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落实国、省、湘潭市拼经济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坚决打好打赢“发展六仗”,大力推进“三大进位”工程,以“狠抓项目年、全力拼经济”为主题,力求发展中“稳”有成效,“进”有突破。总体看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态势趋稳、动力增强、质效提升等特点。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稳步上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4.1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2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80.44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210.47亿元,增长6.4%;一、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7%、13.6%、84.7%。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为13:49.7:37.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9093元。
表1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
绝对值 |
同比±% |
生产总值(GDP) |
5641676 |
3.5 |
农林牧渔业 |
768307 |
3.5 |
工业 |
2332200 |
0.2 |
建筑业 |
479442 |
9.1 |
批发和零售业 |
545466 |
10.9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24952 |
10.6 |
住宿和餐饮业 |
129032 |
24.6 |
金融业 |
154666 |
6.7 |
房地产业 |
235463 |
-5.2 |
营利性服务 |
443464 |
6.5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428683 |
2.1 |
一产业 |
732640 |
3.6 |
二产业 |
2804360 |
1.4 |
三产业 |
2104676 |
6.4 |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发展趋稳。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值121.73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增长4.9%、林业产值增长10.0%、牧业产值增长0.4%、渔业产值增长5.1%、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长8.4%。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6.83亿元,同比增长3.8%。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98.77万亩,同比下降0.1%,其中,早稻面积39.63万亩,同比下降0.05%;夏粮面积0.32万亩,同比增长3.23%;秋粮面积58.82万亩,同比下降0.17%(包括中稻面积17.08万亩,同比增长2.46%;双季晚稻面积39.59万亩,同比下降1.02%;秋收旱粮面积2.15万亩,同比下降4.87%)。秋收旱粮中玉米面积1.7万亩,同比下降5.56%,大豆面积0.26万亩,同比增长8.33%。全市粮食产量46.76万吨,同比增长1.94%,其中:早稻产量17.12万吨,同比增长1.42%;夏粮产量0.12万吨,同比增长1.97%;秋粮产量29.52万吨,同比增长2.24%(包括中稻产量10.07万吨,同比增长5.32%;双季晚稻产量18.29万吨,同比增长0.5%;秋收旱粮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4.19%)。秋收旱粮中玉米产量0.98万吨,同比增长2.96%,大豆产量0.09万吨,同比增长23.46%。
全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5.54万亩,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21.59万亩,产量2.39万吨;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36.74万亩,产量71.54万吨;瓜果类种植面积2.1万亩,产量2.63万吨。
全市生猪存栏68.96万头,同比下降7.3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91万头,同比下降11.93%;生猪出栏121.93万头,同比下降0.54%,猪肉产量8.95万吨,同比下降0.33%。年末牛存栏5.1万头、羊存栏6.12万只、家禽存栏335.06万羽;牛出栏1.23万头、羊出栏6.34万只、家禽出栏352.03万羽;牛肉产量0.13万吨、牛奶产量0.03万吨、羊肉产量0.1万吨、家禽产量0.57万吨、禽蛋产量1.11万吨。
全市共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215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2家,全年新增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4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31家、家庭农场2296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下降10.6%,其中,采矿业同比下降50.7%,制造业同比下降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46.9%。电工电气(电子信息)产值同比增长30.6%,绿色建材产值同比下降6.3%,医疗器械产值同比增长20.9%。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占GDP比重为38.1%,较2022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
表2 2023年工业产值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同比±% |
一、全部工业总产值 |
-9.2 |
其中:(一)规模以上工业 |
-10.6 |
其中:工业园 |
-12.8 |
(二)规模以下工业 |
6.7 |
二、规模以上工业按行业分: |
|
(一)采矿业 |
-50.7 |
(二)制造业 |
-7.7 |
其中:1、电工电气(电子) |
30.6 |
2、绿色建材 |
-6.3 |
3、医疗器械 |
20.9 |
4、皮革 |
6.9 |
5、食品 |
-25.8 |
6、化工 |
-10.1 |
7、冶金 |
-28.8 |
(三)电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6.9 |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9.1 |
建筑业发展向好。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5.02亿元,同比增长15.2%。新迁入建筑业企业3家,新办备案制施工劳务专业作业分包企业20家。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263家,其中总承包企业114家,专业承包企业45家,施工劳务企业104家。
四、服务业
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4.55亿元,同比增长1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24.6%;金融业增加值15.47亿元,同比增长6.7%;房地产业增加值23.55亿元,同比下降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06亿元,同比增长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5.08亿元,同比增长1.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65亿元,同比下降8.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6.81亿元,同比增长13.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5.3%。全年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7.53亿元,同比增长7.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其中,国有投资同比下降33.6%,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9%。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6%,占全部投资比重达85.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稳定,同比增长17.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26.2%。按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29.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7%。按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1.8%,民生工程投资同比增长4.3%,生态环境投资同比下降38.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5.5%。按结构看,建筑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5.3%,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70.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下降8.5%,其他费用投资同比下降57.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0.2%。
表3 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同比±% |
固定资产投资 |
7.0 |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
-16.1 |
产业投资 |
15.6 |
一、按经济类型分 |
|
国有投资 |
33.6 |
非国有投资 |
18.2 |
民间投资 |
20.9 |
二、按产业结构分 |
|
(一)一产业 |
129.7 |
(二)二产业 |
5.2 |
(三)三产业 |
5.7 |
三、按投资方向分 |
|
工业投资 |
5.9 |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
17.3 |
民生工程投资 |
4.3 |
生态环境投资 |
-38.6 |
基础设施投资 |
-15.5 |
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26.2 |
五、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80.4 |
六、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85.1 |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20个,累计完成投资284.87亿元,投资完成率110.24%,其中湘潭市级重点项目67个,累计完成投资163.09亿元,投资完成率为129.93%,省级重点项目湘乡市电子信息基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61亿元,投资完成率126.1%。在“四个十大”重点攻坚项目的示范引领带动下,湘乡市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绿色化工产业园、韶峰南方物流大道等项目稳步落地;埃普特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基地及检测中心、健康产业园一期建设、电器检测所等多个项目加速推进;裕能湘乡锂电新材料一期、湖南纬量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镁基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实现竣工投产。
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销售降、投资弱”。全年完成房地产业投资12.11亿元,同比下降16.1%。商品房销售额18.87亿元,同比下降31.2%,其中住宅销售额16.33亿元,同比下降34.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6.51平方米,同比下降2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1.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0%。
表4 2023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值 |
同比±% |
投资额 |
万元 |
121094 |
-16.1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94.72 |
-25.9 |
其中:新开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25.82 |
-14.0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57.85 |
20.5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36.51 |
-28.5 |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31.63 |
-31.0 |
商品房销售额 |
万元 |
18.87 |
-31.2 |
其中:住宅销售额 |
万元 |
16.33 |
-34.2 |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恢复向好。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55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增长44.5%、23.6%,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41.7%、46.8%。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同比增长9.1%,乡村消费同比增长9.9%,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消费增速快0.7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市场好于城镇消费市场。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8.1%、8.7%、11.0%、14.2%。限额以上基本生活类保持快速增长,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分别增长80.2%、48.5%、49.1%。
表5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 标 |
绝对值 |
同比±%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705521 |
9.3 |
按城乡分 |
|
|
城 镇 |
1341752 |
9.1 |
乡 村 |
363769 |
9.9 |
按行业分 |
|
|
批发业 |
352261 |
8.1 |
零售业 |
1107958 |
8.7 |
住宿业 |
32221 |
11.0 |
餐饮业 |
213081 |
14.2 |
单位:万元
七、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外贸增速低位运行。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9.81亿元,同比下降29.6%,其中,湘乡经开区完成7.73亿元,同比下降37.3%。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33.3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5亿元的106.4%;引进“三类500强”项目3个;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6个的143.75%;引进“湘商回归”项目18个。
八、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发展平稳。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业务收入实现增加值12.49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道路运输业实现增加值7.24亿元,同比增长1.9%;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实现增加值0.97亿元,同比增长59.9%;邮政业实现增加值0.97亿元,同比增长24.3%。
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全年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建设协同推进,醴娄高速湘乡段路基工程完成、益娄高速壶天涧山互通前期工作已完成。G240湘韶线湘乡段与G320绕城线共线段路基建设已完成,完成水稳碎石属设施施工;S545路面改善工程路基已完成,正在进行路面沥青摊铺。韶峰南方物流大道已完成征地拆迁、施工图批复;韶水干线二期已启动国土报批;G320湘潭绕城线城区段已全线贯通,正在进行附公路提质改造计划34公里、安防工程94公里、危桥改造6座。
县域旅游业发展向好。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38.98亿元,同比增长131.8%,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807.16万人次,同比增长252.7%。东山书院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水府旅游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棋梓镇水府村获评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连云生态农庄入选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农夫宝入选省文旅新业态示范基地。东山书院、陈赓故居、黄公略故居、李卓然故居上榜首批湖南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全市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东山书院、茅浒水乡、水府旅游区),3A级旅游景区5处(陈赓故居、李卓然故居、曾国藩生平研究馆、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千年云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壶天镇),全国红色经典景区1家(东山书院),省级红色旅游景区(点)3家(陈赓故居、黄公略故居、韶山灌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1个(棋梓镇),省级特色旅游名村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泉湖村、浒洲村),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9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个,三星级旅游饭店3家(龙城宾馆、华泰大酒店、明月山庄),三星级旅行社2家(大自然旅行社、励志旅行社)。
九、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趋稳。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7.36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5亿元,地方税收收入10.65亿元,非税收入5.7亿元,非税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34.9%。
金融机构存贷款量质提升。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42.77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住户存款475.16亿元,比年初增加47.11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1.9亿元,比年初减少1.03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9.07亿元,同比增长13.0%,比年初增加46.9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48.16亿元,增长6.0%,比年初增加8.4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54.4亿元,增长16.5%,比年初增加36亿元。
表6 2023年金融机构存信贷收支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
本月余额 |
比年初±额 |
一、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
5427689 |
471758 |
住户存款 |
4751550 |
471051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419036 |
-10312 |
广义政府存款 |
204751 |
-39520 |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
51638 |
50628 |
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
4090678 |
469825 |
住户贷款 |
1481593 |
84357 |
其中:短期贷款 |
593344 |
39923 |
中长期贷款 |
888249 |
44435 |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
2544053 |
359999 |
其中:短期贷款 |
483738 |
-140263 |
中长期贷款 |
1858377 |
330252 |
票据融资 |
201937 |
170009 |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89.5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2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019人,死亡人口6291人。全年迁入933人,迁出4245人。年末常住人口总户数26.86万户,常住人口71.3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7.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4.1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15%。
表7 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
常住人口 |
71.33 |
100.0 |
其中:城镇人口 |
37.2 |
52.15 |
乡村人口 |
34.13 |
47.85 |
其中:男性 |
36.36 |
50.97 |
女性 |
34.97 |
49.03 |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
11.98 |
16.8 |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
41.37 |
58.0 |
60周岁以上 |
17.98 |
25.2 |
居民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04元,同比增长5.4%。分城乡来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69元,同比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36元,同比增长3.6%,农村收入较城镇收入增长高2.8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1:1.74,较上年缩小0.05,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收入结构来看: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9034元,占比55.0%,增长5.5%;经营净收入5865元,占比17.0%,增长5.4%;财产性净收入3551元,占比10.3%,增长4.4%;转移性净收入6154元,占比17.8%,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5041元,增长3.7%;经营净收入4152元,增长5.2%;财产性净收入7626元,增长2.6%;转移性净收入9617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5006元,增长6.7%;经营净收入7014元,增长6.1%;财产性净收入817元,增长3.4%;转移性净收入3833元,增长6.3%。
从消费结构来看:全市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894元,增长5.2%。消费结构中,食品烟酒支出7735元,增长5.4%;衣着支出2041元,增长5.5%;居住支出5820元,增长3.1%;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721元,增长5.3%;交通通信支出2601元,增长5.3%;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430元,增长6.6%;医疗保健支出2078元,增长6.2%;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467元,增长6.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32357元,增长4.0%,其中食品烟酒支出9538元,增长4.2%;衣着支出3361元,增长3.9%;居住支出5689元,增长1.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295元,增长4.1%;交通通信支出3178元,增长4.2%;教育文化娱乐支出5416元,增长5.6%;医疗保健支出2222元,增长5.5%;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658元,增长5.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3229元,增长5.7%,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525元,增长5.9%;衣着支出1156元,增长5.7%;居住支出5907元,增长4.3%;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336元,增长5.6%;交通通信支出2214元,增长5.7%;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769元,增长6.9%;医疗保健支出1982元,增长6.6%;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339元,增长6.4%。
就业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全市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15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2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0人。组织招聘会45场,提供岗位信息6.8万条,达成就业意向0.88万人;新建“返乡就业创业服务站”23个,回引外出务工人员226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补贴性培训完成44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度。全市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0154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87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3578人,困难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40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8500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646602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62100人。全年企业职工离退休人数 33909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支出142732.11万元,其中待遇支出95706.04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领取待遇的离退休人员9297人,养老保险总支出53402.95万元,其中待遇支出52113.9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支出21024.82万元,其中基础养老金支出20156.73万元;工伤保险全市共有参保单位1341家,实际缴费参保单位1161家;失业保险全市参保人数为3.82万人,总收入2051.41万元,其中征缴收入2004.954万元;总支出1939.72万元,收支结余111.69万元,累计结余2811.75万。审核发放失业保险金1182人,1077.77万元。审核享受失业补助金623人次,18.9万元。缓缴社会保险企业1家,累计缓缴金额23578.28元。技能提升补贴35人,累计发放5.94万元。
民生保障稳步改善。全市共有农村低保8243户15275人,累计发放5378.15万元,人均救助水平293元/月;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256户3155人,累计发放1509.2万元,人均救助水平398元/月。12月份共有农村特困供养对象5125人,累计发放4320.48万元,城市特困对象93人,累计发放93.7万元。全市共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367.34万元,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15.56万人次,发放金额1237.62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14.12万人次,发放金额1129.72万元。全市城市低保标准从2022年的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780 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45元。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标准从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
十一、教育、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提升。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49所,其中城区学校101所,乡村学校248所。同比减少学校15所,其中撤并学校17所,新设学校2所。基础教育学校345所,其中幼儿园192所(另有43个附设幼儿班);小学104所(12个小学教学点不计校数,另有附设小学班8个);初级中学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8所,完全中学5所,高级中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其中职业高中学校3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
全市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共有学生98936人,其中城区学生64157人,乡村学生34779人。基础教育在校学生95769人,其中幼儿园14216人,小学生44739人,初中生23431人,普通高中生13291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92人。职业高中学校学生3167人。教育部门办的学校共有学生84111人,幼儿园8544人,小学42262人,初中20599人,高中9963人,特殊教育学校92人,职业高中2651人。民办学校共有学生14825人,在幼儿园5672人,小学2477人,初中2832人,高中3328人,职业高中516人。
全市共有教职工8186人,基础教育学校教职工7922人,中职教育教职工264人。其中城区学校教职工4589人,乡村学校教职工3597人。基础教育教职工中,幼儿园2140人,小学2526人,初级中学98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706人,完全中学719人,高级中学610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93人,特殊教育学校,19人。中等职业学校中,职业高中242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2人。
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全年全市获批高新技术企业21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92家,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12.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5.2%。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个,成果登记16个。完成技术合同份数212份,成交额达27.1亿元,同比增长170.1%。全市有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市级星创天地5家、省级科普基地3家,市级科普基地5家。
十二、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30家。现有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5家,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1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本级文保单位32处,非遗项目49个(省级2个:云门寺庙会和金石石坝鼓),网吧20家,歌舞娱乐场所65家,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8个、三星级宾馆3家、旅行社(分支、网点)18家、游泳馆8家、行业协会20个。承办“湘乡水府杯”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湘潭市第二届旅发大会湘乡分会场系列活动、2023年湖南省青少年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大型赛事。举办“百龙百狮贺新春”“云门寺庙会”“醉美丰收季”等46场特色文旅活动。完成“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过万家”65场,“湖南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活动88场,“周末剧场”演出52场,市文化馆开办各艺术门类公益培训班444班(次),培训12337人次。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全市共设置医疗机构768家,其中,三级公立医院1家(人民医院),二级公立医院5家(二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康复医院、康宁医院),二级民营医院5家(东山医院、起蛟医院、张波口腔、民铭口腔、尚如湖铁医院),一级民营医院6家(一公司医院、爱尔眼科、金薮骨科医院、金薮中医骨伤医院、瑞康医院、湘乡曙光医院),18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服务中心,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村卫生室569家,门诊部4家,个体诊所144家,医务室14家。现有注册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2318人;注册乡村医生297人(乡村医生注册系统588人);注册执业护士2870人。全市可开放病床4717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开放床位4429张。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共呈报省厅、湘潭审批18个项目,用地总面积33.6771公顷,获批16个项目,用地总面积31.8336公顷。其中国有建设用地项目6个,用地面积12.0821公顷;集体建设用地项目10个,用地面积19.7515公顷。全年共挂牌成交土地9宗,总面积437.13亩。补充耕地数量6.1366公顷、水田规模4.5196公顷。
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地面积139.21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7.8%,森林蓄积量达455.3万立方米,低效林改造3.6万亩。实施营造林和油茶营造5.8013万亩,其中营造林39275亩,油茶营造18738亩。退出国省两级公益林15847.3亩,同时申请增加采伐指标5万立方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3.43万亩,共清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12609株。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9起、死亡20人,同比减少8起、少死亡6人,同比分别下降29.6%、23.1%。
环境质量成效提升。全年完善和更新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工业企业370家。开展洙津水厂饮用水水源溯源分析管控,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完成农村环境整治任务村13个,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比例达到80%以上,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1个,排查整治生态环境风险隐患46个。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9.6%,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国考断面、省控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100%,无劣Ⅴ类水体,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划分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执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行业划分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4]2023年常住人口有关数据为全国统一组织开展的202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调查标准时点为2023年11月1日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