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博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博白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自治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的部署要求,围绕清朗繁荣文明和谐美丽新玉林“1158”目标任务体系,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三个攻坚年”活动为抓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2024年博白县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91.4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2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3.75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188.45亿元,增长2.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5%、21.4%、4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9%、41.8%、26.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073元,增长4.2%。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39.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4.3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20%。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5%。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23.94万亩,比上年增加0.18万亩。甘蔗种植面积3.94万亩,减少4.90万亩。油料种植面积9.03万亩,增加0.2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5.44万亩,增加1.37万亩。木薯种植面积9.25万亩,减少0.31万亩。果园面积55.57万亩,增加0.73万亩。

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3.97万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春收粮食产量3.49万吨,增长9.6%;早稻产量16.79万吨,增长0.8%;秋粮产量20.78万吨,增长0.6%。全年谷物产量41.15万吨,增长0.7%。其中,稻谷产量33.47万吨,增长0.6%;玉米产量7.68万吨,增长1.3%。

全年全县油料产量2.28万吨,比上年增长3.9%。甘蔗产量32.17万吨,下降55.5%。蔬菜产量(含食用菌)132.06万吨,增长4.8%。园林水果产量54.27万吨,增长3.2%。

全年全县肉产量23.91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猪肉产量18.02万吨,增长3.8%;牛肉产量0.35万吨,下降7.9%;羊肉产量0.02万吨,下降4.2%;禽肉产量5.32万吨,下降5.5%。禽蛋产量0.47万吨,增长15.6%;奶类产量0.08万吨,增长5.0%。全年生猪出栏228.95万头,增长3.8%。年末生猪存栏145.10万头,增长8.3%。全年蚕茧产量0.07万吨,下降26.4%。

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4.61万吨,比上年增长6.5%。

全年全县林木采伐量150.4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0%。天然松脂产量0.36万吨,下降7.9%。油茶籽产量51.78吨,增长1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6.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8.4%,股份制企业增长25.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35.4%,重工业增长24.7%。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29.6%,制造业增长25.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0.3%。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0.03亿元,比上年下降12.8%。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1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47亿元,增长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96亿元,增长4.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96亿元,增长7.9%;金融业增加值19.15亿元,增长5.3%;房地产业增加值29.49亿元,下降1.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2.16亿元,增长1.2%。

年末全县道路客货运输周转量比上年末增长0.2%。

全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22.5%;电信业务总量(包括电信、联通、移动的业务总量的总和)增长11.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3.8%。分领域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25.6%,工业投资下降17.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5.6%,民间投资下降39.8%。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43.9%。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5.3%。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1.9%;餐饮收入额增长14.2%。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3.47亿元,比上年下降21.6%。其中,出口3.35亿元,增长54.0%;进口0.12亿元,下降94.7%。进出口顺差(出口大于进口)3.23亿元。

八、金融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2.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39.29亿元,增长8.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7%。

全年全县取得市(地区)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项目5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6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3.42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旅游

年末全县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娱乐场所21个,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12个。年末全县共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77个,其中:医院17个,乡镇卫生院3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5个,村卫生室313个,口腔专科门诊部2个,血液透析中心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052张,其中:医院4364张,乡镇卫生院3688张。卫生机构人员962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876人。

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67.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5%,均为国内游客。实现旅游总收入80.79亿元,增长12.5%,均为国内旅游收入。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全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8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95元,名义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0元,名义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68:1,比上年缩小0.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8万人,比上年增长4.9%。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77.6万人,增长1.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86万人,增长13.1%。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6万人次。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36万人,增长12.4%。年末,全县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56.44万人。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7.10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6%。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22万人,增长5.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8.88万人,下降1.0%。全年资助21.8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年末全县共有0.95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03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县共有7455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年末全县共有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1个,床位20张。各类社区服务站共有42个。

十二、资源、环境、水利

全年全县造林面积6.47千公顷。森林面积24.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4.1%,活立木总蓄积量1562.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492.56万立方米。全县建成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0788公顷。

全年全县城镇污水处理率97.3%。

全年全县共有大型水库1座。全县用水总量5.61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52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9.3%;工业用水0.13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2.3%;农业用水4.88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87.0%。

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8.8%。

 

注释:

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2024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标准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6、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7、常住人口指在博白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博白、外出博白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价格指数、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部分农业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博白调查队;对外贸易数据来自博白县经科局;道路客货运输周转量来自博白县交通局;邮政业务总量来自玉林市邮政管理局;电信用户数据来自玉林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文化数据、旅游数据来自博白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博白县旅发中心;财政数据来自博白县财政局;科技数据来自博白县经科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博白县卫健局;低保救助服务数据来自博白县民政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博白县医疗保障局;专利申请和产品检测数据来自博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镇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博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博白县林业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博白县水利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博白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