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郴州极不平凡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负重前进,顽强拼搏,努力克服两次特大洪灾和系列腐败案带来的严重影响,积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变化,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夺取了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保持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平稳发展。
一、综合
经济保持稳健增长。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46.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一产业增加值86.5亿元,增长1.3%;二产业增加值268.5亿元,增长7.4%;三产业增加值191.2亿元,增长13%。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8%、42.4%和54.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516元,比上年增长7.1%。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利润率由上年的7.2%提高到7.5%;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由上年的9.03%提高到9.15%;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由上年的75.7%提高到76.4%。
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61%,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167.7亿元,增长1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8.2%。
“三化”进程加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45.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0.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增长27.5%。全市5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缴税金1166万元,比上年增长60.6%;实现总产值29.3亿元,增长30%;带动基地总产值15.9亿元,增长26.6%。年末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87.13万人(含在本乡镇内),劳务总收入71.28亿元。全市城镇化率为38.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为民办实事工作成效明显。通过考核验收,全市8件实事22个项目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1个县(市、区)总体上均达到目标要求。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贫困县生产总值增长10.8%,比全市平均水平快2.5个百分点;贫困县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和15.3%,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快1.1个和5.3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市就业劳动力279 .98万人,增加5.6万人,其中年内城镇新增就业4.8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2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为3.5万人、3.97万人和3.66万人。财政预算安排“低保”资金到位2535万元,增长15.2%。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10.06万平方米,完成廉租住房1.45万平方米。扩改建20所乡镇敬老院,集中入住五保对象671人。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涨2.8%,商品零售价格涨1.8%,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涨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0.7%,工业品出厂价格涨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6.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涨3.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次特大洪灾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严重;产业结构不优,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压力较大;农村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繁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部分城乡居民生活仍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342.3千公顷,增长1.6%。其中,水稻252.7千公顷,增长1%,优质稻占水稻面积比重达61.3%,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杂交玉米30.7千公顷,增长1.4%,占玉米面积比重92.1%,提高0.3个百分点。油料种植面积27千公顷,增长2.9%;烤烟种植面积26.7千公顷,增长5.2%;蔬菜种植面积80.8千公顷,增长11.1%。粮食总产量195.9万吨,下降2.6%,其中:水稻产量157 .7万吨,下降4.3%。烤烟6.9万吨,下降4%。
养殖业生产下降。全年出栏肉猪541.1万头,出笼家禽3165.8万羽,水产品产量9.2万吨,分别下降1.5%、0.9%和6%。出栏牛16.1万头, 出栏羊42.7万只,分别增长 2%和0.8%。全市养殖业实现增加值32.3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养殖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7.3%,下降2个百分点。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农村投资49.6亿元,增长11%。全年新建成通乡水泥公路199.4公里、通村水泥公路1189.2公里;新增通电话行政村50个。帮助0.54万农村人口解决了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0.93万口。
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0.3亿元,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0.46万人,二年一轮的122个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成效。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21 万处,投入资金5.06亿元,完成土石方0.34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4千公顷。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2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5.4万千瓦,增长9.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幅回落。2006年,受两次特大洪灾及对部分采选企业进行整治等因素影响,工业增速放慢。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48.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3亿元,增长6.4%,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11个和17.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141.6亿元,增长5.7%,比轻工业增速低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和园区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24.2亿元和25.1亿元,分别增长9%和9.5%。53家大中型企业和十大标志性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为48.3亿元和32.6亿元,分别下降1.5%和2.2%。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132.8亿元,增长4.3%。
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中,原煤1392.1万吨,增长4.3%;发电量83.6亿千瓦小时,增长7%;卷烟152.5亿只,增长13.7%;人造板24.3万立方米,增长13.7%;农用化肥(折纯)12.6万吨,下降10.5%;水泥424.4万吨,下降0.7%;平板玻璃380.9万重量箱,增长0.4%;十种有色金属24.9 万吨,增长24.2%;白银2370.2吨,增长17.9% 。
工业经济效益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75.9亿元,增长15.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7.6亿元,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1.6%,提高18.3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0.4亿元,增长3.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77.4万平方米,下降0.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19.4万平方米,增长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4.8亿元,增长15.3%。全市一、二、三次产业投资为4.9亿元、123.8亿元和85.7亿元,分别增长1.8%、16.2%和12.3%。工业完成投资122.5亿元,增长16.2%,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9个百分点。国家重点监控行业的投资下降,其中,煤炭行业投资15亿元,下降2.9%;铁矿行业投资2.9亿元,下降6.9%;钢铁行业投资1.8亿元,下降20%;水泥行业投资7亿元,下降7.1%;纺织行业投资1亿元,下降17%。
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全市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53.1亿元,增长19.5%,其中:城镇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42.6亿元,增长25%。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全市房地产业投资22.2亿元,增长9.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增长23.6%,办公楼和商业用房投资分别下降21.1%和19.8%。土地开发投资额3.7亿元,增长75.4%,土地开发面积51.7万平方米,下降13.1%。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万平方米,增长1.7%;商品房空置面积9.3万平方米,增长49%。
部分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城市公共设施投资 9.8亿元,增长132.4%;交通投资4亿元,增长34%;电力投资35.2亿元,增长19.9%。
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市24个重点工程项目投资41.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金磊水泥二期、华录电子、资矿焦电火电厂、柿竹园多金属采选、黄沙坪铁矿综合利用工程、金贵银业二期、燕泉河治理二期、市公安局监管中心、出口加工区等14个项目基本竣工投入使用。
生产能力继续扩大。全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6.6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28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40.6万吨/日、城市防洪堤长度8公里、水泥179.2%万吨、铅冶炼4.9万吨、锡冶炼14.7万吨、医院病床597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20座。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分地域看,城市零售额103.5亿元,增长17.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00.9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0.7亿元,增长16.4%;住宿餐饮业46.3亿元,增长12.4%;其他行业7.4亿元, 增长3.9%。
主要大类商品持续热销。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7.4亿元,增长39.4%;中西药类零售额增长19.2%;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9.2%;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4.9%。
大型商店和商品交易市场份额增加。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总额34.3亿元,增长21.9%,占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比重22.8%,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12家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商品成交额41.2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0.2%。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有新发展。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8058万美元,增长7%,其中:出口26124万美元,增长6%,进口1934万美元,增长24.2%。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额24496 万美元,增长5%;加工贸易出口额 1628万美元,增长22.4%。按企业性质分,外贸公司出口1332美元,下降13.8%;生产企业出口20157万美元,增长35.6%;外资企业出口4635万美元,下降43.8%。出口国家(地区)中,香港、日本、台湾、美国、比利时、英国、荷兰仍然是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大宗商品主要有白银、石墨、卫星通讯设备、铋、棉布、铟、铅、氯化钯、钢锄等。
招商引资保持增长。全市合同利用外资30992万美元,新批外资项目52个,实际利用外商投资267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7%;实际到位内资108.5亿元,增长31.7%。
对外经济合作取得一定成效。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46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46万美元;外派劳务880人;实现境外投资12万美元。
旅游业发展加快。“福载郴城—2006年湖南郴州(广州)投资说明会暨旅游推介会”、“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郴州旅游业的知名度。全市接待旅游者715.33万人次,总收入50.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9%和19.33%。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84.3亿吨公里,增长10.8%,其中:公路83.1亿吨公里,增长10.9%;水运1.2亿吨公里,增长5.4%。公路水运旅客周转量38.1亿人公里,增长6.6%,其中:公路37.8亿人公里,增长6.9%;水运0.3亿人公里,下降11.9%。全年公路水运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87亿吨公里,增长10.7%。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9.6亿元,增长44.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6.5万户,分别增长2.3%和27.8%。年末全市电话普及率41.7%,提高5.7个百分点。
八、财政、金融、证券与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1亿元,增长10%;上划中央“两税”15.42亿元,增长22.1%;上划“两个所得税”4.44亿元,增长42.2%。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8.31亿元,增长8.3%。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及基础建设、农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项目得到基本保障。
金融运行平稳。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5.1亿元,比年初增加72.0亿元,同比多增4.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41.4亿元,比年初增加53.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9.8亿元,比年初增加12.9亿元,同比多增10.9亿元。全年共发放受灾企业抗灾贷款1.15亿元,发放农户救灾贷款0.3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证券、期货市场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3个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股民(含基金)总数5.34万人(个),完成A股和基金交易额182.6亿元,增长2.75倍。期货交易开户总数213个,增加70个;年内期货交易成交金额43.15亿元,增长6.5%。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实现保费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6.7亿元,增长23.4%;财产险保费收入2.09亿元,增长18.4%。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86亿元,增长56.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完成10所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和60所农村中小学改扩建任务。市一中五岭阁校区投入使用。全市初中教育完成率99.7%,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全市普通高中招生3.3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8.8万人,增加0.4万人。职业教育多元发展。职业学校招生2万人,在校生规模4.9万人,增加1万人。民办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全市民办学校已达367所,在校学生12万人,明星、菁华园、湘粤等民办学校影响广泛。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郴州电大三所高校招生0.72万人,在校生达2.35万人,增加0.15万人。全市高考本、专科共录取人数1.4万人,其中本科0.99万人。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58家,完成产值99.1亿元,增长37.2%。全市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20项,其中省级先进水平以上35项。C波段用微波介质陶瓷谐振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新型稀土无铅焊料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全市企事业单位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2.7万人,占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重48.1%,提高5.6个百分点;农村拥有初级职称以上的实用人才0.32万人,占农村全部实用人才比重5.5%,提高2.4个百分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80件,专利实施237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
综合技术服务不断发展。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力度加大。全年开展定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580批次,新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51个。气象预报、气象检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全市共有各类气象台站10个、自动观测点87个;地震台站5个。成功开展了桂阳、嘉禾等烟叶主产区的人工防雹试验,特色、生态农业的气象检测服务水平提高。永兴、苏仙被列为全省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试点县。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4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艺创作和演出活跃。昆剧《湘水郎中》获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 “剧目奖”和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中央台“心连心”艺术团来郴州慰问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市歌舞剧团和昆剧团全年下乡演出52场,全年在农村放映电影2580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图书馆工作得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嘉禾伴嫁歌等7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播电视稳步发展。全市县级以上广播电视台10座,调频发射和转播台12座,县级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4座,有线电视户数34.97万户。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5.24%,提高0.24个百分点;电视人口覆盖率95.59%,有线电视入户率24.11%,分别提高0.28个和1.02个百分点。广播作品《半条棉被一生情》、电视作品《生命的守护》和系列报道《郴州地域文化行》分获第十五届全省新闻作品一、二、三等奖。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367个,拥有床位总数1.23万张。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4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0.62万人,注册护士 0.4万人。新扩改建乡镇卫生院55所并投入运营。全市计划免疫覆盖率99.73%,提高3.63个百分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县(市)2个,覆盖农村人口85.63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66.82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活跃。我市代表队参加“蒙牛〈城市之间〉全国80城市全民健身展示活动”勇夺进军法国巴黎的入场券。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36.5%。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在省十运会获得45枚金牌和1940.55分,创本市代表队历史最好成绩。我市选手李萍参加多哈亚运会夺得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冠军。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35.4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96.9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和其他增加耕地1.0公顷。生态退耕1660.3公顷,灾毁耕地496.9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97.5公顷,其他原因减少耕地24.9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24万公顷。
全市水资源总量240.42亿立方米,增长39.5%。年平均降水量1926毫米,比上年增加612毫米, 增长46.6%。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75.24亿立方米,增长33.2%。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2006年,全市狠抓矿山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矿山周边环境得到好转。全市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13个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东江湖、山河水库水质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100%;区域噪音、交通干线噪音年均等效声级均低于国家70分贝的控制标准;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0.5万公顷,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0.26万公顷。主要污染物控制率98.97%,提高10.14个百分点;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63.9%和65%。中心城区绿地率达到34%。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年末全市建有自然保护区7 个,保护区面积6.5万公顷。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0.9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0.85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4.65%,比上年提高0.85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趋向好转。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69人,比上年减少0.22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463.02万人,增加2.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9.68万人,增加10.26万人,乡村人口283.34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1.9‰;死亡率6.8‰;自然增长率5.1‰。全市常住人口为437万人。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2.55%。农村3180个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102户符合省定扶助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金发放到位率均为100%。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据城镇住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606元,增长10.5%,其中:工薪收入7952元,增长11.5%;居民经营性净收入1264元,增长8.1%;转移性收入1717元,增长6.9%。据农村住户调查,农民人平纯收入为3654元,增长4.2%,其中:工资性收入1450元,增长15.9%;家庭经营收入1974元,下降5.1%;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230元,增长31.9%。
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958元,增长7.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1%。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93台、空调69台、家用电脑37台、移动电话162部。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44元,增长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3%。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93台、冰箱32台、摩托车42辆、移动电话81部。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2.6平方米和37.2平方米,分别增长4.9%和2.2%。
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18万人,其中:企业单位18.9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12.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2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5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1.67万人。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10.9万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32亿元(含养老金待遇调整补发数)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2亿元。农村“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全年农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8.5万人,金额2243万元。
灾后重建工作卓有成效。两次特大洪灾后,全市财政共投入救灾资金1.9亿元。截止12月底,全市28658户因灾“全倒户”除3480户购房安置,869户租房安置外,其余灾民住房重建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为全体灾民在2007年春节前搬进新居创造了条件。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计算公式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口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人口。本公报所使用的2006年常住人口数为本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