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发展理念,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提质。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2.65亿元,增长7.6%(与上年比较,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5.8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26.83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60.01亿元、增长9.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24178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7:35.2:45.3调整为16.6:35.2:48.2。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54.13亿元、增长8.9%,占GDP的比重为64.7%。
财政收支运行良好。全市财政总收入157.73亿元,增长2.85%。市本级完成财政总收入46.58亿元,增长10.48%。全市地方财政收入94.24亿元、下降3.40%,其中税收收入56.68亿元、增长15.82%,非税收入37.56亿元、下降22.75%。全市上划中央收入52.45亿元、增长13.83%,上划省级收入11.05亿元、增长13.60%。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6.19%,与上年相比提高了7.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有了显著改善。全市一般预算支出559.67亿元、增长9.5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6.08亿元、增长20.47%,医疗卫生支出64.36亿元、增长11.68%,农林水事务支出86.69 亿元、增长32.44%。
工业经济增势平稳。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16.12亿元、增长7.4%,占GDP的比重为29.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0.2%;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66家,其中:过50亿元企业1家,过20亿元企业7家,过10亿元企业20家,过5亿元企业73家;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400.69亿元,增长19.5%,占规模工业比重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省定12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其中: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1625人,为省定任务的103.3%;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2232公里,为省定任务的101.5%;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28个,为省定任务的100%;改造和完善行政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8682万元,为省定任务的101.0%;城镇黑臭水体整治4个,为省定任务的100%;基本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4028个,为省定任务的157.7%;城市棚户区改造22553套,为省定任务的100%;为50376名孕产妇进行产前免费筛查,为省定任务的101.2%;为133782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为省定任务的102.2%。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6.55亿元,增长3.7%(可比价)。完成农业产值278.39亿元、增长4.0%,粮食产量达到319.59万吨、下降0.2%,蔬菜产量281.12万吨、增长3.8%,油料总产量18.63万吨、增长4.0%,烟叶产量0.96万吨、下降2.4%,水果总产量91.47万吨、增长9.6%。完成畜牧业产值127.21亿元、增长2.5%,年内出栏生猪701.05万头、下降0.7%,牛出栏20.20万头、增长5.6%,羊出栏62.22万头、增长1.3%;肉类总产量59.93万吨、下降1.0%,禽蛋产量1.75万吨、增长5.2%,牛奶产量3.11万吨、增长0.5%。完成林业产值18.61亿元,增长3.6%。完成渔业产值15.40亿元、增长2.3%,水产品总产量10.31万吨、增长4.6%。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94亿元,增长8.4%。
表1:2018年邵阳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319.59 | -0.2 |
其中:水稻 | 272.39 | -0.6 |
蔬 菜 | 281.12 | 3.8 |
油 料 | 18.63 | 4.0 |
烟 叶 | 0.96 | -2.4 |
水 果 | 91.47 | 9.6 |
肉 类 | 59.93 | -1.0 |
禽 蛋 | 1.75 | 5.2 |
牛 奶 | 3.11 | 0.5 |
水产品 | 10.31 | 4.6 |
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用电量20.61亿千瓦时,增长11.2%。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03万千瓦,增长5.2%。帮助27.0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提质改造农村公路953.528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5411户;全年解决贫困人口23.78万人。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粮食播种面积756.0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13.61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5913家,实现销售收入1113.06亿元、增长6.6%,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5家。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459.17千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工业跃上新台阶。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0.3%(现价),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4%,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2.0%,股份制企业增长10.2%,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7.0%;大中型企业增长7.3%;轻工业增长12.7%,重工业增长7.2%;非公工业增长8.3%;省级重点园区工业增长9.2%。
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1.95亿元,增长0.1%;农副食品加工业33.63亿元,增长9.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3.78亿元,下降5.5%;造纸和纸制品业24.89亿元,增长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3.95亿元,增长2.1%;金属制品业35.73亿元,增长0.4%;汽车制造业9.46亿元,增长21.9%;其他制造业17.74亿元,增长2.6%。
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原煤生产量19.26万吨,增长9.7%;发电量123.03亿度,增长7.9%;饮料酒14.6万千升,增长5.0%;轻革342.00万平方米,增长8.2%;人造板128万立方米,下降10.5%;水泥1099.4万吨,增长1.9%;中成药0.70万吨,下降65.0%;发电设备26.8万千瓦,下降16.0%;钢材1.90万吨,下降24.0%;改装汽车1.4万辆,增长55.6%;机制纸及纸板59.30万吨,增长11.5%。
表2:2018年邵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原煤 | 万吨 | 19.26 | 9.7 |
发电量 | 亿度 | 123.03 | 7.9 |
轻革 | 万平方米 | 342 | 8.2 |
配混合饲料 | 万吨 | 74.7 | -23.4 |
罐头 | 万吨 | 17 | 12.6 |
蓄电池 | 万千伏安时 | 7.2 | -54.1 |
饮料酒 | 万千升 | 14.6 | 5.0 |
服装 | 万件 | 1075.2 | 11.1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128 | -10.5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59.3 | 11.5 |
泵 | 万台 | 11.2 | 9.8 |
印制电路板 | 万平方米 | 58.50 | 26.3 |
中成药 | 万吨 | 0.7 | -65.0 |
水泥 | 万吨 | 1099.4 | 1.9 |
发电设备 | 万千瓦 | 26.8 | -16.0 |
铁合金 | 万吨 | 5.8 | 1.8 |
铝材 | 万吨 | 2.7 | 3.8 |
液压元件 | 万件 | 11.2 | 24.4 |
改装汽车 | 万辆 | 1.4 | 55.6 |
运营效益显著提升。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5.06亿元,增长6.8%;实现净利润89.32亿元、增长26.4%,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0.73亿元、下降30%,亏损面1.2%、下降了0.2个百分点;利税总额117.12 亿元,增长19.7%;工
业产品销售率98.30%;出口交货值127.10亿元,增长6.8%。
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1.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8%,占第二产业比重为17.8%。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金额623.69亿元、增长3.4%,完成总产值453.85亿元、增长18.6%,期末从业人员12.08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0.4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649人,比上年年末增加2702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39.33万平方米、增长2.5%,竣工面积1610.48万平方米、下降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0%,其中房地产投资190.25亿元、增长12.4%。在全部投资中,国有投资下降12.4%,非国有投资增长24.7%,非国有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68.3%,上升了8.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9.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增长46.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下降5.6%。
产业投资结构趋优。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3.1%,其中:采掘业增长34.9%;制造业增长69.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6%;高新技术产业增长43.5%。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8.4%,其中:能源投资下降7.6%;交通投资增长24.5%;水利投资下降42.0%;环保投资增长141.3%;教育投资下降39.1%;卫生投资下降1.7%。全市组织实施重点项目296个,计划总投资1276.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5.1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35.78亿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00.1%。
房地产市场运行稳健。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975.55万平方米,增长12.4%;竣工面积245.63 万平方米,增长18.5%;销售面积453.79万平方米,增长1.1%,其中现房销售面积87.67万平方米,下降37.9%;住宅销售面积390.64万平方米,增长3.5%;住宅每平方米均价3927元,增长13.1%。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7.87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472.21亿元、增长13.3%。在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城镇实现零售额454.83亿元、增长12.8%,其中城区149.76亿元、下降1.0%;乡村实现零售额17.38亿元、增长27.3%。
限上单位持续壮大。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达到1152家,比上年增加114家,实现零售额436.50亿元、增长12.2%,其中:食品饮料和烟酒类零售额73.75亿元、增长13.5%,服装和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7.57亿元、下降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5.65亿元、增长15.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5.54亿元、下降11.8%,汽车类零售额79.19亿元、增长6.8%。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达到346家,比上年增加40家,实现零售额35.71亿元、增长28.2%。
表3:2018年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分类情况
指 标 | 绝对数
(亿元) |
比上年
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987.87 | 10.3 |
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 | 472.21 | 13.3 |
其中:城镇 | 454.83 | 12.8 |
城区 | 149.76 | -1.0 |
乡村 | 17.38 | 27.3 |
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 | 436.50 | 12.2 |
住宿和餐饮业 | 35.71 | 28.2 |
物价指数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8%,衣着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上涨4.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4%,居住类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跌3.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形势向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2.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一般贸易19.05亿美元、增长42.8%,加工贸易3.79亿美元、增长4.2%。出口21.85亿美元、增长37.3%,进口1.01亿美元、下降6.3%。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32806万美元、增长9.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03万美元、增长23.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79074万美元、增长91.7%,农产品出口11466万美元、增长39.6%。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香港地区24177万美元、增长31.5%,占出口额的11.1%;美国19900万美元、下降10.8%,占出口额的9.1%;东盟国家18136万美元、增长12.6%,占出口额的8.3%。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新批外资项目28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02亿美元,增长13.6%。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655.8亿元、增长18.3%,其中省外境内资金390.72亿元、增长18.1%。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2个、增长27.7%。
旅游市场不断升温。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36.90亿元,增长31.5%。接待国内旅游者5144.78万人次、增长35.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4.68亿元、增长31.6%;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13.78万人次、增长32.8%,其中外国人1.01万人次、下降21.7%,旅游外汇收入3365.34万美元、增长30.5%。
七、交通和邮电
区位条件明显改善。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邵阳西部洞口、隆回无铁路的历史,联通了我国东西沪昆、南北京广两大高铁大动脉,宣告邵阳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武冈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6万人次,跃升为全省第5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533公里,比上年增加了34.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9367公里,高速公路582公里,非等级公路3166公里。
交通运输努力前行。全市拥有民用车辆97.46万辆、增长7.1%,其中汽车54.27万辆、增长15.7%,轿车24.90万辆、增长18.6%。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2.23亿吨、下降7.0%,货物周转量470.19亿吨公里、下降2.8%、客运量1.07亿人、下降10.4%,旅客周转量44.60亿人公里、下降9.1%。
邮电业务高速增长。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1.10亿元、增长151.7%,其中邮政业务量8.29亿元、增长14.5%,电信业务量172.81亿元、增长167.1%。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874.25万门,增长4.7%。固定电话用户38.44万户、比上年减少7.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16.75万户、比上年增加24.7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75.23部。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信贷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53.74亿元,比年初增加58.69亿元、增长2.1%,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402.16亿元、下降20.0%,住户存款余额2047.40亿元、增长9.6%,广义政府存款400.74亿元、下降4.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19.20亿元,比年初增加149.61亿元、增长11.8%,其中住户贷款663.14亿元、增长18.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756.04亿元、增长6.8%。人民币消费贷款344.70亿元、增长32.1%,个人住房贷款233.27亿元、增长42.4%,房地产开发贷款62.63亿元、增长3.2%,中小企业贷款509.41亿元、增长3.8%。
证券市场交易下降。年内在邵证券营业部新开户数23683 个、下降10.30%,股民保证金5.87亿元、下降20.9%,年内交易量1291.27亿元、下降18.7%,股票买入量580.79亿元、
下降20.2%,卖出量710.48亿元、下降26.8%。
保险业务增长稳定。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9家,其中财险11家,寿险18家。保费收入76.56亿元、增长5.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22亿元、增长14.4%,人身险保费收入53.34亿元、增长2.0%。保险密度1039元/人、比上年上升55元/人,保险深度4.3%、与上年持平。完成各项保险赔付金额达28.81亿元、增长6.8%,其中财产险赔付13.28亿元、增长24.7%,人身险赔付额15.53亿元、下降4.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3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10万人,下降12.6%,在校生3.36万人,毕业生0.8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73万人,下降2.5%,在校生7.50万人,毕业生2.2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64万人,增长4.7%,在校生13.53万人,毕业生4.21万人。初中和小学共招生20.69万人,增长2.1%,在校生91.59万人,毕业生20.57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7万人,在校生0.48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58万人,下降3.5%。各类民办学校101所,在校学生12.5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813家,比上年增加274家,其中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企业114家。全部高新企业实现产值1613.66亿元,增长18.9%。全年专利申请量4940件,比上年增加1746件,增长54.2%,其中发明专利686件、增长42.7%,专利授权量2734件、增长54.8%。
签订技术合同3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3亿元、增长34.4%。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共有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4个,纪念馆9个,市级艺术表演团体4个。有线电视用户112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1%。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增加值90亿元,占GDP的5.05%。新建和建成县级文体中心6家、村级文化中心1866个。邵阳县白仓镇、城步县儒林镇、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被评为2018—2020年“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创作了《山乡工匠》、《火种》、《磨豆腐》、《边桃边李》、《儿大女大》等一批优秀剧目。
医疗卫生不断改善。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212个,比上年增加72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345个,拥有床位总数4.18万张、增长16.8%,卫生技术人员3.52万人、增长10.3%,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5万人、增长13.3%,注册护士1.45万人、增长 10.7%。
体育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省运会成年组赛事,邵阳代表团分获成年组、青少年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第六名,为我市近20年来在省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新建和建成县级文体中心6家、村级文化中心1866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生工作逐步加强。全市常住人口737.0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84.27万人,女性人口352.78万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为350.02万人和387.0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7.4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80.5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9%。年内出生人口7.52万人,出生率9.08‰,死亡人口3.75万人,死亡率4.53‰,自然增长率4.55‰。全市户籍总人口828.28万人,比上年增加1.82万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达到4.74万人,发放奖励扶助金4551.84万元,增长8.6%;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达到2745人,发放扶助金2190.07万元,增长105.1%。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10元、增长10.1%,恩格尔系数为29.02%、下降4.5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67元,增长8.5%;人均消费支出18468元、增长1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57元、增长10.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5823元、增长9.0%,人均经营净收入2829元、增长11.9%;人均消费支出10938元,增长21.84%。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3.19万人,比上年增加5.33万人,其中在职职工51.1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1.44万人,增加0.5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4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54.81万人,增加1.0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4.6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3.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为33.68万人,比上年减少0.1万人。农村低保人数148992人,共发放低保金30924.4万元,城市低保人数 84142人,共发放低保金35915.9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面积保持稳定。全市耕地面积447.77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38.15千公顷,旱地面积109.62千公顷。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59.7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2.8千公顷,绝收面积5.1千公顷。
水利资源保障充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1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1546.71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293.8毫米,年末水库蓄水9.11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3.05亿立方米;全年用水总量26.94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365.57立方米。
环境治理全面加强。化学需氧量相比上年削减7729吨,二氧化硫相比上年削减2152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6%,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73%。市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47μg/m³、比上年下降16.1%,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65μg/m³、比上年下降16.7%,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18μg/m³、比上年下降37.9%,优良天数30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比上年上升8.4%;重度污染天数为5天,比上年减少了13天。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植树造林、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达60.65%,“四边五年”绿色行动深入推进,植树造林36.87万亩。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3平方米,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44.3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82%。
安全生产形势趋好。全市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79起、比上年减少27起,死亡人数86人、比上年减少11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8人,比上年减少0.015人;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3人,比上年减少17人;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42起、增长2.1%,死亡52人、增长18.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0.54人。
注:
1.公报中邵阳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一产业增加值、农业有关指标根据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基数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