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湘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湘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21年3月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湘潭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呈现有韧劲,结构持续优化,质效不断改善、民生保障有力的良好态势,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全面开启“十四五”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运行有韧劲。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全市采取一系列纾困惠企措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500.24 亿元,同比增长4.1 %。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1%,二季度增长1.8%,三季度增长5.6%,四季度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7.4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47.4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85.32亿元,增长3.2%。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62.3%和27.3%,其中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率51.9%。三次产业结构为13.5:49.5:37。地区生产总值(GDP)“十三五” 期间年均增长7.7%。

表1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2020年 同比±%
生产总值(GDP) 5002414 4.1
农林牧渔业 697699 3.9
工业 1956374 4.1
建筑业 522303 8.6
批发和零售业 439435 3.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7372 -1.3
住宿和餐饮业 83578 2.4
金融业 132088 6.2
房地产业 270159 3.0
营利性服务 382460 3.5
非营利性服务业 410945 2.4
一产业 674287 3.8
二产业 2474856 4.7
三产业 1853271 3.0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稳中向好。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1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44.1亿元,同比增长6.0%;林业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8.6%;牧业产值54.8亿元,同比增长0.1%;渔业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9.77亿元,同比增长3.9%;“十三五” 期间年均增长3.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8.78万亩,其中,早稻面积39.22万亩,中稻及一季晚稻面积15.15万亩,双季晚稻面积41.77万亩;豆类面积0.38万亩;薯类面积0.4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6.8万吨,其中,谷物45.72万吨,豆类0.08万吨,薯类1万吨。

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1.83万亩,同比增长4.6%,其中,油菜籽面积19.2万亩,同比增长16.2%;中草药材0.24万亩,同比增长6.1%;蔬菜面积36.24万亩,同比增长2.5%;瓜果类1.95万亩,同比增长1.9%。油菜籽产量2.13万吨,同比增长43.1%;中草药材0.01万吨,同比增长10%;蔬菜60.48万吨,同比增长4.9%;瓜果类2.41万吨,同比增长2.3%。

年末生猪存栏65.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3万头;牛存栏5.19万头;羊存栏6.02万;家禽存笼313.94万羽。全年生猪出栏89.61万头;牛出栏1.06万头;羊出栏6.06万只;家禽出笼318.2万羽%。禽蛋产量1.05万吨%;牛奶产量0.04万吨;水产品产量258.9万吨。

农业产业化培育持续发力。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8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湘潭市级龙头企业28家,龙头企业产值达到112亿元。休闲农庄(景点)、农家乐已经发展到218家,占地面积5.6万亩,总投资额18.9亿元,年接待游客468万人次,年营业收入4.18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6860人。其中,国家级五星级休闲农庄3家;省班级星级休闲农庄5家;省四星级休闲农庄6家。全年新增耕地100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56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05万亩。共受理农机购置补贴3006份,购置机具3118台(套),实施农机购置补贴2303万元,累加补贴320万元,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恢复性增长。202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8%。分季度看,规模工业增加值一季度下降6.9%;上半年下降2.0%,前三季度增长0.7%,全年同比增长3.6%。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9%。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8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园区建设全面提速,综合排名全省产业园区第六,技工贸总收入达到989.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十三五” 期间年均增长7.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看,采矿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2.1%;制造业同比增长4.8%,其中,食品增长10.1%,皮革下降20.5%,化工增长14.8%,建材下降9.6%,冶金增长12.8%,机电增长11.7%;电力、水及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9.7%。

表2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 单位 实际产量 同比±%
水 泥 万吨 260 0.4
啤 酒 千升 18472 -10.0
玻 璃 万吨 22.8 11.0

建筑业持续向好。2020年,“建筑湘军”、“电力湘军”品牌价值逐步凸显,建筑业成为我市支柱产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8.49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增加值52.23亿元,同比增长8.6%,对GDP贡献率达18.4%,税收贡献保持在25%以上。全年新增建筑业企业69家,现共有建筑业企业153家,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113家(一级企业5家,二级企业42家),施工劳务企业40家。建筑业增加值“十三五” 期间年均增长8.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6%。其中,民间投资增速从上半年同比下降32.1%收窄至17.7%,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2.2%提升转正18.5%。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7.5%,较上半年提升31.8个百分点。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18.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8.8%;民生工程投资增长92.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达我市达18.2%;工业技改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达54.1%。固定资产投资“十三五” 期间年均增长13.6%。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实施重点项目98个,完成投资181.9亿元,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5%。益娄高速毛田连接线、古龙湖环库公路、杨泉公路竣工通车。韶峰南方骨料生产线、巨强科技二期技改、中南国际汽车城投入生产,湖南中部电力科技产业园建成,湖南电器检测所、古龙湖航天文旅小镇、惠亚光学、田园育才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加速推进。

房地产市场有待发力。2020年,完成房地产业投资26.44亿元,同比下降2.1%。商品房销售额35.63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住宅销售额28.1亿元%。商品房屋销售面积70.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2.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

 

表3 202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

指 标 单 位 20207年 比上年增长(%)
投资额 万元 264393 -2.1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204.9 -13.1
其中: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27.16 -69.0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36.53 -6.9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70.02 11.9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52.81 -3.7
商品房销售额 万元 356299 6.5
其中:住宅销售额 万元 280981 0.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复苏。2020,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57亿元,同比下降2.4%。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6.47亿元,下降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1亿元,下降2.5%。分消费行业看,商品零售额92.52亿元,下降5.5%;餐饮收入额12.78亿元,增长6.7%。限额以上商品销售分类看,粮油、食品类增长243.3%;日用品类增长34.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2.8%;汽车类下降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2%。

表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万元)

指 标 2020年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05742 -2.4
按城乡分
城 镇 1064784 -2.4
农 村 240958 -2.5
按行业分
批发业 228741 6.5
零售业 925234 -5.5
住宿业 233926 -1.9
餐饮业 127841 6.5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外向型经济保持增长。尽管受全球外需低迷影响,外贸形势较为严峻,但全市积极应对,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27.7%、9.5%。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2020年,全市实际到位内资84.67亿元,同比增长33.4%,实际使用外资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引进项目63个,其中500强企业3家,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6个。电工电器产业已引入企业56家,其中新引进中韶电气等制造加工企业,湖南电力科技产业园新增企业10家,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宏达湘君电子、维泰科技等企业15家,皮革产业引进裘革精深加工企业20家,成为产业补链、建链、强链典型。

七、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下滑。2020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74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道路运输业增长0.3%;水上运输业增长12.5%;铁路运输业下降22.2%。

交通设施进一步夯实。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方面,潭邵高速东郊服务区投入使用;益娄高速毛田、娄底南、壶天三条连接线年底前建成通车。干线公路方面,双江道口平改立项目已打通双青线铁路人行涵洞,公路桥投入试运营。东郊、泉塘和白田三个示范园道路建成通车益娄高速毛田连接线、古龙湖环湖公路、杨泉公路竣工通车。G320绕城线建设有序推进,新建农村公路150公里、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49.8公里、窄路加宽70公里、安保工程270公里,改造危桥7座。农村公路PQI≥86.5%;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县、乡、村道常养率分别达100%、100%、85%,基本实现了列养全覆盖;全市国省道路面PQI值和优良路率平均为89%,PCI≥90%。

县域旅游稳步推进。202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45.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37亿元,同比下降9.7%。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3A级旅游景区3处,省级红色旅游区(点)3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壶天镇),省级特色旅游名镇1个(棋梓镇),省级特色旅游名村5个,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8家。水府旅游区、新茅浒水乡、金石油菜花节、翻江桃花节等成为全域旅游新亮点。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质量提高。2020 年,全市财政收入呈现逐月向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3.42亿元,增速扭负转正增长5.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3亿元,增长8.7%,税收收入9.62亿元,增长1.84%,全口径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79.5%。财政总支出75.78亿元,同比下降35.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8.13亿元,同比增长7.2%,民生支出达85.1%。

金融信贷支撑有力。2020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1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36.78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62.14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住户贷113.69亿元,同比增长22.2%。

表5 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

(单位:万元)

指 标 2020年末余额 比年初增加额
一、各项存款 4010005 180701
住户存款 3367798 313100
非金融企业存款 392578 -98497
广义政府存款 249274 -33938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3 1
二、各项贷款 2702051 514877
住户贷款 1136914 206543
其中:短期贷款 386345 86084
中长期贷款 750568 120459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1565067 308362
其中:短期贷款 558239 102189
中长期贷款 981317 187019
票据融资 25512 19154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08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工资性收入15512元占比54.9%,同比增长6.1%。 经营净收入4750元,占比16.8%,同比增长6.5%。财产性净收入2913元,占比10.3%,同比增长4.2%。转移性净收入5033元,占比17.8%,同比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97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11元,增长7.1%。“十三五”期间农村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0%、7.5%。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2020年,全市新增就业678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013人;困难对象就业57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97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1.99%。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868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6154人次。新增创业主体3213家,创业带动就业4493人;新增审批创业担保贷款3批124户共0.19亿元,新增放贷0.16亿元,共计存量贷款0.39亿元;评选湘潭市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单位11家,扶贫爱心单位4家;开展创业培训27期,培训学员803人,开展后续服务专题座谈会和专题培训会10场,服务企业800多家。

社会保障服务更优。2020年,全市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单位877家,参保人数52628人。基本养老保险总收入10.47亿元,其中基金征缴收入4.01亿元;离退休人数31427人,养老保险总支出11.39亿元。机关养老保险全市参保单位200家,参保人数达16687人,养老保险缴费收入2.38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2月末新增参保20077人,累计征缴保费0.44亿元,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144125人。工伤保险全市参保单位1012家,其中项目参保118家,参保人数59496人,新增4805人,新增参保单位223家。12月末失业保险参保34101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777967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718642人,职工医保59489人),参保率95%。

社会救助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全市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460元/人·月(5520元/人·年)。年内实现农村低保B类对象保障标准两次提标,增幅从160元/人·月增加至220元/人·月,农村低保C类对象由130元/人·月增加至140元/人·月。从2020年11月份开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500元/月提高到550元/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救助水平由不低于340元提高到不低于374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指导标准从650元/月提高到 715元/月。全年为全市特困供养对象发放护理费用755.35万元,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19.25万元。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每人每月不低于15元的标准为低保、特困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最高补贴达到城市90元/人、农村84元/人,为全市城乡低保和特困对象、孤儿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共计929.68万元。

十、教育、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成绩斐然。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22所。其中包括:幼儿园211所、小学150所(含1所暂停办,1个教学点)、初中27所、九年制一贯制学校23所,完全中学5所、高级中学2所、特教学校1所、职业高中2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全市基础教育在校学生104289人。其中:公办幼儿园6096(含附设幼儿班2214人)、小学46572人、初中22728、高中13792人、特教120人。民办幼儿园21077人、小学3805人、初中3895人、高中2393人、特教209人、职业高中2767人。全市共有教职工8247人,分别是幼儿园2340人、小学2590人、初级中学82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966人,完全中学887人,高级中学629人,特殊教育学校15人。全市实现了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升学率100%,巩固率99.9%,七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6%。职业学校就业率98%以上,对口就业率70%,本地就业率30%。

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6.4亿元,同比增长98%;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1家,认定26家,其中新增22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3家;完成研发准备金备案167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94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72项,科技成果交易额5.2亿元。财政科技支出2.08亿元,同比增长50.2%。全年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5.2亿元,申请专利663件,批回专利授权量369件。以埃普特为研发生产基地的深圳惠泰医疗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湘乡首家上市的工业企业。电力湘军入选全国40个典型劳务品牌。埃普特、鼎峰机械获批省级“小巨人”企业,巨强科技成功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十一、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产业、文体活动蓬勃发展。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26家,完成总产值84.17亿元,同比增长18.8%。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10处,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国家级1处东山书院、省级8处),非遗项目46个(省级1个、湘潭市级15个、湘乡市级30个),馆藏古籍7000余册。全年实“送戏下乡,演艺惠民”70场、“戏曲进乡村”72场,公益电影放映5676场,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湖南省第七届武术大赛、“翰墨丹青歌盛世”湘乡市2020年迎春书画展、湘乡市首届盆景文化艺术节、2020年迎春文艺联欢晚会等“月秀越开心”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卫生事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2020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55个,其中医院15个,乡镇卫生院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卫生技术人员2645人(在编人员)。注册医师2216人,其中全科医师228人,注册护士246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057张。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0年,全市入库储备土地 2059亩,其中产业用地1441亩,非经营性用地618亩;出库土地1190 亩,其中出让供地1817亩;共挂牌成交土地39宗,总面积1688.91亩,其中工业用地914.84亩。

森林资源保护效果明显。2020年,全市有生态公益林面积68.5万亩,林地面积保有量139.16万亩,森林保有量120万亩,森林蓄积461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蓄积年增长率4%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7.67%,造林面积10.22万亩以上,年森林火灾受害率0.9‰以内,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湿地保护面积达5万亩。完成营造林任务16.1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96万亩,封山育林2.58万亩,退化林修复3.7万亩,森林抚育7.87万亩。完成营造林重点工程建设2.03万亩,其中长江防护林工程0.95万亩(人工造林0.15万亩,封山育林0.6万亩,油茶林建设0.1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0.1万亩)。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2020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经营性事故9起、死亡10人,受伤1人,同比分别下降10%、9.1%、50%,其中,建筑施工行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工贸行业企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铁路交通经营性事故1起,死亡1人,均同比持平;道路交通经营性事故6起,死亡7人,同比下降14.3%、12.5%。全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事故,未发生汛期亡人事故,未发生超警戒线洪水,未发生学生溺水事件。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累计监测366天,优良天数33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0.4%,较同期提升8.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66%,较同期降低15.1个百分点,改善率排名31位;PM2.5月均浓度35ug/m3,同比降低18.6%;PM10月均浓度50ug/m3,同比降低18.0%,首次达到环境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在Ⅱ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涟水河水质达标率100%。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人口数据将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发布公报,与人口相关计算指标的数据暂缺。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2013年对三次产业划分进行了修订,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调入第三产业。