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积极应对,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以超常规的举措推动科学跨越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8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增速创改革开放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411.9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300.6亿元,增长13.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8569元,比上年增长15.7%。
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3.3:50.1:36.6,其中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1个和0.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27.2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9%,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2%,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万户,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8.7亿元。培训残疾人职业技能及实用技术人数1326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7.2%。其中,农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9.5%;林业增加值6.8亿元,下降1.7%;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4.7%;渔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5.6%。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46.5千公顷,产量188.5万吨,分别增长8.1%和8.2%。油料种植面积54.8千公顷,产量8.5万吨,分别增长26.4%和55.6%。蔬菜种植面积83.6千公顷,产量211.8万吨,分别增长7.1%和6.2%。烤烟种植面积22.5千公顷,产量5.6万吨,分别下降1.7%和0.5%。出栏生猪531.9万头,增长4%;出栏牛11.7万头,增长14.6%;出笼家禽2869.7万只,增长10.1%;水产品产量8.8万吨,增长5.5%。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共有13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4家。实现企业总产值68.1亿元,增长45.1%;带动基地总产值37.9亿元,增长28.3%。实现销售收入66.3亿元,增长39.5%;实现利润5.6亿元,增长62.9%,实现利税2.4亿元,增长44.8%。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29个,合作组织成员15.3万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1.9亿元,增长53.3%。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16万处,投入资金6.3亿元,完成土石方3212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3平方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8座。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6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88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11.6万千瓦,增长4.1%。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改造县乡公路205公里,新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668.3公里。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7个,建设农家书屋319家,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站点2358个。新建农村沼气池10334口,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14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80个,新增通宽带行政村148个。解决18.8万农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改造行政村配电网8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79.4亿元,增长2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1.1亿元,增长24.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5.9亿元,增长16.8%;重工业增加值265.2亿元,增长25.3%。
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原煤产量2081.2万吨,增长34.2%;发电量154.6亿千瓦时,增长22.2%;啤酒产量6547.9万升,增长1.3%;十种有色金属50.7万吨,增长58.1%;水泥677.5万吨,增长21.6%;白银产量2537.9吨,下降20.3%;配混合饲料18.9万吨,增长9.1%;卷烟231亿支,增长8.6%。
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46.1亿元,增长20.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8.3亿元,增长25.8%;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利润增长的行业有24个。采矿业利润总额23.5亿元,增长21.6%;制造业利润总额41.6亿元,增长13.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13.2亿元,增长10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7%。
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拉动经济增长8.8个百分点。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278.7亿元,增长24.5%;大中型工业增加值86.9亿元,增长8.1%;园区工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2.1%;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设备等高技术行业类增加值分别增长43.3%和39.4%。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电力、有色、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3%,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50户,比上年增加78户。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市建筑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21.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54.1万平方米,增长6.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19.4万平方米,增长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快速扩大。全市计划投资50万元以上城镇施工项目2246个,增加1208个;新开工项目2075个,增加1188个;已投产项目1125个,增加418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含省分配跨区高速公路项目59.8亿元),增长99.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65.3亿元,增长10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4.2亿元,增长212.4%;第二产业投资219.3亿元,增长57.5%;第三产业投资221.7亿元,增长194.1%。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完成投资163.3亿元,增长60.8%,其中,交通投资111.6亿元(含高速公路),增长331.7%,武广高铁和永安、嘉新、汝广、嘉宁等6条干线公路开通运营;民生投资34.7亿元,增长6.85倍;生态环保投资37亿元,增长14.33倍;77个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4.7亿元。基础产业继续加强,完成投资158.5亿元,增长86.2%。工业投资243.7亿元,增长53%,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69.6亿元,增长122.8%。房地产开发投资42.5亿元,增长40.9%。高耗能行业投资比重下降,电力、有色、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9%,比上年下降14.8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迅速回暖。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42.5亿元,增长40.9%。商品房销售面积126.7万平方米,增长48.7%;商品房销售额24亿元,增长62%,扭转了上年分别下降16.2%和17.3%的局面。新建经济适用房17.1万平方米;新建(筹集)城镇廉租住房104.4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城乡消费市场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9亿元,增长19.3%。市、县、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86.5亿元、64.6亿元和98.9亿元,分别增长15.8%、23%和23.7%。汽车减税和“家电下乡”政策成效显著,全市限额以上企业汽车、家电零售额增幅分别达到31.2%和30.7%。全年“家电下乡”累计销售家电12.3万件,销售金额2.2亿元,发放补贴资金0.256亿元。
物价水平总体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3.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5%。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5.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下降7.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下降0.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下降9.4%。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在曲折中前进。全市进出口总额5.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出口4.3亿美元,下降18.9%;进口1.2亿美元,增长241.6%。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3.4亿美元,下降30.5%;加工贸易出口0.9亿美元,增长120.9%。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65亿美元,增长19.2%。其中,工业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增长16.1%。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56.2亿元,增长13.9%。其中,工业引进资金93.4亿元,增长12.6%。
对外经济合作有新发展。全市新签对外合同额1079万美元,增长107.5%;完成营业额1470万美元,增长166.3%;外派劳务1420人,增长21%。
旅游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4 家,其中,4A级及以上旅游区(点)6家,比上年新增1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261.25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13.7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0.23亿元,旅游外汇收入4768.1万美元。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7.8亿元,增长10.2%。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184.3亿吨公里,增长11.5%。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83.1亿吨公里,增长11.6%。公路水运旅客周转量27.7亿人公里,下降17.9%。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27.4亿人公里,下降18.4%。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5.4万辆,增长37.6%,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4万辆,增长39.9%。民用轿车保有量4.3万辆,增长44.5%,其中私人轿车3.6万辆,增长51.6%。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市邮电业务总量50.5亿元,增长10.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1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8.4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5.9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3.9户/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09.25万户,增长33.2%。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4.2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6.44万户,增长28.2%。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80亿元,达80.2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8亿元,增长27.1%;上划中央“两税”24.9亿元,增长19.3%;上划“两个所得税”6.5亿元,增长0.6%。
信贷投放创历史新高。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5.5亿元,同比增长40.1%,比年初增加90.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7.1亿元,比年初增加35.9亿元,同比增长30.4%;中长期贷款余额153.6亿元,比年初增加51.5亿元,同比增长49.4%。
金融机构存款平稳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7.2亿元,比年初增加118.6亿元,同比增长 17.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3.3亿元,同比增长2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8.4亿元,同比增长14.3%。
证券市场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共有5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股民(含基金)总数1.93万个,A股和基金交易额981.1亿元,增长32%。期货公司2家,成交金额884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23家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8.7亿元,增长9.9%。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4.8亿元,增长8.4%;财产险保费收入3.9亿元,增长15.7%。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4.7亿元,增长14.7%。其中,人身险赔款0.5亿元,增长11.8%;财产险赔款4.2亿元,增长1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强市步伐加快。全市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03所,中心城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0.8万个。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 99.99%,在校学生辍学率1.72%。全市普通高校2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64万人,在校生2.05万人,毕业生0.4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2万人,在校生3.64万人,毕业生1.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83万人,在校生5.96万人,毕业生2.69万人。初中招生5.19万人,在校生14.64万人,毕业生4.3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98万人,在校生41.42万人,毕业生5.1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1万人,在校生0.0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97万人。各类民办学校418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8.24万人。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68.3亿元,增长23.6%。全市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2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项。全年专利申请750件,增长32.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2件,增长37.1%。专利授权314件,增长48.8%。
综合技术服务得到规范。全市全年开展食品质量监督抽查1723批次,定期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4502批次。工业品定期抽查合格率73.8%。新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25个,新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68个。全市年末有各类气象台站10个,自动观测点247个,地震台站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趋繁荣。新建成319家农家书屋、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北湖公园,免费送戏下乡497场。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个,纪念馆2个。全市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9个,调频转播发射台1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3座,有线电视用户数43.79万户。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3%,提高0.4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6%,提高0.4个百分点;年末有线电视入户率29.94%,提高2.17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年新建乡镇卫生院5所。年末全市卫生机构381个,其中,医院83个、卫生院24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6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5万人,注册护士0.67万人。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19个,体育馆17座,运动场288个,游泳池10个,各种训练房29个。全民健身活动继续蓬勃开展,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50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12.1万人,194个行政村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市运动员参加国家比赛共夺取冠军12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得到平衡。全年批准建设用地1712公顷,建设占用耕地637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389公顷。补充耕地953公顷,净增加耕地31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4.3万公顷。
矿产资源勘探得到加强。截止年末,已发现矿产11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煤炭储量达5.1亿吨。全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处,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矿种8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108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5个,实施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5个。
水资源供应正常。全市人均水资源2798立方米。总用水量253.9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62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270毫米。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649.7亿立方米。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91.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3.5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5分贝。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4个,控制区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5.8万吨和5.1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3.64%和9.61%;全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2.0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5.8%。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全市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24个,其中国家级2个;保护区面积7156公顷。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0221公顷,退耕还林2886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9.13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33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2.75%,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26人,比上年下降21.2%;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人数5.39人,上升0.9%;煤炭百万吨死亡人数4.62人,上升2.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2.98人,下降34.4%。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总人口473.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0.74万人,乡村人口273.1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442.56万人。全市城镇化率42.36%。全市人口出生率13.3‰,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6.3‰。全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4442人,发放奖励扶助金319.8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655人,发放扶助金76万元。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7元,增长9.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9644元,增长9.6%;经营性净收入2193元,增长14.2%;财产性收入386元,增长9.7%;转移性收入2270元,增长11.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19元,增长10.2%。其中,工资性收入1815元,增长9.7%;家庭经营现金收入2380元,增长9.6%;转移性收入207元,增长6.3%;财产性收入117元,增长42.9%。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476元,增长8.7%。其中,食品、衣着、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分别增长5.6%、11.1%、6.7%和2.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31元,增长6.6%。其中,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4.6%、8.7%和11.2%。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4.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3平方米。
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7.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8.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3.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巩固,参合人数达329.9万人,参合率93.49%。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826人。领取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157.61万人,金额2.07亿元。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33.4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43.8元。38所乡镇敬老院和10所农村“五保之家”完成改扩建。实施灾民住房和农村安居房改造3910户。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4060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为6.06%。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7420张,收养各类人员6305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36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8个。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郴州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计算公式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口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人口。本公报所使用的2009年常住人口数为本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