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等大战大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讲话精神为指引,以“三重”工作为抓手,以“三个推进年”活动为载体,着力畅通内外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
一、综合
统一核算结果显示,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03.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7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67.30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252.06亿元,增长3.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1.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0%。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3.8%,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5.7%,四季度增长6.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77万人。年末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1%。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按照每人每年生活水平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剩余1.1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和抽查。贫困地区(原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1元,比上年增长8.1%。全市11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3%。全市6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为100%;38个省控及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为97.4%,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9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5.4%,同比上升1.4%。金融化险纾困和化解政府债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和市本级均处于法定债务率预警线以下。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1%。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14.6%。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8.62万户,比上年增长9.0%。其中,企业54945户,增长12.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77.8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09.7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61.83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87.28万吨,比上年增产2.9%;油料产量12.85万吨,增产11.2%;烤烟产量6.12吨,减产6.4%;茶叶产量8587吨,增产2.2%;蔬菜产量334.77万吨,增产4.5%。
全年,猪牛羊肉产量33.89万吨,其中猪肉产量31.55万吨;禽蛋产量3.55万吨;牛奶产量700吨。年末生猪存栏343.88万头,全年生猪出栏431.94万头。全年水产品产量10.93万吨。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2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6%;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53万处,投入资金14.63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0.18亿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1%;股份制企业增长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民营经济增长3.0%。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6%,制造业增长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1.3%,医药制造业增长28.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汽车制造业增长35.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8.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2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利润增长1.1%;股份制企业增长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18.6%。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9.59亿元,比上年下降20.0%;制造业103.40亿元,增长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29亿元,下降25.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49元,比上年增加1.12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8.5%,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46.50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137.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4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5.98亿元,下降1.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7.01亿元,下降11.6%;金融业增加值103.18亿元,增长7.8%;房地产业增加值137.08亿元,增长3.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8.44亿元,增长27.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67.36亿元,下降4.0%。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281.4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4.9%。全年旅客周转量14.24亿人公里,下降45.5%。其中,公路周转量13.68亿人公里,下降46.1%;水运周转量0.56亿人公里,下降25.9%。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5.64万辆,比上年末增加5.1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2.22万辆,增加4.88万辆;个人轿车保有量27.81万辆,增加2.89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67.25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3.35户,比上年末下降4.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57.73户,比上年末增长1.2%。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38.93户,比上年末增长11.9%。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99亿元,比上年下降2.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54.61亿元,下降2.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7.38亿元,下降4.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806.74亿元,下降2.0%;餐饮收入额115.25亿元,下降6.1%。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0%,饮料、烟酒类增长21.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1%,化妆品类下降6.4%,金银珠宝类增长11.6%,日用品类增长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4%,中西药品类增长42.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1%,家具类增长6.9%,通讯器材类增长181.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4%,汽车类增长0.4%;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16.40亿元,增长10.9%。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280.9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86.46亿元,增长2.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住宅投资171.56亿元,增长6.8%;办公楼投资2.06亿元,增长1.4倍;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9.87亿元,增长11.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8.71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2.90万平方米。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38.50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出口231.29亿元,增长11.1%;进口107.21亿元,下降5.2%。货物进出口顺差124.08亿元,比上年增加28.60亿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4个,比上年增加3个。实际利用外资2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0.09亿美元,下降14.3%;第二产业12.02亿美元,下降24.5%;第三产业12.10亿美元,增长1.4倍。实际到位内资909.61亿元,增长19.2%。其中,第一产业134.96亿元,增长33.5%;第二产业485.88亿元,增长24.1%;第三产业288.77亿元,增长6.6%。
八、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税收收入102.78亿元,增长5.6%;非税收入40.64亿元,下降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4.5亿元,增长5.4%。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45.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937.88亿元,增长11.0%;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15.83亿元,增长5.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58.78亿元,增长18.3%。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33.09亿元,增长17.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925.62亿元,增长19.1%。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2.8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2.08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0.80亿元。原保险赔付支出26.16亿元,增长19.9%。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3.93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12.23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96元,比上年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89元,比上年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元,比上年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11,比上年缩小0.04。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86元,比上年增长2.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18元,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17元,增长4.4%。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6%。
年末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1.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10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2.44万人,增加4.34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6.53万人,增加2.7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7.66万人,增加0.2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3.35万人,增加1.4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3.35万人,减少3.0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0.04万人,减少2.17万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06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35亿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11.125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3.71亿元。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39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47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0.77亿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全年登记科技成果9项。专利申请量4390件,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17件,下降8.0%。专利授权量3019件,增长49.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63件,增长8.0%。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8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1%。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11万人,在校生3.27万人,毕业生0.9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9万人,在校生4.19万人,毕业生1.1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14万人,在校生11.33万人,毕业生3.15万人。初中招生7.85万人,在校生24.03万人,毕业生7.6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75万人,在校生46.25万人,毕业生7.7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5万人,在校生0.43万人,毕业生0.0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4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3.0%。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博物馆、纪念馆11个,公共图书馆1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有线电视用户73.5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全年出版各类报纸1963.18万份。
全年国内游客6897.2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3%;入境游客2.45万人次,下降95.5%。旅游总收入634.10亿元,下降19.6%。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22个,其中医院11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47个,村卫生室290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3.40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3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7万人,注册护士1.61万人。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2626个。全年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61项次。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市批准建设用地867.9公顷,比上年增长1.9%;建设占用耕地234.4公顷;补充耕地324.1公顷。
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11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6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14个。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8.1%。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2个,保护区总面积3.85万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7万公顷。年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的水质断面比例为97.4%,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5.4%,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初步核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2.5%。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00起,死亡104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2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2起。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郴州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单独发布,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人口和就业人员相关数据。
4.市卫生健康委2020年年报数据还未经过国家最终审核,以上数据非最终审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