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使全县经济社会在大灾之年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发展低位运行。据初步核算,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63.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9%,比上年下降7.3个百分点,为2000年来增速最慢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409万元,下降2.5%;第二产业增加值310963万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16999万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0969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3∶45.1:35.6调整为16.3:49.3:34.4。
“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以壮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发展工业园区为载体,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强县”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县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95502万元,增长7.0 %;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46.9%,比重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金银产业紧紧抓住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促进骨干企业发展,金银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银都”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园区带动”战略成效明显,县工业园、太和乡循环经济项目区等工业园区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县13家农业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4.9亿元,实交税金2708万元,带动基地总产值3071万元。城市化进程迈出新的步伐,全县城镇化率为31.15%,比上年提高2.03个百分点。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全县8件实事16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10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2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15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916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025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4608人。改造通乡公路42.3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72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1686口,建设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1000平方米。扩改建乡镇敬老院2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61人。
抗洪救灾成效明显。“7.15”、“7.26”特大洪灾发生后,全县大力开展抗灾救灾,广泛发动干部群众捐款471万元,筹集发放救灾款8294万元,确保灾民有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加强灾后重建,建设36个灾民住房集中安置点,全县完成6212户房屋损毁户住房修整和重建,确保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居。扎实抓好全县1732户地质灾害户防灾减灾、搬迁重建工作。
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加强了政法队伍的建设,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扎实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和打击“两抢一盗”、非法采矿、地下“六合彩”专项行动,确保了社会稳定。妥善解决了一些矛盾突出的信访案件,确保了信访渠道畅通和形势稳定。落实“三取消”政策直接减轻农民负担1486万元,其中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1186万元;发放“三项补贴”资金1865万元,其中粮食补贴和良种补贴1805万元,农机补贴60万元。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产业升级难度大;农村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受洪灾影响损失重大,农村发展压力增大,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财政收入增长放慢,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创业环境不够宽松,城乡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由于受“7.15”、“7.26”两次百年难遇洪灾的影响,我县的农业生产受到重创。全县粮食总产量为20.9万吨,下降17.1%;蔬菜15.4万吨,下降12.5%;烤烟0.45万吨,下降19.6%;水果7.1万吨,增长7.6%;出栏肉猪68.9万头,下降7.0%;出笼家禽686万羽,下降2.0%;禽蛋产量0.56万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5万吨,下降11.8%。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加强。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建设3836处,投入资金3575万元。农业机械24377台,增加962台,总动力218593千瓦,增长12.3%;机耕面积达35.24千公项,增长3.2%;机电排灌面积10.5千公项,增长2.9%;排灌动力机械4636台。
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2006年,县委从46个单位抽派72名党员干部组成24个工作队,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县共投入969万元,调整产业结构6832亩,发展经济果林4140亩、经济作物5200亩、草食牲畜2200头、优质良种牲猪9040头、养鱼面积1240亩,引进推广新技术项目22项,帮助24个驻点村增加农民人平纯收入386元。筹集资金1456万元,修筑村组公路140公里,兴修水利工程62处,解决饮水困难村民2900户;架设、改造农村电网46千米,解决用电困难村民1217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006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03883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6283万元,增长7.8%,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0.59%;分行业看,采矿业12186万元,制造业590103万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994万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87600万元,增长8.9%。
工业化进程取得新进展。金银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产白银1910吨、黄金6.5吨、其它有色金属15万吨、实现税收2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39%。煤炭产业实现产量221万吨,税费8265万元。电力产业稳步发展,实现发电量2.8亿度、总产值2.1亿元、税费4400万元。烟花爆竹产业实现产值5000万元、税费200万元。全县各类工业园区内共有规模以上企业61家,产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县工业总产值和税收的66.1%、70.2%。
建筑业发展缓慢。全县具有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301万元,下降30.4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6万平方米,下降6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跌。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490万元,比上年下降24.6%,其中城镇以上投资85748万元,下降24.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2.8 %。在城镇以上投资中,新建投资54508万元,技改投资12700万元,扩建18540万元。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共启动建设重点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19亿元,完成投资7.8亿元,增长105.3%。启动和续建的永兴综合利用电厂、鑫泰银业公司、富恒贵金属公司、银都汽车站、大同氧化锌项目和汇源冶炼技改等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8500万元、2000万元、800万元、1200万元、1200万元和1000万元,其中鑫泰银业公司、富恒贵金属公司、银都汽车站全面完成投资计划并竣工运营。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乡公路全年投入1253.8万元,完成水泥路面铺筑32.3公里,其中鲤七公路25公里、鲤大公路7.3公里。通村公路共实施43个项目,完成改造里程142.5公里。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221万元,增长14.3%,其中城市86913万元,增长15.8 %,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01308万元,增长13.0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9799万元,增长13.7 %;其中限额以下贸易企业零售额135674万元,增长14.6%,占贸易业的比重为90.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27701万元,增长21.3%;其他行业10721 万元,增长6.1%。非公有制经济的限下企业及个体户市场份额占有率越来越大,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活力。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全县商品交易市场39个,商品总成交额40621万元,增长16.0%。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全县新批自营出口权企业5家,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52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1.1%,其中出口8520万美元,下降10.6 %。出口的对象主要是美国、英国、日本、香港、韩国、荷兰等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主要是白银、电解铅、锌、锭、铋等有色金属产品。
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个,新批投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3058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3303万美元,增长24.2%。全年引进省外境内项目达45个,合同引资10.0亿元,实际到位内资93890万元,增长16.6%。全县外派劳务输出100人,比上年增加8人。
旅游业发展不断完善。全县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开发战略,不断完善以中国银都工业游、便江丹霞山水游、板梁民俗民居游、悦来温泉休闲游、将军故居红色游、农家乐乡村游为主体的旅游体系。成功协办了2006年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板梁旅游节大型活动。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分别增长7.1%、37.5%。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社会货物周转量34695万吨公里,增长9.1%;旅客周转量21736万人公里,增长31.8%。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3966万元,增长116.6%,其中移动业务总量26312万元、电信业务总量4671万元、邮政业务2239万元、联通业务2983万元,分别增长171.8%、24.9 %、15.3%、31.8%。全县交换机总容量为9.3万门,比上年增加2万门。年末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用户达到8.5万户,比上年增加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5106 户,净增29846户。电话普及率为80.5 %,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8.6%。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达50826万元,比上年增加817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858万元,下降1.6%,上划中央两税收入22503万元,增长7.4%,上划“两个所得税”1466万元,下降16.8%。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65.7%,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财政总支出56898万元,增长21.3%,确保了县重点项目建设的投入和机关单位正常运转以及工作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349461万元,比年初增加59648万元,增长20.6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9424万元,比年初增加41915万元;企业存款余额30975 万元,比年初增加3579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3744万元,比年初增加9331万元,增长13.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3070万元,比年初增加9316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8777 万元,比年初减少76万元。在金融调控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确保了重点信贷投入。全年短期农业贷款23057万元,比上年多增5359万元;发放中长期贷款39568万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572万元,增长1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55万元,增长13.9%;人寿险保费收入3217万元,增长13.5%。各项赔款支出1346万元,增长49.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推进。2006年,全县科技工作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8项,完成省市科技成果鉴定验收1项,完成专利申请40项、实施18项,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产品4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全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507万元,增长12.7%。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81447万元,增长52 .6%。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小学189所,在校学生35428人,比上年增加2304人,入学率100%;初中26所(包括9所九年日贯制学校),在校学生22108人,入学率100%;高中6所(4所完全中学),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2816人,其中:普通高中8413人,职业中专4403人。全年招生7558人,其中普通高中3012人,初中4546人; 2006年高考中全县上录取率67.7%,本科上线人数971人。教育事业实施名师工程和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落实贫困学生扶助措施,向16079个农村中小学贫困学生发放“两免一补”资金276万元,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三类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县。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文化机构33个。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剧团被省人事厅、文化厅评为“湖南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社文站被推荐为湖南省文化稽查工作“先进集体”,图书馆在全市少年儿童“构建和谐社会”读书演讲竞赛活动中荣获组织奖。文化工作以打造“银都文化”为核心,强化文艺创作,繁荣群众文化,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创作作品。大型花鼓戏《乡里大亨》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第四届郴州艺术节主会场展演中荣获特别奖,同时获得1个作曲奖、1个优秀演唱奖、1个优秀演奏奖、6个优秀戏剧表演奖,1个优秀灯光奖,组织创作书法、美术、摄影作品50余幅。全年举办大型文艺演出6场,送戏下乡286场,观众人数达30万人;送电影下乡2360场,观众人数达50万人次。全县有调频广播电视差转台1座,电视微波调频发射台1座,有线电视站23个。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3%;有线电视用户6.88万户。
卫生事业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个,个体诊所61所;其中公立医院29家,民营7家。公立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总数1102张,卫生工作人员1632人,技术人员1474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32人,注册护士458人。农村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有439个村卫生室,投入49万元,完成了复和乡卫生院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职业病防治,成功防控了重大传染疾病,确保大灾无疫情。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体育事业有新进步。全县体育场地165个(不含学校),其中体育馆 1个,标准场 71个,健身房6个,训练房1个。参加省九运会比赛获得银牌3枚,3个第五名、3个第6名,获得市级比赛金牌30 枚,银牌8枚,铜牌9枚。圆满承办全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暨首届教职工运动会。
十一、资源与环境保护
耕地面积减少的势头趋缓,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全县耕地面积33143.29公顷,比上年减少184.68公顷。加强了国土资源保护,切实规范土地和矿产资源交易行为,对耕地的使用和煤矿的开采开展整治行动,促进了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加强了环境保护,全面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了企业排污行为的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全县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 5.14平方公里 ;环境噪声控制区 1个,面积4.98平方公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6 %;工业废水处理率达100 %;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和地表水水质监测100%达标。注重生态建设,加大了森林保护和造林绿化力度,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为63.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8万人,乡村人口43.94万人。我县继续保持了“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荣誉称号,全县7个乡镇被市评估定为优质服务单位,16个乡镇被定为一类单位。全县人口出生率为9.08‰,比上年下降0.1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19‰;自然增长率为4.89‰;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46%。开展了计生奖励扶助工作,确定了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对象463人,落实了自愿放弃再生育的夫妇、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等奖励扶助资金及农村计生家庭子女助学绿卡资金81万余元。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49元,比上年增加938元,增长10.6%,其中人均工薪收入为6220元,增长21.3%;经营性收入2206元,增长17.0%;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646元,下降2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14元,增加150元,增长3.6%;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2755元,增长2.3%。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491元,增长6.5%;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742元,增长14.7%;医疗保健支出453元,增长57.3%;交通和通信支出608元,增长41.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968元,增长8.4%;人均社会保障支出255元,增长20.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2%,下降0.5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4台、电冰箱78台、家用电脑30台、空调24台、移动电话134部。人均居住面积38.3平方米,增加0.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2837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5%,下降0.6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03台,移动电话机98台,电冰箱55台,摩托车46台,洗衣机54台。人均住房面积36.25平方米,增加0.3平方米。
就业形势趋好。年末全县就业劳动力32.67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非农产业劳动力17.97万人。其中年内城镇新增就业2987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60人。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年末全县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3201人。其中: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52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396人,增长6.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104人,增长9.3%;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8941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743人。全县审定低保对象16157户(城镇7659户,农村8498户)、26947人(农村11887人,城镇15060人),发放低保金1668万元(农村536万元,1132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永兴县生产总产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所使用的2006年总人口数、常住人口数、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系按国家统计局核准的我县1%人口抽样推断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