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元之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和田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地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以增加收入、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为"十五"计划开了一个好头。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初步测算,2001年我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不含兵团)29.4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增速比上年快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3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83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10.01亿元,增长17.1%。
产业结构调整得到不断优化、升级,三大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53.03%,第二产业13.01%,第三产业33.96%。总体看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下降了2.12个百分点和1.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3.97个百分点。
物价止跌回升,总体继续呈上涨趋势。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物价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食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6.1%,其中:粮食下降0.9%,油脂下降18.1%,肉禽蛋及其制品上涨16.8%,水产品下降2.1%,鲜菜上涨15.1%,鲜果上涨4.1%。另外,服装鞋帽上涨1.2%,化装品上涨0.1%,燃料上涨0.6%,建筑装潢材料上涨0.1%,首饰与上年持平,饮料烟酒、中西药、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家用电器及机电产品的价格都略有下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基础仍很薄弱,社会化程度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缺乏长期的、战略性的眼光,多数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多困难,亏损仍很严重;个体和私营经济的投资积极性远未得到充分调动;消费市场缺乏热点;财政收支矛盾依然严峻。
二、农业
和田地区坚持"依靠大农业脱贫,依靠大农业产业化致富"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持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2001,和田地区经历了严重干旱、病虫害、风沙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农牧业生产克服各种困难取得稳定发展。农业总产值达到3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粮食在播种面积略有缩减的情况下,主攻单产,总产量达到809195吨,比上年增长0.26%;棉花、蚕茧生产情况较好,棉花总产44654吨,增长11.58%,蚕茧产量2934吨,增长14.43%;全年开荒新增耕地面积0.61千公顷。林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05千公顷,增长80.85%。2001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到381.47万头,比上年增长0.27%,总产肉量47620吨,下降8.4%;禽蛋产量5704吨,下降11.87%;羊毛产量4926吨,增长2.28%;牛奶产量8946吨,下降19.19%。各种水产品产量达到747吨,比上年增长24.5%。
乡镇企业继续稳步发展。2001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87941万元,增长10.33%,乡镇企业总收入86115万元,增长10.89%,实现净利润5107万元,增长3.82%。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0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农用排灌总动力2.8万千瓦,增长8.95%;大中型拖拉机3357台,增长1.21%,小型和手扶拖拉机9445台,增长4.01%;农用运输车694辆,增长29.24%;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53422吨,增长0.66%;农村用电量4755.06万千瓦时,增长10.82%;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61.25千公顷,增长0.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有所下降,但产销进一步衔接,经济效益出现明显好转。
工业生产有所下降。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6640万元,比上年下降21.73%。其中,集体企业产值下降快于国有企业,轻工业产值下降快于重工业。国有企业完成产值34343万元,比上年下降20.86%;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2272万元,比上年下降23.19%;轻工业完成产值21411万元,下降26.9%,重工业完成产值25228万元,下降13.93%;作为两家中二型国有轻工企业的地区棉纺厂和沙驼公司,全年完成产值6576万元,比上年下降41.98%。分产品看,棉纺、丝绸行业不景气,纱、布、丝织品产量分别下降了24.74%、17.01%、44.34%;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工艺美术制品增长6.19倍,饮料酒增长58.45%。
产销进一步衔接。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1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产销率高于集体企业,轻工企业产销率高于重工企业,与上年相比都有所提高。国有企业产销率为99.62%,比集体企业高出1.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56个百分点;轻工业产销率99.45%,比重工业高0.5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98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出现明显好转。利润总额为-1369万元,减亏3204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56%。
我地区工业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与其他行业相比,工业企业是个薄弱产业,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均很低,新产品开发投入不够,企业发展缓慢,缺乏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建筑行业稳步发展。2001年全地区独立核算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317万元,增长17.4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35万平方米,增长21.19%,竣工面积25.19万平方米,增长14.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597万元,比上年增长3.93%,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是:(一)地方投资增长,中央投资下降。中央项目完成投资2435万元,下降52.35%,地方项目完成投资54221万元,增长4.59%.(二)基本建设和私人建房投资力度加大,更新改造投资不足。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41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48%,私人建房投资4941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倍,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679万元,比上年下降75.61%。(三)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平稳增长,集体经济涨幅较大,其他经济类型投资降幅较大。国有经济投资55125万元,增长4.21%,集体经济投资641万元,增长1.56倍,其他经济类型投资890万元,下降76.6%。(四)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由于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1年我地区投资主要向电力行业、水利管理业等基础设施行业倾斜,两个行业分别完成投资22960万元和10266万元,占全部投资55.1%。(五)施工项目略有增加,在建规模出现较大增长,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地区施工项目个数115个,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7个,比上年减少15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254329万元,比上年增长13.38%,平均每个项目的建设规模为2212万元,比上年增长10.42%。重点建设项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投资比上年增长17.61%,乌鲁瓦提引水枢纽工程处于收尾阶段,即将竣工。
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小学学校学生席位7276个,建筑面积共计12554平方米;商业石油库2000立方米;医院病床20张。
五、国内贸易和外贸旅游
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191.4万元,比上年增长6.46%。我地区消费品市场有如下特点:(一)从消费地域看,农村市场活跃,城镇市场低迷。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684.8万元,增长1.62%,与上年相比所占比重下降3.55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零售为13506.6万元,增长23.8%。(二)从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制造业零售情况较好,农业生产者和其它行业零售状况不佳。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561.1万元,同比增长10.33%;餐饮业零售额6223.4万元,增长8.72%,制造业零售额2018.2万元,同比增长9.55%;农业生产者零售额5691.1万元,同比下降12.45%;其他行业零售额1697.6万元,同比下降8.37%。
全地区生产资料市场3个,成交金额2528万元,消费品市场78个,成交金额34693.6万元,其中,农副产品市场3个,成交金额3410.6万元。
我地区在'2001乌洽会上积极接洽,成效显著,全年新签合同数11个,金额18700万元,执行合同11个,金额6690万元。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来和旅游人数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共接待国内外各种游客15.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86%,其中接待海外游客5965人次,比上年增长54.57%,旅游总收入达1333万元(人民币)。
六、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全社会公路运输工具完成客运量1207万人,货运量359万吨,完成客运周转量116249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54574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3.84%和29.53%。
邮电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271万元,比上年增长29.18%,新增局用交换机14956门,容量达到8.4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02万户,同比增长22.59%,分城乡看,农村和城市电话用户都发展较快,2001年末农村电话用户达到16679户,增长22.63%,城市电话用户43486户,增长22.58%,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74.02%,比上年增长32.94个百分点;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用户大幅增长,年末达到30884户和22915户,分别比上年增长36.11%和2.13倍。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业
2001年,我地区继续坚持增收节支,从严从紧的财政政策,狠抓清理欠税工作和实行个人所得税代收代扣制度,强化税收征管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保证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按月发放并补发了以前年度拖欠的工资。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2939万元,增长18.15%;财政支出109945万元,比上年增长45.28%,支出增长较快的原因是2001年机关事业单位大幅调整工资,并补发了以前年度拖欠的工资。
金融运行形势平稳。尽管国家采取多次降息措施,但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依然高达379732万元,比年初增长14.81%,其中:企业存款141953万元,比年初增加19569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90272万元,比年初增加14580万元,增长8.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273244万元,比年初增加2620万元,增长0.97%,其中:短期贷款174320万元,比年初增加8950万元,中长期贷款94062万元,比年初减少3622万元。全年货币净投放5.9亿元,比上年减少1.26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2001年全地区财产保险费收入2850.5万元,比上年增长37.25%,财产赔款金额1207.2万元,增长57.53%。新保承保人寿险11.62万人,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182.5万元,比上年增长16.81%,人寿险各类满期给付及赔付额686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三项费用共支出89万元,比上年增加60万元,全年向国家、自治区申报了7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攻关、专利实施、新产品开发、星火项目,其中,《药桑椹葡萄酒生产》项目经自治区论证已立项。另有2个项目经申报被列入2001年度新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特殊培养科研专项资金项目。为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2001年12月13日和田地区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咨询申报专利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2001年,全地区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学生数4016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学生数822人;小学学校875所,小学在校学生数251115人,比上年减少2.28%;普通中学学校152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00582人,比上年增长4.77%,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数3889人,比上年增长6.61%。年末职业中学9所,在校学生2836人,下降10.73%。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平稳发展。2001年我地区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物管理所3个,文化馆9个,图书馆6个,电影放映单位5个。全地区有广播调频发射台128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88%,比上年上升0.36个百分点。有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4座,有1千瓦以下120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6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2.4%,有线电视台(站)7座,入户数达到1.74万户。全年译制少数民族电视剧5部共126集。出版报纸2种(维、汉和田报),共发行341.31万份,出版杂志(新玉杂志)27120册。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01年末全地区有各类卫生机构145个,其中医院数29个;拥有床位数4666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2071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842人,其中医士以上的各类中西医医生2191人,比上年增长5.64%。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在竞技体育方面,和田地区在参加的自治区业余体校古典式摔跤比赛中,获第二名、第三名各一人,第四名两人,获自治区足协杯足球赛第四名。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5次,参加人员共8300人。
十、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发展加快。2001年有专职环保人员有62人,有污水处理厂1座,共处理污水351万吨,有城市垃圾处理厂1座,垃圾处理总量7万吨;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0人。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增加,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525吨,比上年增长31.51%,烟尘排放量1606吨,比上年增长37.5%,工业粉尘排放量4255吨,比上年增长32.89%,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700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66.03%,比上年增长55.29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41%,比上年增长42.55个百分点,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410吨,比上年减少15.17%。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2.64平方公里,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191.8万元。
从2001年起,进行了环境质量监测,其中,重度污染天气占89.6%,中度污染天气占2.1%,轻度污染天气占8.3%。
十一、人口
年末全地区总人口为1687142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数(下同)增加5616人,增长0.33%,其中:农业人口1463420人,非农业人口223722人,汉族50653人,维吾尔族1632839人,其他少数民族3650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7.43‰,比上年下降2.9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09‰,比上年下降0.6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1.35‰,比上年下降2.26个千分点,2001年末家庭户均人口为4.04人。
十二、劳动与就业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但就业压力有所增加。2001年末,我地区全部从业人员数为78810人,比上年减少2.29%,其中:国有经济从业人员71405人,减少1.25%,集体经济从业人员7296人,下降12.51%,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51013人,增长14.67%,其中城镇私营及个体从业人员24941人.下岗人员办私营和个体工商业的比重增加。年末城镇失业人数为4978人,增长4.32%,登记失业率为4.48%,上升0.17个百分点。
2001年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发展到9家,安排就业人数3569人。全年我地区共有下岗职工1149人,本年通过各种途径帮助53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1年,全地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84370.7万元,比上年增长29.65%,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10961元,增长33.2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0.62%。
经抽样调查推算,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87.34元,比上年增长29.1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6.5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237.04元,比上年增长6.2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5元,增长3.8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83%。年末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9.57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6.56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较快。全年有19338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5959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社会统筹,全年有53324人参加了失业保险。有22288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医疗费用统筹的退休人员达到3940人。"两个确保"继续得到落实,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共发放267.59万元,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共发放3378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地区有社会福利院1所,床位48张,收养48人;儿童福利院8所,床位689张,收养652人;精神病福利院1所,床位52张,在院治疗人数52人;农村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77所,床位885张,收养861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145人,比上年增长7.77%,全区城镇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31298人,比上年增长4.75倍,销售福利彩票53.5万元。
注:国民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各项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乡镇企业产值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统计口径为独立核算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