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统计局
2015年3月18日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和三峡集团的大力援助下,和田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全地区各族人民,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千方百计稳增长、集中精力促改革、加大力度调结构、全力以赴惠民生,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地区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见到了新成效。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8.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11.6%,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56.2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40.67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完成101.55亿元,增长14.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2、3.0和7.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8.3:20.5:51.2。按户籍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95元,增长12.1%,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1464美元,比上年增加168美元。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
生产价格涨幅平稳。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0.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3.4%。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19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8%;其中:农业产值80.54亿元,增长9.03%;林业产值3.14亿元,下降0.48%;牧业产值34.55亿元,增长2.76%;渔业产值0.37亿元,增长1.9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9亿元,增长2.8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1.08亿元,增长4.4%。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382.33万亩,比上年增长9.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52.44万亩,增长2.1%,粮食产量107.27万吨,增长0.2%,总产量连续七年超百万吨,亩均单产424.92公斤,下降1.8%。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31.39万亩,增长3.7%;玉米播种面积108.35万亩,增长0.2%;水稻播种面积11.92万亩,增长2.05%。棉花面积61.42万亩,增长109.3%;总产为6.30万吨,增长77.5%;油料面积7.58万亩,增长7.21%,产量1.06万吨,增长5.0%;蔬菜面积15.11万亩,下降11.0%,产量32.52万吨,下降11.7%;瓜果面积7.50万亩,增长11.7%,产量16.95万吨,增长14.2%。
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稳步推进。全地区林地总面积1861.17万亩,其中人工林487.96万亩(当年新增人工造林面积达28.15万亩,增长43.6%)。林果保存面积285.23万亩,林果总产量57.79万吨,增长9.3%。其中,核桃12.07万吨,增长20.1%;红枣7.29万吨,增长30.6%;葡萄19.20万吨,增长5.3%;石榴1.55万吨,增长0.6%。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年末牲畜存栏514.22万头,比上年增长2.1%。牲畜期内出栏486.23万头(只),增长4.1%;适龄母畜358.38万头,增长1.9%,适龄母畜占期末存栏头数的69.7%,下降0.1个百分点;繁殖成活数429.11万头,增长6.4%。家禽存栏956.47万只,增长16.2%;出栏达3787.36万只,增长31.0%。肉类总产量12.20万吨(禽肉产量4.08万吨),增长5.6%;奶类产量2.97万吨,下降15.1%;禽蛋产量达2.38万吨,增长19.0%。
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为3.76万亩,比上年增长0.2%;水产品总产量2399吨,增长1.4%。其中,淡水养殖2269吨,淡水捕捞130吨。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1.1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2%。其中,柴油机动力69.68万千瓦,增长5.5%;汽油机动力2.05万千瓦,增长60.2%;电动机动力9.43万千瓦,增长3.3%。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39万台,增长7.8%;小型拖拉机0.57万台,下降15.5%;农用排灌柴油机38台,增长15.2%;农用排灌电动机1458台,增长5.8%;农用水泵1852台,增长3.3%;联合收割机84台,增长20.0%。机耕面积297.15万亩。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274.55万亩,比上年增长8.1%;新增堤防22.68公里,新达标堤防长度36.37公里;新增机电井251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9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8.0万亩,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68万亩。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19.48万吨,比上年增长9.6%;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436吨,增长28.8%;农药使用量486.71吨,增长9.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增加值7.91亿元,增长13.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0.23亿元,下降60.3%;重工业实现增加值7.68亿元,增长20.4%;轻、重工业比例为2.9:97.1。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长42.1%;中型企业下降26.1%;小型企业增长3.8%。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3%,制造业下降1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4%,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48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总额-2.85亿元,增长457.0%。全社会用电量18.77亿千瓦时,增长20.4%,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8.05亿千瓦时,增长3.4%(工业用电量7.52亿千瓦时,增长1.6%)。
全地区8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1.3亿元,其中,2014年新增投资1.2亿元。入驻园区工业企业475家,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58亿元,增长46.2%,集聚产业发展,带动和促进8000人就业。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68.17万平方米,增长58.6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83.17万平方米,增长5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90亿元(不含农户、兵团及跨区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21.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6.09亿元,增长29.0%;第二产业投资63.25亿元,增长69.7%;第三产业投资136.56亿元,增长6.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63.25亿元,增长69.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兵团及跨区项目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26.27亿元,比上年下降1.9%;民间投资78.65亿元,增长69.2%;基础设施投资77.48亿元,同比增长9.9%。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24.76亿元,增长11.2%;乡村零售额7.41亿元,增长17.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8.11亿元,增长12.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06亿元,增长13.6%。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28.11亿元,增长12.4%;餐饮收入4.06亿元,增长13.4%。从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5.5亿元,增长4.6%;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26.76亿元,增长14.8%。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0%,中西药品类下降5.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4.8%,书报杂志类下降2.3%,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下降22.2%。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063.4万美元(乌鲁木齐海关统计),下降16.0%。其中,出口额777.4万美元,下降25.8%;进口额286.0万美元,增长31.7%。
六、民营经济、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年末全地区民营企业4213家,增长36.6%;从业人员3.54万人,增长22.1%;注册资金138.29亿元,增长55.5%。个体工商户3.66万户,增长15.5%;从业人员7.18万人,增长16.4%;注册资金11.56亿元,增长26.8%。农民专业合作社1584家,增长45.3%;成员3.23万户,增长17.9%(其中农民成员2.72万户,增长22.0%);出资总额20.73亿元。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75个新建和续建项目,总投资额137.69亿元,增长23.3%。其中:自治区外投资项目55个,总投资额125.70亿元,实际到位35.30亿元,增长16.5%。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铁路营运里程205公里,民航通航里程1085公里,境内公路总里程18355公里(三级及以上里程2693公里);农村公路“畅通富民”工程建成1128公里,39个乡镇、81个行政村、23万农牧民直接受益。墨玉-和田-洛浦、叶城-墨玉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乡镇(团场)通达率100%,村级公路通达率98.9%。
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3829万人,比上年增长16.1%;旅客周转量30.30亿人公里,增长26.8%;公路货物运输量2999万吨,增长135.2%;货物周转量81.08亿吨公里,增长105.5%。全年航班起降6428架(次),增长33.3%;航空旅客吞吐量66.9万人(次),增长36.0%;货邮吞吐量1903吨,增长22.6%。
年末全社会民用车辆拥有量41.05万辆,比上年增长34.5%。其中:汽车16.72万辆,增长10.3%;摩托车20.86万辆,增长75.6%;拖拉机2.86万台,下降1.1%;挂车0.6万辆,增长2.6%。个人车辆拥有量达到33.86万辆,增长55.1%。
邮电业务快速增加。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1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邮政业务量0.49亿元,增长0.4%;电信业务量14.32亿元,增长23.0%。邮政函件业务16.37万件,包裹业务8.07万件,快递业务量8.29万件。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9.21万户,增长1.4%;固定电话用户14.45万户,下降6.0%。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1部/百人。
旅游接待下降明显。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9.3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3.0%。其中:国内游客108.81万人次,下降23.0%;入境游客0.50万人次,下降29.9%;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84亿元,下降19.3%。年末共有星级宾馆17个,A级旅游景区19处,星级农家乐30家,出境游组团社和国内旅行社10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59亿元,增长12.2%;非税收入4.2亿元,增长4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88.33亿元,增长14.2%。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137.4亿元,增长8.9%,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3.0%。财政自给率由上年的8.1%提高至8.4%,提高0.3个百分点。
金融信贷稳健有序。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57.08亿元,增长17.9%;个人存款余额153.36亿元,增长4.8%。各项贷款余额136.95亿元,增长26.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80.51亿元,增长24.7%;短期贷款余额55.91亿元,增长28.8%。个人贷款余额74.55亿元,增长13.0%;单位贷款余额38.21亿元,增长69.9%。金融机构存贷比例提高到32.7%,比上年末提高3.5个百分点。
保费收入增长加快。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35亿元,增长31.6%;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35亿元,增长3.9%。全年保险赔付额2.44亿元,增长22.0%。其中,财险当年赔付2.10亿元,增长24.7%;寿险当年赔付0.34亿元,增长8.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全地区共有各类学校1271所,在校学生43.43万人,比上年增长9.6%。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院校3所,在校学生(含成人学生)1.23万人,增长80.9%;普通中专(含职高)12所,在校学生2.33万人,增长20.1%;普通中学154所,在校学生11.59万人,增长3.6%,其中,高中在校学生2.2万人,增长33.3%,初中在校学生9.39万人,减少1.6%;小学665所,在校学生19.86万人,增长6.8%;各类幼儿园435所,在园儿童8.4万人,增长16.5%;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177名,增长24.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8.6%。
“科技富民”项目进展顺利。全年申请列入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9个,项目经费1830万元。各县(市)共落实三项经费和实施科技三项费项目逐年增加。积极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与成果转化,全年共申请专利118项;选派科技特派员517名,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32个,科技特派员选派和“科技兴新”素质培训工程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显著。全年全地区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站、文化室实现全覆盖。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9个,县级及以上文化馆9个。结合“去极端化”工作,精心组织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乡村百日文体竞赛”活动演出6514多场次;开展民间艺人文艺汇演活动,选拔培养2791名民间艺人。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12.69万卷(册)。全地区博物馆4个,共接待参观人员9.8万人次,参观流动博物馆人数达3.5万人次。全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自治区级15项,地区级97项,县级191项。
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66万户,比上年增长9.9%,其中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用户3.63万户(广电网络用户),增长19.0%;全地区广播电视台14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00座,电视转播发射台77座,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8套,电视台节目19套,年末广播综合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1%和98.9%。
全年《和田日报》发行1235.61万份,增长8.0%,其中,维吾尔文报纸902.74万份,增长7.6%;《和田日报手机报》平稳运行。《农民朋友》发行192万份,《新玉文艺》发行1.8万册。
卫生服务事业不断改善。年末各类卫生机构1739个。其中,医院65个(地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甲验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机构10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9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9所,采血机构1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2个,村卫生室1424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5个。
年末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1536张,比上年增长1.5%。其中医院床位7560张,增加15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201人,增长10.8%。执业(助理)医师2696人,注册护士(师)2601人,其他技术(药师、技师、其他)人员2904人;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病床5.1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人。
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举办各类体育比赛2300场次,参加运动员3.8万人次;体育健儿在自治区第十三届青少年运动会获得4枚金牌、9枚银牌、22枚铜牌;在自治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6枚金牌、20枚银牌、13枚铜牌;在全疆农牧民篮球赛上荣获第1名;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受到了自治区体育局的好评。体育彩票销售2492万元。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增长较快。年末全地区户籍总人口为225.82万人(男性人口115.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7万人,增长4.6%。其中:农业人口188.03万人,增长5.5%;非农业人口37.79万人,增长1.4%。维吾尔族217.38万人,增长5.2%,其他少数民族0.5万人,下降3.8%。全年人口出生率23.01‰,下降0.5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18‰,提高0.7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7.83‰,下降1.24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1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09元,增长16.9%。其中,林果业收入1954元,增长19.3%(园艺增长19.7%、核桃增长17.7%、红枣增长14.3%、红柳大芸增长79.2%),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6.8%,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新建安居富民房5万户、定居兴牧3140户、各类保障性住房2.5万套。灾后重建工作扎实推进,1.37万户受灾居民搬进新居。解决农村6.9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天然气入户1.1万户。
十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年末全地区从业人员95.87万人,比上年增长5.6%,其中:乡村从业人员75.05万人,增长4.1%;非私单位从业人员10.10万人,增长9.7%。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72万人,增长20.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8.99万人次,增长0.5%;实现劳务创收18.39亿元,增长22.0%。
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年末“七项”保险累计参保人数153.20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共征缴基金15.15亿元,增长28.8%。其中,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07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8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9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9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20万人;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5.10万人(城镇参保人员3.14万人),发放养老金1.09亿元,增长3.8%,发放率100%。
扶贫攻坚稳步推进。全年减少贫困对象2.34万户、9.39万人,158个贫困村达到整村推进的验收标准(其中特困山区试点村12个),有效推动片区扶贫攻坚进程。
残疾人事业全面推进。全年建立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4个,安排残疾人就业1074名,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和家庭康复指导1200名。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780例,配发成人辅助器具2152件、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95件。“阳光家园计划”为3079名需要家庭照料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城乡残疾人家庭实施居家托养,“爱心天使助学基金项目”帮助17名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为2325户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50户贫困肢体残疾人家居无障碍环境改造。为3457名城乡肢体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主发放燃油补贴资金80.9万元。22名残疾人运动员在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共获得3枚银牌、1枚铜牌。
十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690起,比上年上升30.4%。其中,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55起(不含火灾事故),下降27.6%;死亡人数26人,下降25.7%;直接经济损失34.23万元,下降45.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3人,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01天(截止2014年12月31日),Ⅰ级天数(优)0天,Ⅱ级天数(良)49天,II级天数比例占16.3%,Ⅲ级(轻微污染)天气161天,占总监测天数的53.1%;Ⅳ级、Ⅴ级(中重度污染)天气91天,占总监测天数的30.6%。PM10平均污染浓度0.252mg/m3,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83mg/m3,二氧化氮平均浓度0.066mg/m3,比2013年平均污染浓度增加了0.08mg/m3,二氧化硫浓度下降了0.017mg/m3,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增加了0.001mg/m3,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依然是PM10。
十四、对口援助
对口支援工作深入推进。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和三峡集团共实施新建续建项目192个,到位资金17.6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8.9%。引进112家企业、120个项目落地和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齐丰收。
注释:
[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和田统计年鉴-2015》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及建筑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产品生产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为规范指标名称,将往年公报中的出游人数、旅游人数、旅游者统一为游客。
[5]自2013年,基础设施行业范围调整为以下行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航空运输业,水上运输业,管道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市政公共设施管理业。
[6]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7]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2012年12月起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国家和自治区在和田地区统一抽选了560户城乡居民家庭,直接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城乡可比的新口径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保持年度可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地区农经局计算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再使用国家统计局和田调查队调查的和田市50户居民家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