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

选择区域:>>

志丹县统计局

2007年,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奋力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志丹,较好地完成了县人大十五届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使我县连续三年跻身“陕西十强县”和“西部百强县”,成为全省15个经济管理扩权强县之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按新口径统计,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2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8%,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高出6.6、3.6、3.4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9.1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15.2%。

二、农业

2007年,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实现农业产值2.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8%。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县财政投入支农资金1.05亿元,增长7.5%。新修高标准农田9000亩,新增农田灌溉面积2100亩。全年粮食产量为5.5万吨。由于十月份北方大面积遭受了连阴雨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比上年减产3121吨,同比下降5.3%。农民人均生产粮食505公斤,比上年减少44公斤,同比下降8%。我县还召开了苹果产业论证会,制定出台了发展苹果产业的决定、规划及相关政策,改造老园1000亩,新建果园1.4万亩,果园面积累计达到2.22万亩,实现了良好起步。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年生产水果9582吨,比上年减产1617吨,同比下降14.4%。其中苹果产量4271吨,比上年减产1567吨,同比下降26.8%。油料产量达3261吨,比上年净增819吨,同比增长33.5%。新发展大棚465座、弓棚1060座,累计分别达到2465座和1778座。新建沼气池2230口,农户覆盖率达到34.1%。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2007年,是我县实施生态大县的第二年,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巩固、县城“两山”景观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我为志丹种棵树”活动全面启动,新造林5.22万亩,补植补栽31.6万亩,绿化公路477.5公里,荣获全省绿化模范县称号。

畜牧业发展迅速。2007年,我县继续推进畜牧产业开发,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养畜效益,使得牛羊饲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畜牧业发展逐步步入舍饲、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全年畜牧业产值达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64%。肉类总产量6701吨,比上年增长4.4%。大家畜年末存栏5.1万头,比上年下降31.2%。其中生猪年末存栏4.6万头,比上年下降33.4%;羊子年末存栏12.7万只,比上年下降30.3%。家禽年末存栏22万只,比上年同期下降13.8%。新种草10.5万亩,其中:饲草玉米5.1万亩,优质牧草5.4万亩;人工草地面积累计达到30万亩。

农村经济运行良好。2007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4.6亿元,比上年净增3277万元,同比增长7.7%。农村经济净收入2.89亿元,比上年净增3153万元,同比增长12.3%。农民人均所得2796元,较上年净增315元,同比增长12.7%。

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平稳。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单位数达到3260个。其中集体企业6个,个体私营企业3254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9050人,比上年增加240人。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4亿元,比上年净增6246万元,增长16.6%。乡镇企业总产值(当年价)达4.24亿元,比上年净增6063万元,增长16.7%。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力。2007年,我县全力支持石油开发,深入开展了油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活动,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会和生产调度会,积极协调解决石油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8.7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8%。实现工业增加值11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县GDP的93%。

规模以上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7.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4%;实现增加值1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县GDP的92.9%。其中县属企业完成产值5218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全县工业产品中原油产量达到116万吨,比上年增长3.9%。

规模以下工业高速增长。2007年,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1.58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1.2%。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7年,我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0.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2007年,我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增长42.3%。

我县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又好又快竞赛活动,在抓好16个续建项目的同时,启动和实施了县城防洪河堤建设等12个重点项目及城南大桥亮化等35个一般项目,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志丹速度”。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县城品味显着提升,12个小城镇竞相发展,28个新农村重点村焕然一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2007年,受天气影响,全县完成全社会客运量46.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2.6%;客运周转量为2528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9.7%。全社会货运量达246万吨,比上年增长2.5%;货运周转量达4486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3%。新修乡村油路178公里、砂石路130公里,油路、砂石路通村率分别达60.8%、97.4%。

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07年,我县邮电业务总收入达1.01亿元,比上年净增2002万元,增长24.4%。全县城市电话用户数达1.35万户,比上年增长14.7%;农村电话用户达8762户,比上年增长13.7%。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90%,总用户达到15.4万户。已通电的乡镇(区、街道办)13个,已通电的行政村200个,新架农电线路143.4公里,实现了全县户户通电目标。全县全年用电量23027万度,比上年增长21%。其中农村用电量2969万度,比上年同期增长1.9倍。新发展有线电视66个村3397户,转换数字电视10073户。有线电视用户累计达到16603户,电视信号覆盖率达97%,电视信号覆盖人口达13.52万人。首批14个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顺利建成。

六、商业、物价

消费品市场一片繁荣景象。2007年,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亿元,比上年净增4975万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县的零售额为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7%;县以下的零售额为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2.3%。

我县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西洽会和杨凌农高会等大型招商引资活动,签订引资合同8个,合同金额2.42亿元,到位资金1.3亿元;签订贸易合同5个,成交额4540万元,超额完成了市上下达的考核指标。

市场物价持续走高。2007年,全县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5.1%,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2.9%,比去年同期下跌了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6%,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物品的价格上涨最为严重,价格指数为112.9%,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2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迅速增长。2007年,我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4.6亿元,同口径相比,比上年增长10.3%。人均财政收入达17648元。地方财政收入为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工商税收为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4%。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8153元。财政总支出14.6亿元,比上年增长65.6%。其中重点项目支出7.85亿元,同比增长2.3倍;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支出3.2亿元,同比增长1.4倍;抚恤及社保支出6729万元,同比增长73.3%。

金融市场运行良好。2007年,我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1.42亿元,比上年净增2.4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3.12亿元,比上年净增1.99亿元,同比增长17.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3%。金融机构现金收入为91.36亿元,比上年净增22.9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商品销售收入为1.8亿元,同比下降11.3%。金融机构现金支出为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工资性支出为4.78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5.8%。货币投放为10.69亿元。

保险业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全县保险费收入达3047.4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051.4万元,增长15.4%;人寿险保费收入996万元。

八、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以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主线,新一轮教育“四制”改革深入推进,“双高普九”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两基”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年末拥有各类学校179所。其中小学170所,中学9所。在校生27539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5868人,中学在校生11671人。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大力发展文体事业,组建了红都艺术团、民间说唱艺术团和残疾人艺术团,组织编排了一些有影响的歌舞剧目,城乡文体生活明显活跃。文化机构21个,乡镇文化站12个,村级文化室90个。

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建和维修了7所乡镇卫生院,建成100个村级卫生室,农民和城镇居民合作医疗覆盖率分别达到92.3%和38.5%,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减。全县有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15个,拥有病床39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27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07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县常住人口为13.54万人。出生率为10.99‰,死亡率为6.1‰,人口自增率4.89‰。

据公安户籍人口年报,2007年末全县居民总户数为46448户,总人口1393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021人。男性为72919人,男女性别比为,男∶女=1∶0.91。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2007年,我县职工年均工资为30943元,比上年净增12494元,同比增长67.7%。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年均工资为32286元,比上年净增12491元,同比增长63.1%;集体单位职工年均工资为11590元,比上年净增6970元,同比增长1.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47元,比上年净增1497元,同比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2796元,比上年净增315元,同比增长12.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14元,比上年净增607元,同比增长27.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40元,比上年净增624元,同比增长24.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年末人均达9415元,同比增长13.3%。

社会保障工作日益完善。2007年,我县城镇已参加医疗保险11001人,比上年增长7.6%。城镇已参加养老保险10973人,比上年增长1%;农村已参加养老保险1616人。城镇已参加失业保险7215人,比上年增长7.5%。城镇已参加生育保险7571人,比上年增长13.7%。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我县常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07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评估数;总人口为公安年报数;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