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嘉禾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彰显“七个新担当”,坚定“四个定位”不动摇,全力推进“产业强县”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按统一核算口径,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73.04亿元,按可比计算价(下同),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9.53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84.69亿元,增长5.1%。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24.88亿元,增长3.6%;林业3.24亿元,增长5.4%;牧业23.01亿元,增长2%;渔业0.6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2.36亿元,增长8.4%。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0.97千公顷,粮食产量12.57万吨。油菜种植面积3.87千公顷,产量6814吨。蔬菜种植面积6.84千公顷,产量214496.4吨。烤烟种植面积3.35千公顷,产量6250吨。出栏生猪70.21万头,出栏牛0.49万头,出栏羊1.75万头,出笼家禽228.71万羽,水产品产量4024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5.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2.3%;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上涨5.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1.1%。主要工业产品中,铸铁件100.76万吨,铸造机械17321台,十种有色金属2487吨,发电量10746万千瓦小时。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64万平方米,增长6.8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59万平方米,增长29.6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3%。其中,非国有投资增长45.2%;国有投资下降70.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下降24.3%,第二产业增长52.9%,第三产业下降30.3%。按投资方向分,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2.9%,民生投资下降53.1%,生态环保投资增长18.8%,工业投资增长52.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2.6%。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5036万元,比上年下降12.31%。其中,住宅投资43637万元,下降7.3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35万元,下降71.04%。商品房销售面积213768平方米,下降7.35%。商品房销售额73834万元,下降19.0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14.4%;餐饮消费额增长22.1%。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饮料类增长23.2%,烟酒类增长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9%,化妆品类下降31%,金银珠宝类增长3.4%,日用品类增长76.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5.7%,中西药品类增长14.4%,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5.9%,家具类增长8.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83.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7%,汽车类增长10%;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0.4亿元,增长92.5%。

六、对外经济

2024年1-12月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4415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78%。

七、交通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全年公路客运量7.4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3552.1万人公里。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20615.42万元,比上年增长4.65%,其中移动8856万元,增长11.09%;电信5966.64万元,增长11.45%;联通5792.78万元,增长14.03%。此外邮政0.53亿元,下降1.7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173万元,比上年增长0.4%。地方财政收入107645万元,增长2.2%。其中,税收收入72972万元,增长2.9%,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7.8%;非税收入34673万元,增长0.7%。上划中央企业所得税4227万元,增长31.9%,个人所得税1439万元,增长40.9%,上划省级收入9454万元,增长5.5%。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7864万元,增长10%。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2.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6%。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59.89亿元,增长14.3%。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5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9%。

全年保险公司各类保险保费收入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8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4亿元,同比下降5.88%,财险保费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8.0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86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0665人,初中在校生17964人,小学在校生2453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854人,特殊学校在校人数10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专利授权198件,其中发明34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6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0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70个,其中医院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院12个,诊所、医务室46个,村卫生室20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总数2042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5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83人,注册护士930人。由医共体牵头单位与成员单位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全县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44个,免费为8.09万余城乡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服务率达23.84%,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62.67%。

年末共有体育场地1049个,其中体育馆1座,游泳池5个,各种训练房10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批准项目建设用地95.22公顷,建设占用耕地19.03公顷,建设占用农用地75.57公顷,耕地保有量19306.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6950公顷。

县城区优良以上天数达35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8.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全年开展城乡绿化活动15次,义务植树种植2.5万株,人工造林206.3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3.31%。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7人。

十二、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3771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71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608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员人数438人,创业培训人数完成477人次,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已完成902人次。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90元,增速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02元,增速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18元,增速6.3%。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24933元,增速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27256元,增速5.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22975元,增速5.9%。

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0601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381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5366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758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509人,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208265人。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