,增长12.5%,其中,税收收入75.97元,增长15.1%,非税收入42.52亿元,增长8.1%。上划中央收入61.97亿元,增长18.5%,上划省级收入13.00亿元,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2.78亿元,下降1.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4.90亿元,下降18.9%,教育支出111.86亿元,增长3.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4.29亿元,增长5.7%,卫生健康支出72.51亿元,增长6.6%,城乡社区支出65.81亿元,增长83.8%。
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民生改善保障有力。省定全市27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其中,全年建成芙蓉学校16所,为省定任务的100.0%;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624个,为省定任务的114.2%;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1091人次,为省定任务的189.2%;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34195人次,为省定任务的342.0%;新增护理型服务床位383张,为省定任务的119.7%;提质改造农村公路426.56公里,为省定目标任务的114.1%;建设农村公路安防设施870.98公里,为省定任务的102.5%;农村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分别达到人均4380元/年、242.32元/月,分别高于省定目标任务80元、12.32元;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35552人次,为省定任务的101.6%;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10.16万人,为省定任务的103.4%;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957件,为省定任务的165.8%。
二、农业
农业生产恢复增长。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7.0亿元,增长10.6%,其中,完成农业产值358.5亿元、增长4.2%,粮食产量336.0万吨、增长3.7%,蔬菜产量322.7万吨、增长6.4%,油料产量21.8万吨、增长2.8%,烤烟产量0.84万吨、下降5.4%,茶叶产量0.67万吨、增长6.6%,牛奶产量3.05万吨、增长1.3%;完成牧业产值263.2亿元、增长20.3%,年末存栏生猪470.4万头、增长11.8%,年内出栏生猪683.4万头、增长30.5%,牛出栏21.8万头、下降0.5%,羊出栏79.7万头、增长14.8%;完成林业产值20.9亿元、增长7.9%;完成渔业产值19.4亿元、增长2.9%,水产品产量9.67万吨、增长0.7%;完成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4.9亿元、增长7.0%。
表1:2021年邵阳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336.0 | 3.7 |
蔬菜 | 322.7 | 6.4 |
油料 | 21.8 | 2.8 |
其中:油菜籽 | 16.5 | 3.2 |
烤烟 | 0.84 | -5.4 |
茶叶 | 0.67 | 6.6 |
猪肉 | 49.6 | 29.9 |
牛奶 | 3.05 | 1.3 |
水产品 | 9.67 | 0.7 |
农村建设步伐稳健。全市农村用电量11.4亿千瓦时,增长0.6%;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21.6万千瓦,增长1.5%;基本农田面积499.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54.0万亩、增长35.0%;农村完成10KV及以下配电网改造15000万元;改(新)建农村户用和公共厕所4.81万个;年末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6912家,实现销售收入1622.8亿元,增长9.5%,实现利润94.7亿元,增长3.0%;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916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640.9万人次,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9.91亿元;名优特水产品养殖面积5.7万亩,名优特水产品产量0.8万吨,增长0.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工业稳定增长。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共2067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9%,其中民营经济增长9.7%。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0.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7.5%,集体企业下降76.7%,股份制企业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4%;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1.0%。
传统产业发展不一。全市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9.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2%;医药制造业增长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2.6%;汽车制造业增长1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6.3%。
产品数量较快增长。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改装汽车4.5万辆,增长14.8%;印制电路板114.4万平方米,增长22.9%;饮料酒12.1万千升,增长16.0%;乳制品4.1万吨,增长102.8%;大米产量135.7万吨,下降39.7%;家具123.1万件,增长24.9%;商品混凝土1849.2万立方米,增长11.6%;泵产量11.8万台,增长45.1%;水泥1060.2万吨,增长1.6%;铝材5.0万吨,增长17.6%。
表2:2021年邵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量 | 比上年增长% |
改装汽车 | 万辆 | 4.5 | 14.8 |
印制电路板 | 万平方米 | 114.4 | 22.9 |
饮料酒 | 万千升 | 12.1 | 16.0 |
乳制品 | 万吨 | 4.1 | 102.8 |
大米 | 万吨 | 135.7 | -39.7 |
家具 | 万件 | 123.1 | 24.9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1849.2 | 11.6 |
泵 | 万台 | 11.8 | 45.1 |
水泥 | 万吨 | 1060.2 | 1.6 |
铝材 | 万吨 | 5.0 | 17.6 |
运营效益平稳向好。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1.8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总额129.4亿元,增长20.2%,亏损企业亏损额3.8亿元,亏损面2.3%;利税总额169.3亿元,增长21.6%;工业产品销售率96.8%,下降1.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长53.0%。
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264户,完成总产值651.14亿元,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8.4亿元,增长12.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37.0万平方米,增长12.4%,其中新开工面积1857.8万平方米,下降13.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24.7万平方米,增长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其中,国有投资下降8.7%,非国有投资增长15.1%,民间投资增长1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下降9.3%,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17.5%,第三产业投资额增长5.1%。施工项目2793个,计划总投资5053.8亿元、增长4.3%,本年投产项目1922个。
产业投资结构趋优。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7.3%,其中,采矿业下降61.9%,制造业增长2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8.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9.7%。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19.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3.5%,教育投资增长18.9%,卫生、社会工作投资增长6.9%。
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333户,完成投资276.8亿元,增长14.8%。商品房施工面积2004.9万平方米、增长13.6%,销售面积607.3万平方米、增长21.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61.3万平方米,增长24.4%;商品房销售额280.7亿元,增长19.9%,每平方米均价4621.4元,下降1.2%。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市场持续复苏。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2.4亿元,增长14.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608.2亿元,增长15.9%;限额以上 法人企业零售额518.1亿元,增长15.1%。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中,城镇实现零售额497.2亿元,增长15.2%,其中城区为307.5亿元,增长14.7%;乡村实现零售额20.9亿元,增长13.3%;批发和零售业487.8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30.3亿元,增长7.4%。
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1318户,完成零售额518.1亿元,增长15.1%,其中,粮油、食品类77.5亿元、增长23.9%,饮料和烟酒类33.5亿元、增长24.9%,服装、鞋帽和针纺织品类25.5亿元、增长22.4%,日用品类25.7亿元、增长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8.3亿元、增长2.1%,金银珠宝类8.6亿元、增长17.1%,汽车类99.9亿元、增长11.3%,家具类38.0亿元、增长16.9%,石油及制品类59.3亿元、增长17.1%。
表3:2021年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分类情况
指 标 | 绝对数
(亿元) |
比上年
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382.4 | 14.4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 | 608.2 | 15.9 |
其中:法人企业零售额 | 518.1 | 15.1 |
1、按地区分: | ||
城镇 | 497.2 | 15.2 |
#城区 | 307.5 | 14.7 |
乡村 | 20.9 | 13.3 |
2、按行业分: | ||
批发和零售业 | 487.8 | 15.6 |
住宿和餐饮业 | 30.3 | 7.4 |
物价指数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跌2.0%,衣着类上涨0.8%,医疗保健类上涨0.9%,居住类上涨0.4%,教育文化及娱乐类上涨1.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4.0%,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跌4.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4%。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经济持续萎靡。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40.3亿元,下降8.7%。实现出口额234.3亿元、下降9.2%,其中,一般贸易出口额220.2亿元、下降9.8%,加工贸易出口额14.2亿元、增长0.1%;实现进口额5.9亿元、增长15.6%,其中,一般贸易进口额2.1亿元、增长26.3%,加工贸易进口额3.8亿元、增长10.6%。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16.9万美元,增长645.7%。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748.0亿元,增长30.3%。对外实际投资额667.0万美元,增长102.1%。实际到位外商资金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5家。引进2亿元以上省外境内项目36个,实际到位资金215.6亿元。
七、交通和邮电
区位条件不断改善。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01.07亿元,除高速以外投资29.17亿元,为省定目标任务的185.8%。白新、永新、城龙、新新四条在建高速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干线公路建成通车83公里,完成率102.5%。安防设施建设870公里,完成率102.4%。武冈汽车西站提质改造完工,洞口山门汽车站进入扫尾阶段,新开工建设4个站场。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全市年末民用车辆保有量122.86万辆。汽车74.4万辆、增长9.3%,其中轿车36.2万辆、增长11.6%。铁路完成货运量491.0万吨,增长23.0%,客运量1309.7万人,增长4.1%;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10314.4万吨,货物周转量71.58亿吨公里,客运量2129.5万人,旅客周转量15.5亿人公里。
邮电业务高速增长。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5亿元(采用2020年不变价),增长31.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9.6亿元,增长31.3%;电信业务总量46.9亿元,增长32.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8.47万户,比上年末减少2.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99.1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4.27万户。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信贷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86.8亿元,比年初增加288.6亿元、增长8.8%,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382.6亿元、下降2.2%,住户存款2782.53亿元、增长12.0%,广义政府存款418.6亿元、下降0.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97.5亿元,比年初增加335.9亿元,增长17.1%,其中住户贷款1109.8亿元、增长16.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186.4亿元、增长17.3%。人民币消费贷款694.0亿元,增长19.4%;个人住房消费贷款492.1亿元,增长19.1%;房地产开发贷款56.8亿元,增长1.1%;中小微企业贷款856.2亿元,增长16.8%。
证券交易更加活跃。年末全市境内上市公司1家。全年直接融资总额79.37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年末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6.64亿元。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24家,同比持平;证券交易额3657.85亿元,增长1.8%。年末期货证券营业部1家,成交金额1204.3亿元,增长126.8%。
保险行业发展良好。全市保费收入98.98亿元,增长4.5%,其中财产险20.82亿元,下降4.5%;寿险50.97亿元,增长5.6%;健康险24.87亿元,增长11.8%;人身意外伤害险2.33亿元,下降3.4%。各项保险赔付支出34.71亿元,增长11.2%,其中财产险14.92亿元,增长13.7%;寿险7.45亿元,下降5.3%;健康险11.63亿元,增长22.2%;人身意外伤害险0.71亿元,增长2.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发展全面推进。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21万人,增长3.1%,在校生4.35万人,毕业生0.9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15万人,增长6.5%,在校生8.49万人,毕业生2.2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5.68万人,增长13.8%,在校生15.52万人,毕业生4.51万人。初中和小学共招生18.75万人,增长1.8%,在校生87.72万人,毕业生21.20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2万人,在校生0.2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7万人,下降1.7%。各类民办学校(包括民办幼儿园)1028所,在校生22.7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
科技创新加速推进。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195家,比上年增加115家,其中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企业426家,比上年增加203家。实现高新产值2159.0亿元,实现增加值524.77亿元、增长22.9%。签订技术合同311项,成交金额25.3亿元、增长163.8%。全年专利授权量5395件,比上年增加1012件、增长23.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50件,比上年增加167件、增长91.3%。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比上年增加3个;科技成果登记69项,比上年增加19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21年年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达到1.5次。5家文化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8家文化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化馆,上级别率达100%。全市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获评“最美潇湘文化阵地”。本年岩鹰拳、传统中医药文化(龙山药王医药文化)新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八极拳等8个项目新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至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至36项。
医疗保健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662个,其中,医院143个。拥有医院床位数3.69万张,增长7.2%。卫生技术人员4.22万人,下降0.6%,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9万人,下降1.0%;注册护士1.98万人,下降2.3%。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600人。卫生监督所(中心)13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61人。
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年投放健身路径器材130多套,全市新建成10个多功能运动场,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成功举办全民健身系列联赛等群众体育比赛活动80多场次,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36%。圆满承办湖南省青少年锦标赛田径、游泳等4个项目赛事,组队参加全省青少年锦标赛22个项目比赛,共获得金牌33枚。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邵阳籍运动员共获得1金1铜;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邵阳市残疾人运动员共夺得5金17银8铜。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发展健康平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0.56万户,646.83万人,其中男性335.38万人,女性311.45万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为343.05万人和303.7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3.04%,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130.5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20.19%;年内出生人口6.07万人,出生率7.43‰,死亡人口7.46万人,死亡率9.13‰,自然增长率-1.71‰。全市户籍总人口816.89万人。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8元、增长9.7%,人均消费支出17905元、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74元、增长8.2%,人均消费性支出20974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0元、增长11.2%,人均消费性支出15685元、增长11.7%。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25.3%,下降1.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5.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70.7平方米。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414.6万人,减少4.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06.5万人,减少7.7万人,其中,城乡居民648.5万人,减少9.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6.1万人,增加1.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5.2万人,增加2.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5.2万人,增加1.4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次数4.99万人次。农村低保人数19.1万人,共发放低保金5.5亿元;城镇低保人数5.3万人,共发放低保金2.6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各类资源总体稳定。年末全市耕地面积39.5万公顷,基本农田33.3万公顷,补充耕地0.03万公顷。已发现矿种80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4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14种、水气矿产1种;财政出资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46个,比上年增加21个;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3处,比上年增加4处。
水利建设加速推进。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66处,投入资金29.5亿元、增长39.4%,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247.5万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6.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5千公顷。
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7天,优良率89.6%,消除了重污染天气;9个市县空气环境质量全部达到二级质量标准;辖区内52个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省市级交界断面水质和16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均为100%,水质均为Ⅱ类或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53.01万亩、严格管控1.74万亩。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0%、提升1.04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45平方米。
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植树造林、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进展顺利,全市活立木蓄积8403万立方米,完成造林面积21.7万亩,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3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02%。国家地质公园共2个。自然保护区共4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4万公顷。
安全生产有力保障。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09起,事故死亡人数106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43人;工矿商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0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64起,死亡303人,下降21.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2.47人。
注:
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额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